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2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海福县孤悬海外,尽管属于江南富庶之地、文化之地,但却少有名文人诞生,建国后至今顶多是有人发表过诗歌、短篇小说,还没有人出版过长篇文学作品。

整个县城建国三十多年没有出过长篇小说作家。

所以王忆的《龙傲天环球大冒险》得以出版,让他在县城文坛一炮走红。

当然,海福县其实没有文坛……

但是中国有文坛。

王忆把自己封闭在天涯岛,对这年代很多事还是缺乏了解,比如他不了解一部出众的童话文学作品意味着什么。

如果他了解他也就不敢去写《龙傲天环球大冒险》了。

这本书里有着浓重的未来科技的影子,毕竟这部书被他定义为童话书、科幻书了。

王忆客气的跟工作人员们打了招呼,赶紧进去找地图册。

图书馆里的专业作品很多,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小说,小说区里人满为患。

尽管图书馆里好些地方写着‘肃静’,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人在讨论:

“浩然的《艳阳天》找到没有?被谁借走了?怎么一直没还回来?”

“不知道,你要是喜欢浩然的书那就看看他的《金光大道》,也是好书。”

“好书有的是,《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

“有谁知道路遥都写过什么书吗?我看过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写的真好,我觉得这个作家有深度……”

王忆听到后面的话点点头。

你的眼光也很有深度。

这年头路遥还没有写出《平凡的世界》,等《平凡的世界》问世,他会在人民群众里打响口碑。

王忆去了地图区寻找《海福县地图大全册》,找到后便带了出来,办理了借阅手续抱着书迅速离开。

因为工作人员跟一些市民介绍了《龙傲天环球大冒险》这部作品,有些自认为是文化人的市民看他的眼神过于热烈,让他不得不赶紧跑路。

他离开图书馆去了县里治安局,去找庄满仓打听昨晚的事。

庄满仓看见他后扔给他一枚糖果,斜着眼看他:“昨晚帮助黄自强抓奸的就是你、徐横和孙征南吧?”

王忆肃然起敬:“庄局真是明察秋毫,什么也骗不过你的眼睛呀,你怎么知道是我们的?难道你的眼睛连接了天上的卫星……”

“行了行了行了,”庄满仓哈哈大笑,“你不愧是大学生,有文化,拍马屁都拍的这么高科技。”

他拿起一根烟在桌子上倒着磕了磕,说道:“我们走访群众了,听他们描述了你们三个人的样子,然后我就大概猜出你们身份。”

“说说,你们仨怎么怎么帮助黄自强去抓奸、去对付孙为民?”

庄满仓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治安,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此次案件的主要矛盾。

孙为民!

王忆坦然说道:“我凑巧发现孙为民和康晓敏通女干之后就生气了,黄自强这位同志你现在应该了解他一些信息,特别老实、特别爱妻子、爱家庭。”

“为了他们的小家庭能过上好日子,他天天上夜班,下班后捡破烂来卖点钱以补贴家用。”

“结果呢?妈的,有人竟然给他戴绿帽子!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这种事我能看得过去吗?绝对看不过去!”

庄满仓点点头,说道:“是你王老师的作风,这件事你做的对,这个孙为民真不是个玩意儿,经过我们连夜审讯加上康晓敏的指控,我们才知道。”

“他会住到第四工人新村完全是冲着康晓敏去的,两人第一次发生交集是他酒后强暴了康晓敏,康晓敏当时想要告他来着,但在他的情话和金钱攻势下投降了。”

“最终才有了昨晚上的事情。”

王忆说道:“孙为民还真犯下了强暴案呀?那他这辈子完了!”

“肯定完了。”庄满仓鄙视的吐了口唾沫,“男人管不住裤腰带迟早要完,王老师,你可得管住了啊,我跟你说——我说句实话,我以哥哥的身份跟你说这句话。”

“自从我踏上治安员的工作岗位,见过太多男人被裤腰带给勒死了!”

“特别是很多男人犯蠢,好日子过够了,喝点酒不知道他吗的自己姓啥了,看到漂亮女人就把人家往屋子里拖,一哆嗦之后就后悔了,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王忆愣愣的看着他。

跟我说这个干嘛?

不是,我多正直的一个男人,我还是人民教师呢,你觉得我会干那种事?

何况秋渭水这丫头不会给他机会的。

最近他开始腰酸了。

该借的地图册借到了,该打探的消息也打探到了,王忆离开治安局心满意足的回生产队。

路上他找了个荒废的小屋,进时空屋去22年的仓库把邱大年刚给他买回来的蒸笼给带出来,推着一小车的蒸笼回生产队。

他是乘坐了豆子家的机动船回去的。

渔船航行挺快,乘风破浪没多久看到了天涯岛。

远看天涯岛红彤彤的。

岛上有枫树,小雪已过,枫叶变得愈发火红美丽。

海风徐徐的吹,隔近了看能看到有枫叶脱离枝头,化作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落。

落地的枫叶被吹的盘旋,给寂寥的冬山增添了好些风采。

山上的红色还有柿子树上那越发通红的柿子,在这草木萧瑟、万花同悲的时节,有一树树挂满枝头的大红柿子真挺好的。

它们是食物。

所以同样是红色,红柿子要比枫叶更能温暖了人的视线,冬季萧瑟的山上也因为这些柿子而生出了一缕暖意。

机动船靠上码头,王忆跟金家三父子摆手告别,迈着轻松脚步往回走。

蒸笼自然有社员帮他搬运。

天气阴沉,从昨晚到今天一直有风把云彩吹来,看来会有一场雨水。

外岛气温很少会到零度以下,一年能下一场两场雪便了不得了,前两年一直没有下雪。

冬天的大海少了夏日的喧闹,此时的海风挺大的,但海浪却不是夏季那样轻快频繁的‘轰隆轰隆’,是‘哗——轰隆隆……’

王忆听着海浪拍岸声,任凭海风撩动着他的身躯,很快便走上山顶进入办公室。

还是挺冷的。

办公室里该生火炉了。

生产队有汽油铁皮桶改装成的炉子,王忆对王向红说了要求,王向红便批了个条子,等傍晚壮劳力回来去抬炉子。

他问王忆:“给你房间里一起撑个炉子?”

王忆摆摆手:“不用不用,我那边有火炕了,火炕真是好东西,队长,以后盖新房让社员们都盖个火炕吧,冬天特别暖和,而且主要是它很干燥,睡起来舒服。”

王向红含糊的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他不太舍得给家家户户盖火炕。

火炕用砖头不少,盖一座火炕相当于一面墙呢,一家一户没什么,可家家户户合计起来用的砖头就多了。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呀。

他要安排社员把队集体的炉子搬出来,王忆看了看条子说不用了,说他已经托人买了火炉,到时候一家一户分一台,都是新型的铁炉子,非常结实、热转化率很高,适合老百姓使用。

省煤,暖和,用处多!

王向红对炉子挺好奇的,拉着王忆仔细问了问,问完之后他先期待起这新式炉灶了。

今天天气不好,但学生们还是在外面上体育课,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打乒乓球。

乒乓球桌投入使用了,孙征南和黄有功正在打球。

你来我往,菜鸡互啄。

这年头的人对乒乓球是极其热衷的,王向红每天下班就会去乒乓球桌上找人搓两局。

不过他今天没有这心情了。

中午跟王忆商讨之后,两人确定要发动社员们开展冬季开荒的行动,他正在专心致志的制作垦荒计划。

这事王忆帮不上忙。

他在校园里溜达着,看看学生们冬日的简单活动,看看学校猪圈里剩下的猪,看看校园农田里绿油油的大白菜和窜起的蒜苗,最后回了听涛居。

既然82年这边暂时无事,那他就去22年一趟好了。

他之前在仓库拿蒸笼的时候看到了一台长江750偏三轮摩托,也就是传说中的侉子。

这车为什么叫侉子?其实侉子指的是这摩托车旁边带出来的车斗、车厢,这种单轮、没有动力的设备叫侉子,逐渐的侉子就成了偏三轮的昵称。

邱大年给王忆买回来的这台长江750应该不是早些年的原始版了,要知道这车子诞生于1957年,可谓是中国汽车历史的见证者。

当时国内压根没有独立研发生产的能力,而长江750的得来真是靠中华民族手艺人的本事——逆向研究。

这事说来还是个典故。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民两用摩托车是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轻工业产品,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项目。

1956年,当时军总后勤部向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仿制从苏联购买的乌拉尔M72摩托,1957年2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把任务下达给了洪都机械厂、湘江机器厂等七家所属单位,要求当年试制成功。

但当时国内没有生产汽车的技术和能力,然后机械厂的一些老师傅将一辆车子给拆掉了,逆向研究学习,拆除一个部件来模仿着造一个部件,就靠着简易机床再加几个老师傅,敲敲打打最终还真把偏三轮给弄出来了!

从那之后国内开始了凶猛的逆向研究学习之路。

当时国内有大量军民用机械从苏联进口,然后师傅们就一路拆一路仿造,先是偏三轮,再是汽车坦克,最后连飞机也给逆向研究出来了,以至于最后把苏联研究怕了,再不肯卖中国尖端武器。

但是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总得需要卖武器赚钱,那怎么办?

它们把目光放到了某东方大国身上。

三哥拍胸:没错,正是在下。

从此之后,三哥成了苏俄的大冤种买家,其中它们干出的最有名的军火购买生意就是一美元买航母。

俄方真一美元卖给了印度一艘航母,不过维修费和改装费断断续续在后来的17年里要了36亿美元、200多亿的人民币!

王忆蹲下查看这辆长江750。

符合他的要求。

外观有些破旧,看起来相当复古,但细看发动机等配件这应该是一辆改装车。

还好82年海福县那破地方没有工业也没有机械工厂,所以没什么能力高超、眼光高超的机器维修工,应该看不出这偏三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