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72章

作者:晴了

“二老爷,小人觉得不至于,毕竟那些事情,这几年因为陛下频频往来于两地之间,咱们就再没有大动作过。”

“大动作是没有了,可是小动作还是有……”

郑二老爷缓缓地一手负于身后一边抚须在屋内踱步。

“你去跟那崔洛阳见上一面,看看他那这怎么说……”

“虽说他去职已是定局,他又是崔氏之人,想来他也很清楚后果。”

“好的老爷,小人一会就去。”

话音刚落,就有管事快步赶了过来,送来了崔洛阳的亲笔书信。

郑二老爷眉头一掀接到了手中仔细地打量了起来。半晌之后,这才眯起了两眼道。

“你不必去崔洛阳那里了,你帮老夫给大老爷送封书信过去……”

看到自家二老爷接到了崔洛阳的亲笔信之后改变了主意,这位心腹亲随点了点头,接过了郑二老爷亲笔写就的书信,很快就消失在了暮色深处。

郑二老爷缓步走到了门口处,掀开了那厚实的门帘,一股子幽冷的寒意。

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赶紧又缩回了那温暖而又舒适的屋子里边。

缓步在屋子里边缓缓的踱步半天,仍旧觉得有些不太放心,想了想,又唤来了一位心腹,凑到了他的耳朵边小声地叮嘱起来。

那位心腹心领神会地朝着郑二老爷一礼。“二老爷放心,小人这就去给那郑主薄传话。”

“嗯,去吧……”

……

洛阳城可是仅次于大唐国都长安的巨城,人口将近二十万之数,如此大的地方,那些数据,自然不可以一下子就查清交割。

更何况,程处弼是为了搞事情,有的是耐心。

可他有耐心,并不代表其他人有耐心。到了第三天,就开始有御史弹劾程三郎公报私仇。

而且惧事畏难,迟迟不愿意接任洛阳县令。

再有,那崔慎写得十分悲情的自请罪折子,也由御史这边径直呈到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坐在御案后边的李世民,看着那份文笔不错,书法不错,而且还写得声情并茂的请罪兼请辞折子。

脸色虽然不动声色,但是暗里去不禁有些蛋疼。

程三郎这臭小子,三天了,居然还没交割完,他这是想要做甚?该不是打牌还没打够吧。

不能再让他继续懈怠渎职,既然他不愿意动,那朕就让他动弹起来。

……

程处弼此刻正呆在洛阳县衙门里边,虽然他还没有跟崔慎完成交割,但是衙门里的上上下下都很清楚。

这家伙已经成为了洛阳县衙的主宰者,而此刻,他就坐在那案几后边,打量着刚刚呈送过来的人口帐册。

郑主薄此刻就立身于一旁,这才短短不过三天的时间,他却一副心神憔悴的样子。

整个人似乎都苍老了几岁一般,这三天的时间,每一天都让他像是在渡日如年。

好在,郑主薄暗暗庆幸之前崔洛阳已然未雨绸缪,在他的提醒之下,自己早早地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程处弼仔细地比对着这些年以来洛阳县的人口变化,时不时还拿着那杆特制的笔在一旁的纸张之上写写画画。

好半天,程处弼的嘴角终于缓缓地扬了起来。“郑主薄……”

“下官在,不知小程太保有何吩咐?”郑主薄心头一跳,赶紧恭敬地一礼。

“你这些数据,不会是造假的吧?”

“!!!”

第2232章 你爹是真不清楚那崔慎到底干了些什么

郑主薄呆愣愣地看着跟前抛出了这么一个看似不经意问题的程三郎。

脑海里边,却仿佛有一个炸雷陡然震响,好在他可是荥阳郑氏中的精英出身,也算是久经宦海。

作为一位中下臣官吏中的老油条,几乎在眨眼之间就控制住了自己方才失色的表情。

“不知小程太保何出此言?”

“你这人口增长的丁数与口数有问题。”

程处弼一只手随意地翻着其中一份帐册,表情似笑非笑地打量着郑主薄。

郑主薄深吸了一口气,一副小心翼翼,却又不甘受委屈的模样言道。

“小程太保,下官在洛阳任书吏、主薄多年,深知朝廷对于百姓的看重,也深知丁、口数目对于官府的重要性。”

“这些数字,下官虽然不敢说百分之一百准确,但也绝对都是下官兢兢业业,呕心泣血才得出来的结果。”

“呵呵……那我倒要问你一问,你担任这洛阳县主薄已有十余载。

为何前些年份的入籍者的数目,与如今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可是为何从前年开始,这人数口长数目差异如此夸张?”

程处弼的目光陡然变得犀利起来。

“要么,就是今岁的人口数据你造了假,要么,就是前七八年的数据你造了假。”

心生寒意,可郑主薄仍旧是在据理力争。

“小程太保,你,你怎么仅能凭这人口数,就在这里给下官定罪?”

“来人,把长安的人口增长数据表,还有晋阳的人口增长数据表拿过来。”

程处弼手指头一抬,一旁的邓称心赶紧将一份硬纸板夹着的表格递了过来。

程处弼将这两份数据表拿在了手中,朝着郑主薄冷冷一笑。

郑主薄一脸懵逼地看着程三郎示意身边的亲随抄起来面对自己的三份古怪的表格。

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他很想问问程三郎,你特娘的这是真的吗?

就凭几张破表格,就想证明老夫有罪,这不是逗着闹吗?

就在这个时候,程处弼看到了那崔慎的心腹亲随捧着一个盖着绸布的木盘快步走来。

……

掀开了绸布,里边则是一枚代表着洛阳县令的印绶就摆放在木盘之中。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个印绶,抬起了头来看向那位崔慎的心腹。

“你家主人这是何意?”

“我家主人已经接到了陛下的旨意,交卸了差事。”

“陛下的旨意?”程处弼一脸懵逼,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用猜都能够推断出来。

十有八九,肯定是崔慎这个老东西找人帮忙递了奏折,叽叽歪歪一番,而偏偏陛下十有八九听信了他的馋言。

心头一软,就直接把这货给踹了出去,赏了对方一个圣旨致仕。

而站在一旁的郑主薄看到程处弼一脸黑线地走到了那个托盘跟前半天不吱声,不禁心中暗松了一口气。

崔洛阳这一招断尾求生干滴的不错,在郑主薄的意识里一直都觉得应该是崔洛阳得罪了程处弼。

所以,这位恶名元扬的程处弼才会在交割问题上反复纠缠。

就看到了这位程处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接过了那方印绶之后,直接交给了身边人。

然后抄起了那几份表格,还有那几份帐册之后,转过了头来,朝着郑主薄道。

“你且先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是不是想要替那崔慎背负下所有的罪名。”

扔下这么一句令郑主薄心头狂跳的话,程处弼便快步而去。

“三公子,咱们这是要去哪?”

“进宫。”程处弼拉着脸,甚是不乐意地道。

没曾想,刚刚来到了县衙门口,就遇上了吴王李恪打马而来。

李恪看到了程三郎一副心情很不美丽的模样大步出了衙门,不禁一愣。

“处弼兄,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你跟谁发生了争执?”

“这倒没有,不过你爹,唉……”程处弼想了想,还是不当着其他人的面去议论当今天子。

“我要入宫,去见你爹。”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二人并肩策马而行,李恪忍不住好奇地小声道。

“你爹已经下旨,许那崔慎致仕而去,呵呵,看样子,你爹是真不清楚那崔慎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你清楚?”

“当然,今日拿到了那些数据之后,我敢笃定这帮子世家大族的胆子也太大了点。”

听到了处弼兄这句愤愤然之言,李恪不禁一呆。

“处弼兄,你说的啥意思?”

“你一块跟我去见你爹吧,一会我好好的给你跟你爹上上一堂人口自然增长的学术课。”

“……”看到处弼兄策马疾行,李恪一脸懵逼地眨了眨眼,人口自然增长能有啥学术?

难道说……哦不,处弼兄肯定不敢去跟亲爹讨论不正经的话题。

……

此刻,在文成殿内,李世民正抚着长须,倾听着臣工们讨论着政事。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宦官快步进入了殿内,凑到了立身于殿门口处的赵昆耳朵边嘀咕了一番。

赵昆微愕,不过还是快步地来到了那李世民的身边小声地嘀咕了两句。

“陛下,程三郎过来了,说是有紧急要事求见。”

“哟,那小子急眼了?”李世民听到了这话,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但还是被那些此刻正在商访政务的重臣们听到了,纷纷侧目相看。

李世民朝着赵昆道。“行吧,来都来了,你且让他进殿,朕要看看那小子能有什么紧急要事。”

赵昆快步而去,一干此刻蹲守在这里的七八位三省六部重臣都很有默契地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