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44章

作者:晴了

程处弼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特娘的,没有想到,这两位当爹的居然如此丧心病狂。

不过话说回来,程处弼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其实也还是相当的不错,毕竟宁公公之前已经挨过一刀。

再挨一刀,想必也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重要的他还是太子殿下的身边近宦。

割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也便于跟太子殿下沟通与交流。

但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宁忠公公乐不乐意,毕竟当年被割那一刀,想必已经给他留下了十分沉重的心理阴影。

再来一刀,呵呵……程处弼忍不住抹了把脸。

“殿下,于詹事,二位莫要用这种眼神看我行不行?”

“其实吧,程某我觉得,此事最好不要指定谁谁谁,而应该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就像当年,陛下为了给殿下治愈足疾之时,就曾经让程某去做的那样……”

于志宁顿时两眼一亮,顾不上心疼刚刚扯下来两根长须急切地道。

“你的意思是,去牢里边找几个男犯人?”

“……”程处弼看着于志宁,很想掐着他的脖子把他给扔出去。总觉得这个老小子说男犯人让人觉得别扭。

“还请于詹事慎言。”程处弼闷哼了一声不乐意地道。

“咱们若是找犯人,犯人能亮那玩意给你瞧?”

“再说了,给那里动手术,而且还是给犯人动那个地方的手术,万一被不明真相的人胡乱传扬开来。”

“那这可如何是好?”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事涉自家象儿,治是必须得治。

可是自己又不放心自家亲儿子当第一个试验品,而于詹事乃是自己心腹,也不可能让他拿儿子出来试验。

虽然处弼兄拍着胸口保证,但万一呢?

看到这两个斯文人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模样,程处弼白眼一翻,耐下了性子分析道。

“依程某之见,那些宦官,本就已经算是伤残之人,若是再给他们动刀。

那就太过于羞辱他们了,毕竟他们既不需要娶妻,也不需要生子。”

“但是,东宫里还有一批人,却可以娶妻生子,而且虽然算不上是亡命之徒,但都是忠心耿耿,纪律严明之辈。”

“若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程某觉得他们最是合适。”

“你的意思是……东宫十率?”

“不不不,用不了那么多根,随便找几个胆大的过来切样板就成。”

“……”听到了“根”这个量词,李承乾与于志宁都不约而同地抬手抹了把脸。

“特别是东宫左内率,程某有一帮老兄弟对于程某的医术本就十分信任。

只要程某出面,诱之以利,说服那些也同样患此症者应该不难。”

“而且他们又是东宫军卒,只需要如此这般……”

程处弼的声音低了下去,毕竟大老爷们商量这种事情也是很隐私的。

之所以切成年人不切小娃娃,毕竟大家都觉得小娃娃话都说不全,根本不太理解。

切了成年男人,那些真性情的成年男人,立刻就可以去好好感受一下,但是小娃娃难道还得等到他长大不成?

听到了处弼兄有理有据的分析,这让李承乾与于志宁不得不佩服无比地朝着程三郎看去。

论起鬼点子多,还是程三郎厉害。

“那既然如此,这样吧……既然如今处弼兄你归来,为了我娘子之事要时常出入东宫。”

“你若是无官无职,也着实不便,更何况你还要继续跟那些左内率的精锐交道。”

“那就还请处弼兄继续担任东宫左内率副率一职,嗯,校检东宫左内率副率。”

“回头,小弟我就会给父皇去信,跟父皇解释清楚,想来事关象儿日后,父皇肯定能够理解的。”

看到李承乾投过来的探询目光,还有一旁笑眯眯已经开始提前恭喜自己的于志宁。

前无业流民程三郎赶紧起身,当仁不让地朝着李承乾恭敬地一礼大声答道。

“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此刻正在宫中巡逻警戒的东宫左内率的一干忠心耿耿的将士们,都没来由的觉得下面一凉……

第1710章 难不成,太子殿下查觉到了什么?

程三郎是干什么的?早年出道,靠的就是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迎得了一干大唐勋贵王公的信任。

不过这些年来,由于他一直在外地流窜,少有回长安,以至于不太熟悉程三郎的人。

怕是已经有不少已经完全被程三郎的各种骚操作和妖蛾子捣腾得都快忘记他原来是什么样的人。

而现如今,太子李承乾的吩咐,这让程处弼这位武勋世家出身的大唐才俊,再一次披挂上了他那身已经压箱底快有一年的铁甲。

崔氏满意地打量着高大英武,卓尔不群的亲儿子,披挂上那一身铁甲之上,倍显英勇气概。

“不愧是三郎,这么一打扮下来,倒真跟你爹一模一样。”

程处弼脑海里边浮现出跟亲爹如同复制粘贴的大哥与二哥。

再摸一摸自己这张号称程家第一靓崽的脸庞,面对着娘亲的夸奖,默默地点了点脑袋。

娘说的肯定都对,不过程三郎觉得娘亲说的应该是亲爹青葱岁月时候的模样。

崔氏笑眯眯地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打量着跟前这位英武不凡,披盔带甲的亲儿子,满足地笑道。

“那从今日起,我家三郎又终于官复原职了。”

“娘亲,我也想披甲,不想当文官。”一旁的老四和老五满脸羡慕地看着自家三哥。

崔氏转过了头来,朝着这两个青葱少年温婉一笑,给他们理了理衣襟,语重心长地道。

“娘你们且用心在国子监多读两年书,正好多学些东西,也好为日后打算到底是从文还是从武。”

“若是日后还是执意武事,跟娘说,娘替你们作主,如何?”

听得此言,程老四和老五顿时眉开眼笑,称谢不已。

看着这母慈子孝的温馨场面,嗯,有别于亲爹跟子女相处的热闹场面,但都令人心里边充满了暖流。

程处弼吸吸鼻子大巴掌一拍吆喝道。

“行了,老四、老五,都这个点了,赶紧出发吧,娘亲,孩儿也去了。”

“快去吧,一路小心……”崔氏点了点头,与程老六还有老七,一直将这哥仨送到了府门外。

看着顶盔贯甲,腰畔别着一双钢锏的程三郎跟两个弟弟嘻嘻哈哈的打马而去,崔氏不禁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慈祥。

唉,可惜,陛下舍不得那晋阳公主早嫁,好在终究陛下还是应允下了晋阳公主与三郎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大唐立朝以来,一门迎娶两位公主殿下的,唯有长孙氏而已。

等到三郎还迎娶了陛下的掌上明珠晋阳公主,那东阿程氏,就算过去没有诗书传家,日后也得认认真真的诗书传家才是。

一思及此,崔氏不禁有些头疼,家中的六个娃,哪怕是文武双全的三郎,同样都是不喜读书。

反倒是闺女七宝,能文能武,更有诗书传家的风范,唉……头疼。

……

此刻,这段时间,比较喜欢到宫门口巡视的贺兰楚石正在检查守备情况。

突然听到了一阵疾蹄之声传了过来,下意识地一扭头,就看到了顶盔贯甲的程三郎策马朝着这边驰来。

贺兰楚石与那些东宫门口的左内率士卒都一脸懵逼地打量着程三郎。

这家伙不是口口声声自己是无业游民、平民百姓吗?怎么突然又披挂上了这样一身明光重甲,全副武装地蹿东宫来。

“哈哈哈……诸位弟兄,本将军重新归位,尔等那是什么表情?”

程处弼发着爽朗的笑声,策马而至,看到了这帮子家伙那副呆若木鸡的样子顿时不乐意了。

“难不成你们还以为程某是来东宫闹腾事情的不成?”

贺兰楚石朝着程三郎一礼,赔起笑脸道。

“没有没有,末将见过将军。末将着实没有想到程副率会在这个时候回归,着实有些惊讶。”

这位心眼比针眼大不了多少的顶头上司,贺兰楚石自认惹不起。

自己当年还颇为轻视这个比自己还小上两岁的家伙,结果自己还属于是比较冷静的。

但是有些不太冷静的想要跟这位冒然进入东宫武将圈的程三郎一点苦头。

不过,就贺兰楚石所知,曾经想给程三郎苦头吃的那个倒霉鬼反倒是狠狠地吃了一回苦头。

偏偏他入了东宫之后,原本以为他不过就只是一位老老实实地蹲在东宫熬资历的武勋子弟。

结果呢?隔三岔五,拉着一帮子正在当值当的将士偷偷摸摸打牌。

动不动就跟东宫文臣发生冲突,偏偏还屁事也没的程三郎简直就是个奇葩。

武将文臣之间反复横跳,更有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名震长安。

总之,关于程三郎的各种奇闻趣事,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可偏偏在这个骨节眼上,程三郎因为医术回到了长安,往来于东宫,这也没什么。

可为什么太子殿下会让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再一次担当起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聪明人贺兰楚石看着程三郎那高大英挺的身影大步而去,牙疼地吸着气,他着实有些琢磨不透太子殿下的用意。

难不成,太子殿下查觉到了什么?才会让重新启用已被陛下罢职的程三郎。

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蹊跷的贺兰楚石,本想要第一时间禀报老丈人侯君集。

不过最终,谨慎的他决定再好好看看,看看程三郎回到东宫左内率副率的位置上,到底想要做甚……

程处弼大步朝着东宫深处行去,之前蹿过来,属于是类似于客卿的身份,无官无职。

而现在,等于是拿回了自己曾经干过的第一份工作,这让程三郎不禁有些洋洋得意。

主要还是好久不能再披盔带甲,作为武家子弟,如此不披挂上这一身装备,抄着武器,实在是缺乏安全感。

而且程三郎的腰上,还特地系着几根装在皮套子里边的好宝贝。

没办法,在泸州的时候经常用得上,不论是对付敌人,又或者是对付那些凶猛的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