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38章

作者:星辰玖

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前来参加会试的举人们来说应该足够了,毕竟他们也就需要报个名而已,很简单,根本费不了多少时间。

不过,年节之后第三天,当一众举人准备去礼部衙门报名的时候却是被震惊得眼珠子掉了一地。

因为这天一大早锦衣卫便在京城各处贴满了告示,告知这些前来赶考的举人,会试和殿试的规矩改了!

而且,从这往后,乡试的规矩也改了。

还有,他们以后若是想再参加会试还不能自己闷头在家里读书,还得去礼部在各地开办的学院学习,最少得学习三年,要不然就没有资格参加会试了!

当然,这个还不算什么,学习就学习,他们在家也得学习,去礼部的学院学习还包吃包住呢,去学三年也没什么。

问题,这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规矩也改得太离谱了。

以后竟然还分什么文科和理科,而且理科还得专门学奇淫技巧、算术、农学、经商之理等没用的东西!

好吧,这个勉强、大概、可能还能接受。

毕竟,你不想学理科就不学就行了,告示里并没有强制规定所有人都得选理科,选文科也是可以的。

最为离谱的是,以后的进士榜竟然也分为文榜和理榜,而且文榜和理榜基本没区别,录取的人数基本差不多,功名也是一样的,以后当官任职也是一样的。

这个就太离谱了!

要知道,这会儿全天下学奇淫技巧、算术、农学、经商之理等等这些的举人估计还没几百呢。

这岂不是说,只要你学了奇淫技巧、算术、农学、经商之理那铁定金榜题名!

这也太不公平了!

这不逼得大家去学这什么理科嘛?

因为这会儿绝大部分举人学的都是文科啊,你要想在文榜题名就得跟上万举人争这每届几百个进士名额。

如果学理科,很用可能都不用争,因为学理科的人很有可能还不到几百个呢。

这么搞也太过分了!

看到告示的举人震惊过后脸上几乎都闪过了一丝愤怒之色。

他们脑海中几乎都闪过一个念头。

那就是,要不要闹一闹!

不过,所有举人看过告示之后都没有闹。

因为他们不傻啊!

这会儿会试都还没开始呢,他们闹什么?

万一自己能杏榜题名,高居文榜,那不是没事找事,给自己找麻烦吗?

这个时候闹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要闹那也得会试结束之后再说啊。

如果到时候没上榜再考虑闹不闹啊!

如果上榜了,那还闹个屁啊!

没事找抽啊!

这个时候,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如果这次没考上要不要选择学习理科了。

多好的机会啊!

很有可能,只要学三年理科便能金榜题名了啊。

如果不学,这辈子他们可能都休想金榜题名。

不得不说,这金榜题名的诱惑力还是相当大的。

不管是文榜和理榜,那都是金榜啊!

只要上了金榜,成了进士,那都是一样的啊!

明明能轻轻松松上理榜,为什么要跟上万人去争那几百个名额的文榜呢?

当然,能这么想的都是脑子比较灵活的。

那些读书都读傻了的腐儒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会儿他们一个个都怒火中烧,暗自咬牙呢。

哼,最好让我上杏榜,要不然!

要不然他们想怎样呢?

上一届那些带头闹事的可都归为阉党全被咔咔了。

这一届还有人敢带头闹事吗?

拭目以待。

第319章 跟朕玩偷鸡

泰昌五年二月初九,乙丑科会试正式开始。

这次会试可以说是有明一朝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试,参加会试的举人足有上万。

要知道,以往的会试的名额总共也就不到两千,这一次等于是多了五六倍!

这对于绝大部分参加此次会试的举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很不幸的事。

因为以前是不到两千人里面取三四百贡士,也就是说五六个参加会试的举人里面便会有一个金榜题名。

这一次就不得了了,上万人啊,就算皇上跟上次一样取五六百人那也是十多二十个人里面才会有一个金榜题名啊!

也就是说,这次会试的晋级难度是以往的三四倍。

当然,这是说文科。

如果选理科又不一样了。

很有可能,只要你选了,你就能金榜题名!

因为这会儿没几个人钻研什么“奇淫技巧”啊,报名选理科的可能都没几个。

而礼部出的告示上可是说了,文理双榜取的人数也是一样的。

也就说是,理榜取的人数也可能是五六百。

这一次报名选理科的可能都没几个,那还不是选了理科便会金榜题名啊!

甚至,有可能,你选了理科便会位列一甲,成为状元、榜眼、探花!

真是这样的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泰昌可没这么蠢,他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傻事来。

如果第一次理科取士就几个人报名,他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这种情况当然不会出现。

因为报理科的人他早就准备好了,足有七八百人!

这些人就是当初立志报国,参加了文理院培训的举人。

当初他可是向人家承诺,只要真心报国,人人都能金榜题名。

现在这些人表现都很不错,他自然要兑现当初的承诺。

他之所以在事先没有放出任何风声的情况下直接分文理双榜取士,正是为了让这些人都能金榜题名。

因为正常情况下第一次分文理双榜取士根本就不可能有几个人报理科,这年头要是真有很多举人钻研技术,大明就不可能会落后于人这么多年了。

也就是说,这些人报了理科根本就没什么人跟他们竞争,而他完全可以一次取七八百人上榜,以此来激励后来人,选择理科,钻研技术。

如果没有这七八百人,这次他肯定不会在这一届就分文理双榜取士,要分那也是下一届的事了。

因为这年头钻研技术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少了,能考上举人的更是没几个钻研技术的。

如果没有这七八百人,他还在事先没有放出任何风声的情况下直接分文理双榜取士,肯定没几个人报理科。

到时候理榜上就寥寥几个人,那就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这次报考理科的除了当初文理院出来的七八百人其他真就没几个了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他严重低估了金榜题名对读书人的诱惑力。

这年头只要能金榜题名那最少也是七品县令啊!

而且,只要好好干上十几二十年,升六品、五品,甚至是四品、三品都有可能。

这么好的上榜机会怎么能错过?

所以,这次报名理科的举人除了当初文理院出来的,还有五六百!

他们当然不是全部都懂什么技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想偷鸡的。

他们都以为没几个人会报理科,只要报理科便会金榜题名。

结果,一进理科考场,他们便傻眼了。

原本他们以为会没几个人的理科考场竟然有上千人!

不得不说,他们都应了那句俗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原本他们选文科的话还有可能会上榜,这会儿他们选理科,那是绝对不可能上榜了!

开玩笑呢,泰昌也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偷一把鸡,完成他三年前的承诺。

这些人想跟他玩偷鸡,那不是找死吗!

明远楼上,泰昌看到那些参加理科会试的举人脸上震惊的表情,不由冷哼一声。

哼,想跟朕玩偷鸡!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冷冷的道:“这年头想走歪门邪道的还真多啊,这些考生,如果没有真本事的,全部革除功名!”

啊?

徐光启、邹维琏和毕懋康都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