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82章

作者:晴了

只是既然已经都当着那些重臣的面,宣布了对那四郎青雀的惩处,自然不可能食言而肥。

将头轻轻地靠在了夫君的肩头,柔声安抚道。

“夫君所言极是,妾身也赞同夫君之举。”

罢罢罢,既然如此,自己也总不能因此与夫君意见想左,何况现在小兕子那个亲闺女想必也还在气头之上。

等以后再说吧,回头还得想着怎么安抚公爹才是。

要知道,公爹对小兕子的宠爱,丝毫不亚于夫君,想必知晓了这个消息,呵呵……

……

回到了屋内,李明达看着铜镜之中的自己,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抄起了湿毛巾擦了几把脸,总算不似之前的花脸猫状态。

然后,李明达看着镜子里边的自己,突然摆出了一副自以为很凶狠的模样,还特地露出了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那模样,若是落在长孙皇后又或者是李世民眼中,只会让这些长辈恨不得亲这小可爱几下,辣么萌,辣么可爱。

“坏人,大坏蛋,敢加害程三哥哥,你等着……”

李明达愤愤地嘟囔了几句之后,终于满意地收敛起了自己那能吓死人的凶狠表情。

恢复了温婉贤淑,善解人意的乖巧公主的娇俏模样,转过了头来,看向那一直呆在自己卧榻上的那只萌萌的大熊猫玩偶。

李明达走了过去,将那只呆萌的大熊猫怀在了怀中,使劲地拿小脸蹭了蹭,小声地呢喃道。

“程三哥哥,真想你……”

……

李渊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同样也给气的不轻,搂着心爱的乖孙女,狠狠地训斥了亲儿子一顿。

大意就是你小子怎么教的孩子,这么不成器,吃得那么胖也就算了,偷吃老夫的下酒菜这样的事情老夫也就不计较了。

居然还满肚子坏水地想要暗害小兕子的未婚夫,这简直太过份了,简直就是伤天害理。

一定要从严从重处理,不能板子高高举举,轻轻放下,若是你敢如此,老夫定要替小兕子讨一个公道。

大唐太上皇须发皆张,唾沫星子横飞,大唐皇帝显得有些灰头土脸,垂首听训,一旁的长孙皇后也甚是无奈与尴尬。

最终还是李明达这个小可爱小心翼翼地端来了一杯热茶,柔声劝慰道。

“好了好了,爷爷你别生气了,来,爷爷喝点茶水顺顺气吧,莫要气坏了身子才是……”

看到这一幕,赶紧转过了身来将那碗热茶接下,还替小兕子吹了吹有些发红的手指,然后满脸心疼地保证道。

“哎哎……快快放下,小兕子莫要烫着,放心吧,有爷爷在,定会为你主持公道。”

李明达朝着亲爷爷嫣然一笑,然后亲昵地揽着爷爷的胳膊,在他的耳朵边小声地嘀咕起来。

“嗯嗯,爷爷对我最好啦,不过爷爷,爹爹也很好的,他也在替我出气……”

李渊抚着长须,听着李明达这位乖孙女之言,总算是平静了下来,然后还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李世民。

“哼,要不是看在小兕子的份上……罢了,皇帝你去忙吧,老夫要好好陪陪小兕子。

来,告诉爷爷,今天小兕子想要做甚?要不要爷爷带你去游九州池,还是去骑马?”

“……”一脸黑线的李世民,与表情很是古怪的长孙皇后只能无奈地告辞离开。

这才刚刚出了屋子,李世民就有些气极败坏地道。“父亲这是什么意思……”

“好了好了,父皇年纪大了,气性也大,发散发散也就好了,夫君你又何必跟他计较。”

“哈!我跟他计较这个做甚,那是我闺女,我亲闺女,明明是我在替闺女主持公道,怎么一转眼就成他的功劳了?”

看着明显有点气极败坏的夫君,长孙皇后哭笑不得地抬手抚了抚额。

方才看到那一幕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已经看明白了。

公爹就是特地如此,他就乐意这么不讲武德的显摆自己,贬低自家二郎以讨孙女之欢心。

没办法,谁让公爹是夫君的亲爹,是长辈,夫君也不是不明白,正因为明白,这才越发地气极败坏,嗯……

记得程三郎那小子好像说过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此刻夫君的心态,倒也恰当。

似乎是叫无能狂怒?

第1770章 为夫决定拜卢国公为太子太保

一想到这个词,长孙皇后赶紧死死咬着嘴唇,一双水汪汪的明眸飞快地眨动着。

自己可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情绪控制一向都十分擅长,这个时候万万不能笑出声来才是。

毕竟夫君已经很抓狂很受伤,自己作为妻子,应该关心他,爱护他,而不是嘲笑他……

大唐历史是最杰出也最优秀的女性之一,名垂青史的长孙皇后轻轻地抚拍着夫君的背。

在温婉贤淑,体贴温柔的长孙皇后的安抚下,李世民总算是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虽然内心被亲爹拿来当作工具人来讨好小兕子,李世民很不乐意,但是好歹把最大的隐患给解决掉了。

如此一来,四郎青雀之事,也算是圆满落幕。

李世民刚刚松了口气,就听到了妻子观音婢提到了一个还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夫君……那个,虽说四郎受了惩治,也算是给满朝文武一个交待,可是程家那边……”

李世民亦是点了点头。“不错,的确要给程家父子一个交待。”

关于这一点,早就前往长安的一路上,李世民就已经反复地考虑过,而今已然成熟。

“程咬金为我大唐,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而其子程三郎,不但功勋卓著,而且还对我李氏皇族有救命之恩。”

“所以,为夫,为夫有意答应程咬金为程三郎请婚,这是其一。”

“其二,原本为了为父皇兴建行宫之事,刻意罢了程三郎官职,只留其爵。

今此太子受袭,他立功甚巨,故尔,加受其爵为东阿县侯,食邑增三百户,这是第二。”

“第三,卢国公于国有大功,教育得法,其三子入仕之后,皆功勋卓越……

所以,为夫决定拜卢国公为太子太保,娘子以为如何?”

听到了夫君的这番话,长孙皇后思量了半天之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夫君所言及是,程三郎有大功于国,此刻李承乾得以安然无恙,他出力甚多。

加之,他又被四郎青雀……嗯,终归是要给他们程家父子一个交待才是。”

说到了这,长孙皇后不禁又挑起了柳眉,余怒未消地道。

“程三郎在那里费劲心思的令承乾得以安然无恙,可是四郎却居然在这样的时候,做出此等令人齿冷之事。

夫君若是处置轻了,怕是旁人都看不过眼。”

看到娘子如此深明大义,李世民也是暗松了一口气,四郎青雀之事,已然算是完美解决。

不过,关于安抚长子之事,他还没有开口,身边的长孙皇后倒开口提醒道。

“夫君,经历此事,妾身觉得是不是也该抚慰承乾一二,莫要让臣工轻看了才是。”

“观音婢言之有理,为夫思来想去,觉得承乾受此厄难,的确需要做一些安抚。”

“而且,更需要向天下人表达对于太子的支持,所以,为夫意欲册立李象为皇太孙,不知观音婢你觉得如何?”

“皇太孙……”长孙皇后两眼一亮,可是旋及有些犹豫起来。

毕竟之前册立皇太孙,都是因为太子意外之后,才册立的,而夫君这么做,会不会有那么一点不吉利?

但是。

一想到四郎青雀昔日之作为,还不就是因为觉得太子之位,他也可以凭借着父皇对他的恩宠,想要谋取之。

而夫君若是册封了承乾的长子李象为皇太孙,如此一来,那就等于是诏告天下,太子的地位牢不可破,太子的嫡长子,日后必定会成为皇位继承人。

同时也是在告诉一干儿孙,太子之位,嫡长有序,不可谋夺。

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长孙皇后退后一步,朝着夫君盈盈一拜。

“陛下此策,既安了太子之心,亦安了天下百官之心。臣妾亦深以为然……”

“好了好了,这里又没有外人,观音婢不必如此,那,就这么决定了?”

看到了观音婢冲自己嫣然一笑重重地点了点头,李世民也是长出了一口大气。

而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侯君集谋弑太子之事了。

一想到这件事情,李世民不禁有些唏嘘,侯君集可以算得上是自己一手发掘出来的本朝名将。

却因为其性格问题,而出现了这样的大问题,怎么处理,煞是头疼。

……

之前就因为过失,而被陛下勒令于府中闭门思过的魏王殿下居然又犯了大事。

魏王李泰御下不严,纵容府中护卫谋士,加害朝臣性命,惹得陛下龙颜震怒。

虽然那位被加害的程三郎侥幸生还,但是陛下还是决定要从重,从严惩治。

也好煞一煞那李氏皇族中人的骄慢,让他们明白,哪些底线不能过,哪些红线不能踩。

堂堂的亲王,多年以来,都甚是得陛下宠爱的嫡皇子魏王李泰,王爵被夺,降为东莱郡王,又削封户五百。

这样的结局,令一干皇室中人,纷纷心中生悸,都纷纷收敛自己的行为举止。

生怕惹恼了陛下,毕竟陛下勃然大怒之下,连嫡亲的娃都敢下这么狠的手,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而且据宫中传出来的消息,非但长孙皇后,甚至就连那位太上皇,也全都极其难得地与陛下统一阵线。

不过,根据某些极其隐蔽的渠道,传出来的一些消息,则让极少数的知情人心中生妒,两眼发红。

据说,正是因为魏王李泰那家伙想要弄死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大唐新一代妖蛾子之王程三郎。

可偏偏,大唐皇家那位最得宠的掌上明珠,晋阳公主李明达对程三郎芳心暗许。

这一回听闻程三郎遭袭险死还生,哭得梨花带雨,惹得最是疼爱晋阳公主殿下的陛下与太上皇连袂震怒。

嗯,只能用连袂方才可以形容,毕竟不是连襟,那样会让读者误以为作者乱开车。

好,闲话不提,这两位大佬如此震怒之下,哪怕是你魏王再胖,难道你的恩宠还能厚过晋阳公主吗?

再说了,那程三郎可是李唐皇室的恩人,对老李家都不少人都有救命之恩。

结果你魏王李泰居然一心想着要去弄死救命恩人,这要是传出去,老李家还要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