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92章

作者:晴了

“唉……说真话,怕是不会有人相信喽。”李世民出了贞观殿之后,蛋疼地叹了一口气。

屁股一扭,朝着仪鸾殿的方向而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跟那温婉贤淑的娘子好好的聊上一聊,倾诉一番。

不然,实在是有点憋得慌。

……

不远处,那位洛阳都督张亮满脸羡慕嫉妒恨地打量着那喜不自胜的程咬金。

程太保,程三太保,一门两太保,父子相承,老程家日后可真是要名垂千古了。

而那一干文臣都结伴而行,大家的视线,也都集中在眉飞色舞的程咬金身上。

“老夫怎么觉得今日之事,似乎不像巧合,似乎是陛下有意为之。”

“是啊,怎么可能那么巧,陛下这才刚刚授了当爹的为太保,那边太子殿下就请授当儿子的当太保。”

“天底下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分明就是陛下与太子……嗯嗯。”

毕竟陛下与太子都是君,臣子自然不好意思说他们的坏话,但是意思大家都懂。

程咬金的运气有那么好吗?不可能,肯定是陛下与太子殿下合谋吹黑哨。

陛下吹了这样的黑哨,受益者只有老程家,一干臣工不乐意,却也无可奈何。

嗯,懂的都懂,太子与陛下合谋,暗中勾结,整出来的事情,就是想要让大家没办法反对。

因为没不论是从与太子殿下的情份,还是程三郎救下太子一家数口的功勋。

比程三郎更有资格担任太孙太保的武臣,还真没有。

若是程三郎那小子先成为太孙太保,陛下再开口授程咬金太子太保的话。

一干官员肯定都会觉得不妥当,会站出来表达观点。

可顺序这么一反过来,反倒让大伙说不出话来了。

……

长孙皇后一脸哭笑不得地看着瘫在自己身边,连坐都不乐意坐的夫君。

听着夫君说出来的今日朝会上的奇遇,实在是,若不是真的清楚,长子承乾之前的确没有来书告之夫君。

怕是这会长孙皇后也会以为是他们父子二人打配合。

“唉……那小子,也不知道提前为老夫来封私信,让我也能够有个准备。”

听到了夫君的吐槽,长孙皇后嫣然一笑,调皮地冲夫君眨了眨眼道。

“可若是那样一来,岂不就没有了程氏一门双太保的佳话了?”

此言一出,李世民自己都乐了,大巴掌一拍那经过这些日子锻炼,略微缩小了些的肚皮叹道。

“可这么一来,诸位臣工,反倒都以为是为夫跟承乾合谋干的,唉……这叫什么事。”

“好啦,夫君,正所谓清者自清,而且妾身倒也觉得,承乾提议,甚合妾身心思。”

“那程三郎福缘深厚,最擅逢凶化吉,授他为太孙太保,想来乖孙当可安泰矣……”

长孙皇后这话,倒是让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坐起了身来。

“是啊,那小子的运道颇佳,为朕解了不少的烦忧,也罢,那些臣工觉得为夫暗中行事,那就暗中行事吧……”

“凡俗之人若是因这等小事误会,便由他们去吧。”

“妾身知晓夫君行事向来光明磊落,日后那些臣工,自会知晓真相。”

听到了爱妻观音婢这句暖心的话语,看着爱妻那俏楚楚动人的明媚俏脸,还有那双水汪汪的明眸。

李世民不禁心中一荡,伸手捉住了爱妻的纤纤素手,正要有所动作。

突然想到了太医令的告诫,只能撂下心中的那份绮念,轻揽住了爱妻的香肩。

而长孙皇后也查觉到了夫君的异样,有些羞怯地埋低了头,靠在夫君的怀中。

只是久久未见过君有所动作,不禁心中微黯。

此刻就听到了夫君微哑的嗓音在耳边响起。“娘子,太医让你喝的药,这些日子可还有喝?”

长孙皇后瞬间就明悟了过来,夫君的想法,顿时心头一甜,拿额头轻抵着夫君的胸口,轻声应是。

夫妻二人就这么相拥着,久久不语,感受着彼此……

……

李世民一直在那仪鸾殿内陪着长孙皇后,直到有午睡习惯的长孙皇后开始困顿。

他就这么守着长孙皇后进入了梦乡,这才轻轻地松开了爱妻的纤手,轻手轻脚地离开了仪鸾殿,朝着文成殿而去。

回到了文成殿中的李世民,却没有像往常那般,去处置还没有完成的公务,也没有欣赏正经的书画艺术作品。

而是坐在案几后边,手里边随意拿着一本书,凝神发起了呆。

娘子当时意外小产,虽然及时地解决了问题,可是却也因为小产伤了根本。

经过了太医还有一直在长安编撰医书没有离开的孙思邈的诊治之后,虽然恢复了不少。

但是孙神医还是反复地告诫了李世民,为皇后娘娘的身体着想,至少三到五年,不可有孕。

而之前程三郎也给观音婢作过检查,他的意见,也与孙道长如出一辙。

第1786章 跟自家娃娃索要这种东西,会不会太尴尬?

李世民不禁有些唏嘘,犹记得自己从他们的口中都得知了这个答案之后的那段时间。

一直小心翼翼,生怕爱妻身体打熬不住,还好有了回到长安的程三郎,以及一直在长安的孙思邈。

两人又是食补,又是加强锻炼,给出了稳妥的康复方安,总算是让娘子的身体日益安泰。

这也是为何在洛阳听闻了青雀那个混帐东西干的破事,他愤怒欲狂,却不敢向观音婢泄漏一丝半点的原因。

之前面对着娘子的时候,自己自然不敢生半点绮念。

不过现如今,看着温柔如水,楚楚动人,一如当年的爱妻,李世民感觉自己已经有些控制不住。

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那两位的警告,所以方才只能及时狂踩刹车,总算是没有干出什么令自己后悔莫及,担心后怕的事情来。

李世民抬手抹了把脸,吐了一口胸中浊气,娘子的身体,如今一日比一日好。

而且娘子这段时间越发的柔情似水,自己作为大佬爷们,总不能太君子了。

毕竟是夫妻,太相敬如宾,反倒容易惹得娘子不悦,但是想下手又有点投鼠忌器。

李世民不禁幽幽地发出了一声感慨地长叹,就在这个时候,正好看到了一位宫女正在收拾殿中的事物。

而她在手腕上,系着一条颇为鲜艳的红绸带,带尾随着她的动作,而摇曳起来,仿佛如同……

李世民两眼一亮,想起来了,他想到了。

自己在长子承乾那里,就看到过类似的绸带,而且,承乾还洋洋得意地冲自己显摆。

太子妃之所以能够安稳的数年不孕,并非是他对太子妃守身如玉,而是有了程三郎送给他的好宝贝。

李世民犹记得李承乾拉开他的宝贝匣子之时,里边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色彩缤纷的各色丝带肠套。

李世民脸上刚刚露出了喜色,旋及脸色一硬。

自己可是长辈,又是亲爹,跟自家娃娃索要这种东西,会不会太尴尬?

要不,直接找生产厂商要批发的?李世民的脑海里边突然冒出了程三郎那张八卦而又笑得鬼鬼祟祟的笑脸,日!

万万不能,千万不能落入程三郎那个混帐小子的手中。

想想吧,自己的妹夫,自己的舅子,还有的儿子,他们的暗疾都是在被程三郎治疗之后,不知不觉间就开始流传出去。

各种各种样的流言蜚语,生生让三人的声誉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自己可是大唐天子,代表着大唐王朝的威仪和颜面,万万不可有半点的瑕疵让人知晓。

李世民抚着长须,双目低垂,嗯,想比起去找生产厂商,倒真不如直接去找亲儿子。

李世民可以笃定,乖巧又孝顺的亲儿子绝不传谣不信谣,而且也肯定要顾忌亲爹的颜面,不会瞎说。

一思及此,终于做出了决定的大唐皇帝陛下清了清嗓子。“来人,准备笔墨纸砚,朕要写点东西。”

很快笔墨纸砚已然在案几之上摆好,一位侍候砚墨的宦官,还有心腹侍卫头子赵昆就立于身侧。

刚刚提笔的李世民,目光扫过二人,表情很沉重地抬手一挥。

“你们都下去吧……”

赵昆虽然有些好奇陛下要写个啥,但是他还是老老实实地一礼之后大步而去。

李世民看着这张洁白的信纸,该怎么措词?另外,那玩意叫啥来着?

就叫肠套,还是叫彩带套,又或者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名字……

李世民提笔良久,实在是想不起那玩意的名字。

当然,作为大唐皇帝陛下,又作为太子的亲爹,索要东西,肯定也不能赤果果的。

所以,李世民必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而且还不会少自己颜面的理由来。

李世民就这么提着笔,冥思苦想半天,终于脑海之中灵光一闪,有了。

就看到这位神采飞扬的大唐天子,开始在纸张之上挥毫泼墨龙飞凤舞起来。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大会的功夫,思如泉涌,心情迫切的大唐天子就一挥而就。

然后认真地将这封信折叠起来,塞入了信封,又亲自将信封口给封死。

这样的隐私,自然不能由旁人瞧去,想了想,李世民又拿出了一个专用的信匣,将这封信塞了进去,封好之后这才唤来了赵昆。

“赵昆,速速派人,把这封书信送往长安,交给太子,嗯,动作要快。”

“诺!”听到了陛下此言,赵昆瞬间心中明悟,凛然遵命。

“……”李世民看着赵昆那张露出了恍然大悟神色的脸,不禁心中生疑,这货明白啥了?

难不成方才他偷看自己写信了,不对啊,他明明就站在殿门口。

赵昆看到了陛下一脸狐疑地打量着自己,手中拿着那个信匣就是不递给自己,不禁有些懵逼。

陛下这是弄啥呢?难道自己方才的回应声,陛下没听明白不成?

“陛下,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