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46章

作者:星辰玖

泰昌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嗯,这个想法很好,你直接让这里的匠户做个粘土槽子把铁水引过来就行了啊,你跑过去盯着铁水看什么?”

程嘉烁却是无奈的叹息道:“皇上,铁水不能直接往压板机里引啊!

如果直接引铁水过来,压板机压出来的薄铁皮那会跟煮烂了的面条一样,软塌塌的,不用辊子接直接就断了,用辊子接它又会顺着辊子往下掉,根本没办法传到铁轨上去冷却。

也就是说,铁水必须变成烧红的铁条那样才能进压板机。

问题,铁水变成烧红的铁条那样子之后便流不动了啊,根本就流不到压板机里来啊!”

呃,的确是。

铁水还能算是液体,还能流的动,变成烧红的铁条那状态之后其实就是固体了,固体可流不动。

不过,可以在下面加个传送带。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微微点头道:“嗯,还得在下面加个传送带才行。”

传送带?

程嘉烁不由好奇道:“皇上,什么是传送带啊?”

呃,这会儿还没传送带!

怎么跟人家解释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水车你见过没,那种脚踏式的。”

程嘉烁连连点头道:“学生见过,学生不但见过,还自己做过。”

这就简单了。

泰昌细细的解释道:“你想想啊,我们如果把那水车轱辘上的链条换成铁的,而且把中间的水筐换成一块块铁板,再用蒸汽机代替脚踏,那不断转动的链条是不是就能带着那一块块铁板不断来回转动了?这种东西就是传送带,铁的传送带,如果你在压板机前面加个这样的传送带,不就能把变成烧红铁的铁条那种状态的铁水引过来了吗?”

程嘉烁闻言,不由激动的手舞足蹈道:“学生明白了,学生这就去做个铁的传送带出来。”

说完,他就想掉头跑了。

泰昌连忙抬手道:“诶,等等,这个明天再做吧,你先跟朕去趟武备城。”

啊?

程嘉烁闻言,不由一愣。

武备城他是早就想去看看了,但是,这会儿他更想做传送带啊!

泰昌见状,不由摇头笑道:“你不用这么着急,传送带明天再做也是一样的,你先跟朕去武备城把算盘样式定下来,这算盘得尽快做出来,朕很快便要用到了。”

皇上急着用算盘?

程嘉烁闻言,又愣住了。

他实在想不明白,皇上急着用算盘干嘛。

泰昌当然不是自己用,他是准备给别人用。

至于给什么人用,这个他暂时还不能说出来。

第327章 两种天才结合

武备城里除了造武器的工厂其实还有造日常用品的工厂。

因为泰昌准备把所有与武器装备制造相关的匠户都集中到这里来,而民间一旦没了相关的匠户就会因此缺很多日常用品。

比如锄头、菜刀,乃至梳子、家什等等。

以前民间可不是什么都有得买的,很多日常用品老百姓都得专门去找匠户做。

比如家什,以前民间人家想要舔家什了,那都是准备好材料,就近请个木匠过来干几天,而不是直接出钱去买,市面上就没什么家什买。

又比如锄头或者菜刀,老百姓要添置这两样东西也不是直接去买,而是去打铁铺子找铁匠订制。

民间的打铁铺子就是专门给老百姓打造这些东西的。

也就是说,民间如果没了相关匠户那相关的日常用品就没人做了。

这点泰昌自然得考虑。

所以,他命人在武备城中建了个专门制造各种日常用品的工厂,统一制造各种日常用品,做出来直接批发给商贩,让商贩到处去卖。

这样一来,民间就不会因为没了相关匠户而缺乏相关的日常用品了,而且,武备城也因此有了收益。

整个大明的日常用品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这门生意如果做好了,那利润也是相当恐怖的。

如果能把这里生产的日常用品再卖到海外去,那利润就更加恐怕了。

这也是他下一步准备做的。

至于负责这买卖的,就是程嘉烁,或者说,程嘉烁将成为大明西洋商号的董事或者负责人,并因此而获得惊人的收益。

这生产日常用品的工厂也是一个超级大的工厂,里面更是五花八门,做什么的都有。

算盘也勉强算是个日常用品,这里自然也有做算盘的。

不过,做算盘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大车间。

因为这会儿算盘基本也就账房先生用,而且一个账房先生买个算盘基本上能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算盘的需求量不是很多,至少这会儿还不大。

这种需求量不是很大的东西,随便配几台床子做一做就行了,根本无需一个大车间。

泰昌一边听着杜麟徵的解说,一边在巨大的车间中缓缓而行,很快便来到了做算盘的机床跟前。

这做算盘的机床总共才四台。

一台是专门车珠子的小车床,一台是专门钻孔的小钻床,一台是专门磨圆杆的小磨床,一台是专门加工边框和横担的小铣床,全是不到一人高的小床子。

专门做算盘的工匠也就五个,除了四个开床子的剩下就一个在中间的大桌子上组装刷漆的。

泰昌见状,不由微微皱眉道:“怎么才这么几台床子,人也太少了吧?”

杜麟徵连忙解释道:“皇上,这四台床子和五个工匠已然够多的了,他们一天便能做出三四十个算盘来,一年就是上万个,而这会儿一年还卖不出上万个呢。”

呃,好吧,这家伙还不知道他准备大力推行珠算,如果他不顾销量一顿乱造不但会浪费材料还会造成大量积压。

嗯,这杜麟徵也很不错,让他负责这生产日常的超级工厂果然没错。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走到那组装算盘的桌子跟前,拿起一个做好的算盘看了看。

这算盘还是做的很不错了,因为是机床加工的缘故,不管是边框、算珠和中间小圆杆都相当的规整,刷上漆之后更是圆润光滑,手感极佳。

不过,看上去还是有点不上档次。

而且这五排珠子的小算盘长宽比例看上去也不是很协调,整体观感也不是很好。

他稍微看了几眼,便放下算盘,直接掏出怀里的《算法统宗》翻开选中的算盘图形,摆那组装算盘的匠户跟前,亲切的问道:“老师傅,你们怎么光做五排的呢,这种十三排的能做吗?”

那老木匠自然是早就知道皇上来了。

问题,皇上专门下过口谕,说他们干活的时候不用行礼,继续干就行了。

所以,他也只能满心忐忑的坐那里继续手中的活计。

这会儿皇上终于问他话了,他连忙站起来拱手躬身道:“回皇上,这种十三排的能做,不过,用到的并不多,一般也就大衙门里要用到,所以,我们不常做。”

哦,原来是因为用途的原因。

五排那都能算到九万九千九百九了,一般账房那里能经手几十万两银子,所以五排基本就够用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那你们给朕现做一个看看,漆先别刷,朕先看看。”

那老匠户闻言,连忙跑做边框的匠户那里交待了几句。

那做边框的匠户也是麻利的很,他直接拿起几根没加工的长木料,夹铣床上就是一顿铣

铣完之后,他又用用木尺量了量,做了几个记号,然后便跑到旁边坐小茶几的那里,借了人家的锯床锯了几下便跑回来了。

那老匠户接过锯好的边框和横担,又跑钻孔的那里又交待了几句。

那钻孔的匠户连忙接过边框和横担,拿出中间带小孔的木尺,靠上面用炭笔点了一阵,随即便飞快的钻起孔来。

横担钻穿,边框钻窝,很快,一根横担和两个边框便钻好了。

那老匠户拿着横担和边框跑回来,飞快的将十三根小圆杆往横担上一穿,然后又过来一筐珠子飞快的往上一穿,再把上下的边框一合,又取了左右两边通用的边框往两边一摆,然后又抓了把小铁钉咔咔一顿钉,很快,一个十三排的算盘便出来了。

这操作,看得一旁的程嘉烁是目瞪口呆。

他也做过算盘。

不过,他用的是普通木匠工具,加工什么圆杆、珠子、横担和边框的速度自然没法和这里的机床比。

这也就罢了,组装的时候他也用的是锤子和钉子啊,问题,他组装一个十三排的算盘最少也要一刻钟的时间啊,人家却是不到半炷香时间便装好了。

太厉害了!

他忍不住问道:“老师傅,你几级木匠啊?”

那老匠户伸出三根手指,笑呵呵的道:“小老儿就是个三级木匠,年前刚考的。”

这家伙,叫他过来看定算盘的样式呢,他眼睛就瞟着那些机床和人家的操作。

泰昌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拿起那十三排的算盘仔细看起来。

这十三排的算盘整体看上去就舒服多了,不过,还是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算盘上要加点什么才看上去够高端呢?

对了,可以把里面的小圆杆换成铜的。

后世的塑料算盘中间的圆杆就是金属的。

还有,可以加铜皮包角。

后世有些木算盘好像也是带包角的。

这样一来不但看上去就高档多了,整个算盘也耐用多了。

对了,还可以在横担上刻上大位盘三个字,再抹点金色的粉末。

想到这里,他不由问道:“伯正,这里可有这么粗的铜丝?”

圆杆这么粗的铜丝?

杜麟徵想了想,随即估摸道:“成品是没有这么粗的,因为这么粗的铜丝都有点弯不动了,一般很少有人用,不过,拉丝的地方应该有。”

拉丝的地方?

说实话,这铜丝怎么做出来的他还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