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06章

作者:星辰玖

泰昌当然知道郑芝龙的脾性。

这家伙是典型的商人脾性,说的好听点就是精明能干,很有眼光,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唯利是图,趋炎附势。

这种人,在大明还强大的时候是不敢蹦跶的,因为这家伙心里很清楚,胡乱蹦跶不但没一点好处还有可能掉脑袋!

他是放心大胆的跟着郑芝龙在其巢穴转起来,浑然没有一丝惧色。

开玩笑呢,谋害他这个当皇帝的,那可是要诛九族的,郑芝龙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郑芝龙脑子进水了吗?

很显然,没有。

这地方被他治理的是井井有条,完全不像是海盗的老巢,倒像是金陵和苏州一带那些比较富裕的乡里。

只是这乡里比较大,规模都快赶上一般的县城了。

其实,郑芝龙还是有那么一点能力的,起码,他的能力比其他海盗都要强得多,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剿灭其他海盗,成为大明海域和南洋海域的霸主了。

只可惜他的能力都没用在为国为民的正途上。

泰昌在所谓的海盗巢穴里面转了一阵,对郑芝龙的能力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这家伙果然有几把刷子,至少这地方就治理的不错,比一般知县都要强。

他转了一阵,又想了想,这才微微点头道:“嗯,不错,飞虹,再带朕去附近的稻田里转转吧。”

郑芝龙也不知道皇上想干嘛,他只能把手一引,老老实实的带着泰昌往附近的稻田走去。

泰昌在稻田旁转了一阵,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这里的庄稼长势都相当的好,丰收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也就是说,到了秋天,这里最少能收上来两百万石的粮食。

两百万石啊,刨去这里老百姓吃的,养活十万大军都不成问题!

这一下粮食转运的问题不用愁了,回去就能调集大军过来修筑城池堡垒镇守东番了。

嗯,还是先跟郑芝龙把多余的粮食定下来再说。

他又不是海盗,自然不会抢人家粮食。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飞虹,这里多余的粮食都卖给朕,可以吧?”

呃,这个。

郑芝龙闻言,略带尴尬道:“皇上恕罪,这些粮食并不是末将的,末将也是跟这里的老百姓买粮,又或者用日常用品跟他们换粮。”

泰昌闻言,不由惊奇道:“你掳人过来种地都不收税的吗?”

郑芝龙小心的解释道:“皇上,以前在这里种地的都是我们自己人的家眷,我们自然不能收税,至于后面来的老百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为了一视同仁,我们也不能收税啊。我们一般都是跟他们买或者换,只是这个收购价格比较便宜,跟收税其实差不多。”

还能这样?

泰昌看了看不远处的村落,随即问道:“这里有什么甲首里正管事吗?”

郑芝龙微微摇头道:“这里没有什么甲首里正,管事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乡老,大体都读过点书的那种。”

有人管事就行。

泰昌立马抬手指着不远处的村落道:“我们去那里看看吧,你别跟人家说朕是谁啊,朕有话要问这里的乡老。”

郑芝龙连连点头道:“末将明白。”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村落之中。

这么一大帮子人走过来,村里的人自然早就看见了。

还好有郑芝龙领着,村里人并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对劲,村里的男女老幼也没有涌上来看热闹的又或拦路的。

不一会儿,一位头发胡子都发白了的老者便迎了上来,客客气气的拱手道:“郑大当家的,好久不见啊。”

呃,你别光跟我打招呼啊,这会儿我可不是什么大当家了。

郑芝龙愣了一下,随即小心的介绍道:“老陈头,这位是我们上面的黄大当家,他想问你点事。”

老陈头闻言,连忙对着泰昌拱手道:“哎呀,原来是黄大当家的,失敬失敬,这村口不是说话的地方,要不黄大当家的和郑大当家的去寒舍坐坐?”

好啊!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就叨扰了。”

老陈头闻言,连忙领着众人往村里走去。

泰昌则是饶有兴致的四处张望起来。

这里的房舍明显比他在宁海渔村里面看到的要好的多,这里的老百姓身上穿的也是比较新的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而且大家都是红光满面,明显没有挨什么饿。

他是着实没想到,海盗老巢里面的老百姓竟然过得比他治下的老百姓要好得多。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啊!

他又瞥了瞥一旁小心翼翼的郑芝龙,心中不由感慨:“这家伙是真心不简单啊!”

第279章 殖民新思路

老陈头家是典型的闽南民居,红砖墙,燕尾檐,外砖里石,一进又一进的。

这里的一进又一进并不是北方那种四合院,而是一排房舍接着一排房舍,两边大致是杂物式的围墙,房舍与房舍见的间隔很小,结构比较紧凑。

老陈头家是三进三排,三排房舍,前后两进比较的低矮,中间一进高大一点。

这规模在闽南的乡村里都算得上是大户人家了,不是比较富裕的地方还看不到这么大的房舍呢。

老陈头也不知道来的就是皇上,他把众人领进中间的大堂之后也就客客气气的将众人往客位上一请,自己便一屁股坐主位上了。

郑芝龙这个提心吊胆啊,你怕是头壳坏了,竟然敢大咧咧的坐皇上上头。

还好,泰昌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异色,甚至,老陈头的婆娘把茶水送上来的时候他还若无其事的喝了几口。

这茶还是不错的新茶,看样子这里的老百姓过得是真的不错。

他细细的品了品茶,这才温声道:“老人家,你们在这里过得怎么样,还习惯吗?这漂洋过海的,你们会不会觉着心慌呢?”

老陈头毫不犹豫的道:“这里可比泉州府那边好多了,我们早就习惯了,至于什么心慌不心慌的,那时候在老家天天饿肚子那才叫一个慌呢,这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了,能有什么好慌的。”

这话说的,着实有道理,人的确是在缺衣少食的时候才会心慌。

他们这日子着实过得比泉州府那些老百姓要好。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听郑大当家的说你们还有多余的粮食出售,我也想买,你们这会儿还有盈余吗?”

老陈头看了看郑芝龙,见人家连连点头,这才跟着点头道:“我们是有多余的粮食出售,不知您要多少。”

朕要买的可不是一点点。

泰昌微微笑道道:“我要的粮食有点多,而且,不光是买这一回,以后还要买很多,不知你们这粮食怎么卖啊?”

老陈头不假思索道:“既然是这样,你就按卖给郑大掌柜的价,一两银子两石,您觉得怎么样?”

好啊,一两银子两石,比对面泉州府还便宜呢,而且还省了跨海转运的麻烦。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这价格公道,我想先买六十万石,你们有这么多存粮吗?”

没办法,这会儿离秋收还有几个月呢,如果没有粮食还是不能盲目的把大军调过来。

老陈头闻言,不由目瞪口呆的看向郑芝龙。

我的天,一开口就是六十万石,还是先买点!

六十万石的存粮他们是能凑出来,问题,他们的存粮一般都是卖给郑大当家的啊,如果全卖给了这个黄大当家的,郑大当家的手底下那上万人马怎么办呢?

郑芝龙自然是毫不犹豫的道:“你们别管我这边,黄大当家的要多少你们就卖多少。”

那老者闻言,这才缓缓点头道:“六十万石,我们这边所有村子凑一凑应该能凑出来的。”

很好!

泰昌毫不犹豫的道:“那行,我等下就命人回去取银子,到时候我再让人来收购。”

呃,银子在这没多大用啊!

老陈头小心的问道:“黄大当家的,您能不能也跟郑大当家的一样,给我们运点布匹、盐巴、锅碗瓢盆、锄头、菜刀什么的来换啊?”

泰昌还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没问题,郑大当家的拿什么跟你们换,我就拿什么跟你们换。”

这些东西可都比粮食值钱,而且还不占什么地方,运兵的时候一起运过来肯定没有问题。

老陈头闻言,也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我去跟其他乡老商量一下,尽量给你凑六十万石粮食出来。”

六十万石粮食有了,调十万大军过来就没问题了。

泰昌不由兴奋道:“秋收之后我们再买个一百二十万石没问题吧?”

呃,你把这粮食都买走了,郑大当家的怎么办?

老陈头闻言,再次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这个无奈啊,你老看着我干嘛,我手下人马都没了啊!

他只能无奈的道:“说了别管我这边,黄大当家的要多少你们就卖多少啊。”

那就没有问题了。

老陈头闻言,这才点头道:“秋收之后我们凑个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就成了!

其实,泰昌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这边粮食的供应情况,只要粮食供应没有问题,他便会毫不犹豫调集大军过来。

毕竟东番这块宝地荷兰人是迟早会过来争夺的,能早点把城池和堡垒造好,就能占据先机。

一行人告别了老陈头之后泰昌便带着众人回到了旗舰之上。

这一趟笨港之行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泰昌原本想着这边能筹集个上万人马的粮食就算是不错了,不曾想,这里筹集十万人马的粮食都不成问题!

他看着小心翼翼站一旁的郑芝龙,忍不住赞赏道:“你这办法不错啊,拉人过来种粮,再低价跟人进购,多少人马的粮食都能解决啊!”

呃,皇上这不会是在说反话吧?

郑芝龙连忙小心的解释道:“皇上,末将这不是看沿海的渔民穷吗,末将也只是想办法给他们找口饭吃,反正这里荒地多,来多少人都有地种。”

一般海盗可没你这能耐,人家就算想到拉人种粮估计也是想着把老百姓当牲口使。

人毕竟不是牲口,你真要拼命压榨人家不但没动力,也没那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