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32章

作者:晴了

两万吐蕃精锐,已然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轰鸣之声给炸得如同没头苍蝇一般的乱跑。

越来越多被炸得连魂魄胆气都丢了的吐蕃精锐们,跟随着同样失去了勇气的百户、千户们,朝着远离火光与轰鸣之声方向狂奔。

……

程处弼气喘吁吁地勒住了座骑,此刻,他正在一干重新聚拢在一起的程家人的簇拥之下,游荡在这火光冲天的吐蕃大营之中。

能够动弹的吐蕃士卒,早就已经全部逃出了这座昨天才搭建好的大营。

此刻三族的将士们仍旧在不知疲倦地追逐着那些四散逃离的吐蕃兵马。

哪怕是程处弼已经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可是对于这帮子现如今胆上已经长了白毛,往自己的静脉里边打了至少几管鸡血的象雄人简直就跟疯子一般。

哪里还能够停得下来,偏偏那些吐蕃佬也已经被炸得吓破了胆,连滚带爬的埋头逃窜。

连像样的断后,都组织不起来,天色,已然开始麻麻亮,但是追击的兵马,仍旧还没见回头。

程处弼摸了摸自己腰畔那已经为数不多的手雷,这一波,算是值得的。他们爱追就追吧,反正纪律严明的程家人能够安然无恙就好。

此刻,程处弼又听到了激动的招呼声,一扭头,就看到了那位象雄王李迷夏,已然朝着这边快步赶来。

就在此时,大地仿佛都开始颤动,程处弼心中一动,抬头看向了西南方向。

无数的身影,如同黑色浪潮一般迎着那刚刚跃起的朝阳,显现于地平线上……

第2168章 这简直就是特么的阳谋啊……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自打回到了逻些城之后,几乎就没有获得一天的清闲与安宁。

每天,从吐蕃各地,都会发来消息,不是有苯教徒在捣乱,就是有奴隶在逃亡。

要不然就是那些昔日臣服于吐蕃的严刑酷法之下的那些被征服者蠢蠢欲动。

而苏毗的降而复叛,归顺到了大唐姚州都督府治下,并且,随着姚州都督府那种开明与宽容的态度。

给予了那些被吐蕃征服的诸多部落极大的鼓舞,同时,也给吐蕃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大唐治下的吐蕃南部地区,废除吐蕃蓄奴之治的消息,已经在许许多多别有用心之辈的宣扬与传播之下。

在整个吐蕃治下蔓延开来,可偏偏,吐蕃虽然之前连续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位于逻些城附近的奴隶叛乱之后。

错愕地发现,昔日酷烈的手段,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震慑作用。

可是现如今,却变得有些不同起来,前一个部落,吐蕃平叛兵马,刚刚将奴隶造反给镇压下去。

将大量的奴隶剥皮的剥皮,点天灯的点天灯,结果呢?

另外一个部落的奴隶也突然暴起,重要的是,这帮子该死的奴隶,居然以牙还牙。

将昔日的主人举族,全部都按照吐蕃军队镇压奴隶造反的方式,不是剥皮,就是灌铅水,要么就是点天灯。

这个消息传播开来之后,居然吓得好几个部落的奴隶主人,连夜在部族勇士的掩护之下,举家迁往了逻些城。

甚至听闻,有一些小部落,已然拿出了钱粮,将部落中的那些奴隶大批大批的送走。

至于他们爱去哪儿,爱去大唐治下,那也是他们的事。

松赞干布一直死死咬着牙,与那一干吐蕃文武,努力地将逻些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局势给控制住。

而且,哪怕是松赞干布这位高原枭雄,也不得不开始谨慎地思考起吐蕃的蓄奴制对于现如今局势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吐蕃各氏族传承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一直都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所以,松赞干布仅仅只是授意臣子稍稍提及,对于奴隶应该采取一些较为怀柔的手段,立刻就受到了几乎满朝重臣的强烈反对。

……

松赞干布也只能暂且熄了心思,至于一开始想着,花最短的时间压制住逻些城一带的乱象,就立刻南下的策略已经无法实施。

毕竟,蓄奴之制无法改变,吐蕃王国,需要这些规模十分庞大的奴隶,来为吐蕃王国的社会生产生活继续作贡献。

可偏偏吐蕃无法计数的奴隶们,已经被大唐的政策所诱惑,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又会暴起造反。

虽然也有臣工建议,既然国内需要大量的军队坐镇,巩固统治。

暂时无法以兴大军去讨伐入侵的大唐姚州都督府。那何不遣一只精锐之师出奇不意地突袭察瓦绒城,直击大唐位于吐蕃高原之上的要害。

但问题是,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能成功,出兵少了,万一再跟那论科耳似的,又被对方给生吞活剥了去咋办?

更何况现如今大唐之前在没有高原各族的情况下,两万吐蕃精锐都被吃得一干二净。

那现在呢?大唐已经在吐蕃南部地区获得了绝对意义上的民众和部族支持,还有数以万计的逃奴,都已经聚集到了那里。

为了不再成为吐蕃的奴隶,想必,他们绝对会齐心协力为了大唐,与吐蕃死战。

想要在这个时候对付大唐在高原之上的势力,唯有兴吐蕃主力,方有胜机。

但出兵出得多了,万一国内再兴起大的奴隶暴动,那出征的兵马,岂不是又得连滚带爬的往回赶?

“这简直就是阳谋啊……”松赞干布长叹了一口气,披着一些薄衣,坐在那温暖而又惬意的王宫之中忧心忡忡。

虽然吐蕃重臣们强烈反对废除蓄奴之制,但好歹也知晓轻重。

对于族内的奴隶的态度和待遇缓和了不少,也算是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相信最多不到再有十来天。

吐蕃就可以召集大军,进逼吐蕃南部。

而且,松赞干布已然在与文武重臣商议之后作用了决定。

到时候,那些悍不畏死的奴兵将会成为攻打吐蕃南部的前锋主力。

并且已经给出了承诺,只要他们能够大胜这一仗,击退唐国势力,那么他们都将能够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吐蕃的平民。

门帘被掀起,伴着那鼓荡的寒风,一位行色匆匆的御前大臣显得脸色有些难看地快步行来。

“什么事情?”看到了对方的表情,松赞干布不禁眉头一皱。

“从东边传来消息,原本臣服于我吐蕃的东女国等西山八国,已然尽数向大唐效忠。

我吐蕃驻所在西山诸国的三千兵马,几乎全军覆灭,除了德江玛本、达显玛本和夹金玛本三位逃出之外,其作五位玛本,皆已殉国。”

松赞干布缓缓地站起了身来,两眼难以置信地瞪到了极致,呆愣愣地看着跟前的御前大臣。

半天,松赞干布这才缓缓地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险些暴发的情绪。

“他们这帮子混帐东西,居然敢在这个时候背叛我吐蕃……”

“据德江玛本他们传回来的情报,西山八国之前收到了我吐蕃南部为大唐所据之后,就一直人心惶惶。

而就在前不久,大唐松州、维州、扶州、雅州等地官员派出了使节,知会了那西山八国,西山八国不敢违逆大唐。”

“而且还有消息,从北边传来,吐谷浑王正在攻打多玛城,唐国的李绩则率领麾下精锐,沿积石山南,正在向白兰而去。”

“……”松赞干布身形一个摇晃,赶紧扶着案几,缓缓地坐了下来。“传令,让诸位臣工速来议事。”

王宫议事殿内,此刻安静得有些怕人,而此刻,那幅悬挂在殿中的巨大地图,让所有人都能够十分清晰地感受到现如今吐蕃所遭遇到的巨大压力。

吐蕃南部的东南部地区,已然完成成为了大唐的势力控制范围。

而东北部地区,原本臣服于吐蕃的各族,现如今纷纷翻脸往吐蕃身上扎刀子,还蹿去跪舔大唐。

第2169章 又被气得心疾复发的松赞干布……

而北方,原本已经虚弱成渣渣的吐谷浑,再得到了大唐的加油打气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

居然还跟条饿到了极致的恶犬似的,死死咬着多玛城不松口,一副夺不回这重要关隘,一辈子都不会撤兵的架势。

吐蕃再如今所需要面对的,除了这三个方向的威胁之外,再有,国内那蓄奴制被大唐给挑起来的矛盾。

不论是松赞干布,又或者是一干吐蕃文武重臣,真的有一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凉与无助感。

扎西小论抹了把脸,站起了身来打破了这令人心生寒意的死寂,开口言道。

“赞普,那西山八国,不过是一群有了奶就是娘的无信无义之辈,而今如此做,并不奇怪。”

“而今我吐蕃最要紧的还是稳固国内的局势,然后兴兵夺回南部诸城,唯有将唐国的势力,从南部逐除。”

“再将那象雄并入我吐蕃,我吐蕃便拥有了高原三分之二的疆域和人口。”

“这样一来,大唐凭着那几座孤城,又能支援那西山八国多少?”

“说不定到时候不需我吐蕃动手,西山八国就会主动来投……”

扎西小论这番话,让一干吐蕃重臣纷纷深以为然,频频附合。

松赞干布清了清嗓子,站起了身来,从容一笑。

“扎西小论所言极是,大唐西来,如今势头甚猛,却也只能触及高原边角之地。”

“而大唐就算是有雄兵百万,却也难以在这高原腹地与我吐蕃争锋,这可是有先例的。”

“诸位可还记得,中原前朝,那同样十分强盛的大隋,想要攻伐吐谷浑,都耗费了无数钱粮兵马。”

“而我吐蕃之强大,远胜吐谷浑,强兵数十万众,将士骁勇善战。

而那象雄已然臣服于我吐蕃,相信以琼波总管的能力和手腕,用不了太久,象雄诸部的加入,必定会让我吐蕃王国……”

听到了这位高原枭雄,吐蕃之主的这番信心十足的发言,一干吐蕃重臣那颗晃晃荡荡的心,总算是渐渐地安稳了下来。

也对,当初的吐蕃,可是耗费了无数的精力和时间,甚至就连赞普都亲自送妹。

又花费了无数的财物,许了不知道多少好处,这才好不容易寻着了机会。

与象雄的背叛者合谋之下,一举将那高原雄狮,象雄王李迷夏拿下。

至今也得有两三年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想必投鼠忌器的象雄诸部,对于李迷夏王者归来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有了那位政治斗争手段高超,智计百出的吐蕃内相琼波邦色担任象雄的最高长官。

相信这位定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象雄诸部明白,放弃希望,抛下梦想,老老实实发听吐蕃的话,你们才有未来和希望。

“不知赞普可有收到象雄的消息。”

“十多天前,收到了琼波总管派人传回来的消息,他已经领军入了象雄腹地,现如今,想必正在……”

松赞干布话还没说完,原本垂下来的厚帘,被人猛烈地掀了开来。

然后,一位王宫护卫气极败坏地疾步赶了过来,看到了殿中的诸多文武之后,生生咽下了差点脱口而出的坏消息。

快步赶到了那已然掀起了双眉的松赞干布跟前,然后恭敬地又手递上了一封紧急军情。

然后小声地在松赞干布地耳边小声地道。“是从西边传过来的……”

看到这封效法唐国的传讯方式,也贴着三根羽毛的军情,松赞干布有些手忙脚乱地第一时间撕开了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