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但这一次渔网收货就少了。

乌贼群受惊,已经四处逃窜了。

后面他们继续转,又碰上一个滑皮虾群,里面的虾不算多,一网只捞上来几十斤,大胆觉得挺满足了。

他们这边不是丰产渔场,海里的鱼虾蟹不多,所以社员们赚的工分也不多。

如果一次出海能捞上个几千斤鱼,哪怕鱼一毛钱一斤那也是几百块,生产队也就富裕了。

实际上他们一艘船出海一趟能捞个二三百斤的鱼虾已经了不起了。

大胆看看天色,然后汇合另一艘渔船开始返程。

两艘渔船靠近他问道:“你们今天收了多少货?”

船上的王祥清喊道:“还行,碰上一群海鲈鱼在搬家,下去一网上来得有七八十斤,另外弄到几回白姑子,估计也能有个七八十斤。”

“没碰到墨鱼?”

“没,但捞到了一些鱿鱼。”

王忆一听精神振奋:“有鱿鱼?鱿鱼好呀,留下两条带我那里去,我给你们做铁板鱿鱼吃!”

“铁拌鱿鱼是啥?”王东峰茫然,“铁还能拌鱿鱼吃吗?”

王忆笑:“是铁板不是铁拌!行了,你们到时候吃就行了,味道很不错的。”

他当时在市场买了许多成品菜调料,其中最多的是酸菜鱼、椒麻鱼的料,另外也有铁板鱿鱼酱料。

本来疲惫不堪的众人顿时来了精神:“行,今晚又有好饭吃了。”

他们是掐着时间返程的。

看到天涯岛的时候,天色已经临近傍晚,艳阳化为夕阳缓缓西斜,橙红的阳光照在海上,海水瑟瑟半片红。

海水潋滟起波澜,斜阳孤影漂水上。

渔船慢慢悠悠的回返,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余晖洒在水里水是橙色、撒在岛上山是橙色。

白云悠悠,被海风吹着从岛上飘过,队里已经下工了,妇女和孩子们说笑着、吆喝着,人声沸腾。

王忆倚在船后头枕着老黄抬头看。

一弯月牙恍恍惚惚的出现,依稀已经有繁星开始追随了。

尽管浑身疲累,可他精神上却很轻松。

上次看到这样的日落与月升,可能是很小时候的事情了,他记不清楚时间,只是感觉自己曾经也看到过。

这个时代渔家的节奏感太好了,尽管贫穷可大家伙积极向上,尽管努力可不管岛上还是海上都慢慢悠悠。

大家伙也没有什么太大念想,每天就是努力上工然后回来老婆孩子热乎饭。

如此已经满足。

第89章 又一件古董

渔船靠上码头,有汉子过来卸渔获。

王忆站起来。

他们便立马打招呼:“王老师,第一次出海感觉怎么样?”

王忆哈哈笑:“很好啊,就是很累,咱们渔家人风里来浪里去,要吃一口饭真的不容易。”

汉子们赞同的点头:“就是不容易!”

按理说王忆也要帮忙卸渔获,但大胆给他拎了两条大鱿鱼,让他先行回去给大家伙做个下酒的菜。

他从捕捞的鱿鱼中挑选了最大的两条。

没人有意见。

虽然这是薅集体的羊毛,可是渔获这种东西渔家一点不缺,谁家要是来了亲戚或者谁家想吃了,过来拿点没人会说三道四。

王忆拎着大鱿鱼往后走,到了山顶看到大迷糊站在路口低着头不知道在出神的看什么。

夕阳落下,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老黄看到他便摇着尾巴欢快的跑上去,大迷糊急忙摆摆手将它赶开。

王忆好奇:“大迷糊,你这是在干什么?”

大迷糊搓搓鼻子说道:“我在看影子,你看我不用动弹,我的影子会慢慢的变大!”

王向红背着手下山,听到这话笑道:“你没动弹可是太阳在动弹,是太阳把你影子变大了。”

王忆跟他打招呼:“支书回家吃饭了?”

王向红悠然点头:“对,你们今天出去捕到花枝了?”

花枝是鱿鱼的别称。

王忆说道:“墨鱼和花枝都捞到了,我没吃过这么新鲜的,就要了两条回来尝尝。”

王向红说道:“挺好,咱海货也好吃着呢,那个啥,花枝不好做,你今天海上忙活一天估计累的不行吧?拿下去让你嫂子给你收拾。”

王忆摆摆手:“我没问题,支书,我会做。不过我明天没法出海了,支书,我得去市里一趟,应该另一台发电机也到了。”

王向红一听这话立马回头:“我去给你写介绍信。”

王忆说道:“不用着急,你明天再写来得及。”

王向红对电力拥有异乎寻常的执念,他坚持着现在就去写,并且调了一艘船送他去县里。

斜阳辉光下,袅袅炊烟开始升腾。

柴火味和饭菜香味随着海风在岛上弥漫。

傍晚风渐渐的大了起来,山上的树梢被吹的舒缓摇动,地上长出的野草也在摇动,此起彼伏,形如绿浪。

王忆在门口静听涛声。

铁板鱿鱼不用铁板用锅子一样做,因为王忆的防风炉小铝锅是平底的。

这菜主要就是靠一个酱料,小铝锅烧热倒油,把切开洗干净的鱿鱼放进去,然后倒入酱料烤熟它。

‘刺啦刺啦’的声音响起,烟雾弥漫,带着椒麻的香辣味。

鱿鱼很容易就烤熟,王忆小心翼翼的调整火候,熟了的鱿鱼便拿出来用竹签串起来。

山上多有竹林,最不缺的就是竹签子。

第一锅鱿鱼出炉,王忆串了两大串分给大迷糊一串,两人坐在地上倚着墙往西看,一边吃鱿鱼一边看最后一抹余晖落入海中。

太阳落下,月亮升起。

满天繁星。

星光灿烂而绚丽,将海面照耀的光芒闪烁,远处一艘汽轮要进入码头,拉响汽笛将悠长的声音送来岛上。

大胆他们收拾完渔获过来,王忆将一串串的大鱿鱼分给大家伙。

众人第一次吃到这样的鱿鱼料理。

铁板鱿鱼全靠酱料当家,鱿鱼的味道已经被压制住了,但不愧是东亚的街头经典名吃,它的味道没得挑,特别是对于重口的人来说简直百吃不厌。

汉子们的味蕾一下子被征服了:

“嘶嘶,真香真辣真好吃!”

“王老师你怎么调的酱啊,神了,简直是神了!”

“王老师这手艺厉害,当老师屈才了,应该当厨师去!”

王忆擦手笑道:“你们喜欢就行,明天我去城里多买点酱,回来给你们继续调酱料做鱿鱼吃。”

大胆舍不得狼吞虎咽,他小口小口的吃着鱿鱼说道:“行,王老师你费心了。”

“你们吃什么呢?这么香?隔着一座山我都闻见味儿了。”王东喜笑嘻嘻的走来。

王忆分给他一条鱿鱼爪,他吃了一口也是赞不绝口:“这味道绝了啊,鱿鱼还能做出这滋味儿?”

“你狗鼻子啊?我们吃什么也避不开你。”大胆笑骂。

王东喜摆摆手:“冤枉我了,王老师明天要去城里,支书让我过来跟王老师说一声,队里给准备了一些干货,王老师你邮寄给你东北的同学吧,咱没什么好东西,这算是一点心意。”

这件事王向红上次就提来着,本来王忆兴趣不大,不过上次袁辉请他吃饭外岛渔家饭店的老板对这些干货很有兴趣,这好像可以做一笔生意。

王忆道谢,王东喜连连摆手:“我们感谢你、感谢你同学还来不及呢,对了你去城里能不能打听一下《少林寺》怎么回事?这电影老好看了,现在进城都要看这个电影。”

王忆说道:“行,我打听一下。”

两条大鱿鱼不够分的,但也只能这样,还好王忆承诺以后会做给众人吃,众人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等到大家伙都离开,王忆给大迷糊使了个眼色:“和面,咱吃水饺,我们今天出海在海上碰见城里的船来着,用海货跟他们换了点肉——你别往外说,这是我们船上的秘密!”

大迷糊笑道:“王老师你放心,我老犯迷糊,我说了没人信。”

他从床底拉出面袋子,床下打窝的鼩鼱一阵惊恐。

它们在屋里住下了,老黄最近吃的饱加上王忆叮嘱已经认识这一窝鼩鼱了,没有攻击它们。

趁着大迷糊和面,王忆去冰箱把肉馅拿出来。

他存放在软冷冻层,这样用微波炉就能解冻。

剁葱姜蒜、加饺子料,油必须得用多点,用猪油最好吃,王忆过年都是自己包水饺,所以很会调饺子馅。

他把饺子馅收拾出来给大迷糊送过去,大迷糊赞叹道:“会功夫的人就是不一样,其他人出海回来都累的不能动弹,王老师真厉害。”

王忆得意的揉了揉拳头:“身体素质好,没办法,肾好腰好精力旺盛,恢复能力强!”

他这话不是吹牛,下午又是摇橹又是撒网他确实很累,可是总能很快恢复过来。

只是肚子特别饿,所以他才让大迷糊包水饺,这顿饭必须得用大油大肉来犒赏!

包水饺很快,出来面了大迷糊擀皮王忆包馅儿,然后锅里水开了下饺子滚三滚。

一盘盘白润水滑的大饺子装盘,大迷糊先恭敬的去外面给南海菩萨、龙王爷和祖先都供了供,然后用木头快速削了个叉子……

王忆把水饺放外面让海风吹,热气散发的很快,他送了一个进嘴里。

饺子皮滑溜、饺子馅多汁。

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