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59章

作者:晴了

若是上好的镔铁打造的武器,那价格,简直快要赶上奢侈品了都。

而且此番归途,还特别捎上了好几名擅长冶炼这种镔铁的信德国工匠,他们将会随船前往大唐传工授艺。

……

李世民坐在案几后边,面沉如水地打量着跟前铺摆开来的那些消息。

不远处,容貌平平无奇,扔进人堆里边,怕是都看不出有什么特点的绣衣使此刻正安静地坐在对面。

而赵昆则是悄然地打量着大唐天子,这些日子,洛阳可并不安宁,特别是从那笊篱一样的东宫流传出来的消息。

已然在洛阳的官宦圈子里边都传遍了,说是太子殿下私底下议论。

觉得那位晋王殿下已然成年,而且也都已经迎娶了王妃之后。

却眷恋不去,分明就是打着别样的心思,并且,东宫的属臣对此都颇为不满。

这样的消息,让李世民这位大唐天子心中甚是不爽利,可是根据那东宫中的绣衣传来的消息。

太子殿下似乎也不太清楚,并且还曾经严令东宫属官,不得胡乱传言。

甚至还让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彻查此事,看看到底是谁在外胡言乱语,离间他与晋王的兄弟友谊。

李世民眉头深锁着,良久之后,这才抬手示意。“下去吧,倘若再有什么重要的消息,记得立刻呈进宫来。”

绣衣使恭敬地朝着李世民一礼,这才悄然地朝着殿外而去。

留下了这位眉头深锁的大唐皇帝陛下,坐在案几后边,对着那些消息发呆。

许久之后,李世民这才缓缓地抬起了头来,看向了身边的赵昆。

“赵昆,你觉得太子是能够做出此等事情的人吗?”

声音并不大,可是落在了赵昆的耳朵里边,却犹如惊雷一般。

赵昆第一时间脸都白了,赶紧低下了头恭敬地朝着陛下一礼。

“陛下,臣不明白陛下所问,但是臣至少知道,太子殿下仁孝聪慧,礼贤下士,且身为嫡长,向来……”

“好了……”李世民淡然一笑。“你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

“正是因为如此,朕才甚是好奇,呵呵,有意思……”

赵昆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位分明应该心情并不好,但是却突然笑出声来的大唐天子。

实在是摸不着头脑,陛下到底在想些什么。

就看到了拿手指头在那里频频敲打着案几的陛下缓缓站起了身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之后言道。

“那李祐被削去王爵,圈禁于皇庄,时间也不短了,朕,却一直都不闻不问,这似乎也不太合适。”

“你去一趟,看看他现如今怎样,都在那皇庄里边做了什么。”

“臣遵命。”赵昆恭敬地朝着李世民一礼,赶紧大步朝着殿外疾走而去。

李世民背负起了双手,在殿内缓缓地踱步,眉头深锁在一起,表情充满了疑虑,甚至还有一些担忧。

不过当听宦官赶来禀报,说是皇后娘娘已至殿外,这才快步回到了御案跟前。

将那些方才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纸条尽数收拢,夹回了奏折,这才朝着长孙皇后笑眯眯地快步迎前。

……

“知道了,你且先回去,孤立刻就过去。”李承乾朝着那名奉命赶到东宫前来传亲爹口谕的侍卫颔首答道。

等到那名侍卫离开,正在太子殿下左右议事的于志宁与张玄素对望了一眼。

然后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张玄素抢先开口问道。

“殿下可曾知晓,陛下是为了何事召殿下入宫?”

李承乾缓缓地摇了摇头,朝着张玄素问道。

“孤着实不知,怎么,莫不是张卿你有什么消息?”

张玄素刻板地沉声答道。

“依臣之见,怕是会与这段时间在洛阳城中甚嚣尘上的那些流言蜚语有很大的关系。”

“之前殿下也曾言,入宫给陛下和娘娘请安,但是陛下从未提及过此事。”

“而今日召殿下入宫,怕是就想看一看殿下的反应。”

“少詹事所言,与臣想法无二,臣也觉得,应当是与此事有干系。”

“如今宫外,每每有人提及那些流言蜚语,必定会言及是从东宫流出。”

“可惜臣等明查暗访,就是没能找到源头所在……”

李承乾轻叹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个矜持从容的笑容。

“无妨,正所谓清者自清,孤是清白的,这就够了。”

“父皇英明,定然会相信我是无辜的。”

李承乾起身吩咐二人几句之后,便起身出殿。

张玄素与于志宁将太子殿下恭送到殿外,看着太子殿下乘辇而去,不禁面面相觑。

“于詹事,你说陛下会不会因此责问太子殿下?”张玄素脸色甚是阴沉地道。

“这个,谁也不好说,唉……自入洛阳以来,东宫行事总有举步维艰之感。”

“这里是中原河洛之地,本就是世家大族的根基所在,太子殿下向来与世家大族不睦。”

“而今初来乍到,兴许,这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在向太子殿下炫耀示威。”

第2526章 居然也拥有了和程三郎一起打牌的资格

于志宁面沉如水地抿了抿嘴,半晌才道。

“他们这么做,就不害怕太子殿下日后寻他们算帐吗?”

“谁能知道,自前朝以来,几乎每一位帝王,都以打压削弱世家大族为已任。”

“可是至今这么多年以来,世家大族看似已然虚弱了不少。

可是这些能够存续数百年乃至千载的世家大族,哪是那么容易被压制下去的?”

“大唐立国以来,因为上皇与陛下的用人之策,至今从未有五姓七望之人成为三品以上的官员。”

“更别提成为我大唐宰辅,可即便如此,朝中诸官,还不一样以与五姓七望结成秦晋之好以为荣耀?”

听得此言,于志宁也甚是唏嘘,没办法,谁让这些世家大族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声望那么高。

又或者说,天下读书人,怕是大半,都是从那些传承不知道多少代人的世家大族中走出来的。

甚至还有不少异姓的才俊之士,被世家大族看中之后,他们会就不计余力地招揽。

给予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甚至还给予他们做官的资源,以至于,哪怕现如今朝堂之中,真正出身五姓七望的官员不多。

但实际上,跟他们有着莫大干系的官员,怕是至少要占到文官中的将近一半。

至于武臣那边,一帮子粗鄙武夫,再加上武臣手握兵权。

世家想要往那边伸手的话,呵呵,那等于是在撩拨陛下的逆鳞,不弄死你全家才怪。

张玄素与于志宁二人聊了几句之后,这位少詹事无奈地长叹了一声,埋头离开。

于志宁站在殿门口,眉头紧皱,半天之后,召来了一名侍卫。“快快请请房将军过来一唔。”

……

“对二……”

“过……”

“不好意思,炸弹。”

“又来,不要!”

“过……”

“嘿嘿嘿,顺子……”程三郎洋洋得意地将手中的那副顺子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之上。

看到跟前那灰头土脸的李义府与许敬宗,心里边甚是美滋滋。

这几天,李恪那小子有些家事,不能及时赶来陪伴休闲娱乐。

虽然那位跟自己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不在,但这并不代表程三郎就找不到好牌友。

由于洛阳城内的三座双向六车道大桥皆已通行,使得洛阳城南北交通陡然变得通畅了许多。

而忙得狗血淋头的李义府与许敬宗这两位奸臣能吏,也终于能够躺下来缓上一缓。

考虑到这两位属官也着实太过辛苦,作为一位善于沟通的上官,程处弼觉得自己也应该跟这两位奸臣能吏好好的互动一二,接近一下关系。

毕竟看门的狗都好歹还丢点肉骨头奖励,更何况这两位很能干事也很懂事的工具人。

看到程三郎洋洋得意地在那里洗牌,李义府与许敬宗表面唉声叹气,实则内心里边充满了成就感。

毕竟,也不是谁都有资格陪着程三郎打牌的,看看他的牌友,不是太子殿下,就是吴王殿下。

要么就是他那帮子武勋子弟出身的狐朋狗友,又或者是他的心腹手下。

而自己二人过去,只能算是为他卖命的工具人,而今,居然也拥有了和程三郎一起打牌的资格。

实在是让二人都有一种日思夜想,终见花开的成就感。

程处弼麻利地洗完了牌开始分发完了牌,抄起牌到了手中之后,顿时脸色一黑。

特么的,怎么上一把还好好的,这一把上手的牌就跟见了鬼似的。

看到那许敬宗那副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的模样,分明就是措到了一把好牌。

程处弼觉得,既然对方这么高兴,那么就再给他泄露点好消息,让他更加的快乐才对。

“哦对了,许县丞,有一件事,我都忘记恭喜你了……”

“恭敬下官?”许敬宗看着手中的那副好牌,三个二,一对大小王,下意识地回了一句嘴。

“当然,你有孙子了。”

“什么?!”许敬宗听得此言,手一哆嗦,手中的牌直接从指缝间掉下去几张。

不过此刻他哪有功夫理会什么牌,目光直勾勾地紧盯着程三郎,一副恨不得掐着对方的脖子让他赶紧继续说下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