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83章

作者:晴了

“今日听了贤婿之言,老夫甚有感触,获益良多。”

“嗯,老夫现在倒是有个想法,来,你跟老夫详参一二。”

“正好,贤婿你们几人,为我大唐在那高原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开疆拓土。”

“而今,高原之上有了一州之地,要不,老夫就以那一州之地,设为我大唐的特区如何?”

看到老丈人眉飞色舞在跟前胡说八道的架势,程处弼恨不得抄起案几上的茶水泼醒这位大唐皇帝。

李世民正洋洋得意地为自己的灵机一动暗暗点赞,眼角余光一扫,看到了程三郎那嫌弃的表情,顿时勃然作色。

“喂,你小子那是什么表情?难不成,老夫说的不妥当?”

“丈人啊……不是小婿有意打击你的积极性,而是那地方,刚刚入我大唐之手。”

“又远离我大唐中枢之地,通讯不便,且那里的百姓,多是吐蕃族、诏、羌等各族百姓,少有汉民。”

“如今那任雅相等人,在那里治政统兵,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恐行差踏错。”

“更重要的是,那里可没有世家大族的势力,而咱们商议成立特区,不就是为了看一看效果……”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老脸一红,抹了把脸,赶紧喝口茶汤降降温。

“嗯,好了,贤婿你不用再说,是老夫没有考虑妥当。”

冷静了下来之后,李世民打量着这位也在那里美滋滋地喝着茶汤的程三郎,突然灵机一动。

“其实,最适合操持这特区的主政之官,乃是贤婿。”

程处弼不由得脸色一变,难以置信地道。

“丈人,你该不会想着拿这即将成为我大唐帝都的洛阳来搞事情吧?”

这话让李世民心中一梗,咋的,老夫说你闹妖蛾子,你就专门发明出“搞事情”这个词来针对老夫是吧?

罢了,看在这小子刚刚被罚了半年俸禄,心里很不快活的份上,懒得刺激他。

“什么叫搞事情,你小子休得胡言乱语,老夫的意思是,这官民一体纳粮,还有这摊丁入亩是你鼓捣出来的。”

“所以,在老夫看来,历数大唐才俊,没有人比你更懂摊丁入亩,还有这官民一体纳粮。”

看到大唐皇帝陛下也翘起了一指手指头在那里一边说一边比划。

程处弼暗暗得意,虽然陛下经常不讲武德,但是今日对于自己的点评还是相当中肯。

“嗯……你且好好在洛阳令的位置上好好干,回头咱们翁婿再就像那两策好好议议,也好查缺补漏。”

“另外,老夫也不妨今日给你漏个底,用不了多久,老夫就会敲定这定都洛阳之事。”

“而贤婿你如今,不可轻动。等到洛阳诸事皆定,到那时候,就需要贤婿你,为老夫之前驱。”

“丈人还请宽心,小婿定不负丈人之重托。”

……

程处弼的及时救治,再加上现如今又有了硝酸甘油片,以及那针刺耳尖急救术,又给那李世民安排了一堆各种注意事项。

并且他还拍着胸口担保,只要老丈人能够严格地按照自己所给出的那些膳食和作息、运动计划去做。

不敢说活到百岁老人,但是再活蹦乱跳三十年,应该不会有问题。

而那洛阳县主薄郑光横死于狱中一案,首先就是一干大理寺官员之中,不少官员都受到了牵联。

就连那位大理寺卿裴宣机也因此而被剥去了大理寺卿之职,而当查出了头天夜里进出过大理寺监牢的所有人员。

当即发现,有一名狱卒潜逃,面对大唐天子的震怒,各部门不敢懈怠。

不到两天,这位狱卒就从洛南的一处废弃宅院之中抓捕住。

狱卒供出了真相,就是一位宋姓官员府中的管事指使的。

第2249章 三哥,怕是,怕是殿下有了……

“这帮子倒霉催的,可是真把陛下给惹毛了,也就是陛下心存仁善,呵呵……”

“我说老三,赶紧的,锅里都没鱼了。”

亲爹程大将军大马金刀地坐在铁炉子边上,目光警惕地瞪着那口白汤翻滚的锅。

一边吐槽着这几日的八卦一边抄着筷子摆好了姿势。

一旁,老大程处默,老二程处亮也同样抄起筷子虎视眈眈。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抄起一口铜盆,然后扫了一眼那里边被完全堆叠在里边的半透明鱼片。

筷子一拔拉,然后至少二两鱼片掉进了锅里。

程大将军顿时不乐意了,筷子敲了敲锅沿开口喝道。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少,再来点,还不够你爹两筷子的。”

“成成成……唉……”程处弼无可奈何地又拔拉了一块子,至少又是二两下锅。

刚刚回身把那口铜盆放下,就听到了身后边传来的筷子撞击汤锅的声响。

转过了身来之时,看到亲爹还有两位兄长正在眉飞色舞地一边哧啦着气息一边猛吃着涮鱼片。

程处弼伸出筷子,恶狠狠地在那汤锅里边拔拉半天,就捞上三片漏网之鱼片。

罢罢罢,只要亲爹还有二位兄长吃得高兴,自己也高兴,程处弼无可奈何地很斯文地吃起了涮鱼片。

第一次在家里边搞涮鱼片的时候,程处弼还洋洋得意地搞了三十来碟摆好造型的鱼片来到亲爹跟前显摆。

结果呢,呵呵……自己一口都没捞着吃,不为别的,就因为程家人下手都很快。

鱼片一入锅,好几双筷子全伸进去,程处弼感觉自己就是特娘的涮鱼片的搬运工。

清口水都要滴出来,却只能兢兢业业的在那里拔拉鱼片。

这让程三郎意识到了自己还是低估了亲爹还有兄弟们的战斗力。

也就娘亲,还有两位嫂子,以及娘子李明达她们喜欢一边吃一边欣赏食物的美型。

只要她们不在场,呵呵,铜盘装鱼片,想吃就拔拉一大筷子,这才是程家人吃涮鱼片的正确吃法。

讲究,呵呵,咱程家的纯爷们从来不玩虚的,讲究的就是吃得痛快。

……

“殿下,如何了?”

“挺好的……兴许是昨个晚上的红烧肉吃得太多了吧。”

李明达强打精神,朝着身边的武媚娘嫣然一笑,然后拉着武媚娘继续朝着前厅而言。

“婆婆说公爹和夫君他们在前厅呢,咱们正好去给公爹请安,顺便看看夫君他们在做甚。”

武媚娘点了点头由着这位清早起来之后,漱着口,突然一下子开始干呕起来的殿下牵着自己往前厅而去。

不大会的功夫,二人便赶到了前厅,李明达听到了里边的谈笑声,掀开了帘子,朝里行去。

程处弼若有所觉地扭过了头去,看到了李明达与武媚娘,不禁一乐,刚刚起身正要说话。

突然就看到了李明达犹如见了鬼一般,抬手一捂口鼻扭头就朝着厅外跑去。

同样把身边的武媚娘给吓了一跳,程大将军也不禁脸色微变。

“老三,愣着做甚,还不快去看看你媳妇。”

“好的爹!”程处弼撂下了碗筷,快步蹿到了门外。就看到了李明达此刻正扶着廊柱在那里干呕。

呕出来的只是一些清水,一旁的武媚娘给李明达轻拍着背,只是此刻,她的表情甚是狐疑。

李明达终于过了那股难受劲,接过武媚娘递来的丝帕拭了拭嘴,抬眸朝着程三郎一脸幽怨。

“程三哥哥,你们在吃什么东西呀,那么腥,熏得人难受。”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李明达,下意识地又扭头看了一眼那已经垂下来的门帘,才反应过来。

“你是说,你方才闻到了那涮鱼片的味道,觉得很腥?”

“啥?那是涮鱼片,你们在吃涮鱼片?!”李明达顿时两眼一亮,可旋及又有些狐疑。

武媚娘也在一旁边微微颔首。“殿下,夫君他们的确在吃涮鱼片。”

“这怎么可能,我那么喜欢吃涮鱼片!”李明达满脸难以置信,忍不住又上前一掀门帘。

吸了一口气,旋及脸色一白,转过了身来,扶着程三哥哥又开始干呕。

程处弼扭头看了一眼门帘,难不成,因为今天吃的鱼是在街市上买回来的,不是九洲池钓上来的?

才会导致,这位小可爱级别的美食家反应如此之大。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武媚娘拿胳膊肘轻顶了顶一脸不解的夫君,小声地嘀咕了句道。

“三哥,怕是,怕是殿下有了。”

“!!!”

……

万国园行宫之中,须发花白的李渊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地在殿中缓缓踱步,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身后。

不远处,珠圆玉润的宇文太妃正安然地坐在那里,一旁,张太医令此刻正表情显得十分肃穆地给宇文太妃诊脉。

而忠宝公公继续忠心耿耿地立于殿门处,看着这位已经转悠了差不多半柱香功夫的太上皇陛下。

李渊看向那位表情严肃得令人觉得不自在的张太医令,总觉得这家伙今日给爱妃诊断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点,让人心神不宁。

就在这个时候,听闻了太上皇召太医令往万国园行宫的消息,作为大唐后宫之主的长孙皇后,已然急匆匆地赶到了万国园行宫。

下了那造型别致的四轮马车,长孙皇后当先而行,不多时,就看到了正在殿内往来溜达,忧心忡忡的太上皇陛下。

“儿媳妇怎么来了?”李渊若有所觉地扭过了头来,看到了长孙皇后,不禁心中一宽,笑着招呼道。

“见过公爹,听闻太妃有恙,媳妇放心不下,特地过来瞧瞧。”

“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今两日浑身无力,什么也吃不下,就连广场舞都没有精神。”

“所以,就让张医令过来瞧瞧。”

李渊正在跟长孙皇后小声地说着话,不大会的功夫张太医令缓缓地收回了把脉的手。

犹有些震撼地扭头看了一眼那位大唐太上皇陛下。

忍不住扳了扳自己的手指头细数了下,太上皇陛下今年怎么也得有七十多岁了,正所谓七十古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