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555章

作者:星辰玖

他有什么好急的。

这会儿把这边的印第安部落笼络好了才是关键,毕竟, 他们才是这片丛林的主人,在这片丛林里,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那绝对事半功倍。

而且,他还能顺带把大明医药产业发展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他正和李树初、李树本兄弟在药田间漫步呢,锦衣卫百户王冲突然疾步走过来,拱手躬身道:“皇上,牛皮胶调制好了。”

牛皮胶也算是一种药,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之功效。

不过,这个养血止血指的是内出血,比如肺痿吐血、妊娠下血、吐血咯血等。

这种病症并不是很常见,所以,牛皮胶并不是销量很大的药。

李树初和李树本兄弟听说皇上命人熬制牛皮胶都有些莫名其妙,难道是哪位娘娘病了?

问题,几位娘娘都好好的在药园里玩呢, 如果真下血了,哪还能出来玩。

他们跟着泰昌来到谷口的营帐钱一看,顿时恍然。

原来皇上命人熬的是胶水,不是药。

这种牛皮胶常用来粘结书册,他们自然也用过。

问题,皇上命人熬制这种胶水干什么呢,这会儿可没人有空写书。

泰昌也没有解释什么。

他直接走到熬好的胶水桶跟前,拿起勺子大致搅了搅,又闻了闻,随即微微点头道:“王冲,取张牛皮纸来。”

呃,牛皮纸?

王冲愣了一下,随即小心的问道:“皇上,崭新的牛皮纸这里没有,那种装草药的大牛皮纸袋子行不行?”

泰昌微微点头道:“行,只要没破损就可以。”

这一下,众人都有点莫名其妙了。

皇上怎么好像跟牛皮杠上了,又是牛皮胶又是牛皮纸的。

泰昌其实是想做个包装药剂的袋子, 只是这個解释起来有点麻烦,直接做出来人家一看就明白了。

所以, 他并没有解释什么。

这会儿虽然没有大明医药商号, 大明西洋商号还是兼营一些草药的,有的草药比较容易碎,所以不能用布袋子装,这会儿也没有塑料袋,那自然就只能用牛皮纸袋子装了。

很快,王冲便拿着个几尺见方的大牛皮袋子过来了。

泰昌又命人抬过来一张条桌,准备了一把小刀,随即便亲自动手,摁着那大牛皮袋子就是一阵裁一阵折。

他做的好像是个信封,不过,却不是信封那种瘪瘪的样子,而是撑开能呈长方形的样式。

这种纸袋子折起来着实有那么一点复杂,他要跟人解释估计半天都说不清楚,不过,他一折出来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他折完之后又用牛皮胶把底下和侧面黏一起,随即比划道:“这正面还得印上大明医药公司的标签和里面装的药剂的名称,最好还能来点简洁漂亮的图案,伯客,要不,你来?”

呃,这会儿草药都还没开始大量种植呢,就准备这些干嘛?

李树初愣了一下,随即小心的问道:“皇上,这个很急吗?”

泰昌不由微微叹息道:“没办法,这里没有印刷的地方,更没有造纸的工厂,估计这样品得命人带回大明本土去才能大批量造出来。这一来一回就是大半年啊,不提前准备可不行。”

李树初想了想,又小心的问道:“皇上,这印刷厂和造纸厂好像都没什么特别之处吧,造这种牛皮纸好像也不难,我们何不在这边建个印刷厂和造纸厂呢?”

这印刷厂和造纸厂的确没什么特殊之处,建这边也能行。

不过,却不能随随便便招点半吊子来搞。

泰昌细细解释道:“这个包装就相当于产品的脸面,做得越精致,这里面的东西看上去就越值钱。

所以,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建个印刷厂和造纸厂便算了。

这个也得从大明调一批工部官员和七级以上的匠户过来筹建,到时候肯定得花费点时间。

我们可以让他们先做一批包装袋带过来试用一番,有什么不合适的也好改进,明白了吗?”

这个并不是很深奥的道理,李树初自然一听就懂。

他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这组建大明医药商号当然不是设计个包装药剂的袋子就行了。

一个东西的产业化可没有这么简单,方方面面那都得考虑周全。

或许,华夏医药正是因为没有适时的进行产业化升级,才给了所谓的西医可乘之机,人家西医可是带着类似于工业产业化碾压过来的。

这点泰昌当然心里有数。

现在大明的工业才是世界领先的,大明的医药也是世界领先的,他完全可以利用工业优势辅助大明医药,将所谓的西医彻底击溃。

他仔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伯客,你可曾考虑过怎么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明医药?”

这个李树初自然考虑过,毕竟,泰昌叫他负责大明医药商号,向全世界推广大明医药,让大明医药成为世界医药的正统。

他连忙点头道:“皇上,这个微臣已经考虑几天了,微臣以为,关键还是要有人来推广,而且,给人看病也需要人。微臣准备参照文科学院和文理学院的方式建立医药学院,编制教程,培养相关人才,然后让他们满世界开大明医药公司的分号。”

呃,这么搞好像是参照文科学院和文理学院的方式革故鼎新了,不过,本质上还是有点因循守旧了,或者说,革故鼎新的幅度还不够大。

而且,培养大批医药人才出来,让他们把大明医药的分号开遍整个世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大量的时间,效果还不一定好。

这个,怎么说呢?

泰昌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才微微点头道:“嗯,医药方面的人才我们需要培养,这一次,可以让大明本土先送一批过来跟着你们学习。

不过,培养人才把大明医药的分号开遍全世界并不是推广的唯一选择,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大力推广。”

还有其他方式吗?

这给人看病治病不得有医师吗,没有医师,怎么推广?

李树初闻言,沉思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道:“皇上,微臣愚钝,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方式,还请皇上教诲。”

第698章 全新的方式

大明医药除了派人满世界去开分号,给人看病治病,还有什么推广方式呢?

如果真这么搞,那就很难推广起来了。

至少,几年之内是别想推广起来。

药铺大明本土并不是没有,医馆大明本土也不是没有,而且,

随着大明的发展,大明本土的药铺和医馆是越来越多了,几乎每座城池都有好几个。

李树初的意思大概就是沿用这种方式,或者再升级一下,把药铺和医馆合二为一,然后派人满世界到处开这种分号。

说实话,这种方式的确有点落伍了。

这么搞不叫产业化,

充其量也就是手工作坊升了个级,但还是手工作坊!

而手工作坊有很多弊端,效率低下不说,还得专业人士才能开。

就好比以前最常见的铁匠铺子。

如果不是专业铁匠,那肯定是开不了铁匠铺子的。

而且,这铁匠要开铁匠铺子还得日常能用到的铁器都会打造才行。

这个需要学很久。

药铺和医馆也一样。

如果不是专业医师,那根本就不会配药,更不会给人看病治病。

而专业医师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真正能给人治疗各种病症的医师那少说也得培养十来年才行。

要不然,随便一个不怎么常见的病就治不好,那就不是推广了,而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再说了,药铺和医馆那也不是说开就能开的。

你想开药铺和医馆,又或者说两者的结合体,那首先得有个铺面。

而且,这铺面还不能太小,要不然就放不下足够的药材。

铺面有了,你还得能跟人沟通才能看病。

如果没法沟通,那这病就很难治了。

而这会儿世界上还没有什么通用的语言,

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沟通起来可不是一般的麻烦。

也就是说,

如果大明医药公司贸贸然去全世界各地到处开分号,那通事翻译不知道要请多少。

说实话,这就不是在搞产业化赚钱了,而是满世界去赔钱。

铺面、医师、通事,这得多少钱?

还有,各种功效的药材,要配齐的话那最少要配几屋子,要不然,有些病就治不了。

这又是多少钱?

如果再加上运输费用,那真不知道要投进去多少。

问题,一医师一天还就能看那么多的病患。

也就是说,这么开分号收入其实没多少,医师看病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开药抓药也需要时间,一天下来一个医师其实治不了多少病患。

这就存在一个收费问题了,如果收费太低,那就会赔死,如果收费太高,

吓得人不敢来看病,那也得赔死。

也就是说,这种推广方式其实是不可取的,除非不打算赚钱而是疯狂往里砸钱。

这种推广方式不行,还有什么推广方式呢?

这个泰昌自然心里有数。

他细细回想了一下,随即介绍道:“比如,我们可以把风寒感冒,头疼脑热,腰酸背痛等等常见病症的药事先配好,制成各种现成的药剂,然后命人运送到世界各地去售卖。”

呃,这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