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590章

作者:晴了

你儿子和你媳妇混合双打我这个晚辈咋办?

……

长孙皇后甚是无奈地看着今日因为闺女母子平安,心怀大畅以致喝醉的夫君终于被撂上了马车之后,转过了身来。

就看到了公爹笑眯眯地迈步下了台阶,犹如打了胜仗的胜利者一般,满脸坏笑地坐进了马车。

这可真把侍立在一旁的长孙皇后整得有点蒙圈。“公爹,你这是在高兴什么?”

“呵呵,知道老夫为什么给我那乖曾孙起个乳名叫阿菟吗?”

说罢此言,李渊收起了那不怀好意的笑容,缩回了马车中。

半晌,已经回到了和夫君共乘的马车里边。仔细品了半天,总算是回过了味来的长孙皇后脸色一黑。

抬起了手,揉着额角,哭笑不得地连连摇头。想不到公爹这都已经年过古稀了,怎么心性反倒跟个小孩子似的。

不过嘛,看看身边的夫君满面通红,斜躺在车中鼾声如雷。嗯,看来,男人有时候,就会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这话还是婆婆在世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御夫之道中的一条小秘密……

……

程大将军看着那大内侍卫簇拥着太上皇也陛下的车驾渐行渐远,长长了吐了口大气。

崔氏则牵着七宝去看小阿菟,看那刚刚到了这个世界还没多久的小孩子现在情况如何。

留下了一帮程家糙汉子威风凛凛地立身于府门口耀武扬威。

二哥程处亮颇为遗憾地砸了砸嘴,小声地吐了句槽。

“陛下这回也没能撑住,不过可惜了,皇后娘娘不乐意让咱们拿门板将陛下抬出来。”

就见程大将军很是宽宏大亮地摆了摆手,心满意足地乐道。

“行了,只要陛下也是打横出去的就成,这点小瑕疵计较甚子?”

“能够让陛下走着进府,横着出去的,也就咱们老程家,哇哈哈哈……”

伴随着亲爹这声狂放的大笑,程家几兄弟恨不得一起抄起兵器高呼万胜了都。

毕竟这样的佳绩,遍数大唐,怕也没有哪位勋贵重臣有这样的本事。

亲爹满意地拍了拍程三郎乐道。“老三啊,你小子可真是有福气,太上皇陛下亲自给你那小娃娃赐下乳名。”

“居然还跟那天下知名的书圣王羲之用同一样乳名,这可是难得的荣耀啊。”

“嗯,回头,你小子加把劲,可劲练练,把你那笔丑字给练好了,莫要丢了阿菟他爹的脸面,知道吗?”

说完这番话,程大将军又重重地拍了拍瞠目结舌的程三郎的肩膀,大步朝着府中行去。

大哥程处默一脸虚伪的关怀之情,同样也拿大巴掌落在了程三郎的肩膀上,语重心长地道。

“三弟啊,咱们老程家可是要诗书传家的,你可莫要辜负了太上皇的好意。”

二哥程处亮吡牙咧嘴,乐得跟条火烧狗似的,大巴掌也给了三弟一下。

“就是,老三,咱们弟兄几个虽说书法都不咋的,可你好歹是咱们老程家文采最高的那个。”

“这一笔字若是见不得人,岂不是有损咱们老程家文武双全的名头?”

后边三个嬉皮笑脸的弟弟也想学两位兄长,不过看到三哥目露凶光,面目狰狞的表情。

一想到昔日被三弟狠狠压制的心理阴影,三个弟弟只能朝着心情相当不美丽的三哥比划了个鼓劲的手势,屁颠颠地蹿进了府。

程处弼这个时候,自然也已经回过了味来。没想到,这个不讲武德的老阴货,报复起自己这位后生晚辈。

用心之险恶,手段之阴狠,简直令人发指。

分明就是在嘲笑自己书法不行,要不是那老家伙是爱妻李明达的亲爷爷。

程处弼都想喷上几句垃圾话以泄心头之火,简直没点长辈的样子,差评。

呵呵……成,这一回给你送酒食,看样子,程某得好好掂量掂量,让你这个不讲武德的老头还敢不敢老挑咱的茬?

……

第二天,丰厚的赏赐就被送了过来,首先自然是太上皇陛下赐下的那五百匹绸缎,还有金千斤。

另外,大唐天子也有赏赐,首先就是,公主殿下加食邑两百,赐田千亩。

再有一点就是,授刚刚降生的驸马都尉、太孙太保、东阿县伯、洛阳令程三郎长子伯献勋官云骑尉。

云骑尉,乃是大唐勋官中的第二转,正七品上。

大唐的勋官共十二转,顶点自然就是上柱国。

而且还不光是勋官,还授了其文散官,同样也是正七品上的朝请郎。

一般而言,达官勋贵之家,降生子嗣,多是嫡子才能够获得授职,并且也多是文武散官。

就算是公子所生子嗣,亦罕有直接授正七品级别的散官。

而那程三郎与晋阳公主所生的程伯献,这才刚刚从肚子里边钻出来,就已经被大方的大唐皇帝陛下赐下双官位。

面对着这样的恩宠,足以让一干文武重臣,心里边都颇有些羡妒忌恨。

不过,哪怕是羡慕妒忌恨也罢,却也没有谁敢蹦出来说不行,或者是不够资格。

第2417章 居然连在他不擅长的领域都能有建树

要知道,程三郎之前建功立业的不少功劳,都还被陛下给压着,为啥,还不就是担心这小子年纪轻轻升无可升?

均点恩宠给他的儿女咋了?这都还是陛下考虑到那娃娃太小,给高了,容易让小孩子长大了不努力。

不服气?不服气你丫也去建个不世之功试试?

不服气,你去寻一州之地,让当地能够三年大变样,五年换新颜试试?

当然那些争论,传到了程三郎的耳朵里边,这小子也只当是那帮吃饱了撑得发慌的家伙放屁。

毕竟,老程家做甚,陛下想要干甚,你们叽叽歪歪有半个铜板的用吗?

当然,话又说回来,既有勋位,又有散官官位,这可是老程家的荣耀。

这让程处弼觉得,就有些类似于产品出产证明。

经由皇家认证,而且还是双检合格,在自家那个连屁帘都还没挂的程阿菟小白腚上一边拍上一个检验合格章。

……

李世民缓步来到了仪鸾殿外,这才刚刚步上台阶,就听到了里边传来的言语声。

“奶奶,都在这了……”

“都是那程家小娘子教你的?”

李象这小子脖子一梗,一脸的洋洋得意对着慈祥的奶奶长孙皇后大声言道。

“当然了,小姐姐很厉害,教孙儿不管是书法,还是技击,又或者是程氏琵琶,又或者是爷爷!”

“啥?!”长孙皇后直接就懵了,好在这个时候,殿门的方向传来了夫君那乐呵呵的答应声。

“哎哟,老夫还当是谁在这呢,原来是你小子……”

李象迈开小短腿冲到了李世民跟前之后,先是乖巧地朝着李世民一礼,这才表情很夸张地道。

“孙儿见过爷爷,爷爷你精神头可是越来越好了,感觉爷爷是越活越年轻了。”

此言一出,李世民眉飞色舞,笑声越发的畅快,长孙皇后隐蔽地翻了个白眼,这小子,怎么跟小兕子似的,也是个小马屁精。

“那是自然,天下诸事皆顺,爷爷这个大唐天子心情舒畅,自然也就越发的显得年轻了,是吧观音婢?”

李世民乐呵呵地将李象抱了起来亲了一口,朝着长孙皇后笑道。

“嗯,妾身也觉得夫君越发的显得年轻了。”

长孙皇后打量着这气意风发,这些日子以来,算得上是诸事皆顺的夫君,高情商的自己,自然不可能扫兴。

“是啊,人逢喜事精神爽,咦,这是……”

李世民抱着李象来到了案几跟前,目光随意一扫,突然愣在当场,他看到了案几之上摆放着的纸张上那显得童趣感十足的字迹。

而且整整一页,全都是是永字,不过这还不是重点,重要是这些永字全写在了用红色细线印制的米字格中。

旁边还有两名崭新的,明显没有用过的米字格纸张。

看到了夫君那副惊讶的表情,长孙皇后不禁嘴角轻扬,看来,可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对此物吃惊。

“夫君,这是米字格练字贴,专门用来给毛笔字启蒙之用的一种特殊字贴……”

“来来来,且让为夫好好瞧瞧。”李世民将那李象放下之后,抄起了那空白字贴打量起来。

一旁的长孙皇后则将这字贴的由来娓娓道来……

程三郎虽然是太孙太保,但实则不论是李象还是李世民,又或者是李承乾,在内心里边都认可程三郎是这小子的授业恩师。

这也是为何这小子隔三岔五往卢国公府里钻,李世民夫妻也没有多过管束的原因。

他们自然也很希望,自家乖孙能够在程三郎这位浑身才艺,文武双全的大唐年轻俊杰身上多学习到一点东西和优点。

程三郎因为自打来到了洛阳之后,一直都颇为忙碌,但是,对于太孙的教育,他也不敢不放在心中。

可是偏偏他所各项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都轻忽不得。

李象这小子书法这一方面,显得有点不上档次。

为此,程三郎就想到了用米字格,以及永字八法,这些最是适宜于毛笔字初学者,以及毛笔字不规范者的好东西。

李象由着胡尚宫牵去午睡去了,而李世民仍旧在那里啧啧称奇不已。

作为一位十分喜欢书法艺术作品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在书法方面,也是很有造诣的。

对于书法相关的东西,自然也很有研究,听了长孙皇后之言,又亲自提笔感受了下之后。

先是写下楷书,然后又试了试隶书,之后又用了自己十分擅长的飞白体。

不得不说,有了米字格为框约束之后,让书写者会有一个明确的印象,会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笔锋不会歪出天际。

的确适合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字的结构,而且不论是楷书,又或者是隶书这样正字,都会受宜颇多。

但是当书法达到一定的造诣,比如自信飞白体很牛的李世民,就觉得米字格字贴只会束缚着自己飘逸的书法艺术。

但研究到了这一步,亦让李世民可以笃定,此物的确十分适宜初学者使用。

李世民撂下了手中的笔笔,打量着自己写下了字迹的那张米字格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