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430章

作者:星辰玖

秦翼明闻言,连忙挥手让峭壁上的将士别挖了,全下来休息。

泰昌又对彭宾道:“去把矿脉的地图拿来,朕看看。”

彭宾闻言,连忙往他们原来的大帐疾步而去。

不一会儿,他便拿着一卷足有半人高的地图过来了。

泰昌见状,干脆命人搬来四张小条桌往大帐中间一拼,然后便让彭宾把地图放上面展开,细细介绍了一番。

这露天煤矿真不是一般的大,这会儿南北方向的长度都达到六百余里了,东西方向的宽度也快两百里了,还是没有探到边际。

如此惊人的矿藏,简直都有点不切实际之感。

泰昌细细的看了看地图,随即问道:“你确定这些地方都有煤?”

彭宾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皇上,肯定都有的,他们没有探测到就不会上报,毕竟,这矿脉已经够长够宽了,就算探到了边际也很正常,他们没必要撒谎。”

这个倒是。

泰昌想了想,又好奇道:“你们是怎么确定矿脉位置的,要知道,这四周可全是山,你们不会命人到处挖吧?”

这个怎么解释呢?

彭宾仔细想了想,这才解释道:“皇上,同一矿脉的煤层中夹杂的东西一般都是一样的,最常见的就是层层叠叠的层石,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碎石或者泥土,总之顺着这些相同的东西找就行了。

如果同一种东西断了,就在四周挖一挖看一看,有可能挖个一两丈深又会挖到煤层。

那时候又能根据煤层中夹杂的新东西继续找下去了。”

哦,原来是这么找的。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人是真有办法,在没有任何仪器设备辅助的情况下竟然能探测到这么大范围的矿藏。

问题,这惊人的矿藏到底有多大呢?

还有,这么大的矿藏又怎么开采呢?

第547章 北美大开发

大帐之中,泰昌细细的看了看地图,脑海里面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

他又琢磨了一阵,这才指着矿脉的南端问道:“燕如,你觉得这矿脉有没有可能延伸到大辽河的支流附近去?”

彭宾闻言,低头仔细一看,顿时明白了。

如果矿脉能延伸到大辽河的支流附近就好了, 到时候从那边开采的煤炭就能直接通过水路运送到新辽阳城去了。

而新辽阳城那边已然修建了两千余座工棚,那些工棚只需稍微改造一下便可以用来炼铁车间和铸造车间了。

至于铁矿石,他们可以直接从西班牙殖民地那边运过来,反正新辽阳城距离新西班牙总督辖区也不是很远。

那么,这边的矿脉到底会不会延伸到新辽河的支流附近去呢?

他看了看地图又想了想,随即略带激动道:“皇上,微臣觉着很有可能会。因为不止这矿脉不单只在往南面延伸, 西面和北面也还没有探到边际,而西面和北面也有新辽河的支流, 不管哪个方向延伸过去都差不多吧?”

泰昌闻言,不由细细一看,还真是。

新辽河往东边延伸的大支流正好是三条,而这三条支流离现在探测到的矿脉好像都不是很远了,最近的西面那条支流甚至离矿脉都不到两百里了。

当然,西面是莽莽群山,矿脉如果不穿过这座山脉,那就没办法组织人手在西面开采,至少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是没办法穿过几百里宽的山脉的。

不过,南北两面都还有希望。

特别是南面,那条支流可是伸进了山脉最南端的低矮崇山之中,如果矿脉继续延伸过去,那直接延伸到河岸上都有可能!

那样一来,开采出来的煤炭直接就能往船上装了。

想到这里,泰昌连连点头道:“嗯,这矿脉十有八九会延伸到新辽河的支流附近,不管是哪个方向, 都差不多。我们先等矿脉探测的差不多了再考虑开采的问题,反正南面距离新辽河的支流也就三百多里了。”

这个“也就”用的,好像这露天煤矿就一定会延伸过去一样。

那可是三百多里啊!

如果这条矿脉真延伸过去,哪怕北面断了,光剩南面了,那也是一条一千多里的矿脉了。

这世上真有这么长的矿脉吗?

还别说,这矿脉还真是长的离谱。

这里就是后世的阿巴拉契亚煤田,世界上最大的煤田,其长度足有两千多里,最宽的地方甚至达到了六百里!

泰昌也跟彭宾他们一起在煤山旁边住下了,他主要是在考虑挖矿的设备怎么研制,顺带也在这里等等矿脉的探测结果。

这条矿脉真不是一般的大,南面、北面和西面的好消息是不断的传过来,三面的矿脉还都没有断,还在继续往三个方向延伸。

看样子,这条矿脉三个方向都延伸到新辽河的支流附近都有可能啊!

泰昌也如同彭宾一样,激动的有点夜不能寐了。

每天早上一爬起来,他都忍不住盯着地图看一阵, 看看矿脉又延伸了多远, 然后才会和彭宾一起商议开采设备的研制问题。

这天上午, 两人刚根据南面的快报把在地图上做好标注, 没想到外面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这又是那个方向传来的最新消息呢?

很快,一个传令兵便急匆匆的跑进来,拱手躬身道:“报,皇上,东路大军已经拔掉英国人在阿帕奇部族领地上最后一个据点,卢大人请示,是继续向北进攻还是停下来修整几天。”

呃,原来是前线传来的捷报!

泰昌愣了一下,

随即指着地图上一个标记道:“是这个据点吗?”

那传令兵小心的伸头看了看,随即点头道:“是的,皇上。”

东西两路大军都已经把英国人建立在阿帕奇部族领地上的城堡全部拔掉了,而且,他们都打到切诺基部族领地的边沿了,再往北就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了。

这意思,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阿帕奇部族的领地已经全部收复了!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传令建斗和文诏,东西两路大军就地修整。另外传令虎山,集结切诺基部族青壮准备战斗。你回去跟建斗说,收复切诺基部族领地的事情他全权做主就行了,三路大军只要准备好了就可以发动进攻了,不用再来上奏请示了。”

那传令兵连忙拱手道了声“遵旨”,随即便疾步推了出去。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对彭宾道:“燕如,要不我们先回新辽阳城吧,阿帕奇部族的领地已经完全收复了,新辽阳城里的平民也可以往外迁徙了,我们回去,跟各部落酋长商量一下,让他们分别在南面和西面的矿脉与支流交汇处建一座城。”

这个时候貌似也不用等了,因为南面的矿脉离新辽河的支流都不到百里了,西面的矿脉离新辽河的支流更是不到五十里了。

这两个方向的矿脉十有八九都会和新辽河的支流交汇, 就算最终矿脉没有和新辽河支流交汇也没多大关系了,铺上几十里的铁轨就行了。

反正都只有这么远一点距离了,不管怎么说,在新辽河支流附近开矿都比在这边开矿强。

因为这边离新辽阳城太远了,就算是走水路也要绕行将近万里。

而且这边还没修建什么城池,更没有现成的厂房,要想在这边建起厂来冶炼生铁又或铸造东西,那起码还得忙活几个月。

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新辽阳城那边的水陆运输都比这边方便。

而且,通过新辽河的支流还可以直达苏达国的都城苏达城,而苏达国的都城离东殷都城也就两千余里了。

到时候,只要用铁路把苏达城和东殷都城连起来了,那可就方便多了,新辽阳城冶炼出来的生铁完全可以通过河流水道和铁路运送到新殷都城去。

或许,还可以在新辽阳城直接建个厂,生产火车、铁轨和开采煤矿用的机械设备,那样一来,就更方便了。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对秦翼明道:“你率军在这里等一等,等三路传讯的人都过来了,你告诉他们,今后就不用往这边传送消息了,朕赶到新辽阳城之后会派人从新辽河支流过去找他的。”

秦翼明闻言,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起身挥手道:“燕如,赶紧收拾东西,我们准备出发了。”

这有了足够的煤炭,整个北美大陆就可以进行大开发了,而开发的重点就在新辽河流域,所以,他急着赶回去安排一切。

第548章 阿帕奇也分三国

新辽阳城这会儿的景象很奇特,因为城里除了巨大的工棚就没有其他建筑。

而且这些工棚还被阿帕奇部族的平民装饰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格。

为什么说是一种全新的风格呢?

因为以前阿帕奇部族甚至印第安所有部族都盖不出这么巨大的工棚来,而大明盖出这种工棚之后那就是当工棚用,根本就不会特意去装饰一下。

而这会儿阿帕奇部族的平民这会儿实在是没什么事干,只能逮着自己住的地方使劲整。

他们这会儿是真没事干,不是他们懒。

因为他们就一个烧砖砌墙的任务。

烧砖的话,只需那么多, 烧多了堆那里也没什么用,八九十万人齐动手,哪怕每人每天就做十来块砖出来,那数量也是相当恐怖的。

所以,烧砖的活计他们早就干完了。

至于砌墙,这会儿还不能砌墙, 因为天气太热了,而且每个工棚都住了几百号人。

如果把四面的墙全部砌好, 把整个屋子全封住, 那真会热死人。

所以,这会儿每个工棚的墙都只砌了不到一人高。

没别的,主要就是为了通风透气。

不过,这工棚太通风透气了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下大雨的时候那雨水会飘进工棚里面来。

这边的雨可不光是雨,因为靠近海边,这边的雨一般都伴随着海风,那海风一吹,光有上面的屋顶是挡不住雨水的。

问题,这边还经常下雨,如果不挡住雨水,那他们住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湿的,雨停了之后,太阳再一晒,那简直就跟蒸笼一样让人受不了。

那么,怎么办呢?

泰昌都没想到, 他当初命人布置的会场还给了阿帕奇部族的平民很大的启迪。

人们很快就发现,四周的墙上如果如同那会场一般挂上旗子雨水便飘不进来了。

当然,如果直接挂墙上,雨水还会顺着墙壁流下来,屋子里还是会进水。

这些阿帕奇部族的平民又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把这些旗子一样的东西挂屋檐下面,再在下面绑两根绳子。

如果下雨了,直接把绳子绷直了,钉地上就好了,那雨水飘洒到布上之后也不会流屋里来了,直接就流屋檐下面去了。

这也不是他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这是他们住帐篷的时候受到的启发。

帐篷的四个角就是钉地上的。

这样一来,住工棚里面就舒服了。

天气热不怕,直接把外面的旗子卷上去半截,再用上面的绳子绑住,又能遮住太阳,又通风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