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12章

作者:晴了

可是她第一胎生象儿之时,即便是难产,在那程三郎的要求之下,自己术后数日就已经下床,开始走动。

而且每日都可以用煮开过之后变温的水来对身体进行清洁。

以至于大姐终于有了机会入宫来探望自己之时,怎么也没有想到。

还未出月,而且还被程三郎开膛剖腹的自己,居然很有精气神,身上也丝毫没有异味。

兴许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这位太子妃在合理的防护之下,坐月子不需要那么夸张。

所以,现如今,皇室贵女们生产之后,也都不再像过去那般,一动不动地生生在床榻之上躺上一个月,臭上一个月。

这让太子妃苏氏内心对程三郎充满了感激之情。

就像这一回,自己分娩能够如此顺利,整个人虽然还是很累,却也没有像亲姐当年所言那么夸张。

而且哪怕是到了孕后期,整个人也没有像亲姐那样整个人犹如充气一般,足足比有孕之前重了数十斤。

下肢都浮肿得厉害,整个人几乎都难以动弹。

“夫君不必担心,程将军的治病手段,经常都是另辟蹊径,每每看似离奇荒诞,可事后都证明他是对的。”

听到了娘子苏氏这话,李承乾也心中稍安。

……

经过与那位大唐著名的儿科专家吴太医的低声交流,这位吴太医决定减量用药。

对于他这样的做法,程处弼也很是认同,毕竟小儿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减少药量,也能够减少对婴儿身体的伤害。

而听了吴太医的解释,程处弼这才知晓,这个时代的新生儿发生胎黄的机率也是颇为频繁。

不过大份部都会自行消退,少量的因为胎黄较重需要用药,而两位小殿下,正是属于重症胎黄。

这个判断倒跟程处弼的想法一般。经过之前的检查,确定并非核黄疸。

只要用了药,又晒日光浴,双管齐下之下,程处弼觉得这两位小殿下的重症新生儿黄疸应该能够解决掉。

这个时候,太子李承乾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近前,凑到了程处弼的身边。

看到太子殿下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模样,吴太医很是识趣了退到了一旁。

李承乾这才开口轻叹了一声。“唉……本以为此番能够平平安安,怎么也没有想到,又遇上了这等事情。”

“处弼兄,小弟我欲去信知会我父皇与母后一声,你觉得如何?”

“……这自然是听凭殿下你的心意,只不过,若是殿下想要问臣的意见的话,臣倒觉得暂时没有必要。”

“毕竟这真不是什么大毛病,而且殿下你去信告诉陛下和皇后娘娘,也只是让两位长辈徒增烦忧罢了。”

听了程三郎这话,李承乾砸了砸嘴,最终也只能认同程三郎的这番话。

而就在长安的东宫,正在治疗着两位小殿下的当口,太子妃平安诞下一女一男的消息,被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到了洛阳城内。

“程三郎没有动刀子?”李世民看着那份喜报,满心欢喜,却又有些难以置信。

“是的陛下,小程太保,一直都呆在手术室外,皇孙女与皇孙便已陆续降生。

分娩十分顺畅,娘娘生完之后,不过两个时辰,就可以缓缓起身了。”

“好好好,那可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咱们儿媳妇竟然这么争气,妾身还想着,她生象儿的时候,还曾经动过刀。”

“没想到此次,居然如此顺利,咱们承乾,如今也算得上是儿女双全了。”

收到了消息匆匆赶过来的长孙皇后也喜得眉开眼笑。

“好,太好了,承乾,哦不,咱们儿媳妇可真是够争气的,可惜,咱们如今还得在这洛阳呆在一段时间。”

“不然为夫真想现在就看一看那两个小东西。”

很快,太子妃平安诞下龙凤胎的消息,也在洛阳城中传遍,一干朝廷文官都眉开眼笑不已。

太子殿下如今年纪尚轻,却也已经有了两个皇子一个皇女。

而太子殿下的长子,更是已经被陛下册封为了皇太孙,如此一来,至少皇嗣血脉稳固,这一方面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只不过,洛阳虽因这个好消息而欢天喜地,但是长安的东宫里边。

程处弼正与吴太医通过物理和药物手段,正在小心翼翼地治疗着那两位小殿下的新生儿黄疸。

……

中秋佳节已过,但是,洛阳城外的秋日盛景,却是美不胜收。

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大唐天子,决定携妻带女,到那洛阳北边的芳华苑去溜达溜达。

毕竟妻子的身子,经过了半年来的调养,已然好了许多,想要出城去走动走动。

李世民这位好丈夫自然不会反对,而李明达这位掌上明珠一听娘亲与亲爹要一块去溜达。

当然不可能放弃这种出游玩的机会,李世民这位宠女狂魔更没有理由拒绝女儿的要求。

不过考虑到妻女的安全问题,李世民觉得这一次的春游,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警戒。

李世民抚着长须考虑了半天的人选之后,这才朝着立身于身边的赵昆吩咐道。

“赵昆,你且派人去告诉潞国公,朕明日要出游芳华苑,让他好好准备准备,清理一下苑中闲杂人员。”

“诺!”

第1817章 速速赶过去跟好晋阳,莫要出了意外

薛万均接到了命令之后,自然不敢怠慢,亲自领两千精锐,当日就赶往了芳华苑所在。

所谓的芳华苑也就是昔日前隋之时的东都的上苑,武德初年改名为芳华苑。

也就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大唐唐在洛阳为神都时的皇家园林神都苑。

虽然武德初年改名为芳华苑,算得上是皇家园林,但是由于大唐的统治中心与政治中心皆在关中的长安。

所以,这自打武德初年开始,一直到贞观年间,这芳华苑虽然号称皇家园林。

一直都有名无实,毕竟长期的无人照看和料理,几乎已经成了半荒废状态。

而李世民起心去这芳华苑溜达,一来是为了带妻女出城散心,欣赏秋日美景。

这二来嘛,自然是想要好好的看一看这芳华苑的情况,若是日后要定都于洛阳,修复或者说重建这芳华苑是必须的。

薛万均率左屯卫的两千精锐赶到了芳华苑所在之后,不禁有些傻了眼。

眼前哪里有半点皇家园林的景象,看起来显得那样的荒芜与萧条,甚至芳华苑中,有不少的建筑物都已然倒塌。

叫来了负责这片园林的官员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年以来,朝堂一直都没有拿什么经费修缮和维护。

“以至于这芳华苑越来越破旧,不仅仅是坍塌,有时候,还有人到这芳华苑中来将那些建筑的物料偷运出去以换财帛。”

“甚至还有一些在东都讨生活的人,又不愿意租住房舍,会悄悄地寄居在这苑里一些完好的屋子里。”

“下官多次遣人驱逐,可是今日赶了,明日又来,令人烦不胜烦。”

“本官还特请知会过洛阳令,可是洛阳令就只派了几位差役过来走动了一圈,呵呵……”

“下官身边不过十数名杂役,又哪里能够管得过来这么一大片的芳华苑……”

这位须发花白,干巴瘦猴的官员已然从武德七年就在这里负责,然后就在直呆在这里。

若不是今年这位薛大将军突然出现在这里,怕是这位官员都还以为朝廷都忘记有这么一片皇家园林。

听了这位老官的吐槽兼抱怨,薛万均自然也没什么办法可想,毕竟自己只是前来这里负责明日陛下赏秋景的前驱护卫。

当即就命那位老官派出人手作为向导,而薛大将军便将自己麾下的兵马分成了十队。

跟着那些向导深入到这芳华苑深处去,将那些现在还呆在里边的那些闲杂人员尽数驱赶出去。

另外一千精锐,则负责清理道路上的杂物,以便于明日陛下到此游览。

……

第二天,正值休沐之日,李世民轻衣简从,在赵昆领着三十余名护卫的簇拥之下。

一家三口十分低调地离开了东都洛阳,往东而去。

一直到出了城,行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李世民一家三口,这才从车上出来。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扶着长孙皇后上了马,又看着喜欢自食其力的亲闺女自己跃上了马背。

李世民这才翻身上马,在赵昆等人的簇拥之下,径直沿着那条已然杂草丛生的道路,向着芳华苑的方向疾行而去。

到得芳华苑的入口处,在这里已然驻扎了一夜的薛万均收到了消息,赶紧前来恭迎大唐天子一家三口。

看到了衣甲未解的薛万均与一干左屯卫将领都显得有些疲惫,李世民下得马来,搀起了薛万均。

好言好语地勉励了一番之后,薛万均本欲陪同李世民一同入苑,不过,李世民可不乐意身边跟前那么多人。

毕竟他想要享受一家三口的温馨与快乐时光,若不是条件不允许,他甚至连赵昆等心腹护卫都不想要。

薛万均只能与一干将领,立身于这芳华苑的入口处,恭送大唐天子一家三口在那数十名护卫的簇拥之下,朝着经过了左屯卫精锐清理过的道路,朝着苑内深入行去。

虽然芳华苑经历了十多年的萧条,里边的建筑物有不少已经倒塌。

但是,毕竟是好大喜功的杨广耗费巨资所兴建起来的皇家园林,里边古木参天,风景优美。

特别是这个时节,那些金黄的落叶,还有潺潺而流的流水。

着实让这好不容易才抽得空闲离开洛阳紫薇宫的一家三口眼花缭乱。

只是这一家三口由东向西入了这芳华苑,而这个时候几位猎人,背弓负箭,从西往东而行。

这片废弃的皇家园林,正因为人烟稀少,所以,野生动物还真不少。

虽然皇家园林,严禁百姓渔猎,但是这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管理的芳华园。

对于那些洛阳周边的猎人而言,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而偏偏那薛万均麾下的两千左屯卫精锐昨天忙碌了整整一天之后。

已然扎营在正门,也就是西门这边,将士们正在休息。

只派了几只巡逻队在芳华苑的周围游走,可是这片广袤的芳华苑,又岂是几口巡逻队能够看顾得过来的?

于是乎,那几位猎人,就这么与往常一般,丝毫没有受到阻碍的进入到了芳华苑的深处。

……

“小兕子,你骑慢点……”

李世民看着那驱策着坐骑,在这芳华园内的参天古木间穿行,快活地笑个不停的闺女,忍不住高声吆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