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72章

作者:晴了

看着亲爹一脸悻色地快步而去,李明达隐蔽地撇了撇嘴,转过了头来,可怜兮兮地看向娘亲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拍了拍她拘着自己胳膊的纤手。

“行了,你爹现在也就是抹不开面子,回头等他忙完了正事,老身劝劝他。”

李明达这才松了口气,回眸看去,就看到了湿淋淋犹如落汤鸡一般的程三哥哥上了岸之后。

仍旧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顿时有点气不打一出来,真是的,自己都在替他操心,他却还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板。

不过等到程三哥哥注意到了这边,抬起了手朝着这边招呼。

李明达瞬间就把那一丝丝的不快活抛在了脑后,快步迎上前去。

跟公爹还有一干重臣招呼了声之后,李明达关切地打量着程三郎。

“夫君你刚刚怎么掉水里去了?”

程处弼浑然没有半点尴尬地道。

“怎么可能掉,为夫我那是被侍卫堵住了去路,连棵树都没有,就心生一计,直接水遁。”

看到夫君那副眉飞色舞的模样,李明达差点笑出声来。

这个时候,李恪也晃到了处弼兄跟前,打量着这只精神抖擞的落汤鸡,哭笑不得地道。

“……处弼兄能不能靠点谱,数落我爹爹的闲话也不知道躲着点。”

……

此刻,大殿之中,李世民正襟危坐,两眼紧紧地眯在了一起。

而一干文武重臣的表情也都显得十分严肃,让这原本是天子休闲的瑶光殿内,气氛显得份外的凝重。

奏事完毕的李绩将那份来自营州都督府都督兼护东夷校尉张俭的紧急军报呈于案前,这才退回到了列班之中。

事情并不复杂,自打在前隋之时,杨广那位骚操作百出的隋炀帝出征高句丽失败之后,高句丽就嗨了。

毕竟能够力敌大隋而屹立不倒的小国,也就独独高句丽。

要知道,就连突厥,面对大隋也都是只能老老实实跪舔。

高句丽虽然也称得上伤筋动骨,可是却获得了十分丰富的物资和巨大的声望。

之后的中原征战不休,也给了伤盘动骨的高句丽休生养息的机会。

而高句丽凭借着大隋遗失在高句丽境内的大量物资,实力也得到了足够的增长。

开始东征西讨,正所谓是拳打契丹与靺鞨,脚踢百济与新罗,嗨皮得不要不要的。

而百济国主义慈王得见高句丽辣么的牛逼,再加上跟那新罗向来是死敌,而双方的实力又差不多。

于是乎,本就与倭国蜜里调油的百济国又决定多委身一个大腿,就是高句丽。

然后哥俩一起正在掐那新罗,掐得新罗鼻青脸肿,连连失地。

不过,高句丽觉得自己一只脚就可以对付住新罗,所以,继续把视线转向,目光落在了大唐疆域。

高句丽数次以营州都督府辖下的羁縻州如契丹、奚、靺鞨等诸部进犯其边为由。

兴兵直入唐境,连破羁縻州城寨十余座,掳掠边民三千余而还。

这样冒犯大唐的举动,令张俭勃然大怒,遣使责之,却被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轻慢……

第2546章 这种劳民伤财的大战,绝对是下下策

甚至还扬言,老子们高句丽是去抓捕犯边的部落,你们大唐想要去那些洗劫我高句丽的部落出头?

呵呵,有本事你就来搞我,别忘记了,当年的大隋也想要搞我们高句丽,还三征我高句丽,那又如何?

李世民抄起了那份紧急军报,面沉如水,特别是那份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的回书上那些词语,看得李世民眼皮直跳。

另外,一旁的鸿胪寺卿还呈上来了一份来自于新罗的国书。

国书里边,是新罗泣告大唐,在高句丽以及那百济的怂恿与鼓动之下。

新罗发生了试图推番善德女王金德曼统治的毗昙、廉宗之乱,虽然叛乱被金春秋与金庾信镇压了下去。

但是那位忧心忡忡的女王金德曼,在内外交困之下,忧病而亡。

最终,因为金德曼无子嗣,所以,由其堂妹真德王金胜曼继位。

金胜曼刚一登基,就赶紧遣使而来,向大唐求援,毕竟新罗是大唐最忠诚的蕃属国。

他们年年向大唐朝贡,但是近年以来,他们的朝贡,却根本无法离开半岛。

完全被百济和高句丽堵塞住,哪怕是想要走海路,海上却被那些与百济交好的倭国人所把持。

希望大唐能够解救弱小的新罗,让新罗不再受那高句丽以及百济诸国的侵扰。

看着这些东西,李世民的表情甚是不好看,原本以为,大唐周边已然四海升平。

而自己,正想为了大唐的政权能够平稳移交,办点大事的当口。

那高句丽居然又蹦跶了出来,并且还居然胆敢来污辱大唐,并且还敢绝了大唐蕃属国的朝贡之路。

“无耻之尤,高句丽,真欺我中原无人?!”

良久之后,李世民这才阴沉着脸闷哼了一声。

“朕自登基以下来,大唐一直休生养息,每每兴戈,都是因为外敌犯边。”

“然我大唐不战则罢,战之必胜,不论是突厥、高昌,又或者是之后的吐谷浑、薛延陀,还是那西边的吐蕃……”

“倒没想到,那远在辽地的高句丽居然也狼子野心,窥我大唐营州沃土……”

“而且还敢断我大唐藩属朝贡之路,倘若我大唐对此无所作为的话,那么天下诸蕃,岂不人人自危?”

说到了这,李世民目光扫过一干前来议事的重臣,这才沉声问道。

“诸位卿家以为,该当如何?”

房玄龄这位当朝名相,不禁有些头疼,赶紧抢先一步,朝着李世民一礼。

“陛下,高句丽远在燕北,而我大唐刚历与薛延陀之大战,该当休生养息。”

“但是,高句丽胆敢犯我大唐边界,掳我边民,且断我大唐蕃属朝贡之路,该当遣使责之……”

……

此刻,已经换上了一身侍卫服饰的程三郎正很低调沉默地跟那李恪肩并肩地站在殿门外。

李明达已经陪着长孙皇后到偏殿去了,不过她悄悄的告诉夫君,亲爹若要行凶啥的。

夫君记得吆喝得大声一点,自己就会携母救夫。

对于娘子这样的行为,程三郎深感欣慰,但是作为一位敢做敢当的程家人,当然不可能真那么干。

毕竟男子汉大丈夫,就怕被收拾两下,居然让自己婆娘出面?呵呵,咱丢不起这个人。

李恪站在一旁,表情显得很同情,内心实则充满了浓烈的狂喜。

是的,哪怕是自己脑门被亲爹拿扫帚磕出了青肿,只要能够看到处弼兄吃瘪被收拾,那种爽感,再来两下李恪都乐意。

毕竟自己已经在跟处弼兄的朝夕相处之下,不知道吃了多少的明亏和暗亏。

就在李恪盘算着,一会等里边的议事结束之后,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话术朝亲爹拱火。

争取让亲爹愤怒满值,让处弼兄好好的尝一尝臀杖的滋味。

到时候,自己一定会呼朋唤友,带上美酒佳肴,亲切地去欣赏,哦不……探望身心受创的处弼兄。

正思量间,一抬眼,却看到了处弼兄正伸长了脖子,表情十分专注地正在偷听着殿内传来的声音。

李恪忍不住好奇地也伸长了脖子,正好听到了里边传来的争论声。

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还是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有人主张出兵去搞高句丽,打到对方叫大唐爷爷为止。

也有人主张就派个使者过去吓唬吓唬高句丽得了,毕竟大唐之前刚大战过。

再加上现如今大唐的马种改良计划正在全面推进。想要兴大军,不能没有骑兵,但是一旦动用骑兵。

必定会影响到大唐马种改良计划的实施,总不能让大批的将士骑着那些有着身孕的母马上战场吧?

里边吵得如此之热闹,听得程三郎却连连撇嘴不已,表情也变得甚是嫌弃。

是的,想要对付高句丽,绝对不仅仅只是战,或者是谈,三下五除二就能够搞定的。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了,老丈人兴致勃勃地亲提大军征讨高句丽,结果征讨了个寂寞。

悻悻地蹿回到了长安之后,没有多久就两眼一闭爱谁谁。

最后还是到了那位晋王成为了大唐天子之后,反复多次骚扰性的进攻,用持久的高强度压力。

将那高句丽弄得七零八落之后,且又还将百济、倭国这些后援团都给掐死之后,才一锤定音,灭掉了高句丽。

但是现在里边的那些大唐名将,特别是亲爹,急吼吼,一副恨不得亲提精锐蹿到那高句丽杀个七进七出,然后直接就破其都城,灭其国,绝其祭祀。

这样的做法,前隋就已经做过了,这种劳民伤财的大战。

在程三郎这位拥有着丰富的冷、热兵器战争知识的战略家而言,绝对是下下策。

真正的上策应该是,通过民生、资源、经济等等各种手段,对高句丽上下其手。

让高句丽丧失掉了战争的潜力和动力,那个时候再动手。

就如同抄起了一把铁勺子,对着已经煮熟的鸡蛋那么一敲,一个熟透了的美味,就可以直接乘热品尝。

李恪看到了处弼兄的神色变化,不禁好奇地凑到了近前,拿胳膊肘顶了顶对方。

“……”

第2547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怎么搞定高句丽,没有人

陷入了自己的攻略高句丽的战略以战术手段中不可自拔的程处弼终于从畅想之中清醒了过来。

“咋?”

“处弼兄,这里边说的可是致使前朝土崩瓦解的高句丽,如今咱们大唐怕是要跟他们起了冲突,你居然在那里走神?”

程处弼缓缓地摇了摇头。“我可没有走神,我是在从战略性的角度去深思高句丽的问题。”

“我不觉得现在是收拾高句丽的好时机,虽然在程某看来,收拾一个区区高句丽,不过是三根手指头抓田螺,信手拈来的事情。”

一旁的李恪听到了处弼兄这话,噗呲一声直接就乐了。处弼兄你吹牛逼好歹靠点谱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