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515章

作者:晴了

“无妨,今日老夫来见殿下之前,已经入宫去见过陛下,知晓陛下已经下旨,命殿下十日之内离京。”

“这才从陛下那里知晓了殿下之过错,这让老夫……”

看到权万纪那张古板的老脸之上,开始出现痛苦的表情,李祐此刻不禁脸色一变。

“老师,你不用再说,学生已经知晓自己错了。”

权万纪抬起了头来,打量着李祐,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道。

“殿下啊……不是老夫喜欢多嘴多舌,而是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了哪里,却还如此敷衍。”

“……不是,学士知晓自己踩踏那新修之路,导致那路面翻修,是学生的不对。”

“就这?”权万纪双目灼灼地看着李祐,等了半天,没等来后半截,忍不住催促道。

李祐一脸黑线,却也只能勉强一笑,清了清嗓子道。

“之后,学生的护卫也都已经主动到那洛阳县衙门去投案自首了。”

权万纪看着这位齐王殿下,相比起自己之前带来的另外一位学生吴王李恪而言,跟前这位,绝对是差生级别。

权万纪自然也已经从陛下那里知晓,齐王李祐是接到了陛下的怒斥之后,才灰溜溜地地让护卫去自首并作出赔偿的。

这证明他内心其实并不乐意这么做,作为老师,教书是一回事,更要育人。

所以,权万纪抚着长须,决定好好地跟这位弟子梳理一下他的思想观念。

“殿下能够让护卫主动投案,那证明,殿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过错。”

“其实此事虽然不大,但是却足可见一个人的秉性如何……”

看着这位嘴巴子在跟前开合不已的权万纪,齐王李祐一脸黑线。

权万纪正说话间,目光下意识地一移,就看到了那废纸篓里边的圣旨。

那熟悉的颜色,还有那种圣旨所用的纸张外面,直接就让权万纪变了脸色,翘起手指头指向废纸篓。

“殿下那是何物?”

“……”齐王李祐下意识地垂头一看,不禁脸色一变,好在他也有急智。

“哎呀,这定然是方才本王伏案瞌睡之时,掉落进去的……”

赶紧将那份圣旨从废纸篓里边抄了出来,赶紧拿毛巾擦拭,又小心翼翼地撂回了案几上。

看着那距离案几至少有两尺距离的废纸篓,权万纪的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来。

“殿下,你觉得老夫愚蠢吗?”

“……”

……

昝君谟听到了那书房里边传来了那令人头大的训斥声,而一干齐王府人等,全都不敢进去。

李祐虽为亲王殿下,可又能如何?哪怕是被权万纪当面开喷,自己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受着。

甚至还得赔起笑脸,连连承诺自己有错,一定会悔过,一定会老老实实地低调踏实地当好亲王。

半天,权万纪这才收了喷子神通,站起了身来,朝着那位脸上的强笑已经僵硬的李祐恭敬一礼。

“殿下能够接受教诲,痛改前非。只是希望殿下不要做一套,说一套。”

“老师放心,学生真的已经知错了。”李祐勉强一笑,心里边却在频频地吐槽着垃圾话。

心中愤恨欲狂,可是李祐脸上偏偏不敢表露。

因为权万纪若是蹿亲爹跟前去告自己不尊师长,又或者是什么罪状的话。

十有八九,亲爹会直接抄起大棒棒蹿到齐王府来,要么就提着大棒棒等自己蹿到宫里去。

最终,权万纪斯斯然地迈步离开了书房,目光一扫,正好看到昝君谟与那梁猛彪等人候在书房门外。

看到了这帮子家伙,权万纪又忍不住眉头一扬。

翘起手指头,指着这帮子齐王的亲随心腹喝斥道。

“尔等皆为殿下之心腹,却不知恪守本份,明知殿下不守法度,却不知犯颜直谏。

只知道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正所谓木将坏,虫实生之,而等便是那蚀木之蠹虫。”

“!!!”一干齐王府心腹亲随全都一脸黑线,屋内的李祐双手紧握成拳,恶狠狠地瞪着那权万纪的背影。

恨不得抄起书房里边悬挂着的宝刀,直接蹿过去,把这老家伙令人生厌的舌头给割掉。

若有可能,直接把这个老货给弄死,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权万纪终于离开,而这个时候,终于有机会抬头的昝君谟与梁猛彪等人眼中全是瘆人的恨意。

梁猛彪忍不住切齿低声道。

“这老狗,三番五次羞辱殿下,真恨不得直接宰了他。”

昝君谟赶紧扯了一把这个莽夫,小声地提醒道。

“他可是齐王府长史,深受陛下信重的大臣,就算是殿下也十分忌惮,想要宰了他不受牵联,呵呵,除非殿下……”

就在二人小声嘀咕地当口,又听到了齐王殿下的低吼。

“昝君谟,梁猛彪,给本王进来。”

二人不由得心中一颤,赶紧快步进入了书房。

“其他人,给本王滚远一点,敢有偷听一言者,杀!”

屋内再一次传来了齐王李祐的怒吼声,吓得一干心腹亲随赶紧远远退开。

“殿下有何吩咐?”

“你们已经想好怎么对洛阳县的那两个混帐东西怎么下手了没有?”

“???”

第2299章 浑身是血的躺在洛阳城的街道上,死活不论

昝君谟与梁猛彪孙禁有些懵逼,刚刚大家不是才聊过这个问题吗?

可看到李祐那张杀气腾腾,已然扭曲的愤怒嘴脸,想到方才那位喷子长史在书房内将殿下可喷得狗血淋头。

现在殿下又让自己二人进来,不消说,肯定是被权万纪给惹毛了。

昝君谟与梁猛彪赶紧唾沫星子横飞地保证,定会在殿下离开洛阳之前搞定,不让殿下失望。

“五日之内,我要那两个混帐玩意浑身是血的躺在洛阳城的街道上,死活不论。”

“等到本王离开洛阳之日,若是还收不到这样的好消息,你们也就不必再跟随在本王身边了。”

李祐阴冷地打量着这两位脸色大变的心腹亲随道。

“本王要的是赤胆忠心,令行禁止的心腹。”

扔下了这么一句话,李祐站起了身来,走到了一旁,抄起了那柄悬于书房内的宝刀,大步朝着书房外行去。

“来人,去给本王竖起草人,本王今日要练一练斩杀。”

权万纪,哪怕是自己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可自己万万不敢动手,不为别的,弑师之罪,万一暴露。

自己的下场,铁定会比那被发配往东莱的李泰还要悲惨一万倍。

听着那杀气腾腾的厉喝声响起,昝君谟与那梁猛彪都不约而同地抹了把脸。

这位殿下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若是五日后,还收不到那两个得罪过殿下的混帐东西的噩耗。

昝君谟觉得,等待自己的命运,那还不如落到官府手里边,死得能更痛快一点。

“昝老哥……”

“动手吧,尽快动手,争取将那两个混帐弄死,就算不死,也要给殿下一个满意的交待。”

……

洛阳城的路面,除了宫门口那条直通城南的道路还有那条横于宫门,直通洛阳城东西两头的道路是石板铺设而成。

洛阳城内的其他主要交通路面,全都是黄土路,这样的道路,一直沿续到了后世,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程处弼犹记得,自己曾经扒到过一段关于明清时期京师的道路交通建设记载。

那个时候的京师,也就只有少量的道路是石板路和石渣路,其他也都是黄土路。

而铺路用的黄土在晴天经过了无数人畜车马反复蹂躏之后,自然会形成一屋松散而又干燥的浮土。

稍微有点风,啧啧,那绝对是烟尘滚滚,每一个人出行,不用加特效都会感觉自己飘飘欲仙。

而且正因为是黄土铺就,时间一长,就容易留下车辙印痕,令道路难行,像洛阳、长安这样的城市还好。

几乎每年都要修一回,而那些小城镇,啧啧……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的街道能够把乘车者颠到怀疑人生。

这也是为何古代天子出行,要有队伍进行黄土垫地,净水泼街的的原因。

毕竟作为皇帝陛下,美姿颜也是很重要,要是像那位又很喜欢摆显自己与民同乐的大唐天子李世民。

很喜欢坐那种八面来风的敞篷车,若是不洒扫,程处弼觉得要是在大气天,坐上一柱香。

这位英武伟烈的大唐天子绝对不用施粉换状,就可以直接扮演秦始皇陵兵马俑坐像供人免费欣赏。

所以,为了老丈人的美姿颜着想,同时也为了避免年年都要反复地大规模修缮街市,程处弼这才会决定对洛阳城下手。

考虑到老百姓们对于城市道路出行的需求,以及车马与行人的分隔,所以,程处弼在新建道路上,在道路两旁都修上了宽约一丈的人行道。

尽量地避免了行人与车马共行一道,减少伤亡事故。

并且每一个主要十字路口,都搞出了一个圆形的石台,然后让所有车辆都必须要靠右转弯或者直行。

这可不是程三郎的原创,自古以来,古人以右为大。

且在《礼仪·乡射礼》中,属于兵事,尊右,左为不正,意差别。

就连老子《道德经》亦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所以军事行动也是靠右行走于官道,而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就是右行规则。

所以古代的交通习惯就是,车走中间,合辙碾压,而人走两边。

又因各朝各代尊左尚右不同,但多是男左女右,人多势人,道路狭窄之时,才会区分为左走优先还是右走优先。

直到了大唐,也就是这个时代,才有了正式的规定:入由左,出由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