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43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澡堂里有浴池,这回浴池里有水,因为现在社员们洗澡已经洗过一圈来了,再来洗澡的都是爱干净的人洗第二轮。

浴池里水热乎乎的并不脏,王忆直接把自己扔进去了。

热量迅速暖和了冰冷的肌肤,凝滞的血脉又打开了,血气开始流淌涌动,他倚在池子边上松了口气。

大冷天的在海里忙活完,回来洗个热水澡真是太舒服了。

整个人跟重新活过来一样!

王祥民、王金元等人先后到来,他们脱光光之后进去让热气蒸了蒸,也纷纷舒坦的松了口气。

王金元感叹道:“王老师,还得是你有主意,说实话,本来你说要给生产队弄一个澡堂子我还心里犯嘀咕——这不是浪费砖头浪费淡水吗?”

“娘的,现在我知道了,我是鼠目寸光,你是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就得听你的!这有了浴室才知道,以前那些日子那是人过的?大冷天回来顶多能泡泡脚,其实身上还是一样冰冷啊!”

王祥民也感叹道:“金元这话没错,要是咱队里早点有浴池,那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老寒腿?”

“海上回来洗个热水澡,一身的寒气都被洗掉了,这样不会得老寒腿了!”

王忆听着社员们的夸赞哈哈笑。

娘的,自己一拍脑袋想到的开澡堂这主意,如今成了高招妙招啊。

热乎乎的泡个澡、用蒸汽暖了身子,王忆换上一身干衣裳、披上一件棉衣出门去。

傍晚时分,寒风更甚。

但他整个人从里暖到外,这下子可不冷了。

其他社员也换上了新棉衣。

都是服装队生产的棉衣,里面塞了羽绒,看起来不怎么厚实却很暖和。

王忆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大灶,大灶里头人多了,新招来的四个姑娘帮着一起忙活,做点晚饭轻而易举。

大灶空间大,不过现在又是铁锅又是炉子还有一间房隔开用来磨豆腐了,剩下的空间也没多少。

王忆本想在大灶里吃饭,看看这情况他挥挥手:“走吧,同志们,还是去我听涛居吧。”

漏勺正在两个大铁锅之间纵横捭阖,一个锅里是胡辣汤,一个锅里是暖食。

暖食是外岛冬天的特色美食,其实只要做的热乎、让人吃了暖和的汤饭都叫暖食。

漏勺说天冷伤胃,给王忆他们用小米做暖食。

有帮厨把小米淘净,先在锅里煮一滚,再捞出来放到锅里蒸,蒸的满屋子米香弥漫、蒸汽氤氲、热气腾腾。

蒸好小米饭,热锅凉油下葱花蒜瓣姜片烹香,菠菜丝倒进锅里,嗤啦嗤啦的声音中,香味翻腾的很厉害,引得一些社员舍不得走,抱着膀子在这里看热闹。

漏勺往锅里倒米汤,搅面汁,再下入花生、粉条、豆腐皮这些东西,舀上一大勺子鸡汤,这下子就是鸡汤香味往外冒了。

社员们中午都吃饱了,可在海里推虾皮这是力气活,加上寒意侵袭耗掉更多热量,他们这会肚子早饿了。

小米香、菜香、鸡汤香,复杂的香味馋的他们肚子里发出‘咕咕’叫声。

等到胡辣汤的铁锅一开锅——一股麻辣滋味冲霄而起!

这下子可就更有胃口了!

一人一大碗暖食、一大碗胡辣汤,配上点中午剩下的油饼,社员们心满意足、兴高采烈的去了听涛居。

趁着手里饭滚烫,他们拉了个马扎随便坐下,赶紧泡上油饼滚一滚。

抿一口胡辣汤、吃一块油饼,社员们满脸笑容:“香啊!”

“这出海回来吃一顿,舒服!”

“真是托王老师的福气了,光跟着王老师沾光。”

王忆说道:“我以前是不知道你们冬天出海遭这罪,要不领袖说必须得跟人民群众同甘苦才能有共情吗?就是这么回事!”

“以后你们强劳力出海下工回来,晚上都到大灶来领一份饭,大灶管饭!”

大灶晚上不给学生管饭,漏勺那边没事干,正好给壮劳力们做点高能量饭菜让他们补补身子。

一听这话,社员们纷纷叫好。

王忆自己倚在桌子上舀了勺暖食吃,说道:“行了同志们,赶紧吃,吃完再来一碗,管饱!”

外面冷风呼啸,将屋顶海草吹的摇晃,卷起山上枯草叶四处纷飞。

太阳能灶台上的锅子、大槐树上晾晒的抹布、屋檐下悬挂的大红辣椒,它们都被寒风吹的摇摇晃晃……

王忆养的野鸭钻进草窝里,老黄和小黄们蜷缩成一团聚集在一起,倦鸟归巢,扑棱着翅膀归入林子,只留下几片树叶飘飘荡荡的落下……

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

窗外一片萧瑟,窗内热火朝天。

说笑声、稀里呼噜扒饭声,时不时的还有打嗝声,声声入耳,声声愉快。

不知不觉之间,门窗玻璃上便浮上了一层雾气,王忆透过雾气看外面。

这个冬日的傍晚,变得恍恍惚惚。

一种生活中的小美好,浮现在心头。

第445章 冬天有大活

后面一连三天,生产队都在发动社员推虾皮。

王忆让生产队大灶接了强劳力的晚饭,每天都有热汤饭。

强劳力从海上归来可以过来拿一盆汤或者一碗热粥回去,总能舒舒坦坦吃一顿晚饭。

当然这顿晚饭往往是一家人一起吃,就相当于生产队大灶给有强劳力的社员家里头添了个菜。

社员们自然高兴,冬天晚上别看只是加了一道菜,其实对他们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生活改善机会。

因为大灶舍得用油用肉,所以做的这道菜好吃又营养,往常家家户户得逢年过节才能做这么一道硬菜来解解馋、过过瘾。

捞上来的毛虾多了,生产队便又开始晒虾皮。

虾皮这东西加工起来简单,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被分为熟皮和生皮。

顾名思义熟皮就是煮熟的毛虾。

这事简单,沸水开锅倒进去一桶鲜毛虾,加入数量合适的食盐,下锅后搅和一下子就算煮熟了,可以捞起来沥干了。

这种虾皮捞出来晒干就成了熟皮,也叫“炊虾”,已经熟了,所以随时可以拿来吃。

生皮鲜毛虾不加盐、不处理,控水之后直接晒干,这样叫淡皮,因为它不加盐口味会淡一些。

正所谓咸中有味淡中鲜,淡皮滋味更鲜一些,做汤菜用的虾皮就是淡皮。

晒虾皮,天气好的时候晒一天两天的就能成,于是岛屿周边还有社员在推虾皮,然而生产队已经给王忆这边送来成品虾皮了。

王向红教王忆来判断虾皮质量好坏,很简单,用手抓一把虾皮握紧了,松手后虾皮顿时散开的,这是上品。

要是松手后团在一起散不开的,这种晒的不够好,品质会差一些,不便于长期保存。

如果伸手抓一把张开手发现都成碎末了或者弄的手里黏糊糊,这种是下品,不能买!

天涯岛晒出来的虾皮品质自然上佳,色泽淡红有光泽,质地软硬适中,形体完整,哪怕是熟皮的咸味也不重,吃起来鲜味很足。

生产队晒好的虾皮和虾米都用塑料袋装好,一袋一袋的给王忆送过来,让他赶紧给同学朋友的办理邮寄。

王向红知道王忆礼拜天要去市里,所以他在28号的礼拜六把虾皮、虾米还有好些鱼鲞送过来,跟他说:“队里都一份一份的收拾好了,具体该怎么送礼,你自己琢磨着来。”

“海边的东西咱吃着鲜,可能内地的同志吃起来觉得很腥,他们未必稀罕。但只要他们稀罕,那你就使劲给他们邮寄!”

王忆笑道:“你放心,队长,我还能是个吝啬人吗?”

王向红也笑了起来,叼起烟袋嘴吸了一口烟,说道:“我这个确实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

他拿起一包包的虾皮建议说:“你可以多给他们邮寄点这东西,虽然小,可味道好呀,虾皮的鲜美滋味比虾米虾肉还要强,再过几十天进腊月,到时候家家户户包饺子包子,这虾皮就能派上用场了。”

“鲜韭菜鲜虾皮鲜鸡蛋,这三鲜饺子绝对受欢迎呀!”

正在门市部里收拾商品的王新国说道:“是,一直以来咱们福海虾皮不但味极鲜美,也耐存放,不易变质,因为咱们的虾皮含水量少,含盐量适中,这样存放时间长,内地多放上几年也没关系。”

王忆替朋友同学的向他们道谢,谢的一行人连连摆手。

有社员过来买东西,看见王忆将礼物堆起来,问道:“王老师,你怎么不通过张邮递员来邮寄?为啥还得自己去市里?”

王忆解释道:“我一般不是用邮局邮寄礼品,这样花钱多,而是找物流来捎带。”

“物流捎带有很多是司机干私活,邮局要五元邮寄费的,他们要一元两元,而且速度比邮局快、准确性也高!”

社员恍然大悟,然后问道:“啥叫物流啊?”

王向红摘下烟袋嘴笑道:“汽车、火车、轮船啥的运货就叫物流,这都是城里的新名词,咱庄户人家不懂。”

今天是礼拜六,学生们放学跑来等着打饭。

大灶里头热气腾腾、白雾滚滚,有着香甜滋味往外冒。

王向红笑道:“今中午头又吃什么好饭?我怎么闻着黍米的香味了?”

王忆说道:“队长你鼻子是真的尖,今天中午学生们吃年馍。”

年馍是粘馍的谐音。

它是用黍子面做成,这种面很粘所以做成的馍馍叫粘馍,而粘和年同音,加上这种馍馍往往是老百姓腊月底、年根下才做的食物,所以叫年馍了。

王向红听大灶里做年馍,好奇的问道:“这么多学生,你用什么做年馍?”

年馍怎么做呢?用黍面放盆里用开水烫好揉匀,搓成手腕粗细的长面剂子,再切成一指厚的面片。

这样要找平底铁锅来做才合适。

把平底锅放到火上,往上抹一层油,待油锅微微冒烟,将面片铺满锅底煎起来,煎好一面再煎一面,两面都煎成焦黄色、起饹馇了,这时候就成了,撒上点白糖吃最好吃。

王忆领着王向红去大灶看。

这会已经做好一些年馍了,摆放在盖垫上摞起来,金灿灿的很好看。

另外几口炉子上坐了大平底铁锅,上面冒着油烟、放上了黍面馍,正呲呲的煎着呢。

厨工们忙活不止,年馍放上去后一面煎黄又煎另一面,待两面都焦黄干酥了,盛到盘子里摆开,稍微冷却了撒上绵糖——

热了撒糖会融化,口感稍微差一些。

王向红看到一盘盘的年馍流水线般生产出来,看的是叹为观止:“好、好,这是用生产队分的黍米做的年馍吗?”

王忆拿了两个递给他,说道:“你尝尝是不是咱生产队黍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