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32章

作者:晴了

到了那个时候,洛阳城内外的南北交通,将会变得十分的通畅,新建设的桥,按照程三郎的话来说。

那就是双向六车道的超宽大桥,也就是说,不论是南下,还是北上,都各有三条畜力车道,另外还有宽度达到了一丈五的人行道,可供行人与人力车辆行走。

李义府很清楚,这样的一座桥对于洛阳的交通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怕是数十条渡船轮番不停的来回摆渡,都比不上这座大桥的交通能力。

而且洛水里边,渡船南北行走,还很容易与那些东西向沿河的船只发生碰撞,很容易让水道堵塞。

一想到,这样的功绩,居然是由自己亲自督促建造出来的,而在未来,大桥两边,都将会勒石铭碑。

而自己这位洛阳县主薄之名,必定能够与这座牢固的高架桥一般,名留千古。

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名垂千古,李义府看了一眼自己失去的右臂,抬起了头,继续大步上前,检查那些工匠们的活计,避免出现纰漏。

至于那不远处扯着嗓子吆喝着卖报纸的报童,李义府视而不见……

第2483章 就为了跟许敬宗那个老不死地卷个你死我活

随着大桥建设临近尾声,这段时间,李义府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

成日早出晚归,每天都不敢吊以轻心,等到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了府中之后。

就连过去最喜欢干的,比较费腰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能够直接倒头睡到天明。

就连别人在休沐的时候,他也放心不下,至少要到工地上呆个半天。

所以,哪有闲功夫去看什么报纸,连看婆娘宽衣解带都没时间了好不好。

李义府深知,自己不好好努力,很容易就会被许敬宗那个老不死的给超过。

到时候,那个最喜欢内卷,排挤他人的老不死,肯定又会想办法在程洛阳跟前给自己上眼药。

这让李义府的内心份外的唏嘘,昔日的那些同僚,在李义府眼中,都是一帮子愚蠢的货色,稍加挑拨,就会掐成一团。

而自己往往还会被那些愚蠢的同僚当成知己、好友。

可现如今,遇上了许敬宗这个老不死的,给李义府的感觉就是,自己遇上了对手。

一个格局和眼光都棋鼓相当的对手,都恨不得弄死对方,但是偏偏又总是无法拿捏住对方。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悲哀,让李义府觉得自己,此刻活得就像是一头拉车的牛。

不但要玩命的干活,还得为了程三郎随手丢下的一把青草,跟另外一条三条腿的老牛你争我夺,抢得头破血流。

唉……这样的日子,虽然让人看不到什么仕途上升的期望。

可好歹,许敬宗那老货的出现,让李义府斗志满满,不为别的,就为了跟许敬宗那个老不死地卷个你死我活。

另外一处的工地,许敬宗身上穿着棉袍,脑袋上跟那些工人一般,都戴着那种护耳的棉帽。

杵着一只手杖,缓缓地行走在桥上,不多时,就有心腹亲随快步赶了过来。

“老爷,那李主薄,果然也还呆在桥上监工。”

“哼……李义府小儿,打的是什么主意,老夫焉能不知,行了,你赶紧到那头去看看,看看熬的生姜红粮粥好了没有。”

“熬好了就让他们赶紧抬过来,让这些工匠们吃口热呼的暖暖身子,多有些力气干活。”

“告诉他们,只要咱们能够比李主薄那边早完工一日,除了官衙给的赏钱之外,老夫另外也有一份给大伙……”

心腹亲随大声地答应之后,转身快步而去,许敬宗这才收回了目光,又绕了半天之后。

拿着手上那个造型古怪的手拔扒拉了几下之后,就变成了一只简易的马扎。

许敬宗小心翼翼地坐到了上面,总算是能够缓上一缓。

这玩意,乃是出身程洛阳之手,而且还是程洛阳亲自设计的,让自己先试试手感和细节。

回头,这玩意就会作为汉唐商行的又一种新式商品开始发售,专门针对的就是老年人,以及一些长年奔波在外的旅者。

……

能够成为程三郎发明的新东西试验者,这让许敬宗倍感荣幸,甚至隐隐在庆幸断腿的是自己而不是李义府。

虽然这种感觉,似乎很贱,可是不知为何,自己的内心又偏偏又一种窃喜的爽感。

这让许敬宗忍不住抚着长须,牙疼地吸了口气。

特娘的,自己跟那李义府是不是内卷太过,以至于已经舔程三郎舔到毫无节操,毫无道德底线了……

就在这个时候,许敬宗看到了一位报童,正在朝着不远处经过,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大声地叫卖。

“《洛阳旬报》?真是奇怪,难不成,程洛阳也在这洛阳搞了一份报纸?”

许敬宗嘀咕了两句,招来了另外一位亲随,让他过去,把这一期的报纸给买下来。

虽然现在工作太忙,而且天寒地冻的,看不了报纸,不过一会倒可以拿来消遣。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许敬宗很喜欢欣赏那报纸上的各种奇闻趣事,每一期的报纸,都是吃饭和睡觉之前最好的陪伴。

亲随买下了报纸,就顺手塞进了不远处的马车里边,赶回了许敬宗的身边侯命。

许敬宗监督了约小半个时辰,热气腾腾的姜糖粥都已然送了过来,许敬宗这才杵着手仗,缩回了马车里边,自己也该回家了。

新婚的妻子,还在府中等待着自己,工作要兢兢业业,但是家也一定要维护好。

昔日的许敬宗,下了值就会去逛构栏馆阁,在眉清目秀的小姐姐之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而今,自己这个生平最大的爱好,已然被戒掉,每天下值之后,就是要赶回府里边陪伴家人。

许敬宗抚着自己那头白发,不管怎么样,自己得跟娘子好好地培养感情,多多蜜里调油。

争取早日能够让娘子怀上一儿半女,不然,再拖延下去。

等到自己扶都扶不起来的时候,连个养老送终的晚辈都没有,岂不悲哉?

……

烤着那马车上的小铁炉子散发出来的暖意,再抿上一杯热茶,许敬宗抄起了那份今日才刚开售的《洛阳旬报》。

好奇地打量起了这份报纸,而当他看清了这份报纸上的内容后,两眼顿时夸张地瞪到了极致。

这特娘的都是什么鬼?孔颖达那个干巴瘦猴的老学究,居然也怂了?

知道为程洛阳拍马屁说好听话了?这,这也太不科学了吧,难不成,他也想要来程洛阳麾下当值?

唔……不至于,不至于,孔颖达那老学究虽然脾气臭了点,性格死板了点。

自己看不惯对方,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行事风格、道德底线,略微要比自己强上那么一丢丢。

可问题是,孔颖达那执拗的倔脾气,怎么可能会突然之间为那程洛阳高唱赞歌?

实在是令许敬宗百思不得其解,满脸疑惑的他通读完了全篇文章之后,疑惑地摇了摇头。

目光往下一移,又看到了一位熟人,那位与自己同姓的许侍郎的文章……

许敬宗呆愣愣地看着手中的这份报纸,忍不住掀开了车帘,一股子冷风陡然钻进了马车里边。

把他给冻得一哆嗦,赶紧又放下了车帘,看来自己没有被铁炉子烤坏脑子。

但是,这几位明显跟程家人不对付的文臣,到底都犯了什么病,会集体为程三郎那帮子纨绔子弟高唱赞歌?

第2484章 怎么回事?哪个混帐东西在府中胡来

可惜天色已然发暗,再加上烛火摇曳,有点老花眼的许敬宗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里边。

终究没能看清楚这些署名文章最下方的小字:文字编辑天残老人,校对地缺居士。

回到了府中之后,许敬守就看到了那位珠圆玉润的娘子迎上前来,直接就把手中的报纸以及手杖交给了亲随。

露出了一个温和而又不失儒雅的笑容,从容不迫地迈开略微有些歪斜的脚步迎上前去。“娘子,为夫回来了。”

“夫君,这大冷的天,你还是这么忙,别把自个给冻坏了……”

“妾身已经让人炖好了一锅鸡汤,夫君你一会多喝点暖暖身子。”

听着娘子声音甜润的安心话语,让许敬宗倍感温馨,笑呵呵地握住了娘子那颇有手感的手。

“好好好,辛苦娘子了,走,咱们一起喝汤起,对了,墨娘呢?”

身后边不远处拿着报纸的亲随,看着白发苍苍,却显得精神抖擞的老爷,与那位一看就知道好生养的继室夫人朝着前厅走去。

哪怕是断了一条腿,这个时候,老爷都特地弃了拐杖,即便有点瘸,但好歹走得十分地矫健。

呵呵……心腹亲随摇了摇头,手杖这玩意,自打老爷迎娶了新妇后,在家里边是绝对不肯用的。

心腹亲随拿着手杖还有那报纸,溜达到了书房,将这些东西都撩到了书房里边,关上了房门之后这才离开。

许敬宗安坐在案几跟前,与那继室润娘一边用餐一面说着今日的趣闻。

得体的谈吐,风趣的语言艺术,许敬宗这位老司机信手拈来,逗得继室润娘笑颜如花。

吃罢了晚餐,又陪着那才三岁的继女玩耍了一会,由着奶娘牵着继女去休息之后。

夫妻二人小声地窃窃私语,在许敬宗这位老当益壮的老司机熟练的车技下。

情到浓处,自然就手牵着着回到了寝室做一些传宗接代的正经事。

这,就是许敬宗现如今每天近乎相同的生活模式,虽然不比那构栏馆阁来得新鲜刺激。

可好歹,让许敬宗觉得,有了这么一位好生养的娘子,自己只要努力耕耘,开枝散叶肯定不是问题。

哪怕是年纪大了点又有啥?汉唐商行的那种既养身,又补肾的药酒。

给予了像许敬宗这样的中老年男人,一个回到壮年的机会。

不过,就是有点费腰……

……

清晨时分,许敬宗神清气爽地用罢了早膳之后,朝着那被滋润得越发眉目如画的润娘道别之后。

继续迈着那略显得有些瘸的脚步,昂首挺胸地朝着府外行去,直到出了院子之后。

许敬宗脚步微顿,一抬手,身边的心腹亲随顿时秒懂,赶紧第一时间递上了手杖。

许敬宗杵上了手杖之后,揉了揉自己那显得酸涨的老腰,活动了下之后,这才强撑着继续朝着府外行去。

寻思着今天中午,是不是乘着午休的时候,去找个瞎子,好好地给自己按个摩。

到了自己这把年纪,腰一定得保养好,想要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没有好腰,想都别想。

正沿着府墙,朝着府门的方向行去,突然就闻到了一股子恶臭,许敬宗脸色一变,赶紧抬手掩鼻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