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36章

作者:晴了

可问题在于,吐蕃王国之中的能臣干吏,能比得过这位的,或者说能够跟对方一较高下的,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已经成为他国之臣。

而贡赞虽然十三岁,自己就让他开始参与政事,可是那孩子体弱多病,能力也只是中庸之材。

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将这位琼波邦色拉拢过来。

“老臣在,赞普有何吩咐?”

琼波邦色打量着这位脸色越来越差,气息也越来越弱的一代雄主,此刻,也不禁心生怜悯。

扎西与南喀诺布也齐刷刷的凑近了些许,恭敬听命。

“三位卿家,可为辅政大臣,望卿等不负我之重托……”

“……赞普。”三人一愣,赶紧拜倒下去。

松赞干布深吸了一口气,再一次勉力坐了起来,强打精神道。

“望三位卿家能够守望相助,辅佐幼主贡赞,使我吐蕃国柞不至断绝……”

松赞干布的声音陡然变得中气十足,声音之大,甚至在殿中回荡起来。

“赞普……”

“三位卿家可愿?”松赞干布不容置疑的声音再一次响了起来。

“臣遵命。”三人只能老老实实领命。

“好,好……琼波卿、扎西卿,你们二位先下去吧,我还有几句话,要交待南喀卿。”

“……”两位文臣,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在了南喀诺布的身上,看得这位老行伍也是心头一跳。

不过二人还是乖乖地退到了殿外,而此刻,殿内还有三位御前大臣,这些人能力不强,但却可以算得上是最忠心耿耿的近臣。

松赞干布没有让他们离开,想必就是需要他们留下做一个见证。

“我去之后……”

松赞干布吐出来的这四个字,直接就吓得南喀诺布脸色一变,赶紧开口阻止道。

“赞普慎言!”

“闭嘴,你听,我说……”松赞干布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南喀诺布,瞪得对方心中生悸,垂下了脑袋。

这才艰难地又深吸了一口气勉强继续。

“你帮我告诉贡赞,对琼波,一定要大加笼络,我去之后……

他登赞普之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授琼波邦色为大相。”

“而内相之位,交给扎西,至于小论之位,由罗弥卿接任……”

“而南喀卿你,我委你为逻些城域本,授你逻些城军政全权。

逻些城的安全,吐蕃的安危,可就全在你与吞弥阿鲁的手上。”

“赞普……”南喀诺布看着这位说到最后,已然显得气弱游丝,整个人也再一次瘫回了榻上的吐蕃雄主。

抹了把纵横于脸上的浊泪,南喀悲声哽咽道。

“赞普……老臣领命,定然不会令军权旁落,等,等王孙成长起来之后,亲自交到他的手中。”

已然是气若游丝,两眼都已经发花的松赞干布,欣慰地听着这位忠耿老臣的承诺。

旋及陡然两眼圆睁,仿佛又一股子从来没有爆发出来的潜力陡然充满了身体。

松赞干布陡然坐起了身来,伸出了手,死死地抓住了南喀诺布。

“你说什么?!”

“贡赞他怎么了?!说!!”

松赞干布那犹如绝望的野兽一般的嘶吼声,甚至传到了殿外。

而刚刚已经站到了殿门外的吞弥阿鲁以及琼波邦色和扎西脸色大变,赶紧冲入了殿内。

看着那只死死揪着自己衣襟的腊黄色大手,南喀诺布心惊胆战地小声道。

“赞普……贡赞王子他,他已经过世了……”

松赞干布缓缓地松开了手,目光扫过冲进来的一干臣工,恍惚之间,看到了那位本该赶往叶尔巴寺去迎接自己亲儿子贡赞的吞弥阿鲁。

松赞干布心中一寒,绝望地颓然倒在了榻上,努力地瞪圆了双眼,喃喃地低声唤道。

“贡赞!贡赞!贡赞……”

一干吐蕃重臣,全部都齐刷刷地拜倒于殿内,唯有那将死的高原枭雄,吐蕃雄主松赞干布那越来越低的呼唤声在大殿之中回荡……

……

李恪忧心忡忡,摸了摸自己那挺起的肚子,这段时间以来,真可谓是忧心忡忡,茶不思,饭不想的。

足足瘦了至少三寸的腰围,而今,处弼兄提溜着那位加措上师一别,也有一个多月过去了。

而吐蕃国境内的那些奴隶起义,虽然仍旧时有发生,可是终究在吐蕃国的大军主力归来之后。

已然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而就在前两天赶回到察瓦绒城的探子也说了,吐蕃王都逻些城一带的奴隶叛乱几乎已经没有。

意思就是说,松赞干布很有可能会在近期之内,朝着察瓦绒城这边兴兵而来。

这让作为负责人的姚州都督李恪如何能够轻松得下来?

第2175章 不光吐蕃国主死了,他儿子也死了

虽然已经获得了苏毗诸部与娘氏残部的投效,还有大批逃奴的拥戴,可问题是,想要将那些逃奴统合成军。

想要让苏毗诸部完全听自己的,可不是那么轻松写意的。

说实话,苏毗诸部在高原之上的实力其实是在姚州都督府之上。

双方的关系,只能算得上是同盟,至于那娘氏残部,算是双方之间的中间人。

而这些日子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自己的亲爹大唐皇帝陛下。

已然命牛进达赶往松州一带,统领剑南道蜀中之地的府兵向西推进。

而那些原本臣服于吐蕃的西山诸国,在得见大唐进逼之后,发扬了两吹两边倒的墙头草风格。

干脆利落地倒向了大唐,只不过,考虑到之前吐蕃宰相尚囊进攻大唐蜀中地区之时,诸国也都出兵相助。

为了表达大家真的已经跟吐蕃做了真正的割裂,所以,西山诸国,将吐蕃安置于那一带的驻军直接给搞掉。

用吐蕃人的性命和鲜血,来迎接大唐王师的到来。

如此一来,李恪自然是不用再担心北面会再出现什么威胁。

可问题是,牛进达牛将军也派来了信使告诉李恪,他麾下兵马不多,现如今需要做的就是稳固大唐对于西山地区的统治。

没办法给予自己太多的帮助,顶多也就是在东北方的西山诸地摇旗呐喊,吓唬吓唬吐蕃人。

至于有没有用,李恪拿脚趾头上的指甲盖来考虑,都觉得没个鸡儿用。

这让李恪很紧张,虽然亲爹的亲笔信了到了,直接了当地告诉这位亲儿子李恪。

你果然不鬼是老夫最英果类已的亲儿子,干得不错,甚至你们干出来的成绩都已经超出了老夫的期盼。

接下来,若是有什么问题,或者说吐蕃真要兴大军而来,你们可是要保命,咳,保存实力为上。

即便是放弃察瓦绒城,甚至是大部份的吐蕃南部地区,只要你们能够死死固守住那天险关隘铁桥城。

那对于大唐而言,就是战略上的巨大胜利,好好干,爹看好你。

嗯,当然作为一位文采菲然的帝王,李世民肯定不会写得这么浅显直白。

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大家知道就行。

……

有了亲爹的背书,李恪倒是松了口气,可问题是,作为大唐姚州都督府的主事者。

没有了处弼兄替自己背黑锅,真要是吐蕃兴大军前来,自己如果连滚带爬,哦不,战略转移蹿回铁桥城。

那落到了一干盟友的眼里,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又会怎么看待大唐。

毕竟李恪觉得自己还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大唐才俊,只不过他很懂得藏拙。

用一些不正经的爱好来伪装自己,其实也不能说是伪装,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只不过往那些爱好的方向多努力了几下而已。

咳咳……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吐蕃佬真要兴兵来伐,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李恪扫了一眼旁边,房俊此刻正在努力地大吃大喝,一旁的任雅相也在努力大吃大喝。

而那位现如今已然入职姚州都督府,成为了李恪麾下一名忠心耿耿的官员,此刻同样在大吃大喝中。

李恪打了个饱呃,一脸忧心忡忡地长叹了一声。

“卢满,你可有打听到关于那象雄传来的消息。”

“禀报殿下,下官这几日一直都在负责接纳各地逃奴的工作,询问过那些逃奴可有西边传来的消息。”

“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不过殿下放心,倘若打探到关于象雄那边的什么消息,下官定会第一时间禀报。”

“好好好,辛苦你了,也不知道处弼兄那边的事情办得如何了,希望他平平安安就好。”

终于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直起身子的房俊听得此言,直接就乐出了声来。

“处弼兄平平安安是一定的,为德兄你还是祈祷一下处弼兄干正经事就干正经事,别闹腾出什么妖蛾子才对。”

“……”李恪神色有些复杂地翻了个白眼,半天才不得不默然颔首。

话说回来,就处弼兄那种胆大又心细。做事向来智计百出,一肚子坏水比谁都多的妖蛾子之王。

绝对是比泥鳅和黄鳝还要滑溜,李恪都觉得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亲爹都经常拿捏不住,更何况其他人。

“不过咱们一直这么等着也不是个办法,要不……”

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吆喝声。

“殿下,殿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不会是程三郎真把象雄王给弄出来了吧?”任雅相也抹了抹嘴站起了身来朝外张望。

很快,就看到了表情难掩狂喜的李敏狂奔而来。

“殿下,吐蕃国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