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71章

作者:晴了

“陛下若是不信,只需要把这只黄金狮子熔炼,就能够知晓。”

“不不不,朕不是这个问题,朕想问的是,你就仅仅凭着这水面的高低不同,就能够分辨出区别?”

程处弼听到了这话,看着那一双双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呵呵一乐,摆出了大唐程氏大学校长的范讲解道。

“当然,因为黄金和铅的密度不一样,所以,同等重量之下的纯金狮子,与掺了铅的非纯金狮子,所溢出来的水量,就会有差异。”

“这是利用了一个比较浅显的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又称为阿……曹冲原理。”

“……”

第1910章 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与那尚囊同样的命运

禄东赞呆愣愣地看着跟前洋洋得意侃侃而言,说的都是让自己摸不着头脑地怪话的程三郎。

此刻,他感觉自己眼前一片灰暗,吐蕃第一智者那无暇的自信与自尊。

就好像遇上了一只疯狂而又野蛮的啄木鸟,被啄得千疮百孔。

整个人都摇摇欲坠,一旁的钦陵赶紧搀住了这位连遭打击的亲爹。

“阿帕,阿帕你没事吧?”

禄东赞足足几个呼吸之后,这才缓了过来,勉强冲亲儿子钦陵一笑。

摇了摇头推开了钦陵,推金山倒玉柱地朝着那位听到了程三郎的胡说八道,脸色发黑目露凶光的大唐皇帝陛下拜倒在地。

“大唐皇帝陛下,下臣,认输。”

“下臣以吐蕃宰相的身份,代我吐蕃国主,向大唐俯首称臣,我吐蕃愿为大唐蕃属……”

禄东赞此言一出,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殿中诸人,齐刷刷地闭上了嘴。

一干大唐臣工,都如释重负地暗松了口气,是吐蕃人自己主动站出来与程三郎赌斗,最后败给了程三郎。

如此一来,天下诸蕃也找不到理由和借口指责大唐皇帝陛下食言而肥。

而朝廷,也算是给了那些知晓了吐蕃黑心肠,对吐蕃国主印象相当恶劣的大唐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

至于那些程三郎新结交的异国好朋友们,也都眉开眼笑,一副恨不得弹冠相庆的架势。

毕竟自己的国家娶不到大唐的公主,而这原本有希望娶到大唐公主的吐蕃也失败了。

对于他们这些参与破坏这门亲事的诸蕃国使而言,可以说是相当的有成就感。

李世民扫了一眼智计百出,仿佛天底下,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倒他的程三郎。

这才上前一步搀起了禄东赞,看到这位吐蕃宰相如丧考妣的表情,李世民和颜悦色地道。

“汝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真不愧是吐蕃国名臣,朕很欣赏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

听到了大唐皇帝陛下这话,有败无胜,心如死灰的禄东赞总觉得自己被污辱了,可又偏偏无法反驳。

毕竟,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表情是那样的真诚,现如今都到了这样的地步,自己得罪大唐皇帝陛下,也于事无补。

一想到若是自己败给了程三郎,令婚约变成了一张废纸,而自己还代表着吐蕃向大唐俯首称臣的消息若是传回国内。

禄东赞着实有些不敢想,那位心胸向来不怎么宽广的国主,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兴许,等着自己率领这只未成完成任务,反倒丢尽颜面的使节团回到了吐蕃之后。

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与那尚囊同样的命运。甚至会更加的凄凉……

一思及此,禄东赞忍不住扫了一眼身边那十分年轻,尚有大好年华,又很有才学智计的长子钦陵。

若是自己失去了国主的信任与恩宠,那钦陵未来的前途与命运,怕也要蒙上一层沉重的阴影。

而旁边的程三郎,这个赢下了自己这位吐蕃第一智者的唐国年轻才俊,怕是将会更受唐皇的重视才对。

江夏王李道宗正呆愣愣地看着前方,他看到了那面如死灰拜倒在陛下跟前的禄东赞。

看到了将禄东赞搀扶起来,笑得那样畅快的陛下。

也看到了那洋洋得意,频频朝着那两个身材窈窕出挑,眉目清丽如画,巧笑嫣然的小宦官挤眉弄眼的程三郎。

这一刻,他感觉到了一只大巴掌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还有程咬金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

“怎么样,程家人办事妥帖吧?”

程大将军那双扫帚眉一挑,满脸的得意。

“妥,实在妥帖。”

李道宗用力地吸了吸鼻子,抬起了脑袋,看向大殿的屋顶,生恐那激动的泪花,从眼中溢出来。

阿暖,终于不用离开大唐,去到那苦寒的高原之地,嫁给一位异邦之人。

娘子也不必每每一想到闺女那忐忑而又迷茫的前路,就黯然垂泪。

程咬金看到了李道宗眼角处的泪水,内心也有些寡寡的,大巴掌又拍了这位感情丰富的大唐宗室名将。

“行了,赶紧想办法,给你那闺女寻个好人家吧,要不,你看我家老四如何?我家老五也不差,对了还有老六,你也可以考虑考虑……”

“我们程家人个顶个的好娃娃,都像老程一样实在憨厚,你闺女嫁过来,定然吃不了亏。”

“……”前一秒感情还很丰富的李道宗瞬间变得面无表情,扒拉开了程大将军的大手。

“知节兄,这事,我得回去问我娘子。”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让我娘子去跟你娘子说说,哎哎哎,别走啊。

这家伙,用完了我们程家人,直接就不搭理,这什么人嘛这是……”

一旁的几位狐朋狗友一个二个挤眉弄眼憋笑不已。

……

大殿之内的喧闹还在继续,而李道宗已经迫不及待地迈步行出了大殿,他已经等不及了。

一干驻守在贞观大殿外面的大唐精锐,都看到了这位大唐宗室名将,脚步急促地下了台阶。

然后快步朝着皇宫的南边行去,一开始还只是快走,但很快,他就干脆撩起前襟,向着宫门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位堂堂亲王殿下如此失态,让一干看到这一幕的将士还有宦官宫女都满脸震惊。

但是,李道宗已经顾不上这些,他只想要跑得更快一点,再快一点。

冲出了宫门之后,喘着粗气,招来了自己的心腹亲随。

“快,快回长安,告诉王妃,吐蕃国使节禄东赞,败于程三郎之郎,自愿放弃和亲,向我大唐俯首称臣了。”

听着这位亲王殿下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方才宫中所发生的事情。

李道宗的心腹亲随不由得面露狂喜之色,朝着自家殿下一礼大声言道。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小人这就回长安,告诉娘娘这个喜讯。”

两匹快马,载着两位李道宗的心腹亲随,打马朝着西边狂奔而去,看着他们迅速远去的身影。

喘息渐平的李道宗忍不住舒爽地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此刻,原本漫天飞舞的飘雪渐渐地停止了。

而那密布的阴云,正在散开,一道阳光经由云隙,泼洒下来,让李道宗情不自禁地眯起了双眼。

只是,眼角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滚滚落了下来……

第1911章 李叔叔这个老司机分明就是要一箭双雕

这一场有诸国来使参与的大朝会还在继续进行,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代表大唐,对于吐蕃来使禄东赞大加安抚了一番。

而那位吐蕃国使节禄东赞,在向大唐皇帝陛下代表吐蕃俯首称臣之后,心态渐复从容。

与大唐皇帝陛下,以及大唐重臣对答之言,不但显得反映敏捷而且条理分明,进退有度。

让一干大唐重臣也收起了对这位被程三郎频频击败,灰头土脸的吐蕃宰相的轻视之心。

也是,跟程三郎那只妖蛾子较劲的大唐重臣,好像还真没有赢过那小子的。

只能说大家伙都算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站在同一条阵线上,鄙视那边嬉皮笑脸嘻嘻哈哈闹着一团的程家人还有那些粗鄙武夫。

钦陵与那桑布扎,此刻却显得忧心忡忡,时不时看着那位谈笑生风,长袖善舞的禄东赞看过去。

都觉得他那神采飞扬的笑脸下面,似乎有着无数的痛苦与悲伤。

随着时间的逝去,最终,这一场以接见吐蕃国和亲使节团为目的的大朝会终于圆满地闭幕。

“禄东赞卿,朕与卿一见如故,对于你们吐蕃国中诸事,甚是有兴趣。”

“一会朝会之后,卿且留步,与朕好好言说一番吐蕃之事如何?”

大唐皇帝陛下那中正平和的嗓音,在这贞观大殿之中响了起来。

钦陵与桑布扎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禄东赞的脸上。

在场的那些大唐文武,还有那些诸蕃国使,也都将大唐皇帝陛下之言听到了耳中。

禄东赞看着大唐皇帝陛下那张笑得十分仁爱而又不失威仪的脸庞,心中谓然一叹,朝着这位心思老辣的大唐皇帝陛下恭敬一礼。

“陛下有此等意,乃是下臣之荣幸。”

“好好好,退朝,来人,引禄东赞卿往九洲池畔,随朕赏九洲池雪景。”

……

“看来,我父皇挺欣赏这个吐蕃宰相的。”李恪作为李世民的亲儿子,小声地给出了一个十分中恳的评价。

程处弼斜了李恪一眼,直接就呵呵了。“你真是这么想的?”

李恪很是意味深长地朝着处弼兄眨了眨眼,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来。

“当然,我父皇就是因为很欣赏对方,所以才会这么做。”

嗯,懂的都懂,就看那钦陵和那桑布扎那副十分难看的嘴脸,就能够看得出来,李叔叔这个老司机分明就是要一箭双雕。

这位吐蕃宰相非但没能完成吐蕃国主的重托,反倒代表吐蕃向大唐俯首称臣。

现在,又被大唐皇帝陛下青睐有加,还留于宫中议事以示亲厚。

这样的消息若是传扬出去,呵呵……别的不清楚,但是那些吐蕃人肯定会好好的想一想,他们的这位宰相到底想要干嘛?

“既然如此,我觉得贤弟你也可以跟吐蕃人好好的交个朋友。”

程处弼大巴掌搭在了李恪的肩膀之上,暗中指了指那边不远处,显得有些孤苦零丁的钦陵与桑布扎。

“啥意思?”李恪有些懵逼地看向处弼兄,很快就反应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