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75章

作者:晴了

“没什么,只是说他与我谈得甚是投机,说是明日有暇,就过来带我去洛阳的一处好地方逛逛。”

“……”

听到了这话,桑布扎微微颔首,行出数步之后,又顿了顿低声劝道。

“大公子,如今宰相输了这一阵,未能完成国主交付的重任,已是大过。”

“你行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莫要再让那扎西将军拿捏住把柄才是。”

听到了桑布扎此言,想到了方才扎西将军面对自己阿帕时,显得那样的无礼狂勃。

年轻气盛的钦陵不禁心中大恶,只是表面上露出了感动之色,朝着桑布扎一礼道。

“先生放心,我会小心的。”

看到那桑布扎离开之后,钦陵转过了身来,本想去寻亲爹,可是这个时候,屋子里边的灯火已然熄灭。

钦陵愣了半天,最终无可奈何地长叹了一声。自己本想跟亲爹聊上一聊与那位吴王殿下今日交流的内容。

不过看来,亲爹虽然表面上十分坚强,但是今日的连战连败,还是让亲爹禄东赞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罢罢罢让亲爹且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疗伤,回头寻着机会,再跟亲爹好好的聊上一聊。

一思及此,钦陵这才朝着自己的屋子行去,洗漱之后,往那温暖而又柔软的榻上一躺。

不远处的铁炉子,哦,这玩意唐国人叫贞观炉,炉上的水壶壶口冒着白汽。

钦陵躺在这温暖而又舒适的床榻之上,回味着今日所品尝到的那些美味,哪怕是已经吃得肚儿溜圆。

可是一回忆起那些美味佳肴,还有那种甘醇的美酒,让钦陵觉得,自己人生的前十多年简直就特娘的跟白过一样。

越发地期待起了明天跟唐国的吴王殿下见面之后,开始新的冒险征程。

……

李世民此刻正坐在案几跟前,处置着那些还没有解决的公文,时不时扭头看向不远处的铜壶滴漏。

不禁眉头大皱,赵昆这一去,差不多得有大半个时辰,居然还没把程三郎那小子给提溜回来。

难不成,那小子跟禄东赞分出了胜负之后,就已经蹿到城外的工地兢兢业业干工作去了?

就在这个当口,就听到了有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却是赵昆打头,后边,跟着程三郎与李恪肩并肩。

看着亲儿子那张红得快跟猴子屁股有一拼的小白脸,李世民顿时心头一恶,将手中的笔撂下。

“恪儿,你这是怎么回事?”

李恪看了一眼身边的处弼兄,只能老老实实朝着亲爹一礼。

“孩儿见过父亲,孩儿方才跟处弼兄还有一干弟兄打牌,输了要喝酒……”

“……”李世民一脸黑线地看了一眼目不斜视,安静如鸡的程三郎,再看一眼亲儿子的模样。

甚是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没好气地道。

“行了,赶紧过来坐下,知道老夫唤你们二人过来所为何事吗?”

正在酒楼里边跟一票狐朋狗友喝酒打牌,然后被赵昆给提溜过来的程三郎与李恪哪里知道。

只能一脸懵懂地摇了摇头,静待皇帝大佬开口。

李世民抚着长须,决定实话实说,毕竟跟小辈绕弯子没必要。

重要的是程三郎的脑回路不太正经,指不定你说东他以为是西,那就更得不尝失。

“老夫也不瞒你们,那吐蕃使节禄东赞,着实是一位极有才干之俊杰,老夫甚是欣赏他。”

听到了李叔叔这话,程三郎顿时两眼一亮,果然,这位一身史诗装备的大唐皇帝陛下,果然对那位高原红脸蛋的男人很有兴趣。

李世民没注意到程三郎那副很八卦的表情,自顾自地继续斟酌道。

“所以嘛,老夫在想,能不能说服他或者是打动他,让他留在大唐,为大唐效力。”

“小侄明白了。”程三郎露出了一个果然不出我所料的笑容,朝着一旁的李恪得意地挑了挑眉。

这才朝着已经转过了头来的李叔叔一礼,表情十分阴险地伸出了一只手,五指曲成勾状。

“叔叔可是想要得到这个出类拔萃的男人。”

“?!?!?!”

第1917章 处弼兄有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李世民的眼神一滞之后,瞬间变得十分的可怕,仿佛要当场表演生吞大活人。

李恪与赵昆眼角直接就立了,全都一副受到惊吓的模样,鼓起了眼珠子看向这个表述很有问题的程三郎。

有杀气,犹如实质一般的浓烈杀气,让程三郎菊花一紧。

意识到自己过于兴奋而口误的程三郎,当即推金山倒玉柱地朝着鼻孔都快要喷出火星的大唐皇帝陛下一礼。

“请叔叔将此重任交予小侄,小侄有把握将那禄东赞父子留在我大唐。”

“……”已经想要脱下臭袜子扔过去堵上程三郎那张臭嘴的李世民身形一滞。

满脸狐疑地打量着程三郎,这个满嘴胡说八道的小混蛋,不会是忽悠老夫吧?

李世民抚着长须,罢罢罢,回头再找理由整治于他出气,现在正经事要紧。

总不能刚暴打了程三郎一顿,又对他委以重任,指不定这小子会消极怠工。

李世民只能强忍住怒意,阴恻恻地提醒这个浑身心眼的程三郎道。

“老夫要的是他禄东赞心甘情的留在我大唐,为我大唐出谋划策,明白吗?”

“叔叔,且容小侄思量思量……”程三郎朝着李世民一礼,站起了身来,开始晃晃悠悠地在文成殿内负着手瞎溜达。

李世民看到程三郎表情十分严肃,紧拢起了眉头,开始在文成殿偏殿里边踱步。

看到他在很正经的思索问题,心中倒也一松,毕竟这小子本就鬼主意多,他静心思考出来的主意,想必能够更加的完善。

就看到这小子一边踱步,嘴里边似乎在嘟囔着什么,这让李世民好奇心大起。

可是自己毕竟是大唐皇帝陛下,总不好意思凑到程三郎这小辈身边去偷听。

目光一扫,落在了亲儿子李恪身上,朝着亲儿子李恪露出了一个温和的表情,打了一个眼神。

作为英果类已的亲儿子李恪,虽然比不过肚子里的蛔虫,但是对于亲爹的眼神,还是能够达到秒懂。

当即站起了身来,晃晃悠悠地凑到了处弼兄身边,支愣起了耳朵。

然后,就听到了处弼兄的嘟囔声。

“……想要得到这个高原红的男人,光得到身子是没用的。”

“不仅仅得到他的人,还得得到他的心”

“!!!!”李恪的眼珠子夸张地瞪到了极致,表情惊惧地看向神神叨叨的处弼兄。

程处弼查觉到了身边的异样,一歪脑袋,就看到了李恪就好像是被人拿烙铁捅了腚眼一般夸张,不乐意地道。

“你那是什么表情,赶紧让开,莫要打扰我思考正经事。”

李恪抹了把额角被吓出来的冷汗。处弼兄到底都在胡说八道什么鬼?

你特娘的这是在考虑正经事吗?怎么越听越不正经……

一扭头,就看到了亲爹投过来的探究目光,李恪心中顿时一梗,那些话若是让亲爹知晓,李恪觉得自己有可能跟处弼兄一样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只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什么正经话也没听到。

李世民不乐意地瞪了一眼这个亲儿子,耐下了性子等着程三郎。

程处弼溜达了几圈之后,过足了在文成殿偏殿这种高档楼堂馆所里边肆无忌惮瞎溜达的瘾头之后,这才转过了身来,朝着李叔叔一礼,信心十足地道。

“叔叔,小侄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至少能够有七成把握,可以让禄东赞父子留在我大唐。”

看到程三郎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李世民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道。“策将安出?”

外面寒风呼啸,杂夹着雪花翻飞,而文成殿的偏殿之中,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半个时辰之前还在吃吃喝喝打牌娱乐的程三郎,已然开始呕心泣血地向大唐皇帝陛下进献良策。

要谋划的大事情,就是为大唐皇帝陛下,留住那个高原红的男人。

而且不光要留住他的身,也要留住他的心,虽然这么描述出来,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太正经。

大唐皇帝陛下,自然不乐意学习隔壁曹丞相,当年的曹操,虽然留住了徐庶的人,却没能留住他的心。

大唐皇帝陛下想要做的,就是伸出了一只大手,五指并拢,露出了一个邪魅狂狷的笑容,说出那句很霸道总裁的话,我全都要。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

迎着那冬夜的风雪,程三郎与李恪离开了这洛阳皇宫,朝着宫外大步行去。

李恪此刻则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毕竟处弼兄的计划,让他总觉得有些不太靠谱。

毕竟,这个计划最重要的关键点,居然不是禄东赞本人,又或者是他的亲儿子钦陵。

居然仅仅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只是被处弼兄逮着,在那剑川城吃尽了苦头和牢房的吐蕃豪商。

而且他有着一个让人一般都不乐意说出口的名字:尼玛。

一听到这个名字,李恪就有一种想要抱肚皮的冲动,也不知道尼玛他爹娘是怎么想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爹娘肯定不懂得关中话就是了。

程处弼迎着风雪,大步昂首前行,李叔叔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绝对是英雄所见略同。

禄东赞父子,的确算得上是吐蕃百年难得一见的军政大材。

父子俩掌控着吐蕃的那几十年,正是吐蕃最为强大的时候,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父子俩是真有本事,正是他们父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为吐蕃持续百余年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吐蕃强大,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却不是一个美丽的好消息。

一个强大的高原王国,时时刻刻地对着大唐王朝的剑南道以及丝绸之路虎视眈眈,并且,为了争取这两地。

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大唐与吐蕃之间,断断持续,持续了一两百年的冲突。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断掉令吐蕃强盛起来的根本?

例如,那个现如今因为国主李迷夏被囚禁,让一干象雄部落只能暂时屈从为吐蕃国藩属的象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