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75章

作者:晴了

要不是这家伙接任洛阳令期间,成天打牌,不干正经事,自己又何必要下旨,特准那崔洛阳辞官致仕。

而现如今,自己的圣旨这才刚刚下达没多久,突然又要把人给逮回来,这算个啥?

好在一旁的唐俭这位老官油子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呵呵一乐,向着程三郎解释道。

“小程太保莫要太过心急,既然你已经从那郑主薄处寻着了漏洞,陛下已然下旨严查此事。”

“只要能够从他这里找到突破口,到时候,再将那崔慎拘来便是。”

“嗯,正是这个道理,贤婿你就不要多理会了,只管去做好洛阳政务,莫要再让老夫失望了才好。”

看到李世民表情有些幽怨地瞪着自己,程处弼有些懵逼,自己这段时间又没干什么坏事。

不过他还是乖巧地朝着大唐皇帝陛下一礼,表达了自己一定会为了洛阳之事呕心泣血,殚精竭力。

“行了行了,赶紧去忙你的吧,至于新任主薄,老夫会尽快挑出适合的人选让他入职。”

程处弼与李恪终于离开了文成殿,立身于那文成殿外,程处弼砸了砸嘴。

“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

“处弼兄此言何意?”李恪有些疑惑地看向处弼兄。

“我父皇不是已经认可了你的判断,而且已经派出了人去锁拿那郑主薄。”

程处弼摸着下颔,仍旧觉得不对劲。

“我怎么觉得,你爹似乎不乐意咱们继续掺和此事。”

“这很正常,处弼兄你也不想一想,这洛阳地处中原,而世家大族,也多集中于此。”

“那位崔慎还有郑主薄二人联手,干了那么久,小弟敢说,十有八九,中原诸多世家大族,怕是都有牵涉此事。”

“倘若处弼兄你还继续掺和,呵呵,咱们哥俩,指不定又要来上一回东都血案。”

“只不过,被刺杀的目标,肯定不会是小弟我了。”

“……”程处弼黑着脸看向李恪这货,瞧他那副欠揍的样子,程处弼真心想重演一回东都血案。

当然,主角依然是李恪才对。

程处弼呵呵一乐,大巴掌拍在了这家伙的肩膀上道。

“理是这么个理,不过这样一来,贤弟你可就捞不着油水了。”

李恪有些心疼,但还是无可奈何地道。“这个重责,小弟我也背负不起,这份功劳不要也罢。”

……

程处弼与李恪离开了皇宫之后,寻思着左右无事,反正已经到了饭点,干脆径直赶到了那位于北市的程家酒楼。

而今日,正好有一坛老窑藏的谪仙醉正好开坛。

反正陛下已经把事情给揽了过去,二人今日也不会有事,自然也就放开肚量,大吃大喝起来。

那老窑藏的谪仙醉,口感极佳,重要的是酒味十分地醇厚,一点也不爆口。

程处弼甚至觉得自己喝出了后世茅台王子酒的滋味来,而且还是那种有年份的茅台王子酒的味道。

这让程处弼不禁有些唏嘘感慨,可惜自己在后世喝过的茅台也就那么几回。

对于茅台酒的口感,身体记忆不足,不然,自己可以就那些勾兑谪仙醉的调酒师们进行严谨的指导,令那后世的传世美酒,提前一千多年出现在饭桌上。

程处弼一面考虑着中华传统酒文化应该如何弘扬与发展,一面继续一杯接一杯美滋滋地品尝着。

一旁的李恪呷了口酒,摸了摸自己那红得如同猴子屁股的脸蛋,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叹息道。

“唉……自前朝的隋文帝意识到那些世家门阀的力量过强,甚至可以左右朝局。

便在立朝之初,就下定决心开辟一条让寒门庶族得以入仕之路。”

“那便是科举,可是到了我大唐,寒门庶族虽然有了晋升之路。”

“可事实上,科举之制,仍旧会受那些世家大族所左右,那些隐户投效于世家大族庇护之下,以避向朝廷缴纳税赋,使得朝廷……”

李恪在这里忧国忧民的叽叽歪歪半天,却也等不来处弼兄一声附合,一抬眼皮。

就看到了处弼兄正在已经喝得有点多了,两眼有点发直地瞪着跟前的脆皮肘子。

“处弼兄,小弟我费了那么多的唾沫星子,你好歹给点表情,意思意思,表示你在听行不行?”

程处弼晃了晃有些发晕地脑袋,无可奈何地翘起了大拇指道。

“好好好,说得好,简直发自肺腑,声震长空。”

“处弼兄,你能不能正经一点?”

“呵呵……夸你你还不乐意?”程处弼打了个酒呃将那根油光水滑的骨头朝着李恪虚点了下道。

“那是因为小弟我感受不到你夸奖人的诚意。”李恪不乐意地道。

看到李恪那副模样,程处弼无可奈何地将那根骨头撂到盘子里边,语重心长地道。

“你爹都不想让咱们去掺和这事,那咱们就别掺和了。”

“世家大族,就是一帮子攀附在朝廷身上吸血吃肉的寄生虫,想要杜绝他们的这些做法,并不难。”

“难就难在,朝廷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李恪呆愣愣地看着处弼兄又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看到他又把目光落在了一块炙羊排上,赶紧开口道。

“处弼兄你且等下,你方才说,想要杜绝他们的做法并不难?”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当然,办法很容易想,只是朝廷有没有大毅力和大勇气去做罢了。”

……

“你的意思是,你有办法?”

程处弼呵呵一乐,翘起了两根手指头,吐出了一句直到封建主义后期才在中华大地上得以实现的目标。

“当然有,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摊丁入亩,再有就是官民一体纳粮。”

“……”李恪呆呆地看着处弼兄,虽然处弼兄说出来的这两句话很简单。

可却像是两道惊雷一般,生生让李恪有一种仿佛有一道晴天霹雳,把自己整个人都要劈成两半的错觉。

第2237章 又蹿进了宫中蹭功劳的吴王殿下

大唐以丁来缴纳税赋,处弼兄的想法却是将丁摊进田地里边去,以李恪的脑子,自然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处弼兄的意思就是取消人头税,只按田地数量来收税。再加那官民一体纳粮。

也就是说,不论是官吏,还是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平头老百姓,都一视同仁,一同缴纳税赋。

看到李恪那副被雷得外焦里嫩,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的模样,程处弼不禁呵呵一乐。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这两板斧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决解那些世家大族成日想要吞田侵地的忧患?”

“……”李恪看到处弼兄那副天塌下来关老子屁事的表情,听得此言,不禁心中大恶。兄台你能不能做个人?

“处弼兄,你这两招,太过毒辣了吧?”

“响鼓须重捶,沉疴需猛药,你就说说,为兄我这两策,能不能解决你方才吐槽的问题吧。”

程处弼打了个酒呃,酒是多了点,但是脑子还是很清醒,条理也很分明。

“你想一想,若是我大唐取消了丁税,也就是人头税,那么那些百姓还需要去给世家大族去当隐户躲避税赋吗?”

“而且,那些世家大族,向来以兼并百姓土地为目的,恨不得全天下的土地都进他的口袋。”

“而官民一体纳粮之后,他们的田地越多,那么他们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

如此一来,你觉得那些蓄田产数十万亩的世家大族。

他们还会像过去那般,无休止的去兼并土地私吞为已有吗?”

……

李恪晃晃悠悠地与处弼兄一道离开了酒楼,看着处弼兄坐在马背上,摇摇晃晃地在一干程家人的簇拥之下打马而去。

而他则立身在酒楼外面,看了一眼那不远处的皇宫,眉头紧锁。

翻身跃上了马背之后,朝着吴王府所在的方向行了百余步之后,陡然一勒缰绳,拔转了马头朝着皇宫而去。

“殿下,你这是要去哪?那边才是北市。”

一旁的李德有些担心自家殿下是不是喝大了拐错了方向。

毕竟一般殿下喝出了兴致之后,都会习惯性地往那思恭坊去溜达,跟那些衣不遮体眉清目秀的小姐姐深入交流。

但是今天马头的方向不对,所以他赶紧及时提醒道。

“本王要出入宫去见父皇。”

这一刻,身为大唐亲王殿下的强烈责任感,让吴王李恪终于战胜了原本想要前往思恭坊去浪荡的身体本能。

虽然房玄龄与那唐俭也已经离开,可是李世民的目光仍旧在那几张数据表格上来回浏览。

长孙皇后也已经来到了文成殿中,也同样甚是好奇地打量着那些表格。

听着夫君跟自己讲述着这些表格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这让长孙皇后也是难以置信。

要知道,前两天,夫君还在发那程三郎的牢骚,说那小子成天不正正经经干工作,就知道在那打牌。

这才一晃眼的功夫,居然又整出了这么一份于国于民有大用的好东西。

“为夫已经着人将这几张表格复制了样板,交给了负责户部的唐老卿家。”

“有了这份表格,日后户部那些繁琐的数据,在呈报到为夫这里的时候,就可以变得这样的简单明了,直观而又形象。”

“听那程三郎的意思,似乎不论是人口,还是税赋,甚至是许许多多的政务,也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

看到夫君那一脸兴奋的表情,长孙皇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看来这一回,咱们贤婿又进献了一项夫君喜欢的好东西。”

“是啊,他不仅仅给了为夫这份好东西,可同样,也抛给了为夫一个难题。”

说到了这,李世民的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来,便指着那几线人口发展数据曲线图给长孙皇后简略地讲解了一下。

长孙皇后的脸色也不禁一变,特别是听到了夫君报出了一个猜测的丁口数目之后,长孙皇后亦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