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198章

作者:星辰玖

龙牙战舰三层炮楼之上,泰昌盯着眼前万历朝的旧图,忍不住问道:“士弘,泉州府离澎湖也就三百来里吧,运送百十来人的粮食应该不费劲吧,原来巡检司的人都能在岛上坚守,为什么后面巡检司的人要退回泉州府呢?”

这事没这么简单啊!

沈有容连忙解释道:“皇上,那时候东南沿海都在围剿倭寇,所以水师战船经常去澎湖,巡检司的人补充粮食也方便,后面倭寇被剿灭之后就不一样了,水师战船都回归沿海卫所了,根本没什么战船去澎湖了,巡检司的人想要补充粮食就麻烦了。”

泰昌闻言,不由惊奇道:“巡检司还得靠水师战船运送粮食?”

沈有容忍不住感慨道:“是啊,皇上,巡检司巡检只是个从九品的小吏而已,能招来数十乡勇都不容易,更何况,去澎湖还得大海船,一般船根本去不了。他们去澎湖都得跟附近的卫所借大船啊,人家能借给他们用个几回就算是不错了,哪能一直借给他们,让他们用来运送粮食啊!”

巡检司去澎湖还得借船?

泰昌颇为不解道:“澎湖巡检司本就在海外,为何连艘大船都不给配上,去澎湖巡检还得借船,岂不荒唐?”

唉,这年头荒唐事多了去了。

沈有容微微叹息道:“皇上,澎湖巡检司也就是同安县衙下面的一个小衙门,七品知县都不一定造得起大船,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巡检。再说了,就算他们造得起也不能造啊,《大明律》有明文规定,官民人等,不得擅造二桅以上大船,所以,这大船他们必须跟附近的卫所去借,不能自己造。”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唉,一涉及到海上的事情,以前的大明简直就跟失了智一般。

一个县衙下面的小巡检司管着比一个泉州府还大的超级大岛,而且还不让人家造出海的大船,这让人家怎么管?

唉,以后肯定不能让一个小小的巡检司来管东番了,最少得设个东番府才行。

还有一点很奇怪,虽然说在东番建造城池堡垒派大军驻守很麻烦,但是,派千余屯卫去屯田驻守却很简单啊,为什么大明朝廷两百余年来都不曾在东番建立哪怕一个守御千户所呢?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问道:“士弘,当年是什么情况,既然你能收复东番,那就证明当时水师去东番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东番不缺水也不缺良田,为何朝廷不干脆在东番建立卫所或者守御千户所,派人屯田驻守呢?”

唉,这个谈何容易啊!

沈有容回忆道:“当时末将乃是福建水师参将,手下也就二十四艘海沧船和水师将士八百余,而那时候正值东瀛新败朝鲜,丰臣秀吉也死了,德川幕府乘势上位,他们不敢再对北面的属国朝鲜用兵,便转而攻打南边的属国琉球。唉,可惜当时水师能出海远航的战船太少了,根本无力支援,属国琉球就那么被东瀛给拿下了。”

唉,没办法,一涉及到海上的事情,以前的大明就是这么的无能!

泰昌闻言,不由咬牙道:“待水师有了足够的舰船,朕一定要收复琉球,灭了东瀛!”

沈有容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东瀛狼子野心,不灭了他们,以后绝对是个祸患。当时东瀛拿下属国琉球后还贪心不足,还妄图拿下东番,从而以东番为跳板,入侵大明沿海。当时的福建巡抚朱运昌朱大人收到东瀛入侵东番的消息,那是心急如焚,奈何水师诸将无人敢出击,最后朱大人只得将这个重任交给末将了。“

泰昌闻言,不由恼怒道:“当时的水师将领就这么的怕死吗?”

呃,不是这么回事啊!

沈有容连忙解释道:“皇上,当时水师诸将并非怕死,而是怕遭遇海上风暴,全军覆没。因为当时正值腊月,海风呼啸,真不是出海的好时候。末将也是硬着头皮率手下出击,结果,第一天刚赶到澎湖附近,便遭遇强风。微臣连忙令手下战船进澎湖海湾躲避,可惜,还是有十艘战船被吹得不见踪迹,三百余名水师将士就这么没了!“

我的天,这海上风暴也太可怕了吧?

好像在海上大战,遇着风暴比遇着敌人还惨,西班牙无敌舰队如此,大明水师也是如此。

泰昌闻言,不由抬首看了看天空,随即感叹道:“可惜,这会儿根本没法预测海上风暴,水师出征,着实凶险啊!”

沈有容连连点头道:“是啊,海上风暴着实可怕,那一次末将是侥幸逃过一劫,还剩下了十四艘战船。

后面末将率十四艘战船赶到东番大员,趁倭寇立足未稳之机与之殊死一战,这才将倭寇赶出了东番。

不过,后面两次微臣并没有去东番,因为那两次是倭寇入侵东番的船队遇到了海上风暴,被吹到了浙江和福建沿海,微臣是以逸待劳,在浙江和福建沿海便将倭寇击溃了,根本没第一次凶险。”

原来如此。

泰昌恍然道:“士弘,你建议先进驻澎湖就是害怕水师船队遇到海上风暴是吧?”

沈有容又连连点头道:“是啊,像车轮舸和狼牙战船在内陆河道可能还算得上大船,到了海上,那就跟小舢板一样,根本就抵御不了海上风暴。一旦我们率船队在东番沿岸搜索的时候遇到海上风暴就麻烦了,因为那边根本没什么港口码头停靠。”

泰昌闻言,不由诧异道:“东番连个避风的港湾都没有吗?”

沈有容连忙解释道:“避风港湾是有的,像当初倭寇盘踞的大员就是个很大的天然港湾,问题东番太大了啊,南北长度没有一千里怕也有八百里,而避风的港湾就那么几个,我们遇到海上风暴的时候万一不在那些避风港湾附近,那可就要损失惨重了。”

这个的确。

泰昌闻言,不由恍然道:“你的意思,我们就算进驻了澎湖,也得看天气好了才能派出快船去东番沿岸搜索是吧。”

沈有容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的确如此。”

唉,难怪还要囤积粮食。

看样子,去东番沿岸搜索海盗巢穴并不是几天的事情啊!

泰昌就这么和沈有容等人聊了一路,四个多时辰过后,船队前面终于出现一片巨大的黑点,澎湖终于到了。

这澎湖的确是个避风的良港,四面岛礁环绕不说,主岛西南端还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港湾,就算海上风暴席卷而来,最多也就能吹到外围的岛屿,中间这个港湾根本不会有任何危险。

这会儿的澎湖主岛上还是有些建筑的,比如原来的巡检司衙门,还有兴建于万历年间的天后宫等等。

可惜,这会岛上人并不多。

因为这里淡水不多,而且没法种地,完全只能以打渔为生。

所以,这会儿岛上也就几十余户渔民而已。

这些渔民见朝廷水师大军终于又来了,而且皇上都来了,那是热泪盈眶,趴地上使劲磕头,只求水师大军就此驻扎下来,再也不要走了。

多少年了,他们一直都在提心吊胆啊!

要知道,这里可是海盗和倭寇经常光顾之地,只要海盗和倭寇一来,他们有可能被抢个精光不说,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呢。

第269章 诡异之局

泰昌看着趴伏在地上的渔民,心中不由叹息连连。

这些也都是大明的子民啊,他们孤悬海外这么多年,吃不饱穿不好不说,每天还要提心吊胆,生怕海盗和倭寇来毁了他们的一切。

这都过得什么日子啊!

这些人也没什么要求,只求水师能驻扎下来,能让他们不必每天都提心吊胆就行了。

这个要求过分吗?

朕连自己的子民都保护不了,又有何颜面!

不管怎么说,这澎湖必须先守住,不光为了这些渔民,也为了东番的安全。

要不然,荷兰人都跑东番修城池堡垒了还没人知道呢!

想到这里,他郑重的点头道:“好,朕会派兵在这里驻守,守住这片疆域,守护你们的安全,你们放心,以后朝廷的兵马再也不会离开了!”

一众渔民闻言,激动的连连磕头都:“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很多人都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下他们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泰昌见状,连忙抬手道:“行了,都起来吧。”

一众渔民闻言,这才千恩万谢的爬了起来。

泰昌紧接着便问道:“你们谁对这里最熟,朕想问问这边的情况。”

一众渔民闻言,皆看向一个晒得满脸黝黑的老者。

那老者也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拱手道:“皇上,小老儿在这里打了几十年的渔了,对这边还是比较熟的。”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们这些年可看到海盗又或者倭寇从这里经过,又或者来这里修整,躲避海上风暴。”

那老者回忆道:“这些年海盗和倭寇倒是未曾来过了,不过,时常会有海商船队来这里躲避风暴。”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海商的船队船多吗?”

那老者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他们船多,最少的都有几十艘,几百艘的都有!”

看样子就是那些海盗!

这年头,海商其实就是海盗,所以,出海遇到海商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

他们要觉得没什么可抢的,那就是海商,他们要觉得有利可图,瞬间便会变成海盗!

很显然,那些海商又或者说海盗觉得这些渔民没什么可抢的,所以,没有动手。

泰昌想了想,又问道:“你知道他们往那边走了吗?或者说,你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吗?”

那老者有些后怕道:“他们不来抢我们东西就算是不错了,我们哪里敢上前问他们啊,每次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人过来,我们都是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他们就算离开了,我们也不敢跟着去看他们去哪儿了啊!”

呃,好吧,这些渔民心里其实也明白,海商有时候会变成海盗。

看样子这些海盗的巢穴很有可能就在东番,要不然就不会时常从这里经过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老人家,朕如果要派兵在这里驻守,那就得有足够的淡水,这岛上淡水够多少人喝啊,这个你算过吗?”

没想到,那老者竟然连连摇头道:“皇上,这个不用算,其实只要花大力气多挖点井,来个几千人也有足够的水喝。实在不行,还可以去东番取水啊,那边河流多的很,要多少水都有。那些海商就从来不在我们这里取水,因为取井水太麻烦了,他们直接把船开到东番去取河水就容易多了。”

对啊,这里离东番还不到百里,直接派船去取水都没问题啊!

看样子,在这里驻扎个几千人马真没问题。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点头道:“好,到时候朕就派几千人在这里驻守!”

他可不是敷衍这些渔民的。

接下来,他便命水师将士在老者的带领下去找合适的地方挖井了。

同时,他还命人开始在码头附近修筑库房,准备屯粮了。

这水是不缺了,粮食却是没办法,因为这里就种不出粮食来,而且,想要在东番那边这一两年肯定也不可能出产粮食。

他安排好一切之后,便招呼袁可立和沈有容等人回到船上,开始商议搜索海盗巢穴的事宜了。

这东番的南北长度足有八百余里,东西宽度也有三百余里,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去找海盗的巢穴呢?

泰昌着实有点懵,因为他还没去过东番呢。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士弘,你曾去过东番,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找海盗的巢穴呢?”

沈有容想了想,随即琢磨道:“末将以为,这些海盗既然有如此多的战船,那么巢穴所在之地肯定得有港湾和码头,要不然,他们的船就没法避开海上风暴了。”

泰昌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嗯,我们可以先从港湾和码头着手。”

沈有容紧接着又指着地图道:“皇上,末将知道的港湾就有三个,一个是这澎湖附近的大员,当初倭寇就曾在大员的港湾里修筑码头。另外两个就是北边的鸡笼和淡水,以前我们水师的船队也曾在那两个港湾里停靠过。这三个港湾都能停靠大量的战船,我们可以先派快船去搜搜看看。”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我们明天就派快船去最近的大员看看。”

大明水师船队就这样在澎湖驻扎了下来。

每天,泰昌和袁可立都会根据天气情况决定当天的行动。

如果天气好,海面上平静无风则派出快船去东番沿岸搜索又或者去泉州等地运粮。

如果天气不好,海面上阴云笼罩,则命所有战船在停在澎湖湾内,躲避可能到来的风暴,同时修筑岸上的屯粮之所和兵营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