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73章

作者:晴了

可是等他们满心期待作为吐蕃第一智者的宰相禄东赞能够完成任务。

结果呢,从皇宫里边传出来的消息则是,自家宰相禄东赞与那唐国的年轻才俊程处弼斗智斗勇。

结果输到连兜裆布都没了,甚至还丧失了向大唐请嫁公主给自家国主的资格。

反倒是禄东赞,以吐蕃宰相的身份,代表吐蕃向大唐帝国俯首称臣,永不犯边。

这样反差巨大到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来之后,直接就把一干使团成员给整懵逼了。

偏偏等他们看到了朝会散掉之后,从宫中出来的两位副使桑布扎与那钦陵,居然与那位大唐的吴王殿下十分亲切地一路要去游览东都洛阳。

而使节团的正使,宰相禄东赞,则被大唐皇帝留在了宫中赐宴,让他们这些使节团的闲杂人员先回驿馆去等候。

此刻,就在那驿馆深入一个僻静的小院子里边,使节团的护卫将领扎西此刻正铁青着脸,据案而坐。

他是吐蕃国主亲军的将领,此番奉了国主之命,护送吐蕃宰相禄东赞以及钦陵与桑布扎出使大唐。

而他同样也是国主松赞干布安排在这一只队伍中的监督者。

明面上,他是护卫将领他保护使团安全,但他负担有将禄东赞等人的言行暗中记下,交给国主的秘密使命。

禄东赞这位吐蕃第一智者,吐蕃名相,似乎也将他当成一位只知道舞刀弄剑的粗鄙武夫。

而宰相禄东赞一直的行径,他都默默地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所有的一切,都朝着正轨去发展,就连在长安出了问题之后,宰相禄东赞的决断,也让他心中敬佩不已。

而至今方才之前,他都还满心地期待着看到禄东赞圆满地完成任务,回到驿馆,自己也好向这位宰相大人表达敬佩与恭贺。

可是,这些跟随着禄东赞去了东都的皇宫,回来的使节团成员带来的消息,直接就让扎西惊呆了。

一切都反转了,禄东赞非但没能说服大唐皇帝陛下下嫁公主,反倒代表着吐蕃向大唐俯首称臣,永不犯边。

而这一切的起因,就是因为那位大唐年轻一辈之中的才俊程三郎。

听完了手下的禀报,本就讷于言敏于行的扎西坐在案几后边,真心有一种狂怒无能的颓丧感。

“简直就是混帐透顶!”扎西七窍生烟地以掌击案,怒吼出声来。

一干使节团的护卫们,全都胆寒若栗,垂首不敢开言劝解。

“他为什么要放弃大好的局面,明明昨天的时候,唐国的鸿胪寺官员已经亲口说过。”

“他们大唐的皇帝陛下已经有意将公主嫁给我们国主,他这么做,简直就是在背叛吐蕃。”

旁边的一位使团官员让他这话给吓了一跳,赶紧开口劝道。

“扎西将军慎言,将军……这话可万万说不得。”

扎西愤怒地瞪圆了双眼,朝着那名开口的官员喝问道。

“怎么就说不得了,他能做得,本将军就不能说了?”

看到这位一路之上,显得甚是低调,对宰相禄东赞十分恭敬的护卫将领勃然作色,使团官员直接就懵逼了,张着嘴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旁边的另外一位官员赶紧言道。“扎西将军,下官觉得,宰相之所以这么做,必然有他不得以的苦衷才是。”

扎西怒极而言,恶狠狠地瞪了这几位为禄东赞说话的使节团官员。

“苦衷?苦衷就是放弃了国主的嘱托,然后向唐国俯首称臣?”

“你等莫要忘记了,他禄东赞虽然是薛氏之主,但是,国主才是整个吐蕃之王。”

“……”这几位官员,看到了扎西将军那副愤怒到恨不得抄刀子剁人的架势,只能缩了缩脖子,悄然从心。

罢罢罢,跟这个只知道抄刀子剁人的粗鄙武夫实在是无话可说,只能等宰相大人回来,由宰相亲自跟他说。

……

禄东赞此刻已然与大唐皇帝陛下来到了那位于九洲池中的瑶光殿。

此刻,他显得有些坐立不安地频频地朝着殿外张望,最终,剩着谈兴甚浓的大唐天子喝茶润嗓的功夫站起了身来一礼道。

“唐皇陛下,下臣已经在宫中盘恒实在太久,也不知道下臣的那些属下现如今如何了。”

“还请陛下允下臣先行告辞,改日再来听唐皇陛下教诲。”

李世民装着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大殿外面,看到已经黄昏的天色,这才恍然地抬手击额。

“哎呀,朕与卿一见如故,这一聊起来,居然把时辰都给忘了。”

“也好,今日诸事纷杂,朕也就不留你了,不过可说好了,改日再与卿深谈。”

李世民缓步来到了殿门口,看着一名宦官引领着那禄东赞快步朝着码头方向行去。

一直跟随在陛下左右的心腹护卫头子赵昆忍不住小声地嘀咕道。

“陛下为何对这位禄东赞另眼相看,难不成,他还是一位大材不成?”

李世民抚着长须,看到了禄东赞登上了轻舟转过了身来之际,还特地摆了摆手,直到轻舟渐远,这才言道。

“此人气度不凡,而且荣辱不惊,进退有度,而且学识渊博,处事极有见地。”

“让朕生了爱才之心,若是他能留在大唐,可为朕之臂助。”

“……”

第1914章 陛下既有此想法,何不问策于程三郎

赵昆忍不住咧嘴一乐,下意识地抬了抬下巴。“就他?”

“???”李世民有些懵逼地转过了头来朝着赵昆看过去。咦?……

这位一般都不会表达自己意思的糙老爷们,居然也有对那些斯文人鄙夷的时候?

看到了陛下投来的疑惑目光,赵昆忍不住腼腆一笑。

“臣只是觉得,就他跟程三郎斗智斗勇,输得灰头土脸的,居然也是一位难得的大材。”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心中顿时一梗,总觉得赵昆这话有很强的污辱性。

似乎就连自己,以及朝中的不少勋贵重臣都被污辱了一遍。

可又偏偏还真不好说什么,毕竟赵昆说的是实话,今天这位禄东赞可真是输得干脆利落到让人无言以对。

可仔细一想,就程三郎那小子的脑子,任何人输给他都不意外。

一思及此,李世民忍不住不悦地闷哼了一声,强行解释道。

“至少这位禄东赞输了之后,不会像某些人一般气极败坏,喜怒形于色,单此一点,就值得朕看重。”

听到了这话,赵昆赶紧低头连声附合陛下,心里边却直呵呵,陛下你说的某些人该不会是指所有人吧?包括你自己在内。

当然,这些话,赵昆是打死不会说出口的,打不死也不能说。

他可不是程三郎那只妖蛾子,唔……话说回来,程三郎那小子,斗智斗勇还真没输过。

只希望这小子能够继续赢下去,莫要坏了他的不败金身才是。

不然,指不定陛下,甚至是那些被他得罪过的勋贵重臣们都不乐意。

你特娘的把我们全部都赢了,你输给XXX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们大唐君臣都不如XXX?

到时候,大唐君臣,抄起兵器,撵得程三郎满城乱蹿的场面,兴许就能见到了。

一思及此,赵昆表情一阵扭曲,脑补太过,一定不能笑……

……

李世民抚着长须,目光闪烁不定,良久之后,这才小声地嘟囔了一句。

“此等良臣,若是能为我大唐所用,该有多好。”

赵昆下意识地附合道。“陛下所言极是,禄东赞得陛下亲睐,他若能归我大唐,那吐蕃国主,可就等于是断一臂膀。”

赵昆此言,让李世民不由得两眼一亮,也是,那位吐蕃国主野心已现。

若是有了禄东赞这位良臣辅助,必定会如虎添翼,倘若此人被留于大唐,倒真如赵昆所言,等于是断其一臂。

不过思量了半晌之后,李世民忍不住惋惜地摇了摇头道。

“他终究是吐蕃一国之宰相,想要将他留于我大唐,为朕效忠,为我大唐朝廷效命,何其难也……”

听到了陛下此言,一旁的赵昆也只能翻了个白眼,但是很快,赵昆暗戳戳地小声道。

“陛下既有此想法,何不问策于程三郎。”

李世民一愣,看向身边的赵昆。

迎着陛下的目光,既然已经出了主意,赵昆只能继续为自己的主意找理由。

“臣知道陛下的为难之处,就想着程三郎做事向来都是不走寻常路,可又偏有奇效。

所以臣觉得那小子兴许能够有办法。”

听到了赵昆之言,李世民也不禁抚着长须,陷入了沉吟,不得不说,赵昆的提议,倒是让他有些怦然心动。

看到陛下已经开始犹豫,赵昆忍不住又暗戳戳地道。

“陛下你想,就算万一事泄,也跟陛下你没有半点干系,一切都是程三郎那小子闹腾出来的妖蛾子。”

听到了最后这一句话,李世民的已经已经不是亮,而是目露精光。

的确,程三郎那小子搞歪门邪道很有一套,更何况这一次破坏吐蕃和亲,正是这小子骚操作百出。

才能够如此有惊无险的解决这个难题,既然如此,倒也不妨试上一试。

“既然如此,赵昆,你速速遣人,不,你亲自去寻那小子来,现在就去,对了,顺便让吴王一块。”

赵昆凛然应诺一声之后,赶紧快步朝着码头而去。

……

禄东赞快步出得大唐皇宫,而此刻在宫外,只有几名亲随与马车守候在外。

禄东赞抬手示意亲随起身打量着那越来越昏暗的天色,随口问了一句。

“大公子还有桑布扎呢?”

“回老爷,大公子与桑布扎受了大唐吴王殿下之邀,去游东都去了,其他人已经回了驿馆,只留下我等在此等候老爷。”

听得此言,禄东赞脸色不由得一变,正欲钻进马车里的身影也僵住。

“吴王李恪?”

看到亲随点头,禄东赞愣在原地,不大会的功夫,表情阴沉得快要滴出了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