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53章

作者:晴了

那就是,今天就将是大唐新都洛阳城内首座大桥的开通之日。

为了防止百姓们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除了大批的洛阳捕快,差役之外。

还特地请进行派来了过千的兵丁来维持秩序,程处弼当时洋洋得意地把这个消息登在报纸之上。

为的可不仅仅只是宣扬洛阳城内的洛水上出现了这种砖石混凝土的高架桥。

他主要还是在宣传汉唐商行的桥梁施工团队,毕竟,搞这种桥梁建筑,他们绝对是最专业的。

结果,前两天,洛水畔看热闹的百姓就越来越多,让程处弼甚是头疼。

还好赶紧去请朝廷抽调来了兵丁之后,总算是解决了程三郎的心中隐忧。

清晨之时,太上皇李渊,大唐皇帝李世民,太子李承乾三人都悄悄地出马。

赶到了那位于铜驼坊南边,靠近洛水北岸的牡丹亭酒楼里边。

为了保证这些大佬的安全,牡丹亭酒楼今日停止营业,只招待那些特殊的贵客。

此刻,一队队的工匠们,已然早早地站在了那宽阔的主干道上,列队齐整。

大家的身上,都斜披着一条红绸,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那样的荣光焕发,洋洋得意。

除了工匠们之外,还有每边各有十二辆马车,排列成了三横四竖的阵列打头。

马车还有马身也都同样披红挂彩,甚至在马车上,已然坐下了乐师。

而在最前方,还有四名武孔有力的程家人,他们的手中都抄着一根长杆。

此刻正在将那标语横贴扎绑其上,等到这大桥典礼开始之时,他们就会走在最前方。

李世民站在那牡丹亭酒楼最高的三楼雅间,透着那透明的大片玻璃窗。

看着下方那热闹的场面,忍不住吐了句槽。

“……这小子,干点好事,就恨不得敲锣打鼓,闹得天下皆知。”

“哈哈,二郎所言极是,不过这桥可真是够宽敞的,左右都可以并行三辆马车,还有足够数人并肩而行的人行道。”

李渊乐呵呵地点了点头,抚着长须笑道。

“这怕是自古以来,就没有过的吧,便是长安灞水上最宽的浮桥,怕也不如。”

作为既当儿子又当孙子的李承乾,此刻很识趣地没有发表什么评价,只是站在那里,啧啧有声地打量着那两只队伍。

一旁,乖巧懂事,慧质兰心的李明达,正跟娘亲在一旁小声地嘀嘀咕咕。

毕竟是夫君的政绩,夫君想要显摆,作为妻子的自己怎么可能不捧场?

长孙皇后也颇为好奇地打量着那宽得过份的桥梁,仔细观察了良久之后,这才错愕地道。

“明达,这分明是两座桥并列在一起吧?”

“娘亲慧眼,是的,因为夫君担心这个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不够。

为了安全,同时也为了保证在后期维护之时,交通的通畅,所以,这汉唐商行牡丹亭桥,其实是一座双子桥。”

解释了这一句,李明达忍不住悄悄地扁扁嘴,夫君聊正经事的时候,老喜欢说一些怪话。

不过夫君一口咬定都属于是专业术语,哼……忽悠谁呢?

一旁的武媚娘却悄悄地移了两步,轻轻地碰了碰李明达手背,然后抬手悄然一指……

李明达顺着武媚娘素手所指看了过去,就看到了,那位九哥晋王李治正匆匆地赶来。

此刻李治一脸急色地频频朝着这边张望,之后干脆就跳下了马车步行。

“明达,看到什么了?”

“娘亲,我好像看到九哥了。”李明达回眸一转,朝着娘亲嫣然一笑。

“雒奴也来了?”长孙皇后微愕,旋及笑了笑。

“这孩子,怕是入宫请安,寻不见我和你爹,想必也知晓了这里的热闹就找过来了。”

“嗯,娘亲说的极是,女儿去接接九哥。”李明达冲娘亲嫣然一笑,撩起裙角,转身朝着雅间外面行去。

第2516章 相当商业化的洛阳牡丹亭大桥通行仪式……

李治在看到了那牡丹亭酒楼外面的大内侍卫,就知道他们给自己提供的消息果然没错。

进入了酒楼,示意那些护卫都留在了大堂,他则疾步登楼,这才堪堪来到了二楼,就听到了一声清脆的招呼声。

抬起了头,就看到了李明达俏生生地站在三楼,而她的身边,则是一位妩媚动人的女子。

不消问,肯定就是那位被李明达视若亲姐妹一般的武姓女官。

“明达你也在呀,愚兄我去给父皇和母后请安,这才知晓他们过来这边了。”

李明达嫣然一笑,抬手招呼这位跟她年纪只相差不到两岁的亲哥。

“快点吧,娘亲也看到你了,让我出来接你……”

李治听得此言,不禁眉开眼笑,快步登楼之后,朝着那雅间之内快步而去。

随着李治步入了雅间,李家三代这才收回了注视着窗外的目光,看向这边。

李承乾笑眯眯地看着这位九弟,看着他乖巧孝顺地向长辈请安,跟自己热情的寒暄招呼。

仿佛这一刻,自己跟他之间的关系有多么的良好与亲蜜。

但问题是,李承乾却很清楚,这位九弟自打降生之后。

跟自己这位兄长见面的时间加到一块,都没超过两个月。

更别提自打这位九弟跟舅父长孙无忌走得颇近的消息传入了自己耳中之后。

自己与九弟之间,除了逢年过节见面之外,就再无交集。

可是此刻,他的表现,虽然让母亲和父亲还有爷爷都觉得很温馨。

可是李承乾自己却很清楚,自己跟九弟的关系,真心没这么熟。

不过脑海里边闪过了处弼兄的交待。别人乖巧孝顺,重视亲情,你作为兄长,应该是表率,应该以身作则才对。

一思及此,李承乾也努力地控制着自己,跟这位热情的九弟交道。

甚至还打趣起他迎娶了新妇之后,都不曾带着新妇来见一见自己这位兄长。

此刻,李渊乐呵呵地抚着长须,看着这对兄弟在那里打趣聊天,满脸欣慰。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目光里边充满了安慰。

而李明达也搭了几句腔后,识趣地退到了一旁,与身边的武媚娘很有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

此刻,程三郎已然忙得满头臭汗,不光是他,还有一干洛阳官衙的下属也是。

毕竟不光是维持秩序,还需要最大程度地将政绩宣扬,另外,还有考虑宣传这只建筑队。

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其他有建桥需求的州县的合同邀约,当然也少不了,将那些收来的商家的广告布幅给悬挂固牢。

毕竟这桥这么长,这么大的户外广告体,这么大体量的户外广告受众。

已经见识过了程三郎这位很不正经的洛阳令的各种骚操作广告带来的巨大收益。

这一回,大大小小,各种行业都有大量的商户掏钱来要广告位,另外就是,广告字幅由他们自家自己设计,自己搞定。

这让程处弼不禁有些遗憾,居然忘记在汉唐商行底下,搞出一家广告公司来承接这样的大业务。

不过没关系,日子还长,有的是时间筹备,反正已经拿小本本将这个概念记下。

就在这个时候,那边的许敬宗气喘吁吁地快步跑了过来。“程洛阳,程洛阳,吉时要到了。”

“成,赶紧放信号,通知对面。”程处弼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然后,站在大桥旁边的高高耸立起的一根长杆之上,一块大红布,渐渐地升了起来。

看着它迎风飘扬的样子,程处弼眼睛不禁微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与一群红领巾一起举起了手臂,目光那样的热切而又坚定不移。

下意识地一扭头,看向那些封建帝国主义头子,差点就想要哼唱起那首熟悉激昂的歌谣,想想还是算了。

自己现如今跟这些封建帝国主义头子可是一路货色,大哥别说二哥,都差不多。

对岸,已经闲得蛋疼的李恪突然听到了李德的吆喝声,举目远眺,终于看到了那面开始高高飘扬起来的红色旗帜。

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扯起嗓门大声地吆喝道。“奏乐,向前进!”

伴着这一声吼叫声,前方的四位壮汉,举起了手中的长杆,上方,则是一条长横幅。

上面写着“热烈祝贺汉唐商行牡丹亭大桥通行。”这样一行大字。

之后,十二辆马车,三辆一组,开始前行,马背上的鼓声与乐器声开始在桥头附近响起。

而正前方,那原本遮挡住马路的拒马被那些差役移开,露出了那青灰色的桥面。

随着踏足在那桥面上,大桥护栏上,一条条的宽大条幅,纷纷垂落下来,露出了里边所书写的内容。

XX商行热烈祝贺大桥通车,XX商行是你购买高档漆器的最佳选择……

XX酒楼祝贺牡丹亭大桥通车,本酒店擅长江南菜肴,各种江南特色菜,让你在中原,享受到江南的独特风味……

……

李渊一脸瞠目结舌地站在那视线最好的牡丹亭酒楼三楼雅间里。

透着那透明清晰的窗户玻璃,看到了那一条条垂下来的条幅,上面那些字句。整个人都麻了……

“啊,这……这都是什么鬼玩意?”

一旁的大唐皇帝陛下,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不禁又想到了当日,自己姑母同安去找程三郎麻烦的时候,那一条条从院墙上垂落下来的条幅。

李承乾的眼皮一个劲地狂跳,表情显得有些扭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处弼兄说不用自己这位太子爷来插手帮忙。

毕竟自己若要是提前知晓骚操作这么多,也铁定不会自告奋勇。

至于那位与程三郎几乎就没有什么交集,只听闻过许许多多程三郎的奇闻逸事的李治。

此刻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这位名声极大的程三郎的骚操作,实在是,让李治恨不得抄起案几上的茶水来洗洗眼睛。

不过话说回来,其中那家打广告的漆器商行,李治还真去过,他家的漆器的确相当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