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24章

作者:晴了

“居然把工务带回家里边来,难不成是我爹又安排了什么疑难之事来,难为程三哥哥了。”

看着这位急匆匆前行的公主殿下,武媚娘只得快步跟上。

不大会的功夫,就赶到了那书房所在,李明达与那武媚娘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轻手轻脚地来到了书房门口处。

掀开了那挡风的厚实门帘,就看到了夫君此刻正坐在那案几跟前。

表情相当严肃地拿着一杆夫君自创的书写工作:羽毛笔,正在那里写写画画,时不时不满意地摇了摇头又划掉了写出来的字。

而此刻,案几旁边的那废纸篓处,可是已经落入了不少已经被攥得皱巴巴的废纸。

看到了这一幕,武媚娘与李明达不仅面面相觑,都深感错愕,毕竟以夫君的聪明才智,干什么事,很难会有什么事情让他出现这种状况。

“程三哥哥……”李明达掀开了门帘,步入了书房,这一举动,总算是让程三郎从闭门造车的状况之中醒过了神来。

程处弼将手中的纸笔往案几上一扔,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道。

“你们怎么过来了,我处理处理手头的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李明达脸上浮现出甜美的笑容,移步来到了程三郎的身边,目光一转,落在了那案几上。

“小阿菟已经休息了,妾身听闻夫君居然带了公务回府,心中好奇,所以特地过来瞧瞧,不会打扰夫君吧?”

程处弼呵呵一乐,大手轻抚着李明达的香肩,颇有些嫌弃地指了指案几上的那些文稿解释了句。

“怎么会打扰,这些都是那帮子跟我爹打赌输了的文官,交出来,准备用以登报道歉的稿件。

不过这帮子文官,一个二个偷奸耍滑,这些稿件的内容,在我看来,完全就跟废纸似的。

所以为夫和你三哥,争取要在这几天,把这些文稿全给改出来。”

一旁的武媚娘已然捡起了一份掉落在案几旁边的修改废稿,又扫了两眼案几上的原稿。

两下一对比,眼皮就一阵狂跳。

“夫君,这遣词造句,似乎差异甚大,这么改,会不会让人生疑……”

“是啊,所以,为夫得好好的琢磨琢磨,争取把这里列出来的内容,全部都掺和进去。”

“要做到既内容丰富,同时又还能令那些买到报纸的读者都信以为真才成。”

李明达好奇地抄起了那份夫君拟出来的内容细纲,瞬间两眼一亮。

这里边可全是夫君这些日子以来的丰功伟绩,下意识地一扭头,看到了旁边的那份出自孔颖达那个国子监祭酒的手稿。

武媚娘也明悟了自家夫君的想法,咬着牙,翻了个娇俏的白眼。

不愧是被陛下戏称为大唐最厉害的那只妖蛾子的夫君,连这等手段都能够想得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是孔颖达还是这几位在此落笔署名的那些文官,可都向来与程家不对付。

倘若真的能够照夫君的想法,登于报纸之上。

武媚娘甚至都已经能够想象到那一帮子斯文人气极败坏百口莫辩的绝望模样,嘴角眉梢愉悦地飞扬了起来。

“夫君,妾身觉得夫君的想法很有创意,只是像这位的行文风格,最是喜欢引经据典,像这里……”

“是啊是啊,程三哥哥,孔让梨那老头最喜欢拽文嚼字了,若是你能够多用典故,才会更像。”

听着两位聪慧的娘子发表各自的意见,程处弼不禁有些蛋疼。

虽然自己文化程度很高,但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涉猎,的确较少,想要每一句话都能够找来典籍中的字句加以佐证,这已经不仅仅是工作量的问题。

李明达与武媚娘都看到了程三郎那一副蛋疼的纠结模样,目光暗中交流一番之后。

李明达挽着程三郎的胳膊,小声地在夫君的耳边嘀咕道。

“夫君的意思,妾身明白,夫君你白日里公干都那么辛苦,而妾身跟婿娘姐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这事,倒不如让妾身和媚娘姐一块帮你得了,夫君放心,论起引经据典,我和媚娘姐姐,可都不比那些什么博学鸿儒差。”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也不禁怦然心动,对啊,自己怎么把自家这两位顶尖的女性给忘了。

“二位娘子若是愿意出手襄助,那为夫真的可就松了口大气。”

“那就辛苦二位娘子了,为夫也不是不知恩图报之人。

二位娘子若是需要什么服务,只管开口,甭管理需要为夫替你们解衣暖床,还是当牛做马都行……”

看到了夫君眉开眼笑地说着不怎么正经的话,武媚娘与李明达都不禁俏脸微微发烫,都不约而同地瞪了一眼这位厚脸皮的夫君。

“这里不需要你在这里捣乱,夫君你若真心要帮忙,就帮妾身和媚娘姐准备点好点的当宵夜。”

“哈,成成成,没有问题,为夫这会子就去给你们整点既好吃又不会影响休息的夜宵……”

程处弼看到了李明达与武媚娘坐在到了案几跟前,开始小声地窃窃私语,时不时地指着那孔颖达的原稿,照比着行文风格,开始在白纸之上尝试。

看到她们二人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的模样,程处弼倍感欣慰,这才像是一家人的样子。

正所谓夫妻齐心,齐利断金。

第2471章 处弼兄找媳妇同样也属于是取长补短的经典范例

有了这两位在中华传统典籍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的娘子的加入之后。

使得程三郎的稿件斧正工作得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而第二天一大清早。

李恪就顶着两个黑眼圈匆匆地赶到了洛阳官衙,找到了已经料理完公务的处弼兄。

看到了处弼兄一副神完气足的模样在那里喝着茶汤的惬意模样。

昨天晚上几乎整宿没有休息的李恪顿时不乐意了。

“处弼兄,昨个你该不会早早就睡下了吧?你改的稿呢。”

“都在这呢,哎呀,我说贤弟你怎么弄成这副鬼样子,难不成你昨个晚上一夜都没休息?”

“这不废话吗?你知道不知道这有多难改。”

李恪不乐意地瞪了程三郎一眼,将自己昨天熬了一夜的心血撂到了案几上。

先端起了茶水,灌了一大口,这才拿起了处弼兄改的稿件拿了起来仔细打量。

看了半天之后,李恪满脸讶然地看向了处弼兄,又低头看了一眼那份稿件。

“处弼兄,不是吧……就你那水平。”

“嗯?!”一脸惬意慵懒的程处弼瞬间就瞪起了眼珠子。

“哦不……小弟的意思是,你向来不乐意看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

可这张改好的稿件上,小弟怎么觉得你引经据典的本事比小弟还要熟溜?”

“这感觉一点也不像你的风格。而且小弟看你那副神完气足的模样,根本就没熬夜……”

“你该不会拿去找了什么人援手了吧?咱们不是说好这些东西不能泄露出去的吗?”

看到顶着一对黑眼圈的李恪那副不乐意的模样,程处弼呵呵一乐。

“废话,为兄我怎么可能拿这些东西去找外人。”

“你找内人了?”

“……”听到了这句疑问,程处弼不得不朝着这位心思很机灵的贤弟翘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被陛下嘉许为英果类已的皇族浪子,脑子就是反应快。

……

看到程处弼那副模样,李恪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我说呢……”

处弼兄啥都厉害,可就是文化程度不高,当然不是指他识字不多,而是指他不乐意欣赏那些很经典的文言文著作。

而他自己创作的那些演义、话本之类的玩意,都是以类似口语化的行文风格所写。

所以,李恪原本还很担心,改稿的重担,怕是要全压在自己单薄的肩头。

结果倒没有想到,处弼兄居然动用了家里边的关系。

不论是妹妹晋阳,还是那位武媚娘,这两位女性的本事,跟处弼兄打配合多年的李恪自然清楚得很。

相比起来,自己的王妃学识还要略逊于自己,至于珈蓝妹子,嗯,若论武力值,自己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都不是对手。

但是在文采这一方面的话,李恪觉得自己也是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可以完胜对方。

这让李恪看着跟前那不由自主散发着洋洋得意的处弼兄,不禁心中暗恨,罢罢罢。

兴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谁让自己才华过人?找媳妇自然要取长补短。

至于程家人嘛,啧啧,看看处弼兄的亲爹程大将军,绝对是大唐粗鄙武夫的表率,标杆型人材。

结果呢?他的媳妇,也就是处弼兄的娘亲崔氏,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大唐女性之中学识渊博的典范。

一言一行之中,所溢散出来的睿智和学识,以及那挥散之间,浓烈到足以让一票程家人窒息的书卷气就是明证。

至于处弼兄就跟他爹差不多……什么乱七八糟的都会,而且都超过绝大多数人。

哪怕是搞文艺创作也很有本事,绝对是罕见型的,能够舞文舞墨的粗鄙武夫天才。

可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功底十分浅薄,对于四书五经方面的知识面很狭窄。

所以找的两个媳妇文化水平都远在其上。同样也属于是取长补短的经典范例。

这么一想,学富两三车,才高四五斗的李恪就找到了心理平衡,看向处弼兄的眼神也不禁多了些许的优越感。

“贤弟你那是什么表情,笑容也如此恶心。”

程处弼斜眼看到了李恪的那副痴汉之笑,不禁有点头皮发麻,警惕地坐了起来。

“没事没事,来来来,处弼兄咱们继续搞,你那边也才完成一份,小弟这边也是,咱们先来校校稿,回头还有那么多份,还得继续努力才是……”

接下来的几天程处弼与李恪继续呕心泣血的对那些稿件进行着彻头彻尾的斧正工作。

终于赶在了开售的前两天,送到了晋阳印刷工坊里边,一张张的《洛阳旬报》被印刷出来,然后捆扎好,运出工坊。

……

李承乾抬起了头来,打量着那东宫的大门,此刻正在缓缓地关闭合拢,终于,自己要告别这座自己已经呆了许多年的东宫。

前往大唐新的帝都洛阳,为的是,未来不用做那处弼兄口中的逐粮天子,跑马皇帝。

此刻,队伍正在聚拢,而房俊、尉迟宝庆等诸多东宫将领,已然在整束好了队伍,正在缓缓地前行。

那些东宫属官们大多随队伍前行,张玄素撩起前襟,正欲赶过去催促太子殿下登车。

就看到了不远处那边,一位推着一辆小独轮车的报童从街边经过,看样子,应该是今日刚刚出版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