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57章

作者:晴了

李世民直接就被逗乐了,吭哧吭哧地笑了两声,一把将那柄横刀拿了过来撂到了地板上。

盘膝坐在了亲闺女跟前,很是语重心长地道。

“爹爹是说真心话,可不是在敷衍你。”

……

看到了这一幕,长孙皇后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不得不遗憾的表示,夫君果然是斗不过小兕子的,不论是斗智还是斗勇。

“真的?”李明达终于睁开了那双清彻明媚的眸子,懵懂地看着跟前的亲爹。

就看到了亲爹十分笃定地用力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为父怎么可以哄骗你呢?”

“这些文章,已经让爹爹明白,吐蕃可以薄交,却不可交心。”

听到了这话,李明达两眼中闪过了一道异彩,目光朝着那边看了过去。

就看到了程三哥哥正一脸懵逼地打量着这边,看到了自己投来的目光,赶紧冲自己露齿一笑。

程三哥哥那帅气而又阳光的笑脸,可真好看呀……

李明达不禁有些害羞地垂下了眼帘,一旁的李世民瞬间心中一梗。

猛的一个狮子摆头看过去,只看到了程三郎表情极度严肃的正经脸。

噗呲一声,唔……好像是娘子观音婢略微失态了那么一下下。

“……”

此刻,几位大唐重臣正快步朝着文成殿赶了过去,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份《长安旬报》……

第1888章 没错,朕就是这么的驰名双标,咋的?!

就在这个时候,殿门外面,传来了一位宦官的低唤。

“陛下,房宰相、长孙尚书、魏大夫等诸位臣工有要紧之事,求见陛下,就在殿外侯见……”

“朕知道了,让他们且等一等。”

李世民先是将李明达扶了起来,朝着亲闺女露出了一个慈爱的笑容。

“好了小兕子,你先和你娘回去。爹爹要忙公务了。”

李明达乖巧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过了头来,朝着自家三哥和程三哥哥嫣然一笑。

“好的爹爹,那女儿就先行告退,三哥、程三哥哥,我们一会见……”

程处弼赶紧起身一礼,目送着那长孙皇后与李明达离开了文成殿。

而李世民看着妻女离开了偏殿,转过了头来阴沉着脸。

打量着这两个奉了亲闺女的指使,炮制出一堆把吐蕃的黑心肠给翻出来,晾给天下人欣赏的年轻才俊。

害得自己之前所有的筹谋,所有的呕心泣血甚至是忍辱负重,都变成了笑话。

哦不对,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差一天的功夫,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天大的笑话。

李世民闷哼了一声,一抬脚,踢到了那柄横刀,弯下了腰去,顺手抄起了这柄横刀前行。

看到了一身史诗装备的大唐皇帝陛下黑着脸,抄着横刀朝着这边行来。

瞬间,程三郎与李恪两人眼珠子一鼓,齐刷刷地朝后退去。

程处弼一边后退,一边赔着笑脸对大唐皇帝陛下这种不道德的行动,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叔叔,不至如此,不至如此,咱们有话好好说……动手都行,动兵器就过了。”

“???”赵昆一脸懵逼地看到了这两只妖蛾子第一时间就躲到了自己的屁股后边去。

“你们做甚?”赵昆不乐意地黑着脸往旁边挪了一步,岂不料,程三郎与李恪如影随行的又跟了一步。

“……”李世民生生被这两个现在胆小如鼠的混帐给气得乐出声来。

这两个怂货,怎么的,难道老夫还能把你们两个剁成人肉丸子泄愤不成?

那样一来,朕岂不就成了不明事理,不辩青红皂白的暴戾君主。

传出去,自己这位堂堂的大唐天子还要不要脸了?

李世民干脆懒得搭理这两个碍眼的混帐玩意,抄起横刀大步来到了案几跟前坐下。

“给老夫过去那边,老实呆着。”

程处弼与李恪不禁暗松了一口气,赶紧蹿到了下首的角度处,安静如鸡地正襟危坐。

然后,几位重臣快步进入了文成殿偏殿,都不禁一呆,就看到了程三郎与李恪这两位后生。

一脸心惊胆颤的模样,坐得笔直,哪怕是看到了自己这些长辈,也只敢僵硬地扯扯嘴角以示礼貌。

……

几位朝廷重臣都表示,对于这两只妖蛾子正襟危坐在蹲在这里很不理解。

不过,现在是有正经事的时候,自然也就按捺住了内心的疑惑,齐齐朝着陛下一礼。

随后,满脸羞愧之色的大唐宰相房玄龄推金山倒玉柱地朝着陛下一礼。

“陛下,臣,特来请罪……”

房玄龄这才开口,后边的几位朝廷重臣们也都纷纷一起朝着大唐皇帝陛下施礼请罪。

看到了这一幕,程三郎灵机一动,赶紧也凑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也口称请罪,然后恭敬地一礼。

李恪看到了处弼兄的操作,不得不佩服处弼兄这个人就是胆大心细,赶紧也顺势一躺,哦不,顺势一礼。

李世民看着齐刷刷拜倒的那些臣工,然后,看到了程三郎与李恪这两个家伙也蹭进了队伍里边口称请罪。

差点就控制不住情绪,直接把案上的横刀扔过去。

一干埋头的臣工们,都听到了陛下陡然变得粗重的呼吸声,都不禁心中生悸。

可是渐渐地,陛下在频频的深呼吸之下,又平静了下来。

最终,就听到了陛下那显得甚是无奈地苦笑声。“诸位卿家,都快快请起吧……”

“看来诸位卿家,也与朕一般,都读到了这一期的《长安旬报》了吧?”

“是的陛下。”长孙无忌表情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答道。“臣原本还以为,吐蕃君臣,也算是质朴之人。”

“虽与我大唐有过摩擦冲突,终究是事出有因,而今看来,却是臣太过相当然尔……”

一干之前都极力地站队于吐蕃这边的大唐重臣,一边向陛下陈述着自己的过错。

一边在心中对这一期的《长安旬报》上那些精彩文章的作者表达了他们比较愤怒的情绪。

大家都一致认同,肯定是象雄国的才俊蹿到大唐来搞事情,你们特娘的要搞事情就早点搞。

结果呢,你们偏偏自己不搞要投稿,居然用这么骚的操作方式来搞事情。

害得咱们大唐君臣都已经表达了要跟那吐蕃和亲的意向性决策之后,这才看到这帮子表面质朴傻白甜的吐蕃人的黑心肠。

虽然这《长安旬报》才刚在洛阳发布,可是这玩意绝对已经在长安乃至关中地区都传得沸沸洋洋。

若是咱们大唐君臣答应了吐蕃的和亲,呵呵,指不定要被那些个已经知道了吐蕃真面目的大唐百姓喷成什么鬼样子。

还好,就差一步,就差那么一点点。

李世民看着这帮子一脸愧色的文武重臣,目光再扫过龟缩于后边鬼鬼崇崇的那两个家伙。

自己真要是把那两只妖蛾子提溜出来,让他们承认自己就是那帮子象雄国才俊的话。呵呵……

李世民觉得,在场的这帮子长辈,哪怕是再斯文的人,怕也想耍起王八拳把这两个小兔崽子撕成条状物以泄心头之羞愤。

至于自己,嗯……一想到自家那小可爱楚楚可怜的小模样,罢罢罢,好歹亲闺女的是非观相当的强。

更何况,如果不是亲闺女那么富有正义感,哪怕是甘冒奇险,也要让程三郎他们去搞事情。

自己又怎么能够查知那些吐蕃人的险恶用心和卑鄙算计呢?

一思及此,大唐第一宠女狂魔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温柔而又慈祥的笑容来。

没错,朕就是这么的驰名双标,咋的?!

第1889章 最简单的办法,吐蕃使节团主动放弃和亲

李世民好一阵宽慰,这才让一干臣工,满脸惭色地各归其位。

这里,几乎全都是文臣,没办法,毕竟大家都是斯文人,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忧国忧民。

最不乐意的就是穷兵黩武,由着那帮粗鄙武夫浪费朝廷的财富,拉着一票人成天去喊打喊杀。

所以,之前吐蕃的和亲使节团这才到得长安,消息传到了东都洛阳之后。

一干文臣都恨不得连双脚都翘起来表示赞成,认为收拾薛延陀就可以了,既然吐蕃那么的乖巧温顺,老实听话。

之前虽然也有一些莽撞之举,但那也不过是些许小瑕疵,不值一提。

所以,只要能够借着和亲,将那吐蕃给安抚住,只收拾那薛延陀,我们当然要极力的赞同。

可眼下,这份《长安旬报》一出,分明就是对吐蕃知根知底,已经被吐蕃给虐得偏体鳞伤,血泪横流的象雄国的才俊们。

为了破坏大唐与吐蕃的和亲,用现身说法的方式。

揭穿了吐蕃那十分伪善的真目面,让大唐朝野看到了吐蕃卑鄙无耻,阴险歹毒的那一面。

虽然国与国之间各种龌蹉摩擦不断,但是,这种把国家的名声直接给扔到了茅坑的做法。

直接就让广大的大唐百姓,还有那些读书人对吐蕃充满了鄙夷,这种时候。

如果大唐皇帝陛下还有朝臣还笑眯眯地接待吐蕃,对他们好言好语,甚至还把闺女嫁给吐蕃国主。

唔……很有可能,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的名誉,会造成影响。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些极力支持,纷纷上书陛下。

请恩准与吐蕃和亲的那些文臣,指不定哪天就会被那些爱憎分明的老百姓扔臭鸡蛋,泼油漆什么的。

肯定也会成为那些少年意气的年轻人们疯狂吐槽的对象。

谁也不乐意这样的事情成为自己政治生涯的污点,至少,大唐皇帝陛下也不乐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