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1章

作者:晴了

内殿,仍旧时不时传出长孙皇后那压抑的呻吟声。

不大会的功夫,太医退了出来。李世民上前一步,迫不及待地问道。

“如何?皇后这是怎么了?”

这位满头是汗的太医赶紧一礼答道。“陛下,娘娘的病脉弦大,舌苔薄白,嗳气频作……”

李世民忍不住扬起了眉厉喝出声。“朕问的是娘娘得的是什么病。”

这话吓得太医一哆嗦,只能更起头皮说出了自己的诊断。“十有八九,应该是肝胆气滞的急症。”

“……”

第156章 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臣准备给娘娘开个柴胡疏肝的方子,舒缓娘娘的病症。”

“好,快点!要快。”李世民按捺住焦燥,拍了拍太医的肩膀,转身朝着内殿快步而去。

不大会的功夫,一名拿着药方的小宦官匆匆地离开了御容殿,朝外疾步狂奔而去。

“快,快去取药,给娘娘煎药!”

李世民快步来到了内殿,看着神色憔悴,强忍痛楚勉强一笑的观音婢。

她煞白的俏脸上满是疼出来的汗水,想要开口说话,却又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难以自抑的痛哼。

李世民心疼地握住了长孙无垢纤弱无力的素手,温柔地轻声言道。

“你别说话,好生休养。太医已经诊断出了你的病,已经开了方子去煎药了。”

“嗯,臣妾,不会有事的。”看到李世民那副急得不知所措的模样,长孙无垢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道。

“陛下别太担心……”

只是,仅仅十余字,仿佛就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无力地靠回了枕上。

“我知道,你肯定会没事。”李世民亦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正常一点。

可看到心爱的女人,躺在身边,巨大的痛楚如此折磨着她的身心。

一股强烈的无力感,让李世民内心无比的愤忿,却又无法抒解。

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煎好的药端入了殿中,一直守在榻沿的李世民更是亲自给长孙无垢喂药。

直到长孙无垢喝完了下,疲惫不堪地合上了眼眸,这才稍松口气。

可是,长孙无垢那一直深锁的眉头,还有偶尔的辗转反侧之时发出的轻呼与呻吟声。

让李世民除了紧紧地握着妻子的手,一直陪伴外,再无其他办法。

一开始还有宦官欲劝陛下回去休息,结果被李世民那冷冽的眼眸一瞪,所有人都默默地怂了。

就这么,一直到得清晨,昏昏沉沉的李世民感觉到了手中纤手的动静,猛然睁开了眼睛。

看到了长孙无垢躺在榻上,那双熟悉而又温暖的明眸,正痴痴地凝望着自己。

李世民不由得一喜,微微俯低身形,替她抚开了脸上的青丝柔声问道。

“醒了,好些了没?”

长孙无垢左右看了一眼,小声地在李世民耳边道。“嗯,好些了,辛苦夫君你了……”

“你快去休息吧,妾身不会有事的。”

“好,我再陪陪你,就去。来人……娘娘是不是该喝药了?”

……

李世民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御容殿,就看到了自己的妹婿,此番主持着九成宫守备的柴绍立身于殿外。

“臣参见陛下。”

“柴卿平身,有何事?”

“陛下,今日在宫外,有一些樵夫在伐木,臣命人将他们驱赶走了。”

“臣担心他们在宫城附近,会惊扰到圣驾,所以臣准备调兵住扎到东面的童山和西面的凤凰山上。”

李世民摆了摆手,回头看了一眼御容殿道。

“几个樵夫,不过是为生活所迫,不必理会太多,驱远一些便是了,记住了,务要伤着那些百姓。”

“臣明白了。”昨个夜里,就已经知晓了长孙皇后突发重疾的柴绍恭敬地答应道。

“陛下您神色如此憔悴,还请陛下注意保重身体才是。”

“嗯,柴卿有心了,快去忙吧,朕的确也该去歇会……”

李世民回到了大宝殿,这才刚刚躺下不到一个时辰,又再次被赵昆焦急的低唤声吵醒。

“娘娘又开始疼痛难耐了……”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毫不犹豫地起身,再一次快步朝着御容殿赶去。

又是一个漫长而又难熬的白天,随行而来的三名太医都集中在了御容殿轮番上阵。

经过了详尽的望闻问切,反复讨论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直到李世民发火,这才确定了新的药方,再次煎药。

而针对娘娘那难熬的疼痛,他们所能够做的,也就是进行针炙,减缓和降低痛楚。

一名宦官来到了近前,打量了下李世民阴沉得仿佛山雨欲来般的脸色,小声地道。

“陛下,上皇差人过来,询问娘娘的情况。您看……”

“上皇他知道了?”身心憔悴的李世民剑眉微挑。

“是的陛下。”

“唉……你速去告之上皇,就说,就说皇后怕是受了凉,无甚大事。记住了?”

“奴婢明白,奴婢告退。”

看到宦官匆匆疾步而去,李世民幽幽地吐了一口浊气,没有想到,居然会遇上这等事情。

三名太医,居然连观音婢的病都看不好,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要不要臣回长安,请孙道长来一趟。”

站在一旁的赵昆看到了李世民那郁结难解的眉头,小声地建议道。

李世民目光扫过那三名一直留在殿内,还在悄声讨论药方的太医。

三名太医听得此言,皆不由两眼一亮,其中最为年长的太医朝着这边一礼。

“陛下,微臣以为,赵将军所言极是,孙道长医道上的造诣,我等自愧不如,若孙道长能来……”

听着里间传来的压抑的呻吟声,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

“三位太医,立刻将你们的详细诊断写下,还有,两份药方都抄录下来。”

不多时,李世民将这些东西都交到了赵昆手中。

“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告诉太子,让他请孙道长速来九成宫,越快越好,明白吗?”

“臣遵旨。”赵昆凛然答应一声,快步离殿而去。

不多时,九成宫中,就驰出了几匹快马,朝着那距离九成宫将近四百里的长安城方向狂飙而去。

入夜时分,人马皆是汗出如浆的信使终于驰入了长安城。

看着手中那份急信,刚要躺下休息的太子李承乾的脸色瞬间煞白,腾的一下子站起了身来。

“传,传孤的太子教,命孙道长速速来见孤,还有……还有袁天罡道长,对了,还有太医署的一干医官。”

“让他们现在,就到东宫来见孤,快!”

东宫的信使,开始飞驰入了东宫,朝着长安城四面八方狂奔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几乎所有能够叫上的医者,都已经全部尽聚于东宫丽正殿外。

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可是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身份。

太子殿下突然之间,将自己等人尽数唤来,莫非是有什么大事?

就在所有人都心情忐忑,相互打听,窃窃私语的当口,一名护卫快步冲入了殿内。

“殿下,孙道长他,不在长安,臣问了观中的童子。

说在半个多月前,孙道长就带着几名得力弟子离开了长安,前往江南去了。”

“什么?!”

第157章 陛下亲旨授职的太医令还有一位没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李承乾满脸的六神无主。

外面虽然诏来了一帮医者,可是父皇已经点名,九成宫的太医言说怕是唯有孙道长才能解母后的病痛。

“派人去追,去,去追孙道长,愣着做甚!”

李承乾看到跟前的宦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由得厉喝出声来。

“殿下,孙道长一去近月,江南诺大的地方,怎么找?”

宁忠忍不住压低声音,朝着明显已然是乱了方寸的太子道。

“那可如何是好?父皇说了,此症怕是唯有孙道长才能够治愈。”

“臣以为,最要紧的便是太子你要凝神静气,切切不可乱了方寸。”

匆匆赶来的于志宁朝着李承乾一礼劝道。

“另外,既然陛下连同药方也寄来,那可否隐去娘娘身份,且让外面那些诸位医者品评,看看可有疏漏。”

“于卿所言极是,此事,就由你来操办。”

很快,药方,患者病情,便被送到了陆续赶来的这些太医还有袁天罡等人手中。

看到了手中的病情详述,还有前后两次药方,在场的几位太医,以及袁天罡都皱起了眉头。

“老夫若是出手,也当是如此……”

“下官也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在看患者可有口苦心烦,若有,可加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