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27章

作者:晴了

……

“何况,一边是世家大族,一边是当今陛下,咱们谁也得罪不起,唯有让这场洛阳牡丹盛会照常举办。

你我就算是让出了一些利益,也比满盘皆输要好。”

“更何况,吴王殿下在洛阳城郊遇刺一案,陛下交给了绣衣使,一直悬而未绝。”

“你我也是费尽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勉强维持局面,甚至还得小心被绣衣使抓住痛脚。”

说到了这崔洛阳不禁有些蛋疼地唏嘘一声。“咱们倒真不如让了这一步,自己也还能轻省。”

“而且我们也是为了洛阳牡丹盛会,为的是让诸多世家的年轻才俊得以继续借此机会扬名养望,以为入仕准备。”

“这里边的轻重利害,那些世家大族,焉能不明?”

崔洛阳的这番话,让郑老二不得不承认很在理,甚至是十分在理。

世家大族与李唐皇室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在于利益。

原本世家大族所考虑的就是,科举已然开始提拔寒门入仕,已经开始抢占原本只属于世家大族的特权。

唯有那必定会伴随着大唐流传下去的《氏族志》,这可是世家大族最后的倔强所在。

可是在被陛下否了之后,数次的修订,都被天子驳回。

甚至于李世民还真就按照那《顺溜之百家姓童谣》的姓氏顺序来指定编撰,当然不可能那么恶搞。

好歹大唐天子也要照顾满朝文武的情绪。

但是,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世家门阀,几乎都被撂到了后边。

但凡排在前边的,正是李唐皇室,之后就是后族长孙氏,之后就是太子妃的氏族苏氏。

而后边,就完全是按照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的排序来排列,这让一干世家大族如何干休。

可是偏偏他们又拿这位声望无两的大唐天子如何。《氏族志》重编一事,已然恶了诸多世家大族。

但是,明着对抗是不敢,暗戳戳地搞对抗是必须的。

而站在了天子的对立面,一句话,你赞同,我们就是要反对。

对于郑氏而言,迁都洛阳,他们郑氏本就是既得利益者,甚至不少中原世家都是得利者。

但是,世家的基本盘却被陛下砸在泥地里,这才是导致世家大族给迁都之事下眼药,明里暗里阻挠的原因。

其实也就是想要让李世民略作退让,那么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自然也就会乐见其成。

结果嘛,陛下屁都不放一个,就在这样的僵持阶段,世家大族已然开始在洛阳准备要开建的万国园行宫工程上明里暗里的从中作梗。

可谁也没有想到,以平民身份担挡行宫营造的程三郎,与吴王殿下刚刚蹿到了洛阳。

……

吴王殿下就在洛阳城外遇刺,重伤垂死。

呵呵……别的不说,整个中原的世家大族也被这个坏消息整得有些瞠目结舌,乱了手脚。

毕竟,世家大族,很了解这位大唐天子的心理,似乎经历了贞观初年的那场夺权之变后。

一心想要让国家的律法以及行事规则走回正轨之上,所以,他这位大唐天子为表率,努力地守规矩。

正是因为如此,一干世家大族才敢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各种骚操作。

不论是力挺魏王也罢,又或者是阻挠行宫也罢,都可以算得上是在规则之类。

可是,行刺皇族这种事情一搞出来,那就等于是突破了底线,甚至是已经踩在了红线之上。

一干世家大族变得心惊肉跳,相互之间也开始打听,猜测,都在怀疑,到底是哪一家太过冒进。

如此不讲规则的搞事情,这是会搞死人的好不好,幸好这位陛下的爱子只是重伤垂死,没有死掉。

不然,谁也保不准陛下会不会失去理智,让中原大地,甚至让中原的世家大族血流成河。

毕竟,阻挠行宫营造的正是他们,不收拾他们还能收拾谁?

好在吴王殿下还活着,而陛下虽然暴怒,但至少还保护有限度的理智,派来了绣衣使严查此案。

另外,已经许久没有都督的洛阳,再一次多了一位洛阳都督。

总而言之,崔洛阳也有自己的打算,洛阳已经被陛下盯得太紧。

而那位洛阳都督也即将到任,那位一来,就等于是陛下派来了一位心腹,骑到了自己这位洛阳主政官的脑袋上面。

第1683章 还没开始跟中原文坛掐,自个就已经内卷了

自己以后更加难搞小动作,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撒手。

既然如此,拿这个来当利益交换,就如同拿即将过期的产品打骨折卖给消费者是同一个道理。

郑老二看着这位崔洛阳,对方的形象,顿时变成了羽扇纶巾,算无遗策的模样。

这脑子,的确比自己这样的守家狗,呸……比自己这样的守家之犬强上太多太多。

难怪当年,父亲只让大哥与三弟入仕,说自己只能算是中庸之材,守家足矣。

“多谢崔世兄提点,难怪崔世兄能够在洛阳令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数载,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崔洛阳凉凉一笑,摆了摆手,语气颇为萧瑟地道。

“咱们且先渡过这一关再言其他吧,辛苦贤弟你了。”

“小弟定不负世兄之托。”郑老二朝着崔洛阳一礼之后,撩起前襟,气极败坏地蹿下了观境台朝着码头方向跑去。

不多时,便登上了一艘扁舟,催促着船夫,朝着那艘晃晃悠悠朝着这边而来的大楼船迎了过去。

程处弼此刻正呆在三楼之上,打量着那业已经不远的洛阳牡丹盛会主办场地。

双手环于胸前,身边则是一票膘肥体壮的武勋子弟,一干人等也业已经蓄势待发。

所有人都已经换上了自己认为最板正,也最有衬显自己文采风流的新衣。

大家的表情也都十分严肃而又专注,不过心里边则很是忐忑不安。

毕竟大家都是喜欢动手动脚多过动脑的武勋子弟,向来比划高低。

不外乎骑射击技之类的体育类或者是武术类竞技活动。

当然,斯文类的竞技活动他们也不是没参与过,包括但不限于打牌,耍筛子,赌钱,拼酒等……

但是,搞才艺比拼,他们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

“我说宝庆兄弟,你老揪我的袖子做甚?”李震有些不乐意地朝着旁边扭脸嘀咕道。

尉迟宝庆朝着李震很是腼腆地一笑,扬了扬大巴掌解释了句。

“为兄我手汗大,蹭蹭,就蹭蹭。”

李震直接就毛了,心疼地摸了把自己的袖子,特娘的都快被这货手心的汗蹭成湿的了。

“宝庆兄弟你咋不蹭你自个的。”

尉迟宝庆一拉自己精心挑选的那件淡灰色锦袍朝着李震一亮,振振有词地道。

“为兄我这是浅色系的服饰,这一上汗容易瞧出来,贤弟你这颜色深,不碍事。”

旁边的李器这个贱人呵呵一乐,也凑到了跟前来。

“哎呀,听宝兄老哥这么一说,小弟我也觉得景阳兄你的衣服最是适合蹭汗,来来来,让小弟我也蹭蹭……”

“滚,谁特娘的蹭我屁股,都离我远点,再靠近小心老子翻脸了。”

“哎哟,翻脸咋的,信不信今个咱们哥几个连船也给你翻一个。”

一旁看得吡牙咧嘴直乐的房俊,被那仍旧一身胡衣作男装打扮的高阳红着俏脸拉到了一边去。

嗯,赶紧让实在朴质却又多才多艺的夫君离这帮子妖蛾子远一点。

实在是羞与他们为伍,这还没开始跟中原文坛掐,自个就已经内卷了都。

两条腿都被绑在轮椅之上站不起来,为了化妆憔悴,脸上覆着厚厚的白粉越发显得细皮嫩肉的李恪。

看到处弼兄双手抱怀,远眺前方老神在在,完全没搭理这帮子狐朋狗友,只能站出来主持公道。

“诸位兄弟,我妹妹也在这里,你们能不能表现得正经一点。”

嘻嘻哈哈打闹不已的一干狐朋狗友总算是稍稍收敛了些,不过经此一闹,之前紧张的氛围和心理倒是松泛了不少。

程处弼很快就看到了一艘扁舟疾行而来,船头之上,有人拼命地拿着灯笼晃荡,程处弼很快就看清楚了来者是谁。

哎哟,倒真没想到,这帮子家伙居然有这脑子,还想要提前过来拦截,不过,这有用吗?

虽然没用,但是程处弼也不想就这么不搭理,毕竟自己身后这一边兄弟要横扫中原文坛。

现在翻脸,实属不智,要玩,就大家在同一条规则里边,玩死对方,这样的爽感才会更嗨皮。

“杰叔,让船家的船先停一停,有人过来了,殿下你留在此地不要走动。待我下去会一会那郑家的老小子。”

“处弼兄,让小弟我也下去吧,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小弟在这着实呆着无聊。”

李恪眼巴巴地瞅着程处弼,主要是此刻站在三楼看热闹的都是一会即将出场的武勋子弟,自己呆在这里实在是闹心。

毕竟自己本来也是有份去白嫖处弼兄的作品,然后扬名天下的。

可是,谁特娘的让那《洛阳牡丹亭记》太过诱人,再加上,来的弟兄们足有九位。

处弼兄已经打定主意退赛,若自己不退赛,呵呵,指不定要挨抱怨。

所以,在得到了处弼兄均出来的《洛阳牡丹亭记》的一半署名权后,李恪也十分痛快地退了赛。

所以自己这个不去参赛的留在这里听这帮子糙老爷们显摆,心里边甚是不爽利。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一歪脑袋,李德李敏两位赶紧将李恪连人带车往下抬。

……

郑老二蹿上了楼船,看到了程三郎与那位重伤初愈,显得份外憔悴的吴王殿下都在。

不禁心中一喜,赶紧大步上前,结果才走了两步,就听到了呛啷一声,李德与李敏二人腰畔的横刀都出了半鞘。

生生把这位郑老二吓得退回原地不敢稍动,程处弼这才板起了脸上前道。

“郑先生,你还是就站在此地说话便可。”

“吴王殿下重伤初愈,最忌生人靠近,万一生人心怀叵测,暗藏凶器捅得殿下再度重伤,我等可担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