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165章

作者:星辰玖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叹息道:“五成那就是五十万两啊,你想想,现在大明钱庄才开了不到三个月,存银才两千多万两,各大分号每个月分红就是五十万两,如果存银继续涨下去,涨到一亿两,那各大分号一个月分红是多少,一年分红又是多少?”

朱由检默默一算,飞快的答道:“如果按五倍算,那各大分号一个月的分红就是二百五十万两,一年的分红就是三千万两。”

泰昌点了点头,随即连连叹息道:“是啊,一年就是三千万两,十年就是三亿两,二十年呢,三十年呢?你们想想,民间总共才多少钱,这么分下去,商户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农户还要不要活了?”

信王朱由检和囯丈吴养春闻言,皆是目瞪口呆。

他们的确没想那么远,他们只是看到大明钱庄的收益越来越多,所以激动的不行了,兴奋的都废寝忘食了。

吴养春只是稍微想了想,便郑重的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这样分下去的确不行,是微臣疏忽了,只看着眼前的收益,没有想太远。唉,其实微臣早就应该想到了,这些分号赚了钱之后还一个劲的想着要把分号往附近的州府开呢,他们肯定是早就算到今后的分红收益了。”

信王朱由检稍微想了想也明白事情有多严重了,他忍不住焦急道:“父皇,那现在怎么办呢?”

是啊,现在怎么办呢?

泰昌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这个月就算了,反正也没多少银子,让他们尝尝甜头也没什么。从下个月开始就不能这么搞了,我们必须压低他们的分红,不然这钱都要被他们赚走了,才二十五个分号就占了五成的收益,要是分号开到五十个,那岂不是十成收益都要分给他们了!”

十成收益都分给人家了,他们不是白忙活了!

朱由检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要压低他们的分红。”

吴养春却是小心的问道:“皇上,分红压到多少合适呢?”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拍板道:“大明钱庄的本金就按一亿两算,一成就是一千万两,五十万两只能占这一成里面半成的分红,也就是千分之五。”

这个千分之五又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忍不住问道:“父皇,何谓千分之五?”

唉,看样子数学也得适当推广推广了。

泰昌耐心的解释道:“因为这银子数额太大,我们就不能按什么十成十来算了,我们得往细里分,分成百份千份甚至是万份,千分之五就是一千份里面占五份。”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朱由检稍微琢磨了一下便连连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吴养春却是小心的提示道:“皇上,这一千份里面占五份好像也不行啊!!要知道,二十家分号就是一百份啊,两百家分号不就变成一千份了。这会儿几乎所有分号都在提再建分号的事情呢,他们都想继续开分号,把分号开到附近的州府甚至是下面的县城去。”

这些人,赚钱倒是积极的不行了。

问题钱不能让你们这么赚啊!

泰昌毫不犹豫的摇头道:“不行,分号不能再给他们开了,这些人是为了组建钱庄出过力,能给他们千分之五的分红已经不错了,他们还想再多,那是不可能的,以后,其他地方所有分号都由我们自己来开,不能再让私人掏钱来加入分红了。”

这个!

朱由检忍不住担忧道:“父皇,我们这又是压低他们的分红,又不让他们继续开分号,他们恐怕会有很大的意见啊!”

泰昌淡淡的道:“有意见?可以啊,把本金退给他们,让他们滚蛋!谁有意见就收了谁的分号我们自己来开!检儿,我们该硬气的时候就要硬气,你想想,没有朝廷的保证,没有我们派的护卫,没有我们的车轮舸不断传递消息甚至运送银两,他们自己搞,能这么轻轻松松的赚钱吗?”

朱由检闻言,只是愣了一下,便连连点头道:“对,有意见就让他们拿着本金滚蛋,这钱咱不让他们赚了!”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表现的天真一点很正常。

吴养春却是皱着眉头反思起来,他可不是个孩子了,皇上让他带着信王做钱庄生意呢,他却只看着眼前的利益,没有远见卓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他沉思了一阵之后却是发现了一个相当严重而又相当尴尬的问题。

这个,该不该说呢?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道:“皇上,微臣斗胆说一句,各大分号的分红我们是压低了,但是整个钱庄的收益却没动啊,这会儿一个月就是一百万两,以后一个月五百万两都有可能,那一年就是六千万两,这么算下来,不出十几二十年,民间岂不是也没什么钱了?皇上,我们不能竭泽而渔啊!”

呃,这个问题。

泰昌闻言,不由一愣。

如果这么赚下去,那的确会很快把民间的钱都吸干,竭泽而渔,鱼可就没法活了!

鱼没法活了会怎么样?

这不跟现在藩王疯狂兼并土地一个性质吗!

他仔细想了想,随即缓缓点头道:“嗯,这个提醒的好,现在是朝廷到处都要用钱,我们必须抽点水。不过,以后,我们就不能这么抽了。这样吧,等建奴消灭了,反贼也平定了,我们就逐步降低存银的收费和汇兑的收费,最终,这两项我们都给人免费办理。”

啊!

这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吗?

不能竭泽而渔并不是说要做亏本买卖啊!

吴养春连忙摇头道:“皇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啊,完全不收钱我们岂不是要亏本?微臣的意思,是适当少收一点。”

泰昌却是微微笑道:“亏本?我们怎么可能会亏本?存银和汇兑不收费了,我们可以借贷啊,你想想,到时候起码上亿的存银,借出去多少利息,我们会亏本吗?”

这个的确,借贷的收益那也不低。

这会儿民间借贷虽然没个统一的利息,但是,借一百两一年那肯定不止五两的利息。

也就是说,上亿的存银借出去一年收的利息最少是五百万两,这个收益已经够多的了。

而且找大明钱庄借贷的人肯定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这样就不存在什么竭泽而渔的问题了,老百姓或者说商户手里的钱不会少太多,而且,越是有能力赚钱的人手里钱还会越多。

吴养春闻言,不由心悦诚服道:“皇上英明。”

第223章 藩王的报应

不能竭泽而渔,这个道理泰昌懂,各地的藩王却好像压根就不懂。

山西、河南和湖广总共二十多个藩王,除了受尽磨难的唐王朱聿键知道掏钱掏粮给朝廷养兵,其他藩王还是一点钱粮都不愿意掏出来。

这么自私自利实属罕见。

他们大概觉得反正朝廷的事他们管不上也不用管,他们只管疯狂兼并土地,使劲捞钱,尽情享受便成。

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就算有,那也长久不了啊!

不得不说,永乐大帝这养猪策略真的很成功。

这些藩王不但一个个被养得膘肥体胖,就连脑子都变成猪脑子了!

他们好像压根就想不到,他们把土地全兼并完了,老百姓就没办法活了。

他们好像压根就想不到,如果把事情做绝了,那是会遭报应的!

这不,报应就来了。

他们的报应就是府谷王王嘉胤所率的义军或者说反贼。

府谷王王嘉胤、闯王高迎祥、紫金梁王自用,八大王张献忠、闯将李自成等这会儿还没分家,还是一股,他们也就是是锦衣卫查探到的,最大的一股反贼。

这会儿他们每个人手底下最少都有上万人马了,合一起那的确是不止五万了。

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可是个不小的开销,抢抢土豪乡绅貌似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就算是五万人马,一个月消耗的粮食也是四五万石啊,一年下来那就是五六十万石啊!

有几个土豪乡绅家里有这么多的存粮,就算是存粮几万石的都不多啊。

而且这样的大土豪大乡绅他们差不多都抢完了,这样下去,他们这么多人马迟早饿肚子啊!

怎么办呢?

那当然是将目光投向更大的目标,藩王。

他们只是稍微商议了一下便决定,抢了怀庆府的郑王!

因为郑王府名声实在是太臭了,不但疯狂兼并土地,还把治下子民不当人搞,整个怀庆府都被郑王一系搞得民怨沸腾了。

这民怨就是他们乱世争霸的基础啊,他们自然要顺势而为,把郑王给收拾了,这样不但能搞到大笔的钱粮,还能收获大量的民心,从而使得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大!

于是乎,其他各路义军还在乡间到处乱窜的时候,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却是偷偷带着手下大军潜到了怀庆府地界。

这帮人可都是真正的乱世枭雄,这会儿他们武器装备什么的虽然还没上来,策略他们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郑王府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他们便已暗中将怀庆府外围所有县城都给包围了。

这天午时方至,正是烈日当空之时,数百饥民忽而自济源城北的群山之中缓缓走出来,走到距离济源城北门还有大约一里多的时候,他们便纷纷斜躺在路边的斜坡上不动了。

这会儿河南遭灾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土地兼并实在是太严重了,大部分农户都变成了各个藩王府手底下租田种的佃农。

也就是说,田地并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帮藩王府种而已。

这种田地所收的租子可就不是朝廷二十税一的田赋了,基本上他们一年累死累活也就勉强能保证一家人不至于挨饿,就这,还得看年景,如果没遭灾还好,一旦遭灾,那就完了。

藩王可不会因为灾害而减免佃租,一旦遭遇一点灾害,这些佃农就得饿肚子。

所以,这会儿河南的饥民一点都不比陕西少,像这么几百人一股的也很常见。

济源城的城门这会儿还是有那么一点乡勇看守的,不过人数并不是很多,因为城中的郡王不愿掏一点钱粮,知县也没一点办法,就算知道反贼肆虐,他也只能招募数十乡勇在各城门处看守,再多的话,他就连饭钱都掏不起了。

北门看守城门的乡勇自然是看见这些饥民了,不过,这些饥民并没有靠近城门的意思,他们也没有太过警觉。

谁知道这帮饥民是累的不想走了,还是饿的走不动了,反正只要他们不靠近城门就行。

这个时候,“饥民”中间的高迎祥正盯着插在跟前的木棍看阴影呢,那阴影是越来越短,越来越短,他的表情也是越来越兴奋,越来越兴奋。

红日正中,阴影终于完全消失了,正是约定的动手之时。

他毫不犹豫的抽出破布包裹的砍刀往腰间一插,又取出箭囊往背上一背,随即便拿着长弓起身大吼道:“兄弟们,抄家伙,跟我冲!”

原本半死不活的“饥民”立马从地上蹦起来,抄起家伙跟在高迎祥后面疯狂的往城门方向冲去。

这下可把看守城墙的乡勇给吓坏了,那领头的乡勇正要招呼大家进去关城门呢,“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直接穿喉而过!

其他乡勇吓得,立马撒腿就跑,很快就跑进城里消失不见了。

高迎祥刚冲入城中,北面山林里已然是义军疯涌,上万人就这样轻轻松松拿下了济源县城。

这个时候,怀庆府外围的温县、武陵、孟县、修武皆在上演相同的一幕,不到一个时辰时间,五座县城全被占领了,城里什么河阳郡王、繁昌郡王、保平郡王、德庆郡王等等郑王府一系的郡王全被义军拖出来砍了!

紧接着,义军便开始开仓放粮了,粮食刚放出去一点,他们又开始招募青壮了。

这一下整个怀庆府都沸腾了,老百姓简直是欢呼雀跃,加入义军的青壮也是络绎不绝,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手下人马几乎是一天之内便暴增了一倍,很快便超过了十万之众。

府城河内的郑王朱载壐收到消息,连忙命人关闭了城门,并派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求救。

可惜,迟了。

第二天,上十万反贼便蜂拥而至,将府城河内围了个严严实实。

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之所以没有带着人马先攻河内,主要是因为郑王府还有那么百余护卫,这些护卫再加上知府招募的乡勇,实力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他们要是打草惊蛇,很有可能就不能一举拿下河内了,就算拿下了河内郑王朱载壐也可能会逃掉。

所以,他们选择先去把怀庆府周边的县城拿下,扩充了人马,再将怀庆府城围他个水泄不通。

这会儿他们就没什么顾忌了,上十万人攻打才几百人驻守的城池那简直是手到擒来啊!

第三天怀庆府城便被铺天盖地的义军攻破,郑王一家子全被反贼给砍了,郑王府一系搜刮了将近两百年的金银财宝和储存的粮食也全被反贼给抢了。

泰昌收到消息,不由痛痛快快的骂了一句:“活该,让你们要钱不要命,这下遭报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