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022章

作者:晴了

“陛下,程三郎还有吴王殿下过来了。”

“来了?”李世民扬眉起身,想了想又坐了回去。

“让他们进来吧。”

一听陛下心情不太愉悦,程处弼不禁有些揣揣不安。

自己今天可是鼓足了勇气,想要借着自己为他们老李家呕心泣血,过来跟陛下聊一聊自己的终身大事的。

看到赵昆来到了殿门口朝里歪了歪脑袋,程处弼深吸了一口气,很是谦虚地往旁边一让。

“来来来,吴王殿下请吧……”

“???”吴王李恪当场脸色发黑。啥意思,想让本王去给你探查敌情还是咋的?

“不不不,处弼兄你年长你先请。”

程处弼顿时不乐意了,那是你爹,你爹心情不好,指不定就是因为你这样的不孝儿孙导致的,关老子屁事。

不过当着陛下的贴身心腹侍卫头子,真心人程处弼自然不能说真心话,大义凛然地两眼一瞪。

“程某乃是被罢职赋闲之人,你可是皇子,里边蹲着你爹,你不走跟前,还能有谁有这个资格?”

“……”李恪顿时被能言善辩的处弼兄给说得瞠目结舌。

赵昆一脸黑线的站在旁边,很想两大脚尖把这两个叽叽歪汪的年轻人全给踹进殿里去。

李世民满脸期待地看着殿门,等了半天却连个鬼影子也没看到。

就只听到外面隐隐传来的争辩声,当即就不乐意了,拉起了脸厉喝道。

“你们两个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做甚,还不滚进来!”

……

李世民拉着脸,打量着跟前低眉顺眼,一脸讨好的程三郎与李恪。

不知道为何,原本自己应该对这两个替自己扛住压力的年轻人心怀歉意。

可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总觉得应该揍他们一顿似乎才能够让人念头通达。

李世民深呼吸了两口气,终于是稳住了情绪。

兴许是因为被那些绣衣使的消息,让自己脾气有些过于暴躁,嗯,不能迁怒于人。

李世民示意宦官给这两年轻人上茶之后,这才温和地笑道。

“处弼贤侄,这两日,压力大不大?”

压力?程处弼顿时想到了那天亲爹回府之后洋洋得意地显摆他舌战群儒的威风。

自己还有一干兄弟都光顾着乐,哪来的压力?

至于这两天自己就蹲在汉唐商行总部,与李恪一起处理积压事务,有空闲的时候就顺便打两把牌。

等到了晚上就去程家酒楼跟一票狐朋狗友吃香喝辣,这压力从何谈起?

斜了李恪一眼,看到这位吴王殿下目不斜视,安静如鸡,得,还是自己一个人独立面对吧。

程处弼砸巴砸巴嘴,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有点压力,不过不是很大,是吧殿下?”

听到了处弼兄之言,李恪赶紧点了下脑袋,回答的模样萧规曹随。

“是的,孩儿也觉得有点压力,但是算不得什么。”

“你们呀还真是……”

看到这两位年轻人面无难色的模样,李世民不禁有些欣慰,不愧是自己看好的年轻人。

“那是因为你们不明白,那些不乐意迁都,已经猜测到了老夫用意的臣工,还有不少世家大族。

他们已经开始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会用尽各种手段,来干扰你们。

接下来,你们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这才反应过来,不过对于李世民的警告,程处弼秉承着程家人的铮铮铁骨,呵呵一乐。

“叔叔,他们想要做什么,那是他们的事情,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问题,小侄我还有一干汉唐商行股东就会群策群力的解决。”

“更何况,我们还有叔叔你在后边支持。”

第1521章 自己还说个毛线,只能手底下见真章了

李恪也在一旁赶紧表态道。

“是啊父亲,孩儿一定会全力配合好处弼兄。”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好,要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干劲和冲劲。”

“不过程三郎,为了避嫌,在洛阳行宫建成之前,你就继续赋闲吧……”

此言一出,一旁的李恪连咳带呛的,就特娘跟个肺痨晚期似的。

程处弼默默地砸了砸嘴,原本自己还美滋滋地想要混进将作监的队伍里边去。

要是能够挂个少监的职务,隔三差五跟那位阎大艺术家好好交流交流。

说不定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再从他那里搞点书画艺术作品。

不过李世民这么一说,再加上之前亲爹的提点。

程处弼很清楚,怕是虽然大家都没有将迁都之事说到明面上。

但不论是李家父子,还是满朝文武,其实大家都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自己如果有了官身,反而还真不太好行事,也容易为人垢病。

如果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大唐百姓,乐意花大钱给大唐太上皇陛下在洛阳修建行宫。

反倒让所有人都只能干瞪眼,无话可说。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恪,想了想,便将自己从绣衣使那里传来的消息告诉了这两个年轻人。

听得程处弼与李恪二人脸色甚是难看,要不是当着大唐天子的面,程处弼真想好好地问候一下那帮子老家伙。

我这边都不拿朝廷一个铜板,居然还来针对老子,呵呵……还想着耍阴招来对付程某人。

看到程三郎一脸窝火,眼珠子轱辘乱转的表情,李世民开口安抚道。

“贤侄,他们也只敢用这种阴损的招数来对付你,只要你小心应对,应当不会有什么大事。”

“老夫也会盯着他们,如果他们一旦越矩,朕定会依律处置,严惩不怠。”

“另外嘛,贤侄你还有什么想法和思路,只管提出来,老夫若是能够帮得上忙的,定不推辞。”

听得此言,程处心中一动。“叔叔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小侄倒真有个想法,希望叔叔能够恩准。”

“哦?你且说说看,让老夫看看可不可行。”

看到程三郎两眼放光的模样,李世民不禁有些揣揣不安。

主要是根本不知道这个脑洞清奇的小子会提出什么离谱的条件,得先稳一稳。

不光是李世民,李恪也同样瞪大了眼睛看着处弼兄。

毕竟自己跟处弼兄过来这里,其实被处弼兄逼着来商谈另外一件事。

所以李恪也不知道处弼兄此时两眼放光,这是想要搞什么名堂。

“小侄听闻,我大唐这几年来,民间私铸钱币之风渐起,皆因为我大唐钱币所铸不足所导致。”

“而那些私铸钱不但大小不一,而且轻重各异,容易扰乱我大唐的财货市场,影响到商贸往来。”

“就是我们在泸州的时候,不但有私铸铜钱流通,甚至还有些地方,拿出了劣质铁钱来忽悠那些贫苦百姓。”

“所以,小侄觉得,与其让那些民间那些私铸者胡来,倒不如,把这项差事许给我汉唐商行。”

“……”李世民愣愣地看着程三郎,半天才道。

“你的意思是,想要朝廷准你汉唐商行私铸钱币?”

听到这话,看到李世民那古怪的表情,程处弼赶紧摇头。

“不不不,叔叔你会错意了,我汉唐商行从来不搞假冒伪劣商品。

小侄的意思是,既然如今朝廷这边不既然不乐意铸币。

倒不如请朝廷下旨特许,准我汉唐商行成为朝廷特许的唯一官方指定铸币机构。”

李世民打量着程三郎,忍不住看了一眼旁边的李恪。

李恪牙疼地吸了口气。这家伙想要干嘛?铸币这等大事,居然连不商量一下就把主意往外冒。

李世民颇有些哭笑不得地打量着这位愿意为了大唐王朝散尽家财的程三郎。

“你的意思是,你们汉唐商行愿意为朝廷铸币?”

“正是。”程处弼看到李恪频频递过来的眼神不乐意地白了一眼回去。

这个浪货,怎么可能知道铸币到底有多赚钱,而且铸币权这玩意到底有多牛逼。

不过现在可不是跟他解释的时候,所以,程处弼只能用目光威胁李恪不要吱声,回头自己会再跟他解释。

李世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莫不是自己这几年把老程家的俸禄罚得太狠,导致这小子心态扭曲。

兴许他想的是,朝廷不给程家人发俸禄,程家人自己铸钱来当俸禄?

可老夫是看在你为太上皇,为大唐王朝兢兢业业做事的份上,想让你小子有利可图。

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你小子把自个亏成穷光蛋好不好?

“程三郎,你可知道,铸币可不是生意,你若是把它当成买卖,老夫可以实话告诉你,你亏本亏定了。”

“知道不知道,朝廷铸币,光是铸一贯钱,所需之铜、锡等料,就需要差不多六百文成本。

而还有丁匠过役期之后需要付以资财,导致铸一贯钱,甚至需要一贯两百,到一贯三百文的成本……”

“叔叔,这个成本,小侄在泸州的时候就已经特地打听过了。

可是我汉唐商行旗下,也有几座铜矿,与其就那么摆放着,倒不如拿来铸币。”

“另外就是,小侄倒觉得,铸币本该是件赚钱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