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063章

作者:晴了

“……记住了,给他多传几个版本,如此一来,长安的百姓们会觉得,这些传言里边,说不定会有一个是真的……”

说到了这,蒋亚卿的嘴角愉快地扬了起来,自己既然为魏王殿下的谋主,自然就要有谋主的样子。

他笑起来的样子,却看得这位李公公心生悸意……

第1583章 陛下得登大宝,就靠着一帮子读书人不成?

“蒋先生神机妙算,咱家明白了,回到就寻信得过的人去办。”

李公公朝着这位现如今已然成为了魏王身边最为信任之人的蒋亚卿拱手一礼答道。

只是语气,已然比之往日,少了几分的矜持与倨傲,甚至还藏着些许的讨好。

蒋亚卿爽郎一笑,朝着李公公还了一礼。“不敢当李公公这一礼。”

“你我皆是主公身边近人,为主公筹谋划策,乃我等之本份而已。”

这话说得极是好听,要不是李公公好歹也是老司机,已经看明白蒋亚卿是什么样的人,说不定就真的相信了。

现在嘛,咱家信你个鬼,你这糟老头子坏得很。

四十出头的李公公与那五十出头的蒋亚卿相视一笑,这才继续前行。

亲自将蒋亚卿送到了魏王府门外之后,李公公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淡去。

回到了府中,召来了数人,一阵密嘱之后,很快,这些人便离开了魏王府,四散而去。

他们的目标,不是市井里巷,就是东西两市,又或者是平康坊那样的地方。

毕竟,流言蜚语,唯有像在这样的地方,才会第一时间被传播开来,而且也很难被人查觉源头。

重要的是,这些人做完这些事之后,就会被派往魏王殿下位于东都的皇庄去别说呆三年五载,呆上几个月,怕就没有人再记得这些容貌普通的谣言传播者。

蒋亚卿坐在魏王两年前所赐下的马车里边,舒服地享受着那位细皮嫩肉、眉清目秀的小姐姐给自己按摩着腿脚。

马车行出了约两里多地之地,拐到了另外一个方向,缓缓地停在了一间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府邸跟前。

蒋亚卿下得车来,缓缓地步入了这座属于他自己的府邸,很快,管家就悄然地凑到了蒋亚卿的耳边一阵嘀咕。

“原来是有贵客到访,知道了,你且先下去吧……”蒋亚卿摆了摆手,大步朝内行去。

……

长孙无忌安然地坐在案几后边,听着跟前的管家禀报着听到的传闻。

身边的长孙冲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脸色显得十分的凝重。

“好了,你且先下去吧,若是再有什么新的消息再说。”

长孙无忌看着管家恭敬一礼,退步离开,目光落在了长孙冲的身上。

“冲儿,你觉得这些流言蜚语,可是真的?”

“事涉天家,孩儿不敢妄言。”长孙冲摇了摇头,满脸凝重地道。

“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不必如此拘紧,说吧。”

“依孩儿之见,太子殿下,性格随和敦厚,这着实不像是太子殿下自己的手笔。”

“可是现在,长安城内满城风雨,言之凿凿,着实让孩儿有些辨不清真伪了。”

“是啊……最怕的就是这个,众口铄金。”长孙无忌深以为然地抚着长须道。

目光打量着屋外,良久这才言道。“若不是太子,你觉得谁的嫌疑最大?”

“若说最大,那便是觊觎储君之位者,而有资格的……”长孙冲大起胆子咬了咬牙给出了两个答案。

“一位便是魏王,另外一位则是晋王。”

“晋王殿下年龄尚幼,身边尚无得力之士襄助,何况他的上面还有位兄长。”

“父亲的意思是魏王殿下?可魏王殿下虽有此心,但是……”

长孙无忌看到长孙冲那副模样,打断了他的话直接插嘴。

“你莫要忘记了,魏王殿下交好世家大族,好士爱文,今《括地志》成书在即,他若不借势一搏更待何时。”

“且其借魏王府文学馆,可是聚拢了一群人,这帮读书人里边,甚至有人自比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

说到了这,长孙无忌鄙夷地一笑,笑容里边满满尽是鄙夷与轻蔑。

“他们真觉得,陛下得登大宝,就靠着一帮子读书人不成?”

长孙冲听着亲爹的吐槽,忍不住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压力实在是有点大。

毕竟亲爹说的这些东西,着实听着太过瘆人了点。

看到了亲儿子长孙冲这副模样,长孙无忌大手轻轻地拍了拍长孙冲的肩膀温言道。

“放心吧,长孙氏有为父在,冲儿你不需要有什么压力。”

“这些事情,咱们家,没必要掺和,坐看就是了。”

“好的父亲,孩儿明白。”

“对了,之前你送给晋王殿下的那幅字画,晋王殿下喜欢吗?”

“父亲,晋王殿下十分喜欢,还说改日定要当面道谢。”

长孙无忌抚着长须,笑眯眯地道。“好好好,那是个乖巧识礼的好孩子。”

“太子殿下,虽然性格温和,但实则是个绵里针。

而魏王殿下,文采菲然,却心思太浮,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现如今可是与他走得极近。”

“老夫多次相劝,他却不以为然,他也不想一想,陛下最忌惮的是谁……”

“这晋王,也是你姑母所出,性格绵软,也有些小机灵,但是却是个知进退的人。”

正听着父亲对于这几位嫡皇子的评价,就有人前来禀报,说是褚遂良求见。

长孙冲这才起身告辞而去。

……

看着已然辞行而去的长孙冲,长孙无忌目光落在了书案之后,手指头轻轻地敲打在案几之上。

不多时,褚遂良便疾步行来,入室之后朝着长孙无忌一礼,这才跌坐于案几跟前,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辅机兄可曾听到那些如今已然传得满城风雨的市井流言。”

长孙无忌亲自给褚遂良满上了一杯茶水,这才笑道。

“可是关于太子殿下与那崇仁殿失火,令《大唐药典》受损之事?”

看到了褚遂良点下了脑袋,长孙无忌嘴角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你是怎么看的?”

褚遂良抚了抚长须,缓缓地摇了摇头斟字酌句地分析道。

“这些流言蜚语,褚某自是不信,只是这么愈传愈烈,老夫担心众口铄金,于太子不利。”

“但是,这么做,痕迹实在是太过明显,故尔褚某实在是烦忧,特来向辅机兄求教。”

“那你想也也应该知晓了,陛下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怒,直接下令,命绣衣使彻查此事。”

第1584章 爹,你轻点,这是琵琶,不是兵器

褚遂良点了点头,呷了口茶汤润了润嗓子道。

“不错,这才是最让褚某觉得奇怪的地方,绣衣使本就是见不得光的一帮人,为群臣所憎。”

“而今陛下去让绣衣使出马,必定会惹得人心惶惶。”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玩味地一笑。“可偏偏现在,满长安的流言蜚语,尽指向太子殿下。”

“你说说,明日,满朝文武会怎么做?”

“这……若是褚某,自然是只能冷眼旁观,毕竟这留言纷扰,必是有心之人暗中作为。”

“而陛下既然已经拿绣衣使出面,分明就是在告诉满臣文武,陛下在此事上,谁都不相信。”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淡然地一笑。

“因为崇仁殿失火之事,还把太子也牵扯进来,闹得满城风雨……”

“你觉得,最得益的会是谁?”

褚遂良不由得脸色大变,眼珠子转了半天,这才声音压得极底地道。“不会是魏王殿下吧?”

“最大的受益者虽是魏王殿下,可是真因为太过明显,褚某反倒不敢断定殿下敢这么做……”

“所以啊,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眯起的眼中尽是精芒闪烁不定。

“更重要的是,东宫本是储君所在,可是那里,呵呵……”

“出了这样的事情,只要肇事者稍稍精明一些,定然能够不留痕迹。”

“可若是陛下让有司严查,你觉得能什么结果?”

褚遂良咧了咧嘴,忍不住吐了句槽。“若是能够查得出结果来才怪。”

“所以陛下才会让绣衣使去查,因为陛下在此事上,不仅仅是对魏王,甚至对于朝中臣工也有戒心……”

“所以,明日若是站出来反对者,呵呵……要么就是忠耿之臣,要么就是别有居心。”

“当然,也有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华州渭水决堤,百姓蒙难,朝廷本当齐心协力赈灾抚民。”

“所以陛下要借绣衣使之手,令群臣噤声,压下此事,以利于朝廷赈灾抚民。

而且,今年关中多灾,储粮已然所剩不多,怕是处置完华州之事后,又要东巡。”

“一旦在此事上纠缠时久,东巡不成,关中必有缺粮之危,到时候……”

……

没有出乎长孙无忌的预料,短短两三天之后,绣衣使那边声称是一位宦官在屋内焚香祭拜早逝的父母。

因为有事匆匆离开了,结果香倒了下来,引燃了易燃物,最终烧坏了屋子,令那《大唐药典》资料受损。

对于绣衣使呈报上来的这个结论,大唐天子给予了认可。

而且还把那位那位主持《大唐药典》的于志宁给叫入了宫中,据说被陛下当面痛斥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