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55章

作者:晴了

得见这一幕,长孙皇后第一时间抬起了手,示意对方噤声。

这位侍女面对着皇后娘娘,自然不敢违逆,只能轻盈地一礼之后,退到了一旁去。

长孙皇后刻意地放轻了脚步,走到了门边,就在这个时候,从屋内,传出了亲闺女李明达洋洋得意地说话声。

“想不到,程三哥哥居然对于高原之上的吐蕃与那象雄国了解如此之深。”

“感觉就好像他就潜伏在吐蕃国主的身边一般,太厉害了……”

“???”长孙皇后一脸茫然,程三郎又干啥了?难不成,那小子搞了什么吐蕃的八卦拿来给小兕子看不成?

然后,又听到了那位刚回到了闺女身边继续担任女官的武媚娘的嗓音响起。

“殿下所言极是,只是,这份《长安旬报》怕是会在我大唐,掀起极大的波澜。”

“怕是对于陛下安抚吐蕃,全力应对薛延陀的策略会造成影响。”

“嗯嗯,是啊……可是吐蕃人这么坏,程三哥哥揭露了他们的真面目。

正好可以让阿暖姐姐不用嫁给那个人品很坏的吐蕃国主。”

“而且程三哥哥之前来信跟我说过,对付吐蕃这种野心极大的家伙,万万不要让对方有机会发展壮大起来……娘亲?”

“……”已经掀开了门帘,站在门口,气度雍容的长孙皇后,默默地看着那洋洋得意的亲闺女。

小可爱李明达整个人都懵了,呆呆地看着娘亲似笑非笑地朝着这边走了过来,目光落在了自己摊开在案几上的报纸上面。

“哎哟,明达你这是在看《长安旬报》呀?”

“来来来,告诉娘亲,哪篇是你程三哥哥写的?给娘亲指点指点……”

武媚娘看到了长孙皇后投来的眼神,默默地朝着这位睿智无双的长孙皇后一礼,悄无声息地退到了门外去。

就看好看到了那位瑟瑟发抖的侍女,还有那位站在屋外,表情甚是古怪的胡尚宫。

“见过胡尚宫……”武媚娘朝着胡尚宫一礼,正欲开口相问。

胡尚宫就主动地解释了一句。

“娘娘已经在外面站了足有柱香的功夫,该听到的,想必都听到了。”

“……”武媚娘默默地垂下了眼帘,失策了,不过好在,以公主殿下的聪明才智,应该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局……吧……

……

就在大唐皇帝陛下在文成殿偏殿里边心乱如麻的瞎溜达的当口,赵昆步入了殿中禀报道。

“陛下,程三郎与吴王殿下已到,正在殿外等候。”

“嗯,让他们进来吧……”听闻这两个自己最看重的后辈已然入内,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住了内心的烦燥。

不大会的功夫,英武不凡的程三郎,与面如冠玉的李恪,就肩并肩地步入了偏殿内。

先是老老实实地给李叔叔见了礼。

李世民的目光,已然落在了程三郎手中的那份报纸上,不禁一乐。

“我说程三郎,老夫不是让你送行宫营造的进展情况过来,怎么你拿了份报纸。”

“难不成,这些日子忙着打牌,连正经事都忘了做了?”

听到了陛下这满是调侃的疑问,赵昆差点憋不住崩出个哑屁,赶紧扭脸。

程处弼赶紧讨好一笑。“瞧叔叔你说的,小侄虽然喜欢平时没事的时候打几把牌,可从来不会耽搁正经事。”

“之所以要把这最新一期的《长安旬报》带入宫中,实在是因为这一期《长安旬报》的内容,实在是太过触目惊心了点。”

“小侄知道,如今正值我大唐意欲与吐蕃和亲的紧要关头,所以今日见了这期《长安旬报》之后,就赶紧给叔叔送来。”

第1885章 大唐皇帝陛下对于亲闺女的宠爱够不够深?

李世民微愕,扫了一眼表情很严肃的程三郎,目光一转,落在了亲儿子李恪的身上。

就见这位英果类已的亲儿子赶紧点脑袋,表情也很严肃地道。

“父亲,这里边的消息,据说已经在长安,甚至是关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老夫倒真要好好看看,这《长安旬报》上到底都刊登了什么样的内容。”

李世民接过了那份报纸,摊开之后,看到了那夸张的标题,忍不住扫了一眼程三郎。

《长安旬报》这种喜欢用夸张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行为,最先就开始于程三郎这小子。

有时候,有些标题仿佛写得很震惊,很严重,结果特娘的内容平淡如水。

李世民犹记得自己今年的时候,自己看到的一份《长安旬报》,上有个十分夸张的标题。

标题名大概是:痛心!一位年轻人散尽家财,就只为了一顿吃的,某酒楼员工曝出惊天内幕!

这个消息,瞬间吸引了李世民,还以为有谁居然胆敢开黑店,而且还被《长安旬报》给爆光了出来。

可等他仔细一看内容,瞬间就一脸黑线卧了一大个槽。说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公子哥。

到了那洛阳洛水之畔汉唐商行所开的那间牡丹亭酒楼,觉得里边的东西太好吃了,每一样都点了一份。

从中午吃到晚上,结果一顿胡吃海喝之后,吃了差不多一贯钱,这才心满意足地叫店伙计来结帐。

然后这位年轻的公子哥就觉得你们这个酒店的酒菜为什么这么贵。

我平时吃这么多,顶多也就是几百文钱,在你们这里,居然吃下来差不多一贯钱,简直就是黑店。

随后,一位酒楼的管事亲自前来给这位宾客详细地解释了一下牡丹亭酒楼的菜肴的各种用料,都是上上之选。

还有许许多多的特色食材,都是从那遥远的剑南道空……呃,日夜兼程送来的。

更有许多珍贵的食材,在洛阳,怕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吃不上一回,再有,公子你开的是最顶级的青瓷谪仙醉。

纯原浆酿造,一瓶就收你三百八真不贵,听到了最后,这位公子哥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吃的这一顿,居然这么的鲜美无双,原来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他很快就接受了管事的解释,并且很愉快地交了钱……

嗯,直到这个时候,一脸黑线地大唐皇帝陛下这才知道,这哪是什么文章,分明就是商家的推销软文。

又再一次看到似乎的标题,李世民着实不好说些啥,毕竟这又不是政府公文。

可是,等到他的目光落在了那篇文章内容上之后,原本的漫不经心,还有嫌弃,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震惊,这篇除却标题骚了点之外,实则干货满满。

深入地剖析了现如今的吐蕃真实情况,以及对于现如今的高原局势的详尽介绍与分析。

甚至比自己从兵部职方司了解到的更加的细致。

看到了李叔叔那副紧抿着嘴唇,眉头皱成了川字,目光专注地阅读着这份《长安旬报》的模样。

程三郎与李恪交流了一个眼神,心中都不禁有些暗暗得意。

毕竟这些文章都是他们炮制出来的,能够让大唐皇帝陛下直接就把他们两个撂在一边,而专注于报纸的内容。啧啧……

李世民就一直保持着一个挺直脊梁的姿势,坐在御案后边,凝眉阅读着这份《长安旬报》。

每一篇文章,李世民都看得十分的仔细,却一句话也没有开口,这让程处弼与李恪都甚是无奈,却也只能继续蹲着。

不过看到亲爹那副模样,李恪心中越来越慌,觉得自己应该先做点什么。

“……”赵昆这位心腹护卫头子,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位吴王殿下李恪就这么上身不动。

完全靠着双膝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朝着程三郎挪过去,一直挪到了两人肩并肩为止。

“处弼兄,方才你忘记了一件事情,就是向我父皇解释这些文章的作者身份。”

“着什么急,方才没机会说,谁知道你爹会一下子就陷进去,不过这也是好事情。”

“毕竟,谁也猜不到,还会有比吐蕃人和象雄国的人更了解吐蕃战略和图谋的人,居然会没去过那片高原。”

程处弼冲李恪挑了挑眉,悄声言道,他当然不可能告诉李恪,自己前世还真去过。

李恪想了想,不得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甚是隐蔽地冲处弼兄翘起了大拇指比划了下。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李世民仍旧在专注而又充满震撼地看着这一篇篇有理有据的文章。

简直就像是将那整个吐蕃,连同那吐蕃君臣一块切开来,然后把他们的黑心肠摆在了自己跟前。

让自己可以从容而又仔细地了解那些吐蕃君臣的想法与思路。

不过最令李世民震撼的在于,他只需要接合之前吐蕃的各种行径,再加上之前所收到的吐蕃的国书。

再拿这些文章来拼接之后,整个吐蕃至少十到二十年的战略图谋,都完全地展示在了自己的眼前。

……

就在李世民专注到旁若无人的啧啧连声的当口,表情甚是无奈的长孙皇后。

还有那位可怜兮兮,扁着小嘴的小可爱李明达,出现在了那文成殿的殿门口。

李明达看着文成殿偏殿的门帘,忍不住转过了头来,看向自己的亲娘,不安地小声道。

“娘亲……爹会不会揍我呀?”

“……”长孙皇后忍不住抬手抚了抚额头。“这些话,你莫要问为娘,你得问问你爹。”

“娘亲……”李明达听到了亲娘那不负责任的敷衍之词,忍不住撇了撇嘴。

落后在两人身后数步外的胡尚宫与武媚娘都很沉默,毕竟这样的状况,大家都从来没有遇上过。

的确也只能看大唐皇帝陛下对于亲闺女的宠爱够不够深。

站在殿门口,李明达不禁有些踌躇,而长孙皇后则十分安静地立于一旁。

默默地看着这位一双明眸轱辘乱转的亲闺女,呵呵,娘今日怎么也不能帮你,你自己解决。

第1886章 辣么可爱的亲闺女请自己大义灭亲

长孙皇后就那么束手而立,看着亲闺女,脸上没有多少表情,毕竟这小兕子干的事情不地道。

自家亲爹在那里为了国家大政呕心泣血,结果呢,亲闺女暗戳戳地指使程三郎那家伙闹妖蛾子。

唉……倒不是说,亲闺女的是非观有问题,而是在于,国家大政,有时候不仅仅只是以是非观来解决的。

所以,长孙皇后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这个头疼的难题,若是没亲耳听到,亲眼看到,也就罢了。

可偏偏,这丫头办事不隐秘,让自己给当面撞上,自己若是不管一管,岂不是对不住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