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07章

作者:晴了

“陛下与太子是父子,是下官的过错,下官不希望误会而引起陛下与太子的隔阂。”

“还请赵将军跟陛下说明。”

“你为何不自己向陛下上奏自陈?”赵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程处弼偷瞄了一眼李承乾,颇有些无奈地道。

“太子殿下视臣为友,臣又岂可当着陛下,伤了太子殿下的心?”

听得此言,赵昆不由得多打量了程处弼两眼。

“你小子,倒是挺有担当的,是个爷们。赵某会向陛下密奏此事,不过你嘛……”

“多谢,只要太子殿下能无恙,末将也算不负太子殿下的这番美意。”

赵昆不再开口,继续疾步前行。

长孙家庆就跟随在太子车舆旁,不停地苦口婆心。

“殿下,您可是未来的国君,一会见了陛下一定要言辞谨慎,这私出东宫,乃是程处弼之谋……”

李承乾略有些不耐地皱起了眉头,但最终还是耐下了性子。

“出东宫,本就是孤之心愿。孤若将罪责尽推,难道孤就没有错了吗?”

“再有,此事,你禀报于卿,这是你为人臣的责任,孤不觉得你有错。”

“但是此事,东宫未有决策前,你却去禀告了孤的母舅……”

长孙家庆眉头一跳,梗起脖子道。“殿下,臣对殿下您可是一片赤诚。”

“之所以禀报长孙大人,亦是出于一片公心,不希望殿下再行差踏错……”

一向温和,几乎从来对臣下生气上火的李承乾双眉挑起。

在长孙家庆的喋喋不休声中,忍不住低喝了一声。“够了!孤不想再听你狡辩。”

长孙家庆也生生给吓了一跳,他成为太子侍读也有数载,还是第一次如此。

“孤身边诸事,事无巨细,你都一一告诉孤的母舅。

难道这些小事,都会让孤行差踏重吗?”

看着两眼冒火的李承乾,长孙家庆心中生悸,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辩解。

程处弼亦注意到了后方太子车舆传来的隐隐喧哗声。

放慢了脚步,渐与李承乾的车舆并肩前行。这才看到车舆另外一侧的长孙家庆脸色苍白,一副六神无主的架势。

程处弼心中暗乐,莫非这货刚又被太子殿下给怼了?

罢了,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程处弼看向心情不是很好的李承乾。

“殿下,臣希望殿下一会……”

程处弼正想传道授业,结果被李承乾不容置疑的打断。

“放心,孤知道该说什么。孤难得有个知已朋友,孤定会保全你。”

看到李承乾那真坦荡的坚毅表情,程处弼摸了摸鼻子,内心一阵无力。

我想要的不是这个好吗?可看到了车舆另外一侧那长孙家庆愤恨的表情。

程处弼白眼一翻,爱咋咋。

就在此刻,程处弼听到了后方传来的疾步声,一回头,就看到了于志宁一路小跑而来。

跑到了跟前,朝着李承乾一礼,喘了半天,这才说道。

“还请殿下一会慎言,由臣来向陛下陈述为好,殿下安,则东宫安,东宫安,则社稷安。”

李承乾看着这位东宫的首席大臣,看着他身上的衣襟都已经被汗给浸湿的前襟。

上前搀起了于志宁,温和地笑了笑。

“于卿有心了,一会,还是且看父皇如何断处再说。”

队伍前行没多远,便能够看到那巍峨而又奢华的甘露殿。

程处弼之前来过一趟,那时候自己的身份是太上皇李渊的主治医生。

为了戳李渊腚眼,咳……为了给李渊进行肛门指检被拒,不得已才赶来此地向李世民求援。

赶到了甘露殿前,赵昆抬手,一行人都不约而同止住脚步。

“殿下稍待,容臣先去通禀。”赵昆迈大步入径直入了甘露殿。

这边,李承乾忍不住从袖中取出了一方丝帕,拭了拭额头和两颊的细汗。

一半是热的,另外一半则是紧张出来的。

毕竟他要面对的,是严厉而又不苟言笑的父皇。

程处弼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慰下,从来没遇上过这等事的李承乾。

上前两步,凑到了李承乾身边小声地道。

“殿下莫慌,陛下再怎么,他也是你爹,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

“就像我爹,再大的事,最多也就是抽我们哥几个一顿。

打完之后,一家老少继续齐乐融融,该吃吃,该喝喝。”

“……”

第151章 儿臣有罪,还请父皇责罚

于志宁、李承乾、宁忠等人皆是一脸黑线地看向一本正经的程处弼。

一脸黑线,表情复杂,目光很……嗯,目光更加的复杂。

程处弼直接就不乐意了。你们这是啥表情,老子难得心情好,主动安慰人还不好吗?

方才李承乾正在自哀自怜,想到自己多舛的命运,没哇的一声哭出来,已经是极限了。

结果程处弼这么一闹腾,他真是好气又好笑,方才的那种哀伤的情绪,也都被抛到了脑后。

“程卿真……真不愧是将门虎子。”李承乾摸了摸鼻子,艰难地说了一句不带褒义的赞许之言。

于志宁翻了个白眼扭开了头,他实在是没力气,也没功夫搭理老程家的人。

那帮子糙老爷们,脑回路真不是咱们文化人能理解得了的。

赵昆步入了甘露殿,朝着李世民一礼。“陛下,太子已经到了殿外候见,不过臣有事密奏。”

李世民看了一眼赵昆,微微颔首。

至于长孙无忌,很是识趣地起身后退到了殿门附近侍立。

目光扫过殿外,他看到了熟悉的太子,还有侄儿长孙家庆,还有东宫的詹事于志宁。

另外,还有一位一身戎装,高大英武的年轻人,虽然他长得跟程咬金没有半点相似。

可是,那副神情与气质,却在第一时间就让长孙无忌想到了某个人。

就是那个朝堂上敢挽袖子骂街,不顾及自己堂堂国公之尊,跟人斗殴的程某人。

脸色不禁一黑,这等人,留在殿下身边,简直就是个祸害。

听着凑到近前来的赵昆密奏,李世民从最开始阴沉不见喜怒的脸庞。

变成了错愕,到得后来,浮起了意味深长的淡然笑容。

“有意思……让他们都进来吧,朕倒要看看,他们都怎么说。”

……

听到了招呼声,程处弼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大步前行。

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丢官去职,离开东宫,最坏的结果,嗯,大约也就是把自己踢出仕途之外。

没关系,反正有了长命百岁的亲爹在上,自己照样可以安安稳稳地做个大唐富家翁。

想明白自己未来的程处弼很是轻松,当然,他也不敢表露出来。

只能严肃表情,老老实实地缀在最后面,步入了甘露殿。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跟前头垂得很低的李承乾,淡然问道。

“太子,朕听闻你私离东宫,可有此事?”

李承乾听到这句问话,不禁微愣,但是面对着父皇令人心悸的目光。

他抛开了纷扰的杂念,沉肃地答道。“确有此事。”

父皇居然没有提及由因,也未提及程三郎,这是为何?

而母舅亦在殿内,以长孙家庆的秉性,不添油加醋的告之母舅就已经算是好的了。

“既然如此,那朕想知道因由。”李世民的嗓音,让人听不出半点喜怒。

仿佛是莫得感情的机器人一般,程处弼暗暗撇嘴,不过这倒是个好消息。

看来自己最坏的打算,怕是不太容易成立,想要当一个安稳而又枯燥的富翁梦破碎了。

“儿臣,一直想有机会出东宫,到长安城内走动走动,一来,可以亲眼看一看我大唐盛世下……”

李承乾不愧是李世民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说起漂亮话来一套接一套。

还不忘记顺势拍几下父皇的马屁,听得程处弼悠然神往,想想自己那几位兄弟,唔……家丑不可外扬。

李承乾的意思很简单明了,他是大唐的太子爷,希望能够多看看大唐百姓们的生产生活。

休察民性,感受民生,这是他心中多年的意愿,只是一直未有成行。

而今,身边多了个好忽悠的程处弼,他这才想办法说动程处弼带他出宫。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你编瞎话我没意见,但你埋汰我是几个意思?

李世民眼角的余光,看到了程处弼这小子正黑着脸,不乐意地瞪着那侃侃而言的李承乾。

差点就维持不住天子威仪,好在,李世民抬手按住了案几,定了定神。

“太子,你可知道私出东宫,将自身置于危险,这等行径妥当吗?”

“儿臣有罪,还请父皇责罚。”李承乾点了点头,显得有些语气消沉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