大唐第一世家 第1680章

作者:晴了

“王老先生此言实在抬举,玄策见过王老先生。”

“玄策如今正当而立之年,而老夫已然年逾花甲,就托大唤你一声贤侄。”

“老夫知你出身寒门,却颇有才智机变,倒没有想到,尔在军略,也有如此之高的造诣。”

“而我京兆王氏,老夫的伯父王罴,北魏年间为车骑大将军、泾州刺史,后入西魏,得授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府,霸城县公……”

“老夫的堂兄王述,亦是文畴武略,无一不精,隋开皇初,献平陈之计,修造战舰,为上流之师。

后以行军总管击南宁,奈何天公不作美,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这位王老先生,在历数京兆王氏中的杰出军事才俊之名,以及他们的事迹时。

那副睥睨天下,恨不得把他那些王氏先祖的光芒都贴到自己脸上的模样。

看得王玄策心中没来由的一股子生厌,直到说了足有两柱香的功夫之后,这位王老先生端起了一杯茶呷了一口。

这才朝着王玄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却又带着几分施舍之意的笑容。

“老夫与玄策贤侄你颇有眼缘,今闻贤侄携平定中天竺之功归国。

特地过来探望一下咱们王氏才俊,这二来嘛……”

……

这辆尺寸宽大得有点夸张的马车外面,一干锦衣的挑灯骑从,都静默地围在距离马车约两丈之距。

而且,那些灯笼上,那个醒目的王字,让原本这间热闹的驿馆进出往来者,都识趣地远离。

毕竟,京兆王氏,可不是一般升斗小民能够招惹得起的世家名门。

立身于马车旁边的带刀侍者,表情显得很平静,也很傲慢。

能够成为京兆王氏族长的心腹护卫,对于他而言,绝对算得上是光宗耀主的大事。

可就在这个时候,里边传来的对话声,让这位心腹护卫面露难以置信之色,下意识地扭头朝着马车看去。

正好堪堪看到了马车的车帘被撩了起来,方才登车进去见老主人的王玄策已然探头出来。

“慢!”伴着这声顿喝,王玄策正在下马车的动作一滞。

身后边,那位方才显得有点很不愉悦的老人,再一次开口道。

“玄策贤侄,老夫知道你心有虑疑,不过没关系,你还有时间考虑,不必急着断然拒绝……”

“你要明白,拒绝京兆王氏的好意,对你的功绩与前程可是……”

“王老先生。”王玄策剑眉陡然一扬,打断了对方的威胁。

“本官尚有要务,就此告辞。”

言罢,王玄策径直下了马车,大步朝着驿馆大门的方向行去。

马车内,突然传来了一声脆响,似乎是瓷器迸碎开来的声响。

不过,王玄策只是脚下微微一滞之后,继续大步昂然前行。

此刻,倘若程三郎在此地,定然会为王玄策的果决之举击掌喝彩。

甚至还会高呼一声,好,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位好汉,值得程某一交。

王玄策头也不回地大步而去,那些挑灯骑从,还有带刀护卫。

甚至还有那位站在远处马车的地方,小心翼翼等候的驿长,全都一脸懵逼地看向王玄策的背影。

这家伙他明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这可是京兆王氏的族长亲自前来示好结交。

只要你小子点点头表示乐意,那就等于是你也成为了世家大族所交好的对象。

而且关系网本就盘根错结的世家大族,只要乐意推崇你,再凭借着你之前所立下的功勋。

不敢说其他,怕是一个正四品下的侍郎级别的官职,都有可能帮你运作到位,哪怕是再次一点。

到地方上去任职知州,也绝对是一方土霸王般的存在。

结果,居然谈崩了?这让驿长都恨不得扑过去,将这位王主薄扯回来,揭开他的脑袋看看,里边装的是不是浆糊?

……

其实说真心话,王玄策的内心,也隐隐有些后悔,可是,那位京兆王氏族长的表现。

简直就像是在给自己家中的奴仆安排事务一般,根本不容置疑,不容许自己开口。

一面极力地强调他们世家名门的优秀感,一面鄙夷自己的寒门出身。

若是昔日,还没有机会,展示自己那超人一等的军事天赋。

那时的自己,说不定,真的会委屈求全,看在对方能够慧眼识珠的份上忍了。

可现如今,自己已然崭露头角,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们居然还用这样颐指气使的态度,这种盛气凌人的做事方法。

实在是让王玄策深感耻辱,断然拒绝了京兆王氏那所谓的好意。

走回到了驿馆正门处,王玄策立身于此,回头看去,那辆马车,已然在那些挑灯骑从的簇拥之下,朝着夜色深处而去……

第2559章 就算干一辈子的主薄王某也绝不愿意低头

王咏眯起两眼,舒服地躺在那马车里边,由着那些眉清目秀的侍女给自己做着按摩。

方才掷那茶碗的时候,王咏的确相当生气上火。区区一个寒门士子,远在番邦之地,立下了一些功勋而已。

自己对他青眼有加,居然敢断然拒绝自己的招揽,呵呵……

“有意思,真有意思……老夫很想看看,等你到了洛阳,尝到了大亏,吃尽了苦头。”

“那个时候,就算你哭着过来求老夫,那也得看老夫乐不乐意,纳你入门墙之内。”

须发花白的王咏的自言自语,那几位眉清目秀的女子,仿佛都像是听不到一般,仍旧乖巧地各自履行着各自的任务。

捏肩的捏肩,按腿的按腿,对于自家老主人招揽年轻才俊,打压年轻才俊这样的场面。

她们见得何其多也,那些年轻才俊之中,大多数都会第一时间感激涕淋,愿为京兆王氏效命。

至于那些持才傲物的年轻才俊,呵呵……怕是一辈子,都难有出头之日。

与其关心那些,还不如尽心尽力地侍候好老祖宗,说不定日后能够被分送到那些族中才俊的身边去。

而与此同时,那位驿长走到了王玄策的跟前,张口欲言,最终,长叹了一口气,朝着王玄策一礼之后进了驿馆。

看到对方的神色,王玄策很明白对方到底是在想些什么,指不定在心里边吐槽自己不识抬举。

就在王玄策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转身朝着驿馆内行去的当口,就看到了那秦大掌柜正好推开了房门。

“你婉拒了?”坐在屋子里边,小酒摆上,小菜搁在案几上,秦大掌柜一脸服气地小声问道。

“不。”王玄策端起了酒杯,一口抽干,眉头紧皱着说道。

“小弟我断然拒绝了。”

“……贤弟你跟秦某相处多时,你也不是难相与的人。难不成,那王家人说话太难听了?”

“不错。”王玄策吐了口酒气,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

“王某虽然是寒门庶族出身,可是,也不是没有骨头。”

“他颐使气指的样子,着实让王某心中生厌,就算干一辈子的主薄,王某也绝不愿意向这样的人屈膝。”

此言一出,秦大掌柜两眼一亮,端起了酒杯,仰起脖子一口抽干。

“是条汉子,来,秦某敬你。”

“哈哈,好,咱们今日不醉不归。”王玄策也是长袖一摆,豪迈地朗笑出声来。

……

“老爷,有封家书……”王侍郎刚刚下了值,这才回到了府中,管家就快步走来,递上了一封书信。

王侍郎抄起了家书,只扫了一眼信封上的字迹,双眉一扬,打开了书信目光扫过那些字句,很快,脸色渐渐地变得难看起来。

“简直混帐,一个立了些许微末之功的寒门庶族,居然将我京兆王氏不放在眼里。”

“好好好……老夫倒要看看,他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小主薄,难道还能够翻天不成?”

王侍郎脚步匆匆地赶到了书房里边,抄起了笔,开始奋笔疾书起来,一面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你立刻去请御史台的关御史、柳御史他们几个过来,就说,老夫有事,请他们过府一述。”

“先边急着走,回头,把这封信,交给三管事,让他往吏部卢郎中那边走上一趟……”

随着这位王侍郎的吩咐,管家努力地记下老爷的吩咐,脚步匆匆而去……

王玄策尚未抵达洛阳,但是,王玄策他拒绝了京兆王氏家主折交下交的招揽,甚至还恶语相加的消息。

已然开始在世家大族的小圈子里边掀开了波澜,原本就同气连枝的这些世家大族。

以及那些暗中为世家大族站台的官员们,心中的小算盘,都已然开始噼里啪啦地打了起来。

而御史台那边,已然开始有御史,开始弹劾起了王玄策在那中天竺之地,纵容乱军洗劫财物的奏折。

甚至还有奏折开始质疑王玄策区区一个文人,何以能够侥幸逃脱?

使团队伍里边,也是有军中骁勇之士,他们都逃不出来,就他一人逃出,难道这里边就没有问题?

说不定他出卖了自己的团队,换了一条生路罢了。

至于王玄策能够统帅诸国联军,在中天竺连战连捷,呵呵……

他不过是一个鸿胪事主薄而已,又非将门子弟,就算是读过几本兵书,难道还能够将草草整合来的诸国联军用得如臂使指?

肯定是那些中天竺国自己烂,而那些联军,都乃是惧我大唐天威,才会戳力出战。

莫说是这位寒门出身的小小文官,怕是一个普通唐人,也能够带领这样的军队获得全胜。

总而言之,明里暗里的消息,可以说铺垫、酝酿,甚至是都已经开始喧嚣尘上。

偏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干与文官不对付的武臣,看到了这帮子文臣自己内卷。

自然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甚至还有不少人悻悻扼腕,为什么不是自家子侄蹿去中天竺建功立业。

倘若那样的话,那些文官敢这么喷,这帮子更喜欢用拳头讲道理的粗鄙武夫。

绝对会抄棍持棒地去跟那些叽叽歪歪的文官好好地讲一讲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