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163章

作者:星辰玖

这凳子的高度倒是刚刚合适,问题,这桌子高度却不是很合适,而且,怎么都推都推不到模具跟前去。

这桌子推不到模具跟前就把手给挡住了,人坐桌子后面根本就够不着模具里面的铜钱啊!

怎么办?

王徵只是稍微想了想便迫不及待的指着那张桌子道:“把桌腿锯短一点,再把前面锯个口子出来,一定要把桌子推到模具跟前去。”

几个门生闻言,立马取来锯子,咔咔就是一顿锯。

很快,桌子便推到模具跟前了,高度也合适了。

王徵直接捧过来一堆小铜块,坐凳子上操作起来。

“哐嘡”,一个铜钱。

“哐嘡”,又是一个铜钱。

还别说,这活计如果不是成天干,偶尔干一下还真有点上瘾。

王徵一连冲了十多个铜钱,这才意犹未尽道:“皇上,您觉着怎么样了,还需要改吗?”

唉,再改也只是方便大批量制造了,这冲铜钱的速度好像再也快不起来了。

那么,这种冲床一天到底能冲出多少个铜钱来呢?

泰昌想了想,干脆道:“良甫,让人取个一刻钟的沙漏来,再多准备点铜块,你让个麻利点的弟子一直不停的冲,冲上一刻钟,看能冲出多少个铜钱来。”

好嘞。

王徵当即命自己的门生去准备去了。

这会儿还没有玻璃沙漏,不过木制沙漏还是早就有了,一刻钟的,半个时辰的,一个时辰的都有,要不然,晚上敲更的就没法计时。

十余个门生一通忙活,很快就准备好了。

紧接着,一个颇为机灵的年轻门生便郑重的坐到冲床跟前,沙漏一倒过来,他立马便开始冲了。

“哐嘡”,“哐嘡”,“哐嘡”……。

结果很快揭晓,一刻钟大概能冲出铜钱一百五十个左右。

当然,这是操作还不够熟练,而且没有任何辅助工具,所以,没有达到最高效率。

泰昌估摸着,这一台冲床的最高效率应该能达到一刻钟两百个左右,一个时辰,那就是一千六百个,一天十二个时辰日夜不停轮班倒就是一万九千多个,不到两万个。

为了算起来简单,就算一天两万个吧,十台这样的冲床就是一天二十万个,一个月才六百万个,一年才七千二百万个!

这速度明显不够啊!

光是换掉京城和金陵城的铜钱都需要两三年时间,换掉大明所有的铜钱那不得几十年!

怎么办?

做一百台这样的冲床吗?

唉,没橡胶了啊!

王徵一看泰昌站那里皱着眉头不吭气了,不由小心的问道:“皇上,怎么呢?”

泰昌不答反问道:“你家里有多少铜钱?”

呃,这个。

王徵不由尴尬道:“微臣家里铜钱不是很多,也就十来贯吧。”

我的天,十来贯就是上万枚铜钱啊!

泰昌又问道:“你家几口人,包括下人都算上,他们手里有多少铜钱,你知道吗?”

皇上这是想干嘛?

王徵小心的道:“微臣家里加上下人总共十余口,妻妾儿女总共六人,他们手里银两铜板都有一些,不过应该不多,剩下几个丫鬟和老妈子一年下来存个一两贯钱应该不成问题。”

唉,还算少了,少了十倍都不止!

毕竟,这年头普通老百姓很少有存银的,用的基本都是铜钱。

要这样算起来,做一百台蒸汽冲床都不够啊!

泰昌忍不住叹息道:“良甫,光是京城就是上百万人口啊,你说他们手里有多少铜钱,如果要把大明所有铜钱在一两年内换成这种新的通宝,造一百台这样的冲床都不够啊!”

呃,这个的确,民间的铜钱数量太恐怖了。

怎么办呢?

这会儿就剩下那么点橡胶了,一百台冲床都做不出来了啊!

王徵想了想,突然灵机一动道:“皇上,不若我们造银币来换铜钱吧,制钱一般都是重一钱左右,一两银子如果做成铜钱般的制钱那就是十个银币,按一两银子换一贯铜钱来算,一个银币就能换一百个铜钱,相信很多人愿意换的,因为一贯铜钱揣怀里都有点兜不住,而换成十个银币的话就轻多了。而且,用银币换铜钱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换下来的铜钱我们还可以熔铸在一起,用来铸造火炮什么的。”

这个主意好啊!

泰昌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赏道:“很好,就这么办!”

紧接着,他便开始和王徵商议怎么修改冲床结构,以方便量产了。

这冲床架子其实没必要做一丈高,有个七八尺高也就够了,而且,木盘也没必要摆那么远,就摆架子旁边就行了,还有烧蒸汽的锅炉,没必要一个冲床配一个,一个锅炉带五个冲床都不成问题。

冲床这么一改,做起来就简单多了,搬运起来也方便多了。

第220章 统一货币

宝钞司乃是内宫十二监四司八局里面最小的几个衙门之一,其职能原本也就是负责制造宫廷御用的宝钞。

不过,这个宝钞指的并非大明通行宝钞,这个宝钞只是各种宫廷御用粗细草纸的文雅叫法。

也就是说,宝钞司原本就是做草纸的。

古法造草纸工序那是相当的多,什么破料、泡料、洗料、晒白、踩料、入槽、打料、抄纸、榨干、焙纸等等足有十多道工序。

这些工序还特占地方,宝钞司所在的院落里面那大大小小的房间是特别的多,面积甚至比乾清宫和坤宁宫加起来还大。

泰昌实在想不明白,宫里用的草纸都要自己做,难道还怕有人在草纸上下毒不成。

这个,他是不怕的。

他认为,草纸直接去市面上买就行了,如果害怕人下毒,先让太监试试也就行了。

而这会儿正好有很多事情都必须在宫里做才保险,而且还需要很大的地方。

所以,这会儿宝钞司的职能已然变了,不再是造草纸的了,而是印银票的,原本各种草料和各种料槽也全换掉了,换成了一排排整齐的方桌,方桌上密密麻麻全是专门用来印银票的铜框。

干净整洁的房间中一个个太监推着装有各色颜料的印泥盘,拿着各种套印的铜模一个挨着一个小心的印过去,一张张精致的金粟笺纸很快便露出了银票的模样。

泰昌带着信王朱由检、囯丈吴养春、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工部尚书毕懋康等人在宝钞司崭新的作坊里转了一圈,随即又带着众人来到对面一排空旷的大房间里面。

这里原本就是炮制各种草料的地方,不过,这会儿里面已经清理的干干净净,摆的也不再是大料槽了,王徵正带着一堆门人在里面组装新式蒸汽冲床呢。

泰昌大致了解了一下组装的进度,这才带着众人来到院落中间的议事大堂之中。

他先是让宝钞司掌印太监高忠明给大家发了几个冲压出来的铜币,这才朗声道:“诸位,前些天囯丈跟朕提了一下铜币的情况,这会儿民间流通的铜币足有数十种,历代朝廷铸造的通宝和民间私铸的铜钱都有,材质、重量甚至大小都不一样,乱七八糟,把物价都搞乱了,商户去异地做生意也很麻烦。所以,朕决定把民间所有铜币全收上来,统一做成这种泰昌通宝,再发下去。”

这种冲压出来的泰昌通宝的确漂亮,众人拿到手里皆是满脸赞赏之色。

不过,泰昌一说要把市面上所有铜币全换掉,众人立马目瞪口呆。

户部尚书毕自严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历代铸造的通宝何止亿万,再加上民间私铸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数以亿计的铜钱,我们能造出来吗?”

这么多铜币自然是造不出来的,至少几年时间是造不出来的。

泰昌微微笑道:“这个良甫已经想到办法了,我们不但造铜币,还造银币,一个银币换一百个铜币,这样置换铜币的速度就快多了,而且,置换出来的铜币还能熔了铸造其他东西。”

这想法的确好,不过,还不够快!

毕懋康闻言,干脆提议道:“皇上,不若我们连金币也一起造出来,一个金币换一千个铜币,您觉得怎么样?”

呃,金币?

这法子的确够快,而且这会儿金银的兑换比例差不多就是一比十左右,就算差点,也可以在重量上做调整。

问题,金币有人换吗?

要知道,一千个铜币就是一贯啊,普通老百姓有个几贯钱就算是不错了。

如果有人愿意换,那自然最好,一换就是一大把铜币,造它个几十万枚金币就能换几亿枚铜币!

泰昌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觉得有人愿意拿铜币换金币吗?”

毕懋康毫不犹豫道:“肯定有的,至少徽州就会有,微臣就见过,很多人家里那铜币都是一箱一箱的,而且有些都长绿毛了,如果能换成金币,不但省地方了,还不会生铜锈啊!”

这个的确,金币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不容易生锈,相信有钱人肯定更喜欢金币。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微微点头道:“嗯,金币的确更好保存,我们可以考虑把金币做更漂亮一点,让其有收藏价值,这样一来,相信想置换的人就更多了。行,那就连金币一起造。”

毕懋康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

这算什么,你家伙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

泰昌微笑着摇了摇头,随即郑重道:“我们既然鼓励经商,那就要尽量营造经商的环境,这一次,趁着这个机会,朕准备统一整个大明的货币。我们就用几年时间把民间所有铜钱、碎银子、金锭什么的全部收上来,统一换成朝廷制式的货币,这样,不管是商户做生意还是老百姓买东西都方便了。现在,金币、银币、铜币、金锭、银锭、银票都有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吴养春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这金币都可以造,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印金票呢?这会儿往钱庄里存金子的是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只能用折算成银票给人家做凭据,而且还得详细做记录,以免人家取不到自己存放的金子,这样着实太麻烦了。”

好吧,金票其实也能印,就往浓墨里加点金箔粉就行了。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行,金票我们也印一点,就用金箔粉代替银箔粉就行了,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众人闻言,又仔细想了想,随即纷纷摇头表示没有了。

这金币、银币、铜币、金锭、银锭、金票、银票种类已然够多的了,而且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商贩还是有钱的土豪乡绅,用这些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补充什么货币了。

泰昌见状,微微点头道:“那行,货币种类我们就定下了,就这么多,接下来,你们说说,这金币、银币和铜币分别造成什么样式吧。你们现在拿的铜币只是样品而已,样式跟以前的铜钱其实没什么区别,就是表面都光亮了而已,我们要造新币换掉所有旧币,自然不能跟原来样式一样,特别是银币和金币,如果也跟铜币一样,没一点出奇之处,很有可能会有人冒险仿制,毕竟,就算民间没有冲床,他们也能敲打出外形来再雕刻,又或直接铸出来再想办法把每个面都磨光。”

这个的确,冲压出来的金币、银币和铜币如果跟原来的旧币一个样式,没有任何区别,民间还是有人会想办法仿制的,必须想点办法出来,防止民间仿制才行。

如果到时候真的又出现了私造的假币,那影响就大了,要知道银币和金币那都值钱的很啊,人家如果用铜和锡什么的仿制出来,市场估计很快就要乱了。

至于怎么防止民间仿制,办法有很多。

众人是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不亦乐乎,讨论了好一阵,最终才把金币、银币和铜币的制式定下来。

时间过得飞快,十来天一转眼就过去了,王徵都把十五台崭新的蒸汽冲床组装好了,各种金币、银币、铜币的模具也造好了。

“哐嘡”、“哐嘡”、“哐嘡”,宝钞司里冲床是响个不停,那金币、银币、铜币是一串又一串的冲出来,很快就装满了几个箱子。

这天,泰昌又把大家召集到了宝钞司中间的大堂之中,而且,给每个人发了一个金币、一个银币和一个铜币。

这次发的可就不是样品了,而是即将投放下去的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