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章

作者:星辰玖

红丸案为什么如此离奇?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害他?

要是换做以前,他可能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现在,他却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这红丸案之所以如此离奇,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想害他,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被东林党给坑了!

他刚一登基,东林党便提议罢免矿税和榷税,撤回太监税使,惩治贪官污吏,重用清廉官员,那时候,他想也没想便全部采纳了。

现在想来,脑子的确是个好东西,可惜他当时压根就没用脑子。

罢免矿税和榷税,撤回太监税使,惩治贪官污吏,重用清廉官员,这些听起来是一点问题没有。

因为太监税使太贪了,他们擅自提高矿税和榷税,而且收十解一,贪墨九成以上,搞得百业萧条,怨声载道。

那些贪官污吏更可恶,他们假借朝廷名义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老百姓都要造反了。

东林党这些提议表面上是为国为民,大公无私。

但是,所谓的太监税使都是宫里掌权大太监的亲信啊,所谓贪官污吏就是朝堂上掌权的齐楚浙党啊!

东林党就是在把他这个皇帝当枪使,利用他来排除异己,夺取朝堂的控制权啊!

他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人利用了,全力支持东林党收拾宫里掌权的太监和朝堂上掌权的齐楚浙党,结果可想而知。

唉,党争祸国啊!

可以说大明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党争和内斗,要不然,区区人口不到百万的建奴怎么可能干翻人口上亿的大明,取而代之。

现在,他这个当皇帝的也陷入党争之中,差点成了党争的牺牲品,怎么办呢?

他只是稍微思索了一番,思路瞬间便清晰了。

其实,这会儿最大的问题不在朝堂之上,而在宫廷之中。

他之所以被人整得奄奄一息,差点丧命,就是因为他没有完全掌控整个宫廷,如果他掌控了整个宫廷,不管是齐楚浙党还是东林党想谋害他都没这么容易。

先帝万历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要知道国本之争后万历都跟群臣翻脸了,甚至连早朝都不上了,朝堂之上那也是党争不断,但人家就是一点事没有,因为宫廷全在人家掌控之中啊,群臣根本拿人家没办法。

他倒好,登基之后一心只想革除弊政,重振朝纲,压根就没去想过宫廷之事,后宫都掌控在人家手中还不自知,还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宫里面掌权的大太监,这不找死吗!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必须先将整个宫廷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行,要不然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又谈何拯救大明。

想到这里,他微微睁开眼睛,果断道:“传王安。”

魏朝闻言,连忙疾步走到门口对值守的小太监低声交待了一句。

不一会儿王安便急匆匆的走进来,趴地上恭敬道:“奴婢叩见皇上。”

泰昌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平身,随即又小心的看了看门外,这才轻声问道:“外面的人可靠吗?”

王安愣了一下,这才拱手道:“皇上放心,现在乾清宫里的人都是从慈庆宫带过来的,他们打小就随奴婢服侍皇上,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任何问题吗?

魏忠贤呢?

这家伙可是二十多岁才自阉入宫的!

泰昌颇有些怀疑道:“真没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真不能怪他疑神疑鬼,因为想弄死他的人太多了,一不小心,他可就没命了!

王安闻言,颇有些诧异道:“皇上,怎么了?”

你还怎么了!

泰昌低声问道:“你可知崔文升等欲谋害朕?”

啊!

王安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哪能知道有人想谋害皇上,他要知道的话崔文升等人就没这么容易得手了。

他愣了一下这才惶恐的摇头道:“皇上恕罪,奴婢不知。”

唉,这个王安,忠心是够忠心,就是没什么心机,容易被人糊弄。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朕欲除掉这些祸患,你可有把握?”

这个!

王安又愣住了,他仔细一想,随即羞愧的道:“皇上,奴婢无能,怕是收拾不了他们。”

要知道后宫足有太监上万,而他能指挥的动的还不到百人,那崔文升可是郑贵妃的亲信,而郑贵妃就是后宫之主,后宫的太监宫女基本都不敢违背郑贵妃的懿旨,收拾人家,开玩笑呢。

泰昌闻言,心中不由暗叹。

唉,这个王安,你可是正四品的司礼监掌印,内宫二十四监里面最大的太监!

看样子这家伙是指望不上了。

他想了想又问道:“卢受和骆思恭你觉得谁更可靠一点?”

卢受是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骆思恭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两个人都手握重兵,只要拿下一个,掌控宫廷便简单了。

王安闻言,仔细思索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道:“奴婢觉得骆思恭更可靠一点,因为卢受跟崔文升一样都是贵妃娘娘身边的亲近之人。”

卧槽,原来崔文升跟东厂提督卢受是一伙的,难怪这家伙敢肆无忌惮的下药。

看样子只能用锦衣卫了。

泰昌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传骆思恭!”

王安闻言,连忙疾步向门口走去。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对一旁的魏朝道:“你去御膳房点一碗冰糖莲子羹来,莲子要带芯的,冰糖要多放,记住,不能说是朕要的,就说是你自己想喝。”

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自然是最清楚的,他只是拉到虚脱,然后又吃了让人亢奋的红丸,虚火太旺,烧得几乎油尽灯枯,如果他刚把那碗泻药给喝了,再拉上那么一两回那估计就真完了。

这会儿的话,他倒还不至于丧命,毕竟泻药和红丸都只是提火的,并不是什么毒药,历史上他之所以会轻易被弄死主要是因为他没有防备,在连拉了二十天之后又吃下去火力更旺的红丸,结果体内能量都烧得差不多了,可以说是油尽灯枯,最后再吃点泻药,把体内仅余的一点能量都耗掉了,他自然就死了。

今天的泻药他并没有吃,体内的能量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他只要去去火,同时补充点能量,再慢慢调养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莲子就是去火的圣品,冰糖就能补充能量,吃一碗冰糖莲子羹他应该就能缓过点劲来了。

总之,他脑海里的医学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想救回自己的小命并不难,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解决后宫的隐患。

第003章 疯病犯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湖广宁远人,兴献王府骆安之后,出身有名的锦衣卫世家。

他早年曾率锦衣卫密探远赴属国朝鲜刺探情报,出生入死,浴血沙场,为击退东瀛倭寇入侵立下汗马功劳,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后他更是兢兢业业,竭力为性格乖张的万历稳住了大明朝堂。

可以说,他就是忠君爱国的典范。

就是不知,这会儿他内心里是忠于先帝呢,还是忠于朕呢。

泰昌看着趴伏在龙床前的骆思恭,沉思良久,这才淡淡的道:“骆爱卿,朕被人谋害,命悬一线,你,不知道吗?”

啊!

骆思恭闻言,心中不由一惊。

他以为皇上要革他职呢,因为按惯例新皇登基之后都会撤掉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换成自己的心腹。

这种事实属正常,皇上就算要给他个欲加之罪,将他给撤了,他也没地方说理去。

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回道:“皇上恕罪,微臣不知。”

这个也正常,因为崔文升这帮家伙的手段太隐蔽了,而且用的还不是毒药,一般人根本就没法察觉。

当然,这个并不是重点。

泰昌盯着骆思恭郑重的问道:“你是听郑贵妃的还是听朕的。”

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骆思恭毫不犹豫道:“微臣当然是听皇上的。”

泰昌继续盯着骆思恭,小心的确认道:“真的吗?”

这意思,还有机会?

骆思恭连忙表忠心道:“微臣只听皇上的,其他人休想动用锦衣卫一兵一卒。”

好,朕就赌一把,信你一回!

骆思恭此人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劣迹,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拟旨,擢骆养性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掌北镇抚司。”

这意思就是指定骆思恭之子骆养性为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了,因为这是锦衣卫的惯例,北镇抚司一般由锦衣卫指挥使兼掌,如果当皇帝的提拔一个指挥佥事来掌控北镇抚司,那么此人必定是锦衣卫指挥使的接班人。

他这就是摆明了在拉拢。

骆思恭闻言,不由激动的浑身直颤,这下真是光宗耀祖了,老骆家竟然出了三任锦衣卫指挥使,这可是大明朝两百多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啊!

他连忙趴下来连连磕头道:“多谢皇上恩典,多谢皇上恩典,皇上恕罪,微臣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总之,只要皇上您一句话,微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挥手示意王安去拟旨。

锦衣卫本就是皇帝的亲军,任命个指挥佥事那就是当皇帝的一句话的事情,很快王安便从御书房拟好圣旨拿过来了。

泰昌接过圣旨,亲手交给骆思恭,随即在其耳边轻声道:“你如此这般,准备一番。”

皇宫之中顿时暗流涌动,昏暗的夜色中一队队锦衣卫不断往乾清宫聚集,不到一刻钟时间,乾清宫内外便布满了锦衣卫,主殿之中也变得灯火通明。

泰昌斜靠在龙椅之上,一手撑着旁边的小茶几,一手拿着勺子,一口一口,细嚼慢咽,不紧不慢的喝着冰糖莲子羹,直到骆思恭带着几个锦衣卫千户走进来,他才冷冷的道:“传崔文升。”

崔文升作为后宫有数的大太监之一当然知道皇宫内有所异动,皇上好像正调集锦衣卫前往守卫乾清宫。

这个时候皇上招他前往乾清宫觐见,他内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慌的。

不过,他并不是很害怕,因为他身后的人皇上都惹不起!

再说了,这会儿皇上都快断气了,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呢?

他就这么强装淡定的跟在传旨小太监的后面,来到乾清宫主殿之中。

这阵势好像有点不对啊!

骆思恭怎么带着几个锦衣卫千户站在这里?

还有,皇上怎么坐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