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63章

作者:晴了

“承乾,六郎是什么秉性,为父比你更加的清楚。”

看着眉头深锁紧皱的亲爹,李承乾虽然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只能暂时收声。

李世民抬起了头来,看向这位同样经历了许多的波澜起伏的嫡长子,甚是唏嘘地道。

“为父年纪越来越大,精力愈发的不济,不知道还能够再支撑几年……”

“……父亲。”

“你且听为父说完。”李世民抬手一扬,示意李承乾不要说话。

“为父知晓你性子谦和,有容人之量,但是,为帝王者,不但要有宽广的胸襟气概,更要有锐利的锋芒……”

李承乾愣愣地看着跟前侃侃而言的亲爹李世民,内心没来由的一阵惶恐。

不太理解父亲今天说的这些,为何如同在交待后事一般。

随后,就看到了父皇,昂然坐直,朝着自己看了过来。

“李祐,身为皇子,重惑邪言,自延伊祸,以取覆灭。

忘忠忘孝,正所谓去维城之固,就积薪之危,坏盘石之基,为寻戈之衅……”

“他背礼违义,天地不容,弃父无君,神人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雠……”

李承乾的脸色陡然一片灰白,亲爹口中这些话,语气之重,可谓是前所未有。

……

“……父亲,父亲不能这样,他终究是你的孩子,孩儿的亲弟弟,还请饶过六弟啊父亲……”

李承乾泪流满面,连连磕头不已。

“闭嘴,给朕闭嘴!”李世民铁青着脸,大手击打在案几之上,厉声喝道。

“承乾,你难道忘记了方才为父那番叮嘱了吗?”

“父亲,孩儿不敢忘,可是六弟他也已经深刻地醒悟到了自己的过错,还请父亲看在……”

“够了!朕不想再听你解释,你莫要忘记了,你是太子,是日后大唐江山的主宰者。”

李世民站起了身来,看着跟前一脸惶急,已然两眼含泪的李承乾,强忍住情绪的起伏。

阴沉着脸,大手重重地落在了李承乾的肩膀上,一字一句地道。

“太子,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扔下了这么一句话,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大步朝着殿门方向快步而去。

任凭着李承乾在身后呼唤,脚步毫无迟滞。

表情震惊到难惟自抑的赵昆看了眼李承乾,一咬牙,赶紧快步地跟上了陛下的步伐而去。

……

李世民刚刚迈步出了文成殿,就看到了不远处,俏生生站在那里,此刻却显得有些脸色苍白的观音婢,不禁一愣。

勉强朝着长孙皇后淡淡一笑,又向那赵昆低声吩咐了两句之后,李世民快步迎着长孙皇后而去。

等到李承乾脚步踉跄地冲了出来的时候,李世民早就已然跟长孙皇后已然消失在了门外。

“我父皇何在,父皇到哪去了?!”李承乾目光扫过那些侍卫,这才注意到赵昆并未离开,立刻朝着他追问道。

看着跟前这位气极败坏的太子殿下,赵昆朝着李承乾恭敬地一礼。

“陛下身体有恙,回寝宫歇息去了。”

“孤要去见父皇,赵将军你什么意思?”李承乾正欲前行,这才两步,就被赵昆抬手拦住。

“还请太子殿下莫要为难臣。”赵昆一脸苦笑地朝着李承乾一抱拳。

“陛下还有一句口谕,让臣告之太子殿下。”

……

李承乾都记不清楚自己是如何离开文成殿的,脑袋嗡嗡作响,甚至在下台阶的时候,脚下不稳差点摔倒在地。

幸好宁忠及时地搀住,这才没有失态。

李承乾站在阶下回头又看了一眼文成殿,这才迈着迟缓的步伐,踉跄地朝着宫门方向行去。

直到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离开的李世民,沉默地看着亲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眼中满是心疼与纠结。

“夫君,妾身需要一个解释。”长孙皇后的嗓音从身后边传来。

“……”

第2532章 下定了决心,开始给李承乾辅路了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再一次回到了文成殿内,夫妻二人对案而坐。

案几之上,烛火摇曳,铁炉子上的水气滋滋轻响。

而赵昆与胡尚宫二人都安静地立身于殿门口处,表情都显得有些凝重地拿眼瞄向那对案而坐的陛下与皇后娘娘。

赵昆忍不住小声地朝着胡尚宫道。“胡尚宫,你与娘娘来了多久了?”

胡尚宫倒也没有隐瞒,轻叹了一声之后小声地解释了句。

“相当久,该听到的,娘娘都听到了。”

赵昆忍不住砸了砸嘴,得,这下子,可真是够呛的。

李世民张口欲言,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毕竟他也不清楚现在面无表情的爱妻观音婢到底了解了多少。

好在,向来情绪控制十分出色的长孙皇后主动开口道。

“妾身知道,夫君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今日夫君之举,在妾身看来,分明是有意而为……”

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看向长孙皇后,耐心地解释道。

“嗯,为夫的确是有意而为,但并不是真的想要让承乾去那么做。”

长孙皇后只是轻挑了下眉梢,静待夫君接下来的解释。

“观音婢你想必也知晓,承乾的成长,经历了不少的波折,但是其志甚坚,这,既让我欣慰,但又让人担忧。”

“为人谦和,胸襟宽广,对于一位帝王而言必须的品质。

但是,缺乏霹雳雷霆手段,还有锐利的锋芒,这是承乾的缺憾。”

“为夫日益年长,能作为大唐天子,又能多久呢?”

“夫君!”长孙皇后脸色微变,低呼出声来。

“你放心吧,为夫现在还支撑得住,但是,倘若为夫若是有事。

观音婢觉得,以太子能应该得了接下来的局面吗?”

长孙皇后愣愣地看着跟前的夫君,看着他继续侃侃而言。

自己长子承乾的弱点,长孙皇后自然也很清楚,莫说是更加凶险的朝堂。

就是那笊篱一样的东宫,太子现如今掌控都有些吃力,这是最让人担忧的。

虽然其中,兴许有太子为了避嫌的心思,但是,长孙皇后着实也有些担忧。

夫君年纪越来越大,而日到,登临帝位,主宰大唐权柄的,就会是太子。

倘若太子缺乏向夫君的手段,怕是登基之初,着实要掀起一场波澜,稍有不慎,谁也说不好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妾身险些错怪了夫君……”

长孙皇后主动地移到了李世民的身畔,轻抚着他那银霜渐增的鬓,心疼地道。

李世民握住了妻子的纤纤素手,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地笑容道。

“是为夫的错,早知道观音婢你能明我心意,一开始就不该瞒你。”

“为夫想要看看他到底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倘若他过于宽仁。

那么为夫也好早日替他清理一些荆棘,希望他日后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时,能够顺畅一些。”

长孙皇后依偎地夫君的怀中,轻轻地拍着夫君的后背,微微颔首。

此刻,她哪里还不明白,年纪越来越大的夫君,怕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开始给李承乾辅路了。

也是,至前朝以来,太子,就没有能够安然继位为皇的。

夫君希望李承乾这位性恪温和而又胸襟宽广的仁厚太子,能够安然地接下这份重担。

“夫君,如此一来,怕是要苦了夫君你了……”

“我为的乃是整个天下,为的是我大唐能够继往开来,昌盛万世。”

长孙皇后目光愣愣地看向了远处,内心里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李承乾坐在马车里边,脸上的那两撇原本飞扬的短须,仿佛此刻也如同他那沮丧的心情一般耷拉了下来。

呆愣愣地坐着那晃晃悠悠的马车里边,脑海里边一直在回荡着父皇今日的那番言语。

还有他之前在那皇庄之中,与李祐之间的对答,反复交错,令他脑子已然是乱作一团。

“殿下,殿下……”此刻,马车外面,传来了宁忠小心翼翼地低呼声。

李承乾仿佛被唤回了魂一般,目光终于缓缓聚焦,落在了跟前掀开了车帘的宁忠身上。

“殿下,到东宫了。宫门禁卫说,于詹事还有小程太保和房将军此刻都还在宫里,等候求见。”

听得此刻,原本两眼无神的李承乾仿佛被一管鸡血注入了翘臀般,整个人顿时又精神了起来。

“处弼兄也在?快,快点,他们在哪?赶紧带孤过去。”

李承乾兴冲冲地跳下了马车,连声吩咐道。

……

“三个二带一个三……喂,于詹事你能不能别老走神,到你出牌了。”

程处弼拍下了一对三之后,看到了于詹事拿着竹牌,目光呆滞,忍不住提醒道。

“哦哦……到我了是吧,我炸。”

“???”程处弼瞬间眼珠子鼓到了极致,看着那于詹事落在牌桌上的牌,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