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52章

作者:晴了

第1722章 想要取太子殿下性命,除非某家死了

宁忠一脸黑线,神特么的跟太子殿下同一款式,咱家想说的是这个吗?

你特娘的给太子殿下弄根丝滑的绸带,给咱家弄根这么个麻绳,嘛意思?

不就是前两天偷偷告状被你发现了,犯得着这报复这么及时吗?

嗯,就前两天,闲来无事的程三郎跟一帮子弟兄伙交流感情,既然是交流,当然就要搞点活动什么的。

也就是偷偷地在那典膳厨那边烤了两只兔子,结果特娘的宁忠这货看到了。

这宁忠跟太子殿下开玩笑似地叽歪程三郎当值期间,带着一票弟兄烤兔子吃。

却不料,正好被一位路过的左内率精锐听到,程处弼不由得心中大恶,当即就蹿了过来。

当然不是发生冲突,而是表情很严肃地告诉太子殿下,自己需要跟那些失散多年的弟兄们多多沟通,拉近关系,扯扯交情。

不然那些人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隐私给暴露出来,臣这么做,绝无私心云云。

听得李承乾内心甚是感动,特别许了这位程副率便宜行事之权。

嗯,然后这根磨脖子的劣质麻绳就勒在了宁公公的脖子上。

程处弼大巴掌落在了宁忠公公的肩膀上,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道。

“行了行了,又不是让你戴个三年五载,为了太子殿下,你连吃这点小小的苦头都不甘愿?”

李承乾差点就歪了嘴角,赶紧及时地转身去照着那块等身铜镜一阵面目狰狞。

爱谁谁,本太子才不会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破事,反正还能偷个乐。

就在太子殿下揽镜自照孤芳自赏,程处弼与那宁忠在一旁叽叽歪歪的当口。

就听得一阵铁甲铮然之声作响,太子殿下一扭头,哎呀,直接就乐出了声来。

“于卿你这是……”

程处弼也下意识地扭过了脑袋来,差点乐出声来,嗯,于志宁脸色有些发黑地披挂着一身明光铠步入了殿中。

“臣参见殿下,今日殿下抚军演武,殿下身着戎装,臣自然也要追随。”

听到了这话,太子李承乾不禁心中一喜,上前搀住了于志宁,心中甚是宽慰地道。

“于卿不愧是孤的肱股之臣,难为你想得这么周全。”

于志宁看到太子的表情,砸了砸嘴,得,披个甲得殿下赞喻,自己都还要承那程三郎的人情。

……

然后一扭头,就看到了程三郎笑眯眯地朝着自己行来,到了跟前,左右开弓那么一掏。

一手带着一根绿绸带的麻绳,一手则是一根份量扎实的爆竹。

看到这两个玩意,特别是那威力巨大的爆竹,于志宁的眼珠子瞬间就鼓了起来。

“程三郎,你想做甚?!”

看到于志宁反应这么大,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扯着这货往一旁行去。

“来来来,于詹事,咱们俩来这边好好聊上一聊……”

李承乾看到了于志宁脸色发黑地站在那边频翻白眼,而处弼兄唾沫星子横飞的拿那爆竹频频朝着于志宁的腹部在那比划。

不禁心中一暖,自己也就只是出东宫到外面溜达一圈而已。

没想到,没有让处弼兄随行,他为了自己的安全,如此紧张,实在是让人心生暖意。

站在一起,原本内心满是牢骚,还想要悄悄吹上两句耳边风的宁忠看到了太子殿下那副表情。

无可奈何,满脸绝望地看向了天花板,特娘的,看样子自己想暗进馋言都不可能。

最终,扼不过程三郎的于志宁,看到太子殿下就站在不远处笑眯眯屁也不吭一个。

只得无奈地认输投降,一脸悻悻地将那根绿绸带挂在脖子上,然后又将那根爆竹小心翼翼地插在腰上。

这才灰头土脸地来到了李承乾跟前一礼。“殿下,座骑已然就绪,咱们是否即刻启程?”

“不不不,于詹事莫急,咱们还得等一个人。”

“等谁?”李承乾等人都有些错愕地朝着程三郎看过去。

程三郎还没有回答,所有人都听到了一阵甲叶铮然作响的声音。

然后,就看到了今日本该在府中休假的尉迟宝庆这位太子左内率率使大步入殿,朝着太子殿下一礼。

“臣参见太子殿下,听闻殿下今日出宫抚军,臣特来保驾。”

“……”李承乾哭笑不得地朝着程三郎看过去。

于志宁与宁忠一脸黑线地也朝着程三郎看过去。

就见程三郎上前,大巴掌拍了拍这位东宫第一猛将宽厚的肩膀。

“宝庆老哥,殿下的安全,可就尽系于你一身了。”

就见这位模样跟尉迟伯伯几乎一模一样的黑塔一般的壮汉自信地嘴角一扬。

大巴掌拍在胸口的铁甲之上,铮然作响,夯声夯气地道。

“放心吧,想要取太子殿下性命,除非某家死了。”

“……”丽正殿内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抹了把脸,特娘的,这货就不知道说点吉利话。

不过大家都知道尉迟家的人都是讷于言敏于行之辈,不会说好听话,但是干事扎实,嗯,就跟老程家差不多的实在人。

……

尉迟宝庆这货打死不乐意栓竹哨,更不喜欢那爆竹,毕竟他更信任自己手中的马槊。

程处弼很无奈,不过也由他,毕竟就尉迟宝庆那大嗓门,吼起来怕也不比爆竹差。

绞尽脑汁,呕心泣血的程三郎终于觉得,只要侯君集不是兴兵造反。

那么今日太子殿下的出行,哪怕遇袭,至少能够生还的可能性能够达到九成以上。

剩下的零点几的机率,包括海啸、地震、陨石、雷劈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因素,这就不是程三郎所能解决的范畴了。

真要有海啸直奔关中来弄死李承乾,程处弼觉得那已经不是李承乾这个李唐太子会被灭绝,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怕都活不到明年。

一行银光闪闪的忠耿之士簇拥着金光闪闪的李承乾,终于出了丽正殿。

嗯,那怕是宁忠这位宦官,程三郎也看在这货虽然经常告自己的黑状,但好歹罪不致死的份上,也提醒了他。

这位宁忠公公自然不能如正常人一般披挂铁甲,不过倒是披挂了一副铁质胸甲和铁护腕,头戴皮冠。

这一套自然是他昔日随太子北巡之时在野外的装束,倒没想到,今日又派上了用场。

第1723章 就在此地恭候太子殿下,为太子殿下一行引路

陈国公侯君集,此刻正与那位辅政文臣马周并肩而行,一面低声地交谈。

原本马周是想要跟随着太子殿下一同过来,可是陈国公侯君集正好有辅政要事,需要跟自己商议。

马周也拗不过这位,只能与他一起并肩策马,连说边行。

不紧不慢地策马行走在那片之前已经迁走了百姓,但是由于工程停顿,就一直没有再动。

导致这一带的民舍都开始有朽坏的迹象,甚至也有些已经开始倒塌。

看到了这一幕,马周不禁吐了句槽。

“看来,马某应该向陛下奏请迁回百姓,不然,这里的田地和宅院由着如此荒芜废弃,着实可惜。”

“是啊,看起来着实令人痛心……”侯君集配合地附合了一句,鹰隼一样的利目,扫过这一带。

看到马周一边前行一边唏嘘感慨,侯君集倒也不急。

今日他非要拉着马周同行,自然是为了证明自己出事不在现场。

马周可是最得陛下信重的重臣,有他为自己作证,想来,陛下肯定也怀疑不到自己身上去。

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前来陪同的飞骑军郎将并没有继续沿着主干道直行,而是行上了一条偏向东北方向的岔道。

“宁将军,你这是何意,为何不直行主道,而要往这边走?”

“陈公还请听末将解释,前方有颗被盗伐的参天古木,砸倒横于道上。因为实在是太过巨大,尚未清理。”

“我等只需要朝着这条岔道向北行数里直抵了太液池处再折道向西,也就比走这主干道多行了数里。”

马周听得此言,尚未开口,侯君集已然闷哼了一声,当即策马驰前。

马周也是愕然之后,只能追随着侯大将军的步伐而去。

果然,前行不远,就看到了一棵参天大树已然横于路中,将道路死死拦住。

不待马周开口,侯君集目光威严地瞪向宁将军喝道。“怎么回事,这里为何会有人盗伐?”

宁将军有些无奈地朝着侯君集一礼道。

“陈公,这一带如此没有军士守备,而且又渺无人迹,偏偏这里的古木又极大,故尔,常有盗伐之事发生。”

“这……”侯君集一脸蛋疼地抚着长须,目光投向了马周。

“马侍郎,你看,要不,侯某命将士先伐树开路,你且禀告太子殿下……”

马周略一思量,摆了摆手言道。“太子抚军,乃是军国之大事,轻易不可更期易日。

既然绕行数里便可,那就绕行便是。”

“既然如此,那好,宁将军,你们方才既然是经由此路而来,你且留下两人,就在此地恭候太子殿下,为太子殿下一行引路。”

“诺!”宁将军不敢怠慢,赶紧大声应诺。

侯君集抚着长须,便与那马周一起随着宁将军拐上了那条岔道,朝着东北方向行去。

由于是岔道,自然不会像主干道那般宽阔,但好歹车马也能行进,道路情况也算不错。

不过就是道路两旁的树木显得更加的茂盛,也有废弃的宅院,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异样。

可侯君集心中最很清楚,自己所设下的精锐死士,他们此刻就潜藏在这一带。

只等太子殿子出现,那些追随自己东征西讨,杀人无数的悍勇精锐。

就会让太子李承乾,干脆利落地死在此地,然后,那些扔下的突厥人的弯刀和弓箭。

会证明,这是那些因为阿史那结社率之死,与那突利可汗子贺逻鹘被流放,而前来报复的突厥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