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刷完这些字他带学生洗手,然后排队去门口领油炸花生米。

中午他用油锅滚了好些花生米,学生们一人一把,一个个抓着花生米欢天喜地的离开。

王忆把学生送走感觉听涛居有些冷清。

很快他发现这不是感觉而是事实,一直待在门口的老黄不见了:“大迷糊,老黄呢?”

正在和面的大迷糊头也不抬:“拉屎去了,它昨天吃骨头吃多了,今天拉不出屎来了!”

王忆赶紧去找老黄。

老黄在学校厕所角落里粪斗。

它耳朵使劲往后收、眼睛睁大、前腿使劲撑住身体后腿叉开拼命呼吸拼命喘气……

努力了一番,最终颓然叹气。

见此王忆吹了声口哨,上去摸了摸老黄的脑袋给它冲了些奶补充体力。

这事得赖他,他忽略了对于狗来说骨头好进不好出的细节。

不过解决这事也简单。

泻药。

普通泻药肯定不行,得用缓泻剂,比如乳果糖缓泻剂,这是可以给孕妇和小孩用的药物。

他下午没事干,跟大迷糊说了一声自己回去睡觉后便进时空屋回了22年。

乳果糖缓泻剂在寻常药房就有卖,但不便宜,一盒子十支要七十多块。

他买了一盒又买了两支开塞露——要是缓泻剂不管用还得上这玩意儿!

开塞露才是真霸道!

药店的药剂师热情的推荐他:“帅哥你便秘买这些药物治标不治本,我推荐你买这种糖浆,纯中药制剂、能增强肠蠕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不过它就是比较贵……”

“你才便秘呢。”王忆不屑的离开。

他回去给老黄捏了两个缓泻剂,这东西就跟糖浆一样是甜的,老黄一舌头下去抿干净了。

缓泻剂也属于泻药。

这东西药效还是很厉害的,狗的肠道功能本来就强又有乳果糖相助,没多会它就来了个酣畅淋漓。

回来后老黄舒坦的不行,围绕着王忆团团转,脑袋瓜在他后背和腿上蹭个不停。

下工的广播声响起。

王向红从办公室走出来。

他用目光扫了扫学校后对王忆招招手,带着他在校舍之间穿梭起来。

校舍维修正式结束了。

屋顶修好,外墙雪白有整齐的长仿宋体红字,门窗木棱刷上了绿油漆,缺损处拆掉纸壳子换上了玻璃……

焕然一新!

王向红背着手眯着眼睛一路走一路看。

足足转了两圈,看了两遍。

看完之后他有些感动:“好,真好呀!王老师你看看咱天涯小学,真好!铮明瓦亮,城里的小学不也这样?顶多比咱多一圈围墙多一个大门!”

王忆笑道:“那可不一样,咱小学缺的东西还多呢。不过列宁同志说的好,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王向红也笑了起来,说道:“这已经够好的了!”

下工的民兵队一行人拍打着身上的泥土走过来:“支书、王老师,咱的学校怎么样?”

王向红伸出大拇指:“顶呱呱!”

一群人纷纷笑,王东峰叫道:“这还是支书第一次夸奖我哩!”

王向红说道:“那你有没有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些年我第一次夸奖你?”

这话让王忆赞叹。

一开口就是老反思怪了。

但修好的学校确实让全岛上下备受鼓舞,下工的妇女和回来的汉子们听说学校修好了纷纷来看。

不得不说,尽管学校一直在修理,可今天一天突击给门窗刷绿油漆、安装上玻璃、给白墙刷上了整齐的红字,学校给人的感觉突然之间就变了。

像模像样,再无破败之感。

回家的学生们又跑回来,纷纷给爹娘指着墙上的字炫耀:

“这是我写的!”

“我也写了,我写的是‘严肃’,王老师说做学问要严肃、课堂纪律要严肃!”

“呵,咱这学校真好,水花岛那也叫学校?跟咱这一比那叫牛棚!”

刘红梅上来使劲的拍了拍王忆肩膀:“王老师有本事,你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咱王家出人才了!”

王忆被她拍的肩膀火辣辣的疼。

他苦笑道:“我还是得多锻炼。”

“锻炼啥?你会功夫还用锻炼?现在谁不知道你会打拳?”凤丫抱着小儿子笑道。

大胆说道:“你们娘们不懂,这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叫精益求精!”

“哟,大胆你在学校里上了几天工也喝上墨水了?”秀芳笑话他,“说起话来还挺会拽文。”

大胆说道:“我属鹦鹉的,就会学话说,这都是我们教官说的话。”

王向红说道:“大胆的话说得好,王老师这个人又有能力又谦虚,时时刻刻都在奉献,大家要向他学习,他是咱队里所有社员的榜样!”

大胆带头鼓掌。

掌声很热烈。

王忆被整的有些害羞了。

这年代的乡亲还是热情,动不动就喜欢鼓掌啊。

王向红继续说道:“王老师习武之人,要锻炼身体是必须的,不过不用浪费力气打拳,有这个力气出海上工吧。”

“你看在船上摇橹要扎马步,潜水能锻炼呼吸,还有撒网拉网能锻炼臂力——正好明天周末了,王老师跟着大胆出海吧。”

“王老师,你出海上过工吗?”

王忆还没有从刚才的全民崇拜中走出来。

他懵了,自己不是正饱受赞誉吗?

怎么突然之间被发配海上了?!

这样他下意识说道:“没、没上过……”

王向红说道:“大胆听见了吗?王老师第一次出海,平时他是咱们老师,到了海上你是他的老师,必须把老师当好啊!”

大胆拍着结实的胸膛大声喊道:“支书你放心就行,我肯定把王老师照顾好!”

王忆露出勉强的笑容:“不是,今晚……”

“今晚太晚了,不能出海,危险。”大胆大咧咧的打断他的话。

王忆只想骂娘。

我他么要说的是今晚咱讨论学校的事就行了,出海上工的事以后再说!

结果王向红接着说道:“各位社员看到了吗?王老师对待工作这种积极踊跃的态度,值不值得咱们学习?”

“值得!”

回答异口同声。

众人看向王忆的目光是真的充满敬意。

多好的人啊。

第84章 老物件,惊堂木

外岛生活环境太艰苦了。

尽管风景秀丽,可对于在岛上出生在岛上长大在岛上生活的人来说有什么看头?

看腻歪了。

所以他们是极度缺乏娱乐活动的,一旦有点热闹可以看他们就去兴致勃勃的围观。

学校翻修的很简单,可队里人却讨论的热火朝天。

王向红过来找王忆:“王老师,我把电喇叭打开了,茶水给你准备上了,你收拾收拾继续讲评书吧。”

王忆说道:“行。”

现在说评书这事也步入正轨,队里还给他准备上茶水。

提起这件事,刘红梅笑道:“支书,别光是茶水,得给王老师准备一块木头,就是收音机里讲评书时候拍桌子上啪啪响的那个东西。”

“什么木头,那叫惊堂木!”大胆笑道。

王向红摆手:“不专业,封建社会当官的用的叫惊堂木,说书人用的木头叫止语。”

然后他琢磨了一下说道:“不过你们说的还真对,我就说每次听评书我老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他对老木匠王祥高喊道:“三哥,你找块好木头给王老师做个止语木吧?”

王祥高摘下旱烟袋说道:“不用做,我家里有一块正经的惊堂木,前些年破四旧那会我在县里碰上的。”

“那是块官衙老木,我不忍心看它烧了就偷偷带回家来了。现在要是王老师需要那给他好了,正好派上用场。”

王向红说道:“这真是正好的事。”

王忆听的好奇,官衙老木?这是什么东西?不会又是个什么古董吧?

王向红和王祥高没征求他意见,两人讨论之后老木匠便叼着烟袋杆回家去了。

其他人听说要听评书了,也各自带着孩子回家。