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77章

作者:晴了

“谁说我们是去突厥了?”蒋亚卿呵呵一笑,伸手一抚下颔,结果抚了个寂寞。日!

他只能尴尬地伸手抚了抚衣襟,然后这才负起了手,目光朝着北方望去。

“我们自然不会去投那如今如同一盘散沙,奄奄一息的突厥,而是去投那如今雄霸漠北的薛延陀。”

“也唯有他,但有胆量收留我等,也唯有他,蒋某人也才能够尽展长华。”

看到这位意所风发之间,不禁又下意识地泄露了自己真姓名的秦老爷。

魏王府死士头子也不禁怦然心动,他们若是留在大唐境内,等待他们的只会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身首异处。

所以,想要求存,就还真得去投靠一个不害怕大唐的势力。

前一个不害怕大唐的势力是高昌,现如今已经躺了,现如今这个不害怕大唐的势力薛延陀。

不论是实力,还是威势,都远在那高昌之上,甚至就连那西突厥也受其压制,可以算得是草原雄主。

这几年来,已然生了南窥中原之野心。

若是投之,这等人,只会开怀结纳,至少不会把自己等人剁了欢天喜地地送往长安,就为了领那三瓜两枣的赏钱。

薛延陀原本臣属于西突厥,贞观二年,西突厥内乱,薛延陀部夷男率其部落七万余户臣属于东突厥。

却又正好遇上了颉利可汗,这位颉利可汗更喜欢用武力来统治。夷男乃率其部众反抗,颉利派大军镇压,反倒为其所败。

这让夷男在铁勒诸姓之中,声望大涨,铁勒诸姓共推夷男为可汗,不过夷男很清楚,铁勒太强,东西两突厥都太强,只能苟发育。

不过在这个时候,大唐天子李世民正在设法削弱颉利可汗的势力,觉得能够击败东突厥大军的夷男,有利于大唐针对东突厥,便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夷男,册封其为珍珠毗伽可汗。

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帐于大漠郁督军山下,与东突厥分庭抗礼,并遣使入贡。

而他的名字,也从夷男,变成了真珠夷男。

成为了大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随着大唐灭东突厥之后,把大多数东突厥部众到了黄河以南安置,设置了很多的羁縻州,委任原东突厥贵族担任州府长官。

如此一来,虽然突厥尽没,但是却也让朔塞之地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原本东突厥的地盘。

并将牙帐南迁,发展壮大之下,现如今,已然成为了有精兵二十万的强悍势力。

日渐傲慢,对于也对于南方之地,日渐有了野心,时不时地去搞一下那些已经属于大唐羁縻州的东突厥部落。

大唐天子当然也注意到了薛延陀的坐大,于是决定扶回纥而制薛延陀。

下诏封其二子大度设、突利失为小可汗,以分其势,之后又立颉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为可汗,建牙帐于河南之南,名义上使其统治内迁河套南的东突厥旧部,实际上也是监视薛延陀。

真珠夷男当然不乐意了,老子过去年轻势力弱小,自然听你大唐的,现如今我实力如此强悍。

你非但不平等对待于我,还对老子指手划脚,咋的?

总之,各种不乐意的真珠夷男已然与监视他的李思摩有过数次摩擦,同时,更是将几位回纥部首领以各种理由弄死。

将那些回纥部,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这样的人物,可以说,现如今与大唐维持表面的和平都已经快要做不到,自己若是去了。

且不说自己魏王府学士的身份,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谋士。

第1762章 谋弑太子,乃是你一人所为,与旁人无涉……

那位薛延陀的真珠夷男可汗,若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枭雄,肯定会需要自己这样的才俊为其出谋划策。

至于颂敏,早就已经不齿昔日的同胞对于大唐的软弱,也被蒋亚卿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愿意与他一同投往薛延陀。

至于魏王李泰这位昔日恩主,嗯,老夫已经竭尽所能去帮你,奈何天命不在你那边。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你那株树枝怕是已经快要断掉了,那就说明老夫与你缘分已尽,自然没必要为你去死。

一思及此,很有良心的蒋亚卿朝着那洛阳城的方向恭敬地一礼。“殿下保重,再见无期矣……”

然后指挥着这一只由曾经的魏王府死士以及那些突厥暴徒组成的商队,向北而去,目标,自然是那现如今与大唐已然进入了敌对态势的薛延陀。

……

牢中,侯君集身上的衣物依然显得十分的整洁,发髻也是丝毫不乱,他自己的单间里边显得那样的干净整洁。

就连颔下的长须,他也是每日继续精心地打理,就仿佛他还呆在陈国公府一般。

只是,除了打理仪表,将这间小小的牢房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外,其余的时间,他就是在发呆。

要么就站在那牢房内狭小的窗前,看着外面,愣愣出神,往往一站就是半个时辰。

这几日,没有人来审问自己,有的只是狱卒按时给自己送来餐食。

哪怕是自己问起外面诸事,也都一一作答。

侯君集已经从狱卒的口中得知,自己的爱婿贺兰楚石已然死了,自己的一干心腹麾下,几乎也都被斩尽杀绝。

参与此刻谋弑行动的魏王府死士和护卫也都死伤惨重,但是,蒋亚卿那条老狗倒是见机得快,已然逃出了长安,不知所踪。

现如今,自己的妻儿皆尽被软禁于府邸之中,怕是此刻正在以泪洗面。

想着这些,侯君集的脸上,却没有多少的波动,唯一伤感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与儿女,被自己所连累。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毕竟,当时完全已经被利益还有仇恨摧毁了理智的他,根本就没有去考虑过这些问题。

只有当一切都过去之后,侯君集这才绝望地发现,自己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令自己承受不了。

一想到一开始的时候,那位爱婿贺兰楚石多次意图劝说自己改变主意。

但是那个时候,自己哪里听得进半句,最终,贤婿已然横死当场。

那些自己依为心腹的部下,也都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惨死。

“是某,对不起你们……”看着那狭小的窗外的光明,侯君集嗓音干涩地喃喃自语道。

就在这个时候,侯君集听到了脚步声朝着这边行来,双眉微挑,却仍旧看着窗外。

毕竟,来的不管是谁,又能怎么样?

只是,当其他的脚步声都停下之后,还有一个脚步声继续向前,最终在牢门外停下。

一个令侯君集最不愿意听到的声音,突然在这牢中响了起来。“侯君集……”

每一个字从他的嗓子眼里吐出来,仿佛都显得那样的吃力,可是那熟悉的嗓音,让侯君集浑身一颤。

侯君集缓缓地转过了身来,就看到了那个穿着一件常服便衣,负手立于牢门之外,阴沉着脸看着自己的大唐天子。

侯君集努力想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可是,陛下那双如刀的锐目。

让他心虚地垂下了头,最终,侯君集颓然地拜倒在地。“臣,参见陛下……”

看着这位正值当打之年的大唐名将,现如今却……

李世民既愤怒,又有些恨铁不成钢,抿了半天嘴,这才朝着一旁的赵昆吩咐道。

“赵昆,打开牢门。”

随着一声铜锁声响,李世民跨步进入到了这间牢房之中,看着这位跪倒在地的侯君集。

李世民沉声道。“起来。”

“……罪臣不敢。”

“……”李世民看着垂头丧气的侯君集,最终用眼神示意了下赵昆。

赵昆识趣地先出了牢门,不大会的功夫,那些侍卫都皆尽退到了远处去。

李世民干脆就席地而坐,迎着那侯君集错愕的表情,李世民颇为唏嘘地道。

“朕一直都很看好你,知道你机敏聪慧,而且在军略之上,有独到见解。

为此,朕特地请李老卿家悉心授你兵法军略……”

侯君集脸上的错愕,随着李世民的自言自语,渐渐地变成了惭色。

最终,侯君集泣拜于地。

“陛下,罪臣自知所犯之罪甚大,必死无疑,可是臣……臣还是厚颜请求陛下。”

“我那爱婿贺兰楚石,一直反对罪臣,可是为罪臣所胁迫,不得不从之……”

“吾妻儿,也皆不知晓罪臣之谋,请陛下看在昔日的情份上。

赦免罪臣妻子,让我侯氏一门,有香火延续……”

李世民看着哽咽伏地的侯君集,不禁眼圈有些泛红,喃喃地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朕……朕可以答应你,但是朕,需要一个承诺。”

听到了李世民此言,侯君集不由得面露狂喜之色,抬起了头来看着跟前的陛下大声道。

“只要陛下能够答应臣此事,便是让臣此刻肝脑涂地,臣亦可瞑目矣。”

李世民压低了声音,凑到了侯君集的耳边小声地道。

“此番谋弑太子,乃是你一人所为,与旁人无涉……”

侯君集一脸错愕地看向这位大唐天子,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此事确为罪臣一人所为,并无其他人与臣合谋行事。”

看到这位极其聪明,可是偏偏因为性格问题,而犯下了如今必死之罪的昔日爱将,李世民大手重重地拍打在他的肩膀之上,沉声言道。

“好,希望侯卿你记住你的承诺,朕也定会让你侯氏香火得以延续下去……”

侯君集重重地以额抢地,三个响头,直接在额头之上磕出了血印,嚎啕大哭起来。

“罪臣,明白,多谢陛下全了罪臣最后的心愿……”

“你呀,唉……”李世民眼眶有些发红地站起了身来,步伐沉重地走出了牢门。

“告诉狱卒,不许对侯君集无礼,更不许薄待了他,咱们走吧……”

第1763章 小弟会向父皇请奏,拜处弼兄为皇太孙之师……

程处弼大步朝着丽正殿而去,虽然东宫已然清过了清理,但是,有些被烧毁的建筑还没修复。

不过好歹地面上的那一滩滩的血污,倒是已经清除得一干二净。

现如今的东宫里边,自然加强了戒备,一队队的禁军士卒,在东宫各处巡逻着。

就连那尚未完全伤愈的尉迟宝庆,也已然走上了工作岗位。

因为伤势影响,所以他没有披甲,但还是忠心耿耿地镇守在丽正殿偏殿外,双目灼灼地打量着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