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02章

作者:晴了

……

李世民懒洋洋地倒靠在榻上,欣赏着那幅已经被高悬于殿内的前朝书法大家的作品。

若是洛阳没有发生那件大事,怕是这会子,李世民还在愁容满满地长吁短叹。

考虑着怎么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在洛阳新设皇庄之事。

但是现在,洛阳官场人心惶惶,那些中原世家大族也好不到哪儿,人人自危惴惴不安。

而大批杀气腾腾的谁都不鸟,只听命于大唐天子的绣衣使的到来,更是让洛阳的权贵们胆寒若栗。

自然也就没有功夫在那万国园行宫建设上明里暗里的使袢子,上眼药。

虽然现在,已经开始有臣工跳出来,攻讦绣衣使权力过大,陛下不应该让绣衣使去做此等事情,干扰正常的吏治云云。

但是,那都只是几个愣子而已,李世民轻描淡写地直接就压了下去。

至于那些知道厉害的勋贵重臣们,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开口吱声。

毕竟吴王殿下可是连血书都写了,而且事情就发生在洛阳近郊,陛下只找洛阳官场的麻烦,没有把大伙一块收拾。

就连对那郑家庄,也没有采取其他大规模的抓捕与审讯行动,可以说已经是极度克制了,还想干啥?

就连那些世家之间,对于此事的反应也都不一,毕竟,通过现场围观的洛阳差役精锐以及那三位洛阳名医的证实。

已然确定,吴王殿下的确是受了重伤,流的血,几乎染红了整驾马车,甚至连地面上都有不少。

这特娘的要不是重伤,还能是啥?之所以能够被救活,说来说去,大家还得感谢那位喜欢耍刀子治病的程三郎。

若不是他,怕是吴王殿下就不仅仅只是重伤,指不定这会子已经是一杯黄土。

然后就是整个洛阳官场人头滚滚,与此案牵涉及深的那荥阳郑氏,也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人能够侥幸幸存。

总之,虽然臣子们不乐意触李世民的眉头,而李世民反倒也不好继续进行皇庄之事。

毕竟之前打主意的就是搞那家郑家庄,现如今倒好,郑家庄已经成为了犯罪嫌疑团伙。

所以,李世民这个时候去提这事,反倒不太合适,所以此刻,李世民反倒轻闲了下来。

而去岁至今关中多灾,粮仓的储粮,肯定不足支应至秋收。

再加上因为多灾而导致的欠收,怕是今年去洛阳就食的时候还得提前。

至于回来的时间,怕也得拖后,毕竟,总不能刚刚蹿回长安一看,特娘的粮食又不够吃,又拍屁股蹿回洛阳?

一想到这个,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又开始疼了。

逐粮天子,跑马皇帝……这两个让人听起来就觉得无比蛋疼的形容词,正是出自程三郎之口。

而且似乎已经在小范围流传开来,这让李世民心中大恶,恨不得抄起大棒棒蹿洛阳去揍那小子一顿出气。

第1643章 敢编造一句,愿我阖家上下,皆尽死无葬身之地

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都被他形容成了什么鬼样子?

也就是看在小兕子的面上,嗯……李世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抬起了手揉了揉眉心。

为什么不管自己考虑什么事情,都会跟那小子牵扯上干系?

还不就因为,那小子,的确是相当的能干,关于这一点,李世民也在内心承认。

就像这一次皇子被刺客一事,这小子虽然手段令人无语了点,可效果出去奇的好。

可就是让不知晓内情的人着实心惊肉跳,一想到那天,自己听到了恪儿重伤垂死的消息。

当时两眼一黑,差点就昏了过去的经历,让李世民此刻犹自心有余悸。

好歹你特娘的提前报备一声,让老夫有个心理准备也是好的。

不过,此事也是这两小子在洛阳城郊临时起意,直接就办了,然后就妥了……

一思及此,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抹了把脸,还能说啥?能说他办的不对吗?

至少从能耐方面,大唐年轻一辈的才俊里边。

还真没有可与其比肩者,也不枉自家小兕子心仪这小子,至少是个出将入相的柱石之才。

只能希望这小子过两年能够稳重一点,莫要成天尽闹一些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情才是。

“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小子,唉……撂身边吧,让人头疼,扔出去吧,还是让人头疼。”

“可偏偏一边让人头疼,还能一边建功立业,这本事,可真是比他爹还强上几分。”

一旁的赵昆听到了陛下小声的嘀咕声,虽然陛下没有说出哪个人的名字。

但是仅仅一听到让人头疼,还能够让陛下如此念叨,呵呵……这还用说吗?

十有八九,肯定是程三郎那只一段时间不折腾出点事就不浑身不舒服的妖蛾子。

赵昆的嘴角,刚刚隐蔽地扬了起来,就看到了一位宦官在门外朝着里边张望。

赵昆扫了一眼正在抬眼皮打量着那副书画艺术作品发呆的陛下,轻手轻脚地来到了殿门外。

就看到了那位立身于阶下的新任洛阳都督张亮,不禁一呆。

……

赵昆沉着脸快步进入了殿内,朝着正在懒洋洋的摆着葛优瘫欣赏书画艺术作品的李世民一礼低声道。

“陛下,张都督就在殿下,说是有紧急要事,密奏陛下。”

“紧急要事?”李世民坐直了身子,抬手摆了摆,宦官赶紧将那幅支愣起来的书画大作赶紧给收了起来。

不多时,看到了赵昆的示意,张亮深吸了一口气理了理身上的官服,快步进入了殿内。

朝着那笑眯眯招呼自己坐下的李世民恭敬一礼。“臣参见陛下。”

“行了,张卿不必多礼,快快坐下,你有何事,难不成,与洛阳那边有关?”

“不是,此事……”张亮忍不住抬头扫了一眼殿内。

“赵昆,让人都下去。”李世民摆了摆手,坐得端直,朝着张亮看去。

“陛下,此事还得从今日午间说起,臣正在府中,听闻陈国公侯君集前来拜访,臣不赶怠慢……”

李世民双目灼灼地看着跟前的张亮,听着他在跟前仔细的陈述。

大概意思就是,今天陈国公侯君集到府里前来拜会,其实并不只是袍泽旧友相聚那么简单。

在酒宴中途,侯君集就开始报怨他所遭遇到的不公平,非议朝廷对他的处置。

“……他突然问臣,‘贤弟你在工部也算是颇有建树,怎么就突然被排挤出京了?’

这话听得臣心中不舒服,下意识地就反驳了一句:‘就是被你排挤,还能怪谁呢?’”

“结果他便冷笑不已说道。‘我平定高昌回来,便触怒了皇帝,怎能排挤你呢?’

‘你如今与我一般,皆遭遇不公之事,难道就没有别的想法?’”

说到了这,张亮偷瞄了一眼李世民,看到李世民一手扶须,一手轻叩案几,表情却看不出什么情绪。

深吸了一口气,硬起头皮继续说道。

“臣当然不会有什么想法,可是侯群集见臣半响不言,他便借着酒意道。‘侯某忧闷得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如此憋屈,倒还不如肆意一回,贤弟你可敢造反,若愿,你我一同造反。’……”

直到张亮说出造反二字,李世民叩击案几的手顿在半空,久久不落。

没有什么情绪的深邃目光,落在了张亮的脸上,久久不语。

张亮不敢动,也不敢动,只能迎起头皮,摆出了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

“陛下,臣若是敢编造一句,愿我阖家上下,皆尽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看着跟前赌咒发毒誓的张亮,一直悬空的手指头将落未落。

让张亮觉得这根手指头,仿佛已然化身为了一柄极其锋锐的利刃,高悬在自己的头顶之上。

张亮额头上的冷汗越来越多,感觉自己都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听到了哒的一声。

李世民的手指头终于再一次落在了案几之上,目光游移在张亮的脸庞上,这才轻声问道。

“张卿,你与侯卿功勋卓著,都是大唐的功臣,朕一向都厚待你们……”

说到了这里之后,李世民又足足停顿了数息,这才开口言道。

“这话除了你,可还有旁人知晓?”

张亮认真地想了许久,这才摇了摇头。“臣与陈国公既是旧识也是袍泽,宴饮之时,自无旁人。”

李世民双眉一拢,手指头又轻轻地敲击了数下,这才开口道。

“这话除了你,没有其他人听见,如之奈何?”

“你们都是功臣,朕也知晓张卿你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若是朕因一人之言,而就处置了国家功勋之臣,那么日后,朝堂之中,怕是人人自危矣。”

听到了李世民这话,张亮不禁哑口无言,半天才道。

“陛下,臣绝没有欺骗陛下半句,臣也知道陛下仁爱,此事还请陛下圣裁。”

看着伏于案前的张亮,李世民和颜悦色地宽慰道。

“张卿快快请起,你的为人秉性,朕何尝不知,但你也要知道,世事皆有律法裁断,便是朕,亦要遵之。”

“此事,就此作罢,朕就当没听到过卿之所言。”

“……”

第1644章 陛下知陈国公好饮,特命末将给陈国公送酒

看到张亮脚步迟缓地离开了甘露殿,李世民抚了抚眉头,悠悠地吐了口浊气。

此刻,赵昆已然回到了殿内,看到陛下那紧皱的眉头,心知,怕是那位张都督前来密奏的,肯定又是什么令陛下大感头痛之事。

“赵昆,给朕拿瓶谪仙醉来,顺便让他们送两个下酒的小菜来。”

“现在?”赵昆一脸懵逼地看着刚刚才吃饱饭没多久的陛下道。

看到了李世民瞪过来的眼珠子,赶紧答应了一声,蹿到了一旁打开了那个滴漏铜壶下方的柜子,从里边拿出了一瓶谪仙醉。

拔开了瓶塞,一股子醇厚而又诱人的酒香顿时扑鼻而来,令赵昆忍不住眯起了两眼多吸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