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51章

作者:晴了

不过这都还算正常,最不正常的,当属李承乾眼皮子底下的亲儿子李象。

此刻李象坐得十分的规矩,时不时地向这些长辈敬果汁,更是亲自给亲爹倒酒,那副乖巧懂事的模样。

让李承乾险些老泪纵横,摇头否认,这简直就不像是自己儿子。

而且程大将军逗李象说话的时候,这小子小嘴就跟抹了蜜似的,甜得不行,惹得程大将军乐呵不已。

陪了大约半场酒宴,觉得有娘子在左右,自己实在施展不开手段的程大将军终于起身。

“好了好了,殿下,老夫酒饱饭足,就先行告退,儿郎们,给老夫侍候好殿下还有小殿下,敢不尽心,小心家法。”

听到了亲爹此言,一干程家兄弟凛然应诺,然后恭送着亲爹与娘亲离开。这才磨拳擦掌地大展拳脚。

至于李象则一副乖巧的模样,跟着程七宝离开了屋子,毕竟这里胡吃海喝的场面不适合孩子。

夜色渐渐地深浓,虽然程大将军没有在场,但是一干程氏兄弟,又岂是易与之辈。

于志宁这位酒量一般的太子詹事第一个悲壮地给大伙表演了一个拿脸砸盘子。

接着,房二郎,李恪纷纷倒下,至于太子殿下,早就面红耳赤,一脸痴笑。

……

这还是程家人觉得太子殿下才是这场酒宴的宾客主角,倘若他先倒下,指不定其他人就没了饮酒的乐趣。

所以直到其他人都倒了,这才将太子殿下温柔地放翻。

端起了杯子,张口想要说点啥,最终啥也说不来,软绵绵地倒在了程府家宴上。

“哈哈哈,倒也,倒也……”一干热情好客的程家兄弟不禁眉开眼笑,弹冠相庆。

那位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的心腹宦官,此刻正一脸心疼地看着缓缓倒下的太子殿下。

又看了一眼那一干面目狰狞,简直犹如恶煞降世的程家人,不禁默默地认了个怂。

之前就听闻陛下也倒在了程府家宴,现如今太子殿了下也同样壮烈。

至于那位小殿下李象,看他在卢国公府如鱼得水的架势,怕是日后也逃脱不掉直着进来,躺着出去的命运。

听闻,太上皇也享受了这样的待遇。

大唐皇室最重要的老中青三代躺平程家宴成就达成,绝对是史诗级别的难度。

随后,这位身份显贵之极的人,都被热情好客的程家人笑意盈盈地抬到了门板上。

然后抬出了前厅,撂进了一辆辆的马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而那位太孙李象,跟程三郎礼貌地道别之后,也追随着已然平躺在马车里边的亲爹回转东宫而去。

……

李承乾缓缓地睁开了两眼,咦,感觉房顶似乎有晃动的迹象,赶紧死死地闭上了两眼。

然后就听到了亲儿子李象的声音。“娘亲,爹醒了,我看到他睁眼了。”

“来了来了……”就听到了苏氏温婉的嗓音,然后一阵好闻而又熟悉的味道钻进了鼻子。

顿时让李承乾精神一振,终于鼓起了勇气,睁开了眼睛。

入眼,就是苏氏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庞。“夫君醒来,可有什么不适?”

“没有没有,哎呀,都这么晚了?”李承乾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坐起了身来。

看了一眼天色之后,不禁有些发急。“宁忠,你怎么不叫醒孤。”

看到夫君那副模样,苏氏险些笑出声来,不过考虑到亲儿子就在一旁,还是忍住,小声地提醒了一句。

“夫君看来真是醉过头了,今日是休沐之日。”

听得此言,李承乾这才松了口气,揉了揉还有些发木的脑袋。

“啊,对对对……休沐之日,唔……象儿,那你怎么还在这里?”

李象一脸理所当然地道。

“爹爹你都醉得那么厉害,孩儿自然要帮着娘亲在此侍候。”

看着这位小身板结实的李象那副小大人模样,还有一旁的娘子苏氏那满脸的慈爱。

“听说夫君你还没起,象儿就说先不出去,要帮妾身照料夫君你呢。”

李承乾听得此言,不由得心头一暖,抬起了手,拍了拍这小子的脑袋。

“好好好,这么懂事,真是长大了……”

李象腼腆一笑,挠了挠头,脖子一个劲地往那屋外瞄。

“爹,你醒了,那孩儿去看看弟弟、妹妹怎么样了。”

“去吧,嗯……不许再带他们去打雪仗,不然为父饶你不得。”

“知道了,爹,娘,孩儿告辞……”话音刚落,整个人又吱溜一下子消失在了屋外。

李承乾看到这熟悉的一幕,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僵硬,喃喃地嘀咕道。

“果然……”

“果然什么?”苏氏一脸懵懂地看了一眼已然空无一人的门口,又看一眼宿醉刚醒的夫君,有些不明白。

“这小子,果然是我儿子。”

“嗯?!”

“不不不,为夫的意思是,这小子在卢国公府那样的乖巧听话又懂事,结果回到了宫里又现了原形。”

“夫君,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儿子的。”苏氏轻嗔着坐到了李承乾的身边。

“咱们象儿虽说顽皮了一些,可是向来懂事。”

“呵呵,那是娘子你没见过咱们儿子在卢国公府时候的样子,跟在咱们眼前比起来,那简直就像是两个人……”

看到了娘子苏氏那满脸狐疑的表情,李承乾便将昨天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苏氏听得整个人都惊呆了,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夫君,那真是自己儿子?

“……”

第2513章 这在我们倭国,简直可以作为国宝啊

北方的严寒,向来凛冽,而北方的沿海地区,那就更加的寒冷。

但是不论寒风怎么吹,海浪怎么飞扬,就连人们的眉梢都结上了白霜。

可是却怎么也盖不住汉唐商行倭国支行掌柜李骄心中那团烈焰。

喘着粗重的气息,缓步从设于山阴道石见城内的汉唐商行之中行出。

在那位满脸讨好笑容的倭人的引领之下,李骄朝着那名倭人微微颔首。“你且引路。”

在两名护卫的簇拥之下,径直前往那最大,也是最有规模的那建筑物行去。

而那些当地那些平均个头在一米三、四的倭人,看到了这些身高都在一米七甚至是一米八的唐人。

都满是敬畏地缩到了远处,直到这些膘肥体壮的唐人大步离开之后,这才敢顶着寒风,战战兢兢地探头打量着这些巨人一样的唐人背影。

不大会的功夫,就来到了大伴吹负(真是人名,不是瞎胡闹)的府邸跟前。

看到了这位被自家主人邀请来的贵客来临,倭人赶紧将大门打开,堆着满脸的笑意,点头哈腰地看着这三人昂然大步进入了府邸。

李骄就看到了,正前方的屋外,一位身高大约五尺多一些,嗯,比起普通的倭人,已然高出不少。

身上穿着华丽的丝绸袍服,带着一脸热切的笑容,向着自己行了一礼的府邸主人大伴吹负。

“吹负见过李大掌柜。”

李骄赶紧快走两步,朝着这位山阴道的话事人还了一礼,乐呵呵地道。

“哎呀……大伴老弟不必如此多礼,快快请起。”

大伴吹负乐呵呵地赶紧引李骄步入了屋内,而两名护卫,也随之步入屋中。

“这天,可真够冻的,幸好有了汉唐商行贩来的这种铁炉子,才使得吹负能够在这样严寒的冬日里,也能够活得甚是惬意……”

大伴吹负示意李骄也坐到铁炉子旁边来,有了这玩意之后,哪怕是在倭国这里,如今还没有找到煤。

但是不论是烧碳还是烧木柴,这铁炉子都比过去用的那些炉具强上百倍,真心暖和。

李骄乐呵呵地烘了烘手,这才朝着身后边勾了勾手。身后边的护卫奉上一个高约一尺,宽约半尺的木盒子。

“今日正好有艘船刚到,送来了一件西域琉璃瓶,就当是贺吹负老弟兄长升任大紫冠右大臣的贺礼……”

李骄打开了木盒子之后,小心翼翼地从里边拿出来了一件西域琉璃器,这是一件呈水滴状的水蓝色琉璃瓶。

刚一出现,大伴吹负的眼珠子瞬间就鼓了起来,眼珠子开始发红,表情充满着贪婪与占有。

“西域琉璃瓶,这简直太美了,这在我们倭国,简直可以作为国宝啊,这,这居然是送给我兄长的贺礼……”

“哈哈……吹负老弟,收下吧,此物代表着我们汉唐商行的一份心意。”

“若不是吹负老弟鼎力相助,出人又出力,那石见银山,怎么能开凿得出来?”

大伴吹负接到了手中之后,恨不得伸舌头去舔上两下,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既然如此,那,那吹负就代我大兄,多谢大掌柜,多谢汉唐商行的这份美意。”

看到了这位倭国豪族那副贪婪的模样,李骄抚着浓密的长须呵呵一乐。

最喜欢看到这些蛮夷之辈,收到了这些来自大唐的精美礼品之后,那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让人很有优越感与成就感,这玩意可是赵氏琉璃坊专供汉唐商行的好宝贝,哪怕现如今在大唐,没有百来贯,根本不可能。

可一旦拿到了大唐之外去,嗯,真可以被这些蛮夷小国奉为国之珍宝珍藏,甚至是供奉。

眼前这位大伴吹负,乃是倭国山阴一带的大豪族,姓是连,别名马饲或者是马养。

不过一般都称之为大伴,其大兄大伴长德在倭国如今也算是颇为权势的一位大臣。

而汉唐商行当收到了汉唐商行董事长程三郎的指示,要在这倭国寻找金山,银山。

这可是让无数掌柜级别的中层干部甚是头疼,因为程三郎只是画定了一个大致的区域。

例如有金山在倭国本岛北端西侧的佐渡岛上,而银山,则在这山阴石见一带。

全部都只给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这让人甚是蛋疼。

不过好在,随着汉唐商行掌握了白糖的生意之后,在这种令倭岛上至倭王,下至贵族都为之而疯狂的奢侈品的引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