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56章

作者:晴了

所以李世民把目光落在了亲爹李渊的身上。“父亲以为如何?”

此刻,手中拿起了两根金条在那里比划的太上皇看到亲儿子投来的目光,将那手中的金条丢了回去。

抚着长须,摆出了一副视金银如粪土的圣贤表情,亦是很矜持地从理性地角度说道。

“二郎,老夫也觉得,这可是我大唐移都于洛阳后,极难得的一个天大喜讯。”

此言一出,李世民亦是深以为然,不错,大唐迁都,正需要一些祥瑞、吉兆。

而这座由金银组成的黄鸟岛,不正是天降祥瑞吗?

一思及此,李世民忍不住又把目光落在了那位眼巴巴地瞅着自己,似乎生怕自己不乐意的程三郎身上,心中不由得一暖。

恍惚之间,似乎在多年之前,爱妻观音婢就曾经说过,这小子,是自己的福星。

果然,不愧是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李世民目光渐渐地变得慈祥而又和蔼,朝着程三郎露齿一笑。

“朕,准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不愧是英明之主,我大唐迁都以来,新都新气象,事事皆顺,天亦降下祥瑞以贺之……”

程处弼心中不由得一松,当即推金山倒玉柱地朝着大唐天子兼亲爱的老丈人拜下。

一记响亮的马屁直接呼到了老丈人的脸上,呼得老丈人面红耳赤,老脸微辣,内心甚至都有一丝丝地羞涩。

一旁的李渊有些不乐意,不过考虑到程三郎这小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习惯。

算了算了,不跟这小子计较,反正自己的好处能够落袋为安就成。

虽然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兜里没两赏赐儿孙的财帛,总觉得不太踏实。

毕竟自己现如今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幼子,唉……当爹难,当上了年纪的爹就更难。

“那这些……”李世民目光扫过这价值一百万贯的黄金,实在有些不太好意思问出口来。

就看到了亲儿子李恪赶紧说道。

“还请父皇立下规制,但凡是新发现荒芜之土,奉献予朝廷者。”

“当可得其土之上物产半成,以作发现者之赏赐。”

李世民瞬间秒懂,两眼不禁一亮,倘若如此,这里的一百万贯,居然九成五都是自己的。

反倒让李世民有点不太好意思下手,这种不劳而获的爽感,居然容易让自己有点羞涩。

李世民抚须沉吟了,这个时候,一旁的李治都有些发急了,小声地嘀咕道。

“父亲,孩儿觉得挺不错的,毕竟赐发现者太多,对方的财富,也容易受人觊觎……”

程处弼一脸古井无波,心里边却差点破口大骂,臭小子,尔欲坏程某大事乎?

不过好在,英明神武,向来很识大体的大唐皇帝陛下,并没有听从这位显得有些贪财吝啬的亲儿子的建议。

而是只朝着李治摆了摆手,缓步在这库房里边开始溜达起来。

“大哥,你怎么也不劝劝父皇答应下来。”李治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小声地朝着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看了一眼这位九弟,认真地想了想,这才开口言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大唐本就富有四海,当以大胸襟,大气魄以待天下子民。

倘若朝廷待贡献之人过吝,那么日后,新土新物,天下又有几人愿意贡献朝廷?”

李世民扭头看了过去,看到了那长子李承乾那副循循善诱,正在向九郎解释着一位大唐主宰者,该有什么样的胸襟与气魄。

亦不由得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而一旁的李渊,亦面露笑容,抚着长须。

上前拍了拍那李承乾的肩膀之后,这才朝着那满脸受教之色的李治慈祥地温言道。

“雒奴啊,你要切记你大哥的话,为上位者,胸襟要够,眼光要远。”

“日后待你归藩之后,就会明白,你大哥的这番话,到底有多重要。”

李治抬起了头来,看了一眼跟前向自己耐心说教的兄长,又扫了一眼那目光满是欣慰地看向大哥的亲爷爷。

用力地点了点头,努力地维持着一个恭顺而又乖巧的笑容。

“是,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谨记兄长的教诲,不敢有违。”

“嗯,好好好,这样的兄谦弟恭,这才是一家人嘛。”

一旁的李世民笑眯眯地走了过来,然后目光落在了程三郎的身上。

“老夫会好好的思量一二,定然不会让贤婿你,还有汉唐商行这样的忠诚于朝廷的商号失望。”

“另外,明日你们就以汉唐商行的名义,向朝廷贡献这十万两黄金,记住了,明日。”

“丈人放心吧,小婿明白。”程处弼点了点头,感觉到了胳膊被某位有啤酒肚的亲王殿下频频碰撞。

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朝着老丈人举荐了一位优秀的人选代表。

“丈人,小婿如今乃是洛阳主政官员,倘若上朝,为商行之代表,颇有不妥。加之明日另外两座桥梁也要通行,小婿需要到场监督。”

“所以小婿向丈人推荐吴王殿下,反正他无官一身轻,闲着没事干。”

“噗呲……”

第2521章 亲儿子向自己的亲爹上贡献,谁敢叽歪?

好几个哑屁,在吴王李恪的周围响了起来。李世民都差点一口口水喷在亲儿子脸上。

让这位堂堂的亲王殿下恼羞成怒,瞪起了眼珠子,杀气腾腾地看向处弼兄。

“处弼兄,请你说话注意一点,小弟我现在,唔……虽然我没有官职,可我好歹也是堂堂亲王。”

“我也没有否认你是亲王殿下啊。”程处弼双手一摊,满脸的无辜。

李渊看着这两个跟斗鸡似地的晚辈,咳嗽了好几声这才控制住情绪。

看了一眼那脸色黑线地亲儿子李世民,这才笑着朝着程三郎虚踢一脚。

“臭小子,少胡说八道。”

“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其实吧,小婿举荐吴王殿下。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殿下乃是陛下亲儿子。”

“废话!”李世民已经不仅仅是脸黑,甚至已经有捞袖挽袖的趋势。

“程老三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

看到老丈人一副要耍不知道是南拳还是北腿的架势,占了几句口舌便宜,心头暗爽的程三郎赶紧正色解释道。

“丈人淡定,小婿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如此一来,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杜绝掉朝堂之上有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

这句话一出,李世民两眼陡然一眯,眼中闪过了一道亮光。

还真是,虽说程三郎这臭小子那嘴皮子实在是惹人上火,但是他这句话,倒真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

亲儿子向自己的亲爹上贡献,谁敢叽歪,那就是在诋毁传统美德,破坏仁孝大道。

而亲爹欣慰之下,多赏点亲儿子,那也是理所当然到了极点。

“哼,下次你小子说话最好说全,敢在这样吞吞吐吐的,挨了老夫的拳脚,那是你活该。”

“是是是,小婿一定注意,下次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程处弼一脸老实憨厚地赔笑言道。低头认错,有谁能比自己更熟练?至于会不会再犯,那就得根本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反正原本自己跟李恪就商量过,如果要过堂,啊不,是上朝,就会让李恪去做代表发言领奖啥的。

毕竟程家人,得了实惠就好,正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定要铭记于心。

毕竟自己刚刚被罚过一年的俸禄,万一朝堂之上,又跟人怼起来被罚俸咋办?

一想到那几位亲兄弟听闻自己这位程家第一靓崽被罚俸禄之后的眼神和表情,程处弼就恨不得抄起大棒棒跟他们一决高下。

……

“处弼兄,小弟我也觉得,咱们要的是不是太少了点,才半成,也就是那十万两黄金,咱们才能够拿到五千两。”

站在库房门口,目送着亲爹亲爷亲哥亲弟离开的李恪,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道。

“贤弟,你的目光要长远一点,你爹这种人,是铁定不会让咱们吃大亏的。”

程处弼的大巴掌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十分笃定地道。

“你得想明白一件事情,咱们的眼光,可不能仅仅只有这么一座小岛,世界那么大,没有被征服与发现的岛屿,甚至是大陆都数不胜数。”

“哪怕是这样的小岛,一年收益的半成归汉唐商行,倘若是琉球大岛呢?”

“又或者是更南边那些连野人猢狲都没几个的那些巨岛,甚至是大陆呢?”

听得此言,李恪顿时两眼一亮,瞬间就反应了过来,翘起手指头那么一勾。

“处弼兄你的意思是,这就是个钓我爹的饵。”

程处弼直接就乐了,朝这位经常被亲爹抽得吱哇乱叫的吴王殿下翘起了大拇指。

“嗯,不愧是陛下的好儿子,你这个形容很恰当。”

李恪瞬间老脸一黑,赶紧摇头否认。真是嘴滑了,绝对不是故意埋汰亲爹是条滑溜的黄腊丁。

那天在处弼兄家里边就吃过这种不大的鱼,肉质十分的鲜美细嫩,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小刺。

“……不不不,小弟一时口误,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逗你呢,来来来,咱们哥俩好好合计合计,最好回头你再去找你爹先交个底。

毕竟只要这一回有了定规,成为常例,那以后……”

……

李治坐在马车之内,缓缓地闭上了双眼,闭目养神。

只是脑海里边不停地复盘着今日的所见所闻,一想到大哥李承乾故意教训自己。

换来了亲爹还有亲爷爷的赞许,而自己这位晋王殿下,却只能老老实实地听训。

甚至还不得不挤出一副真诚而又感激的笑容,对于教训自己的兄长表达谢意。

至于程三郎,看看吧,自打大哥李承乾归洛阳,入主东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