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 第507章

作者:敖景

关于那个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救的了大汉的想法。

也在他与秦羽的书信往来之中,一点点的被扭转了过来。

李儒逐渐认识到。

如果最后这天下间的乱象是由秦羽出面解决掉的话。

这大汉,未尝就没有被拯救的机会!

秦羽有这份能力,他也有这样的想法!

只是现如今欠缺的乃是一个最适合他去发挥的舞台!

其实之前秦羽决定要对外出售粮食的时候。

李儒就曾借董卓的口劝谏过秦羽。

在他看来。

秦羽的这一步走的绝对不是什么好棋。

大汉现如今都的状况已经彻底的烂了。

想要将其改变回来。

就只有一种办法——破而后立!

只有打破了那一切的旧秩序,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好的新秩序。

在此之前。

一切的痛苦都是必要的忍耐。

不管是对别人也好,还是对自己也罢。

李儒心中都是这样的想法。

纵然他这样的想法背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天下间无数因为饥荒而死的老百姓。

他也不觉得秦羽应该在这时候将那黄金粟米拿出来。

李儒能明显的感受到,秦羽的初衷本身是想要救这天下百姓。

他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但是时机错了。

他最终能够做到的事情,无非就是短暂的将这些老百姓从饥荒之中拯救出来。

让那些腐朽的世家再缓一口气。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道未来粮食就真的不会成为问题了吗?

人的私欲真的会有被满足的那一天吗?

不可能的!

而秦羽拿出的黄金粟米所带来的产量提升,至少能够多养活出一代人。

也就是说。

等到下次再爆发出如同之前那样的黄巾之乱的危机时。

就应该已经是一代人之后。

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之后。

真等到了那个时候,秦羽的年龄就已经四十多了。

他再想要改变,挽救这天下,到时候真还有这么多的精力吗?

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让李儒完全没有想到的是。

这之后事情的发展根本就超出了他的想象。

“先生真乃是千古奇人也!”

李儒之后在知道了这天下的变化之后,忍不住就直接感慨出声。

只能说。

李儒从一开始也站在了与秦羽同样的角度上。

他们俩人都没有想到这些世家竟然一个个会变得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来的更无耻的多。

有了这种产量更高的粮食种子之后。

民生非但没有因为粮食的产量更高而的到半点改善。

反倒是因此而变得更加凄惨。

“与先生相比,我还实在是有些太稚嫩了啊。”

李儒感慨道。

“先生这显然是早就已经看透了这些世家的腐朽,他的目的根本不是想要延续这已经烂到根子里的大汉朝,而是想要将这些人更早的从这世上拔除掉!”

“这黄金粟米,就是推着他们前行的那一双手!”

从那之后,李儒对于秦羽就再没有半点怀疑。

他们两人虽然未曾相见,但李儒早就已经将秦羽当成了能够实现他未来抱负的人。

“未来先生若是真要做一些事情的话,有我们手中掌握的这支兵权,想来也应该能助先生一臂之力!”

李儒心中暗暗思量。

这种事情他自然没有跟董卓去细说。

细说反而不美。

现如今的董卓只需要知道这些就够了。

而李儒也很清楚。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

董卓在面对秦羽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的。

之后的局势变化并没有超出李儒的预计。

凉州的叛军首领王国的确已经等的没有耐心了。

十一月。

凉州叛军重新集结大军,攻入右扶风。

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各率两万人前去救援陈仓县城。

兵权果如李儒所料那般到手。

董卓自然是喜不自胜。

那么按照李儒之前给他定下来的计划。

面对这叛军王国,可不能让他们输的太惨。

董卓,皇甫嵩甫一到达陈仓附近,李儒便知道有些不妙。

这些凉州叛军看起来来时随是气势汹汹,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准备。

而陈仓县城本身又修葺的十分坚固,凭借这些叛军根本无法攻克。

等到时日拖的久了。

这些叛军必定会丧失斗志,到时候恐怕只需一战,就能够将这些叛军彻底摧垮。

李儒当即便将这猜测告知董卓,并且建议董卓即刻进兵,与那叛军正面交战。

只要此战打起来,折损一些士卒之后,也能让朝廷知道此次凉州叛乱到底来势如何。

董卓自是明白李儒的打算,随后便直接前往皇甫嵩面前。

皇甫嵩哪里知道董卓心中此时到底是何种想法。

他还只当董卓是真的来商议军事,便将其热情的请了进来。

董卓也不客气,他上来就很直白的将李儒给自己的建议全都说了出来。

他说道:“皇甫将军,你我二人星夜赶来陈仓,所为之事,便是为陛下分忧。”

“此时那反贼正在面前,我们如何能忍其如此放肆,正当携无上气势,率军掩杀而去,一战可定!”

董卓这几年来在朝堂上走的顺风顺水,官位一直在往上爬。

早就已经膨胀起来了。

此时见到皇甫嵩,他也没有多少客气的意思。

虽不是发号施令,但已经与那发号施令差之不多。

他那神色语气让皇甫嵩微微皱了皱眉。

不过皇甫嵩也没多想。

毕竟都是为国出力,董卓有这样急切的想法,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大约勇将都是这个模样。

也难怪那些士人会看不起这些边郡的武人。

皇甫嵩微微一叹,他摇头道:“仲颖有所不知,这陈仓县城防坚固,必非是那些反贼能破,此时再有你我二人在此处扎营,与陈仓互为犄角,我军只需按兵不动,以逸待劳,便足以取得全胜。”

董卓也没想到这皇甫嵩竟然这么快就已经定下了策略。

而且他的判断跟李儒的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让董卓就算不想相信他们的判断也不行了。

不过真要是按皇甫嵩所说的来,那显然与他此行的目的背道而驰。

董卓当即便面色一沉,道:“皇甫将军当真不愿前去冲阵?若是将军怕了,自可留守于此,待末将率兵前去取那王国狗头,如何?”

皇甫嵩闻言眉头一挑。

这董卓说话的确是让人听起来就觉得刺耳。

上一篇:一人得道

下一篇:艾泽拉斯阴影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