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05章

作者:晴了

“赞普,我们必须尽起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唐国狗贼赶出南部之地。

不然,再由着他们与那些吃里扒外的苯教徒勾结,如此肆意妄为。”

“臣很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部落奴隶,受其蛊惑。”

扎西小论看到松赞干布露出的表情,赶紧拜倒在地。

“赞普,臣以为,大军连日奔波,才回逻些城,这个时候,不宜即刻兴兵前往南部。”

“我吐蕃奴隶最集中的地方,便是逻些城及周边诸城邦,如今逻些城周边乱象已显。”

“臣很担心倘若大军在外,若是逻些城以及周边诸部的奴隶生乱的话,那我吐蕃才是真的危矣。”

松赞干布忍不住抬起了手臂,轻揉着心口处,不不不,自己一定不能激动。

一定要稳住,稳住。

第2123章 苯教的护教法王:妖蛾子·程·处弼

松赞干布闭上了双眼,频频地深呼吸,想象自己此刻呆在那圣洁的玛旁雍错湖畔,呸!

那是苯教的圣湖,那帮子苯教徒现如今正跟那唐国人联合,正在挖自己吐蕃王国的根。

现如今最要紧的是收拾那帮子蹿到高原之上来闹妖蛾子的唐国人。

至于你们这帮子胳膊肘往外拐的混帐玩意,等着吧,唐国人被撵出高原,接下来就是你们的末日。

一定要让那些苯教教徒明白,老子喜欢佛,那高原之上就只能信佛。

一番胡思乱想,倒真让松赞干布的心绪渐渐地安宁了下来。

松赞干布好不容易控制住了情绪的波动,而方才那显得有些急促到感觉微微刺痛的心跳稍稍平复之后。

他又考虑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自己麾下那十万吐蕃精锐之师。

一部份都是吐蕃氏族精锐,可其中也是有不少颇为骁勇的奴户在军中效命。

更别提自己这位吐蕃国主,算得上是吐蕃最大的奴隶主。

这逻些城内外那规模庞大的奴隶,有将近三分之一,都独属于自己。

而且还有不少的奴隶,就在这王宫之中,干着一些粗使杂活。

倘若这些家伙,也被那些苯教教徒给忽悠瘸了,拼着性命不要,在这王宫之中作乱的话。

松赞干布额头之上瞬间就冒出了冷汗,自己的老婆,还有自己娶回来的公主,还有自己的亲儿子,可都是居住在这逻些城的王宫之中。

松赞干布抬手拭去额头上的冷汗,招来了一名侍卫官,在他的耳边一阵叮嘱。

侍卫官心中一凛,朝着松赞干布一礼之后便快步而去……

而屋内的吐蕃重臣们,仍旧在小声地争执着。

家在距离那南部地区不远的那些吐蕃大臣们恨不得现在赞普就率军南下。

哪怕是赞普不南下,他们也要率领自己本族兵马回去看看。

那些但凡是敢于背叛主人的奴隶,应该全部扒了皮,做成一面面的大鼓。

让那些被挖掉眼珠子的奴隶们用那些剃掉了血肉的大腿骨头敲打,让他们唱着哀歌。

让更多的奴隶们看到,胆敢背叛主人,会是什么样凄惨的下场。

但那些部族就在逻些城附近的重臣们,同样不乐意这个时候就举兵南下。

毕竟自已的家就在这里,而那距离逻些城不远的年嘎城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奴隶叛乱。

大伙也都很担忧自己的部落里边,万一也蹿进一位苯教徒,让那些该死的奴隶也变成伤害主人的恶犬。

自己领军在外,只能收到一家老小被那些该死的奴隶给剁了的噩耗。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看到那位侍卫官已然去安排宫中防卫问题,松赞干由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朝着扎西小论仔细地询问起了那吐蕃南部地区的情况。

而随着这面时间细心地收集和汇总了情况的扎西小论的陈述。

松赞干布与一干这才刚回到逻些城的重臣们这才明白,吐蕃的惨败。

与那位昔日率领一票獠人杂兵奇袭剑川城成功的程三郎有着莫大的关联。

……

扎西小论小声地道。“苯教之所以敢于背叛我吐蕃,投效唐国姚州都督府,为唐人效力,说起来,就是因为程处弼。”

“又是他?”一旁冒出了好奇宝宝一般的疑问句。

松赞干布目光直勾勾地看着扎西小论,紧抿着嘴唇,用目光催促着扎西小论说下去。

“当时,受邀前来除魔的加措上师,在铁桥城外,当着过万军民,要与那程处弼斗法。”

“结果,过万军民,亲眼看到,那个魔神一般的男人,一记天雷,直接重伤了加措大师以及其十二位弟子……”

“!!!”这话听得所有人都心中生悸,纷纷色变不已。

饶是那位把宗教当成手中可以利用工具的松赞干布,也不禁有些懵逼。

而偏偏扎西小论还一脸煞有介事的继续讲述着,加措大师折服于那位唐国姚州都督府长史的那魔神一般的手段之下。

最终愿意臣服于唐国姚州都督府,为唐国效命。

而且,那位唐国姚州都督府长史程处弼,已然在那吐蕃南部地区,被那些愚昧而又无知的百姓口中。

被传扬成了苯教的护教法王,传闻,他的本体,乃是那位苯教的经典之中曾经描绘过的那位威能足可灭世,行事却向来率性而为的阎罗堪森杰布。

却因为太多的吐蕃奴隶,被那些已经改信天竺佛教的奴隶主勒令他们也要变更信仰。

敢不变更信仰者,都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所遭的罪,甚至比下地狱还要可怕。

惹怒了这位地狱中诞生的魔神,化出了分身,成为了苯教的护教法王。

他吞噬着那些敢于背弃苯教的叛徒的肉体,让他们的灵魂永陷于地狱的烈火之中焚烧炙烤。

它高达百丈,三头六臂,浑身缭绕彩色云朵,面目狰狞到令所有人都战栗。

听闻他手中还有一条雷电之鞭,抽打着,驱赶着苯教的教徒们们,让他们去解救吐蕃的奴隶们远离苦难。

听着那位扎西小论的描绘,一干吐蕃重臣,都不禁半信半疑。

毕竟太夸张了,可问题是,扎西小论乃是吐蕃副相,如此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没必要吹牛逼。

再说了,这也是吹对方,不是吹自己,这要不是真的,乱吹合适吗?(像我这样正经的作者,最喜欢的就是时时刻刻提醒读者大佬注意自己的思想不要歪,比如现在。)

……

大家都是成年人,哦不……大家都是能够成为位高权重的大佬。

对于宗教观念,可是要远远比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老百姓淡漠得太多。

不然也不会松赞干布让大家改信天竺佛教,大伙就齐刷刷地将家中供奉的苯教教徒踹出家门。

一扭屁股就笑眯眯地将来自天竺的佛教徒拉进了家中,然后很正经地焚香祭拜,成为最忠心耿耿的佛教信徒。

然后自家赞普满脸欣慰地看着这帮子跟自己一起同信天竺佛教的臣工们,这才是君臣一家亲。

第2124章 艰难困苦的吐蕃逃奴之路……

咦?……好像话题跑偏了,咳,话说扎西小论的那些话,让松赞干布在内的吐蕃君臣都有些蛋疼。

而其中倒真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比较严重的吐蕃大臣,已然开始脸色泛白。

毕竟他们信了一辈子的苯教,对于那些苯教之中的天神、护法,都很是记忆犹新。

现如今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位苯教护教法王,而且还是耳熟能详的一位可怖魔神,如何让人不惊悚。

松赞干布自然也将一干臣工的神情变化尽收于眼底,清了清嗓子沉稳地道。

“列位卿家,不必担忧,苯教乃我高原之宗教,信徒亦皆在此,他程处弼不过是一个唐人。”

“既非高原人士出身,又未曾听闻其信仰苯教,称其为护教法王。”

“分明就是那些苯教之中别有野心之辈所为,列位卿家想必也不会听信这些流言吧?”

听到了松赞干布这番话,一干吐蕃文武都不禁心中一松。

“赞普所言甚是,这十有八九,就是那唐国姚州都督府与那苯教合谋的奸计,为的就是扰乱我吐蕃朝野。”

“就是,听闻那位程处弼,在唐国年轻一辈之中,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恶名远扬,与其父程咬金如出一辙。”

“仗着有点小聪明,成日尽鼓捣一些伤天害理之事,弄得唐国朝野怨声载道。”

“是啊是啊,臣也听闻……”

一位接一位的吐蕃臣工纷纷站出来,对于人品很有问题的程三郎大加抨击。

此刻,程三郎已经成为了唐国侵扰吐蕃的罪魁祸首,该被千刀万剐的卑鄙小人。

大伙唾沫星子横飞地发泄一通之后,松赞干布决定,且先留于逻些城一段时间,整顿兵马。

等到逻些城周边的那些叛乱都被平定之后,再南进出兵。

毕竟国中若不安宁,贸然兴兵南进,出了什么意外,哭都来不及。

“再有,传讯各地各部落,但凡发现还在传教的苯教教徒一律驱逐出境,倘若还敢逗留于国中者,一律拘拿。”

“若有敢反抗者替唐国宣扬废除蓄奴之制者,皆属行十恶而不反悔者,施以严刑!”

“我要让那些苯教教徒明白,这里是吐蕃,而非象雄。”

听着了松赞干布这个杀气腾腾的诏令,一干文武纷纷凛然遵命。

所谓行十恶而不反悔者,指的正是那些需要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处的犯罪份子。

那些行十恶而不反悔者,会被侩子手将头、四肢及手足砍断剁碎,舌及眼球灌以熔化之铜水,还需剥皮。

……

就在吐蕃国主松赞干布赶回到了逻些城,派出了人马,弹压和震摄逻些城周围诸部奴隶的当口。

壮实的达玛喘着粗气,一手提着一柄断了刀头,上面的血污已然变成了黑色的利刃。

一手拉扯着纤弱的妻子,身上还背负着那已经年约五旬的母亲,怀中的羊皮包袱里,包裹着他那才刚刚满月的孩儿。

迎着那风雪,继续向前,身后边则是近百名奴隶组成的队伍,正在跌跌撞撞地,咬着牙根,迎着风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