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三国 第210章

作者:会说话的胡子

精美的漆器被袁绍狠狠地摔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袁绍自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内心里,袁绍也觉得吕布这样做,其实是有好处的,但这话绝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这么明显的做出来。

这儿子心里到底是在想什么!?

“逆子!”袁绍怒骂一声,而后神色缓和一些,下来拉着曹丕的手道:“贤侄,此事是孤教子无方,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曹丕躬身道:“小侄不敢有怨言。”

曹操势力随着寿张被抛弃,已经彻底消散,他接下来,还要依靠袁绍生存,知道这不是袁绍的意思,曹丕已经松了口气,至于其他的,那是袁绍自己家的事情。

“儁乂!”袁绍在帐中扫了一圈,最终看着张郃道。

“末将在!”张郃出列。

“你即刻起程,去往青州,将那孽子给我带回来,青州都督暂由李宣担任。”袁绍沉声道。

李宣是袁绍外亲,也就是他妹妹之子,同时还是八俊之首李膺之孙,自袁绍起兵之后便一直跟随在侧,能力不错,如今袁谭出了这事儿,暂时肯定不能继续担任青州都督了。

不但要给曹家一个交代,同时也是要给天下士人一个交代,让李宣出任青州都督也是袁绍这一会儿功夫仔细想过的,自己亲眷之中,似乎也只有外甥高干和李宣适合,高干被他派去了雁门,为并州刺史,眼下自然只有李宣最为合适了。

“喏!”张郃没有废话,答应一声,见没有其他吩咐后,便躬身退去。

“孟德乃我至交,如今为吕布所害,此仇我会替孟德报,贤侄且住在邺城,这里便是你家,待孤整顿兵马之后,便起兵南下,为孟德讨还公道!”袁绍拉着曹丕的手笑道。

“谢伯父!”曹丕恭敬地一礼道。

“伯父!”就在袁绍扶起曹丕之时,却见曹丕身后,身形明显比曹丕还高了一头的曹彰突然开口。

“是子文吧,可惜你出生时,我与孟德已经各自忙碌,未曾去见,不过孟德与我书信时常提及子文,你有何事?”袁绍笑道。

“伯父他日出兵中原,可否让小侄做先锋?小侄想为父亲报仇!”曹彰稚气未脱的脸上,充斥着一股仇恨。

“子文,不得无礼!兵家之事关乎重大,岂可儿戏?你一孺子说这话,不怕诸位高贤笑话!”曹丕面色一变,对着曹彰喝道。

“我虽年幼,却不输任何将领!”曹彰不服气,一伸手,一名将领的佩剑突然出鞘,在将领回过神之前,已经落在曹彰手中。

众将纷纷变色,颜良、文丑二人已经护在袁绍身前。

曹彰却不看他们,转身对着门外一刀劈出,竟有半寸寒芒闪过,在地面划出一道深深地裂痕,而后曹彰双手一合,那刀竟被他生生揉成了一团铁球。

“好本事!”袁绍示意颜良、文丑二人让开,看着曹彰笑道:“但行军打仗可不只是靠勇力,武艺再强,也不过是一勇之夫。”

“小侄读过许多兵书!当可为伯父征战!”曹彰梗着脖子道。

“哦?”袁绍颇为喜爱此子,不知为何,曹丕虽然彬彬有礼,少年老成,但袁绍并不喜爱,但曹彰他却颇为喜爱,也不恼怒他顶撞,只是笑问道:“那子文可否与我说说,为将当如何?”

曹彰朗声道:“当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不错。”袁绍目光一亮,欣赏着此子笑谓众人道:“孟德昔日与我论事,总说要做平西将军,我观子文,他日可继承其父之志!”

众将也觉此子不凡,虽只是四句话,但已经点明了为将之事,这短短四句说来简单,但大多数将领都做不到。

“子文若是愿意,可去军中习为将之道,至于他日征讨吕布时能否领兵,便看子文是否能得诸位将军认可。”袁绍笑道。

“谢伯父!”曹彰大喜道。

“还叫伯父?”一旁许攸笑道,他跟曹操关系不错,对曹操之子自有偏爱,此时见状,当下便想顺水推舟,让曹彰先混个官身。

曹彰闻言有些茫然的看向许攸。

“无妨,子文还小,叫伯父亲切些。”袁绍开怀大笑,心中郁垒尽去,随即看向沉默不语的曹丕道:“至于子桓,便先在孤身边做个门下郎,他日另有重用。”

他没去问夏侯渊、曹仁这些成名已久的将领,毕竟这是曹家的部将,先将曹丕兄弟三人安排妥当了,才好让这些人归心。

袁绍能一步步从渤海太守到北方四州之主,自然也有几分笼络人心的手段,几句话,虽然没将这些曹操麾下大将直接拉过来,但这些大将也已经归了他,所需要的也只是一个让这些人彻底效忠自己的契机而已。

“谢伯父!”曹丕乖巧的躬身一礼,大概能猜到袁绍要干什么,但他如今也没办法反驳,毕竟曹家若不依附袁绍,根本没有其他路可走。

经过曹家事情这么一闹,关于是否对吕布出兵的事情便暂时搁置下来了,袁绍内心里其实不想立刻出兵,军民疲惫只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也有打压士族之念。

虽然袁家是这天下最大的士族,但也正是因此,袁绍看出了士族对天下的弊端,好处自然也有,士族天下的架构是自光武以来延续至今的政治,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套,也成了人们内心认可的一套制度。

但从士族跃升到诸侯,而且还是天下势力最大的诸侯,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从士族转变至君王角度。

士权不能没有,但需要节制,如今士权已经膨胀到一个无论谁做主都不得不依赖的地步,起家时,自然需要这些人的支持,但当他势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削弱士权。

田丰也好,许攸也罢,看似都是在为自己考虑,实际上他们考虑的还是士权,而吕布是把好刀,可以极大地削弱士权,也能让士族明白谁才是天下之主。

所以袁绍暂时不打算出兵,等吕布将中原士族打的差不多了,那才是他出手的时候,这其实就像当年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虽然是陈胜吴广,但最终得天下的,却是刘邦一样,吕布看出这一点让袁绍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但也正是因此,这天下士族的反噬将由吕布来承担,而他自己,只需要到时候接收胜利果实便可以了。

……

邺城,荀府。

自然不可能是荀攸的家,袁绍虽然给他们安排了住所,但邺城提到荀府,那只能是荀谌的荀府。

“家中如何了?”荀谌给荀攸添了觞酒,看着这个跟自己年岁相近的侄儿,微笑问道。

“不知,文若叔父留在了许昌。”荀攸叹了口气,当初荀彧和郭嘉一起被吕布擒了,若是其他诸侯,荀彧多半不会有事,但以吕布对士族的态度,他也不知道吕布会不会留下讯若,毕竟若说仇恨的话,吕布是有理由杀荀彧的。

至于荀家,就算不灭族,多半也不会好过,纵观吕布自徐州一路踩着士族的尸骨杀入许昌,越是大族,吕布杀的越狠,他也只能寄希望于荀彧可以想到办法解救宗族了。

“吕布怎会如此?”荀谌皱眉道。

当初吕布在这边待过一段时间,荀谌与吕布虽没什么交集,但对其人还是有了解的,这个人,并不难懂。

但也正是因此,荀谌对吕布如今做出的事儿不太理解,吕布应该不是这么有魄力的人才对,甚至可说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主见,然而征伐中原这一路,吕布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实在叫人费解。

“此事据我所知,与其女婿有关。”荀攸沉声道。

“楚南?”荀谌问道。

此子已经这般有名了?

荀攸有些恍惚,就在一年多前,楚南入许昌时,还是个无足轻重,只会卖弄口舌,有些胆魄的小人物,商贾出身,名声自然算不上好,但如今,连冀州这边都开始注意他了吗?

想想楚南所为,倒也不奇怪。

这一年多来,吕布军几乎每次大事,都有此子参与的身影,会引起这边的关注,倒也不会让人太吃惊。

“嗯,就是此子。”荀攸点点头,叹息道:“初时只觉平平无奇,然做出的事,却颇为惊人,叔父若是有时间,不妨派人多探听些此人事迹,或许能更清楚些。”

荀谌点点头,叔侄之间,再度陷入了沉默……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交代

“子炎要走了?”高顺看着楚南,袁绍的回师让各地士族的反抗情绪高了许多,都认为袁绍随时可能打回来,楚南也有类似的担心,是以在张辽等人离开后,特地留下高顺,在鄄城呆了几日,不过从北方传来的消息看,事情并没有楚南想象的那么糟糕,是以开始跟高顺交代些事情。

高顺敏锐的从楚南的话语中听出楚南是准备离开了。

“嗯。”楚南点点头:“泰山郡还有一些事情要交代,另外徐州各家家眷也准备迁往许昌,中原如今的乱象一时也无法完全消弭,恩师他们出行,我是不太放心,准备与他们汇合后,一并去往许昌。”

中原事情很多,很杂,各地太守的人选,县令倒是不缺,徐州现在的人才储备是可以覆盖整个中原到县令这一块儿的,不过这一仗之后,人才储备大概也就用完了。

接下来如果时间允许,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挖掘和培养新的人才,以及对制度的完善,许昌那边还有好几个曹操的人才需要招降。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家眷安然送至许昌,不止是吕布的家眷,还有各大将领的家眷,以及许多降将的家眷。

比如广陵太守阎象的家眷,如果这批人出了什么损失,都可能给整个势力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哪怕有老师坐镇,楚南也有些不放心。

现在中原虽然拿下了,但说是遍地皆敌也不为过,各地士族、豪强随着新政的推行,恐怕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毕竟是动了人家的根本利益,用任何手段都不奇怪。

“子炎一路小心,陷阵营如今已暂无用处,你将陷阵营也带回许昌复命。”高顺将一面令牌递给楚南,这是陷阵营的兵符,以前其实是不归他管的,不过自楚南来了以后,吕布开始让他直接管陷阵营。

在此之前,只有魏续等人带领陷阵营作战不利的情况下,才会由高顺来带领,对于高顺来说,虽然官位没升,但完全统领陷阵营却是成为了吕布心腹的标志,这一切的缘由,他自然知道是为何。

“陷阵营还是留在将军手中吧,在我这里用处不大。”楚南摇了摇头,没有去接令,失去陷阵营的高顺,只能算普通一流武将,但有陷阵营的高顺,却能压制关羽这种顶级猛将,这其中差距,判若云泥。

而把陷阵营给楚南,没有任何意义,楚南无法激活陷阵营的各种特性,而陷阵营也没办法给楚南带来太多加持,拥有陷阵营的楚南,还是那个楚南,被楚南带领的陷阵营,也只是一支普通精锐而已,所以楚南才会说出陷阵营对他用处不大的话来。

确实是用处不大啊,无法做到高顺这种跟陷阵营互相成就的地步。

“那便让纪灵跟随子炎。”高顺还是对楚南的安危有些不放心,毕竟他身边只有一个周仓还有两百亲卫,实在不太安全。

“将军放心,我会先去泰山郡,带上徐晃再走。”楚南笑道:“有他在,安危无忧。”

高顺见楚南拒绝,沉默片刻后点点头,也没强求,只是目光在周仓身上审视片刻后道:“你统兵之能太差,便是无法统御大军,但数百人战阵聚力却还需子炎相助,待我回许昌后,来我营中,我教你御兵之术!”

周仓武艺是没问题的,但统兵方面,其实比岑壁之流强不了多少,很多时候都是楚南将众力汇聚其身,自身其实没有聚力之能,作为楚南的护卫,却要楚南配合才能发挥战阵威力,在高顺看来,是差了些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跟楚南有师徒之实,楚南的兵法启蒙是张辽,但能有今日这般水平,除了他自认为天赋异禀之外,跟高顺的教导是脱不开的,两百人在他手中,如臂指使,军阵之力也能聚散随心,所以高顺才会直接对楚南身边的护卫这般说话。

换个人,一来高顺懒得搭理,二来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会觉得你多管闲事。

周仓茫然的看向高顺,自己一个护卫也避不开学习么?

“还不谢过将军?”楚南瞥了周仓一眼,见他发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末将谢将军!”周仓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陷阵营的训练有多苦,他是清楚地,很多将领都扛不住。

“嗯。”高顺见周仓这副不情愿的样子,淡淡的嗯了一声,若非觉得楚南身边护卫力量薄弱,而周仓武艺不俗,缺的只是对军阵的领悟的话,他才懒的带个徒弟。

“如今中原乱象遍地,子炎切记谨慎些。”楚南准备告辞离开,高顺将他送出城,看着这个弟子,再度嘱咐道。

“老师放心。”看了看左右,楚南对着高顺笑道:“也请老师多保重,待中原局势稳定后,我等许昌再会!”

高顺点点头,目送楚南一行人飞马远去之后,才叹息一声,陈宫也就是个大儒而已,子炎最大的天赋,该在兵法之上才对。

另一边,楚南告别高顺之后,一路赶至泰山郡,薛悌、吕虔跟随楚南回许昌,不过徐晃却是被楚南留下来了。

“眼下泰山郡需有大将镇守,公明暂留此处,过些时日,天下稳定了,我会着人前来与公明换防。”楚南看着不解的徐晃解释道。

只要朝廷这边不像曹操那样直接被砍了,徐晃的忠诚是有保障的,而且这一路走来,徐晃麾下的将士也能放心用了,而泰山位置也是限制青州的要地,他日与袁绍开战,泰山郡至少可以钳制青州,是以有徐晃这样的大将镇守,楚南也能更放心些。

“多谢使君!”徐晃对着楚南肃容一礼,徐晃此举,除了防守泰山之外,也是对徐晃的提拔,此番任命,基本上是让徐晃总督泰山郡以及周边东平郡和济阴郡的军务,虽然手中兵力不算多,但也算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

当然,以眼下来看,镇守这边,最多的事情恐怕就是协助各地县令镇压士族,及时处理叛乱。

“无需谢我,此番来泰山一路,公明将军的功劳我是记得的,自不会亏待于你,将军且仔细做,多积累功勋,到时候若有提拔机会,我也好向岳父请命为你加官。”楚南笑着激励道。

“定不负使君所托!”徐晃肃容道。

接下来又安排好泰山太守,其实最适合的还是薛悌,不过眼下作为降臣,不可能一上来就让薛悌做一郡太守的位置,至少不能继续留在泰山,楚南准备让薛悌接下来去汝南或是颍川这种地方当太守,进一步根除中原的士族势力。

做完这一切,楚南便带着吕虔、周仓,押着于禁以及其家眷一同上路。

“主公,那于禁既然不降,为何不杀之?”路上,周仓有些费解的看着楚南,因为这于禁的关系,害的他们连行军速度都慢了不少。

他记得自家主公不是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啊,虽然人看着文质彬彬,浑身透着一股子儒雅气质,但做起事来那是杀伐果断,从不心软。

“此番攻曹军,这是曹军主动留下来的大礼,你让我杀了?”楚南看了周仓一眼道,这败家玩意儿在想什么?

“大礼?”周仓愕然的看着楚南,这于禁就算厉害,但他一直不肯投降,就是浪费粮食,算什么大礼?

“算了,最近那于禁妻儿过的如何?”楚南摇了摇头问道。

“那可真是好的不得了,为怕受人欺辱,有专人守护,他那儿子想要什么,想吃什么,都给弄来,半点不曾慢待。”周仓嘿然一声,有些无奈,这降将家眷的待遇也太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