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326章

作者:晴了

“……卢国公又办家宴了?”

“不错,他程咬金得知自家三郎很快就要娶媳妇,很是洋洋得意,广邀宾朋,直接就闹腾了一宿。”

“可朕也不过处置得太过严苛,思来想去,只能罚他一年俸禄了事。唉……”

长孙皇后不禁婉尔,目光一扫,那些宫女宦官们都识趣地退出了殿门。

牵着夫君坐到了榻前,长孙皇后温言软语地道。

“……夫君做得对,卢国公高兴得有些忘形也是正常。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程家一般,能够迎娶到陛下的掌上明珠。”

听到了长孙皇后这话,李世民的心里边也好过了不少。

也是,自己的爱女,也不是谁想娶就能娶得上的,老程家即将要娶到小兕子。

一家老小高兴得有些失态,倒也……不忍苛责。

“婚期已经订在了十八日之后,虽然说父亲说要主持小兕子的婚事,可实际上,还是得咱们俩口子操劳,唉……”

听得此言,长孙皇后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没办法,毕竟公爹那么大年纪。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他来拿主意,最多也就是让他有精神的时候多露露脸,有更多的参与感而已。

看到夫君那副唏嘘感慨的模样,长孙皇后不禁想到了当年,夫君那个时候,可是向来没有什么忧愁。

成日跟兄长一起两人瞎胡闹,也是在那个时候,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才一转眼,夫君也都到了这把年纪了,不但最疼爱的亲闺女业已经长大成人,眼看就要出嫁。

便是孙儿都已经能跑能跳了都,真是让人唏嘘感慨岁月如梭啊……

而那李象那股子机灵劲,倒真跟夫君年少时,没多大的区别,嗯,都是皮实又爱闹腾的机灵娃。

眼中的夫君,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年纪轻轻的小娃娃,甚至形象都开始与李象那个乖孙儿重合。

李世民正在喝茶,结果突然发现爱妻观音婢的眼神不太对劲,总感觉表情太过慈祥,目光太过宠溺。

一股子浓浓的长辈关怀,让李世民整个人头皮发麻。

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观音婢你这是在打量什么呢?”

“没事,既然夫君那边已经敲定了日子,那就照此而行便是,妾身就听凭夫君吩咐。”

“宫中诸事,妾身会处置好,夫君不必挂怀。”

“好好好,多谢观音婢体谅为夫,这事,也只能由你来操办,为夫才能放心……”

……

一觉醒来,亲爹的俸禄又少了一年,这样的消息,对于程三郎而言。

显得有点,唔……有点习以为常,毕竟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老程家父子四人好好的睡了一觉之后。

正在享用丰盛的大餐,若是一些脾气不好的人家,听到自家一年的俸禄就这么没了。

指不定会拍桌子打板凳的满口垃圾话。但是作为有修养,诗书传家的老程家而言。

面对着这样的风浪,顶多也就掀掀眉毛,该吃吃,该喝喝。

程大将军很是嫌弃地摆了摆手,示意过来禀报的管事离开。

“行了行了,赶紧下去,莫要扰了老夫吃食的兴致,唉……”

“一年的俸禄又没了,实在是……”程咬金端起了酒杯,抿了一口不醉人还养人的程府秘制三勒浆。

转过了头来,满脸欣慰地打量着那不论是模样还是头脑都最肖似自己的三郎。

“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陛下少了老夫一年俸禄。

咱们三郎却把他的掌上明珠娶回家来当媳妇,还是咱们老程家赚了。”

“爹说的对,来,孩儿敬爹。”

“好好好……”程咬金又灌了一口三勒浆之后抹了抹嘴,朝着正在那里埋头苦干的程三郎道。

“三郎啊,昨个家里边宾客多,所以昨个没来得及跟你交待。”

“陛下那边,已经让宗正那边和礼部商议之后,挑了一个好日子,就是在大半个月之后,春夏之交……”

“我这边已经让人快马赶回长安,让你娘亲还有你弟弟妹妹都尽快赶过来。”

“再有就是,让你娘亲顺便邀那杨氏母女也一块过来……”

程三郎吃着东西,频频颔首,他很清楚亲爹办事的能力,绝对能够让人放心。

只不过接下来的日子,程三郎需要做的就是去交卸差事,然后就得老老实实地呆在府中。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顿时不乐意了,吐出了口中的骨头,小声地嘀咕了句。

“爹,我可是男人,又不是黄花大闺女,犯得着成天呆在府中吗?”

程咬金抚着钢针般的浓须,一脸无可奈何地道。

“你是大佬爷们没错,但谁让你小子闹腾事情的本事一流?”

“陛下可是有言在先,你若是敢在成亲之前,再闹腾出什么妖蛾子,坏了声誉,那陛下就会收回成命。”

“所以,你小子就给老夫老老实实呆在府中,不许出去瞎胡闹。”

“若是老夫没了晋阳公主这个好儿媳妇,信不信老夫扒了你的皮。”

看到亲爹目露凶光,翘起手指头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一旁的大哥和二哥很马屁精的疯狂点头,齐声附合不已。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表面十分乖巧地应承了下来。

“……成成成,呆府里就呆府里,孩儿也正好养养膘。”

不过一想到自己这是为了娶媳妇,受点委屈算啥,总比娶不着媳妇要好。

再说了,自己出不去,又不是不能把人给叫过来。既然陛下严令不许老子出府。

不出就不出,大不了把哥几个叫到府中来挑灯夜战也不是不可以。

就连大理寺的大牢,自己跟一票狐朋狗友照样能活得滋润无比,何况在自己家里。

第1999章 小象,重复一遍姑姑方才教你的那些话

原本,按照大唐皇家的婚仪流程,一套全搞下来,怎么也得小半年的光景。

可是,因为这里是东都,而大唐皇帝陛下还要率领文武百官以及诸卫将士回到长安去。

接下来还要北拳打薛延陀,南脚踢吐蕃,所以一切都只能压缩节奏加快进程。

所以才会把良辰吉日选在了大半个月之后,但是,婚礼的三个主要阶段和六个婚礼流程仍旧必须来上一个全套。

所谓的三个主要阶段,指的是婚前礼,正婚礼和婚后礼。

婚前礼既订婚,而正婚礼,则指的是成婚的礼仪,以及婚后礼。

而这三个阶段,又分为了六个婚礼仪式。那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不过这一切,都跟婚礼的主角之一程三郎没有太大的干系。

而亲爹在跟李叔叔商议敲定婚礼日期的当日,便已经遣人连夜朝着长安赶了过去。

没过几天,娘亲崔氏,还有原本在国子监里边读书的老四与老五也屁颠颠地蹿了过来。

当然也少不了老六和老七,呃……是七妹才对。

娘亲崔氏一到东都洛阳,先是好好地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开始,就马不停蹄地各家各户地一一前往拜会。

至于老四和老五这哥俩,则被吴王李恪给拉到了城外的万国园行宫去。

吴王殿下很振振有词地说这是提前培训程家人,好让他们日后能够出仕之时,能够最早的熟悉怎么兢兢业业的干工作。

不过,程三郎倒觉得李恪那个浪货应该是觉得跟手底下的人打牌没什么意思,毕竟需要的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敢于把他这位吴王殿下抽得灰头土脸,有输有赢才能够叫打牌。

……

洛阳皇宫之内,李明达此刻正与大哥的亲儿子李象面对面而坐。

两人的表情都很严肃,李象眼巴巴地看着这位机灵睿智,又十分厉害的明达姑姑。

还下意识地拿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嗯,那里,藏着一封明达姑姑让自己带出去的书信。

看到李象下意识地伸手莫肚子,李明达脸色一板。

“记住了,莫要老拿手去摸肚子,那样容易露出破绽,明白吗?”

“嗯,姑姑我记住了。”李象赶紧用力地点了点脑袋,放下了手答道。

看到小李象如此乖巧机灵,李明达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言道。

“小象,来,跟姑姑重复一遍,姑姑方才教你的那些话。”

李象清了清嗓子之后,小脸挤出了一个可怜兮兮的模样,这才开口道。

“爷爷,孙儿有许多没听程伯伯教诲了,听说程伯伯只能呆在府中。

孙儿作为程伯伯的弟子,也该前往探望问候,以尽孙儿对师长的一片孝心……”

看到了这一幕,李明达不禁眉舒目展,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变戏法般拿出了一枚羊奶糖递给李象。

“嗯嗯……不错不错,小象可真厉害,姑姑这才教你一遍,就学得这么活灵活现。”

李象美滋滋地嚼着羊奶粮,还不忘记商业互吹。“那是因为姑姑你教得好……”

武媚娘此刻正守在屋外,将那些闲杂人等都远远的赶开,以便于晋阳公主与皇太孙密谋。

听着这对姑侄的对答,武媚娘也是哭笑不得,却也无可奈何。

自己何尝不是与李明达同样的想法,只是如今已然定下了婚期,程三郎无法入宫。

自己是晋阳公主殿下的贴身女宫,也是无法离宫去寻程三郎,因为那样一来,容易遭人非议。

好在足智多谋的晋阳公主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和计划,那就是让李象这位乖侄儿兼皇太孙,成为他们之间的送信人。

李明达牵着李象的走来到了屋外,又捏了一把这小子那胖嘟嘟的小脸蛋。

“记住姑姑的交待,千万别漏馅了,快去吧。”

“好的姑姑,你就放心吧,侄儿告辞。”李象用力地点了点头,还跟个小大人似地朝着李明达一礼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